张家坳人民公社很大,有西个大队,刘振想要扎根于此必须要征得他们的同意。
然而现在是困难时期,哪个大队都不想增加人,因为这意味着压力的增大,还会吸引更多的难民来到这里。
碰了一鼻子灰的刘振颓然的坐在村口,望着劳作归来的人们他心里充满了羡慕,对一个农民来说最大的欣慰就是土地,他心里非常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只能露宿在村口。
春天的夜晚不冷,晚风轻轻地吹拂,麦田如波浪般的晃动,月亮也高悬着,夜空中不挂几朵云彩。
天亮了,上工的钟声敲响了,人们三五成群的聚到田垄上来,由队长安排着一天的生产计划。
太阳升起来了,现在身体上感觉懒洋洋的,公社的社员不慌不忙的劳作着。
张振的妻子王萍去附近寻找野菜了,一家老小总要吃些东西填饱肚子,索幸这里土地肥沃,野菜也长势旺盛,不多久他们一家就吃上了野菜汤。
刘振很苦恼,如果大队再不同意他们的加入就又要西处奔走了,短暂的安定让刘振尝到了甜头,此刻的他正绞尽脑汁。
正值晌午,社员吃完饭后都回到自己家里休息了。
刘振坐在田垄上,望着缓缓流淌的渭河陷入了沉思。
忽然,他听到有人在呼喊救命,刘振下意识的起身朝声音的发出方向望去。
有一个孩子在河边着急的呼喊,另一个半大的孩子在河里挣扎着。
刘振没有多想快速的朝着河边奔去,看着到来的刘振,岸边的孩子激动的大叫。
刘振没有犹豫,脱掉衣服就跳入了河中,这河水表面看着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稍微不注意就可能被冲走。
刘振也是大胆,他小时候可没少在河里游泳跳水,水性也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只是近几年他们那里的河水越来越少,游泳也成了他的奢望。
刘振一把拉住那半大的小孩,然后卖力的朝岸边游去。
公社里的人们也听到了那孩子的呼喊,纷纷聚了过来,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不是三队队长家的孩子吗?
怎么掉河里了,一定是贪玩又下河捞鱼去了。
刘振在水里艰难的游着,忽然他感觉到一阵刺痛,紧接着脚底火辣辣的疼了起来,这河底里竟然有碎玻璃片。
刘振强忍着痛苦继续游向岸边,河水也透出了一抹鲜红。
终于快到了岸边,在众人的帮助下他们上了岸,刘振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表情有着几分狰狞。
三大队队长立马跑了过来,拉着刘振的手不停的感谢着,并让他的儿子来磕头。
就真摆摆手拒绝了他们一家的好意,在他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只是举手之劳而己。
三大队队长也是个豪爽的人,他立马请刘振到家里休息,请了村里的医生为他包扎并准备了点吃的。
看到刘振紧拧的眉头三队队长也猜到了他想要落户的事情,就马不停蹄的到村支部开会商榷,半个小时后队长满面春风的回来了,他们同意刘振一家的落户并将村东的一户老宅借给他们暂时租住。
听到这个消息的刘振难以掩盖内心的激动,急忙抱拳感谢后就赶回了他们的临时驻地。
王萍听到后也是激动万分,一家人非常的高兴,奔波劳累如今终于有了家,他们相信未来的日子会变得越来越好。
太阳将要落山了,河水映照着晚霞,偶有几声狗吠鸡鸣,充满了诗情画意。
到了饭点,三大队队长亲自带着刘振一家来到公社食堂打饭,社员们听到白天的事迹不由得夸赞起来刘振,他们打心底里认可了刘振一家,他们觉得能够舍生救人的人怎么会是坏人呢?
一番颠沛流离,刘振一家吃到了一顿饱饭,躺在土炕上的刘振不停的傻笑,仿佛伤口早己不疼了似的。
自此,他们一家真正的有了着落。
小说《此心安处是我乡》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