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叶采苹李志远的现代都市小说《快穿小恶妇,带着全村一起奔小康完整文集》,由网络作家“妖妖若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快穿小恶妇,带着全村一起奔小康》是“妖妖若水”的小说。内容精选:当她再次醒来,就成了个被休的下堂妇,娘家很不待见她。不是因为她们人不好,而是原主实在是个极品!为了给夫家盖房,原主像条疯狗似的抢走了娘家的每一分钱财。为了供相公读书,原主把侄子的学费抢了过来。后来相公高中,原主却被休了。负心男!我们走着瞧!她开始撸起袖子种田养家,一步步把全家拉进了小康程度。前夫哥和婆婆吃的却还没狗好,知道后哭晕在了厕所。...
《快穿小恶妇,带着全村一起奔小康完整文集》精彩片段
叶采苹回到家,就见叶锦儿姐妹正在帮叶银花晾衣服。
“小姑早。”银花怯怯地打了声招呼。
叶采苹笑了笑:“我爹娘呢?”
“阿爷和三个哥哥挑着柴火到镇上卖去了。”银花道:“阿奶和大伯去接大伯娘。我爹娘在地里侍弄庄稼。”
青河村位于周朝南方,气候温暖,能种三季作物。分别是两季水稻,一季小麦。
所以几乎没有农闲,现在还要下地干活。
叶采苹点头:“锦儿,欢儿,咱们到山上转转。银花在家好好看家撒。”
银花吃了一惊:“小姑你还有伤……”
“不打紧。一直闷在家里也不行,我就是去散散心,瞧着有啥野菜就顺手挖些回来。”
叶银花听着没啥不妥,点了点头。
叶采苹带着叶锦儿姐妹进柴房,拿了两个背蒌和一把锄头,又拿了两把镰刀扔进背蒌里。
两个女儿连忙一人背起一个,不让叶采苹沾手。
……
叶采苹依着脑海里的记忆,很快就来到后山。
虽然已经是深秋,但山林还算郁葱。
走到半山腰,叶采苹带着两个女儿找了一会,终于在一个山坳处看到了木薯。
不止一两棵,而是一大片,连绵半个山坳,瞧着有上千棵。
“快,咱们到那边。”叶采苹心中一喜,加快了脚步。
叶锦儿姐妹跟着叶采苹来到一片木薯前,脸色就变了,连忙拉着叶采苹后退一步:“娘,这是毒根。咱们快走吧!”
好像碰一下就会中毒一样。
“别。我就是来找毒根的。这不叫毒根,本名叫木薯,我在一些杂书看到过,只要处理好,是能吃的。”
“吃?可……昨晚才有人中毒……”
“那是大家不会处理。听我的,咱们挖一些出来。”
叶采苹在心里算了算时间。
在记忆里,木薯成熟的时间是11月左右的,但看这大周朝的天气,就知道是按农历算的。
现在是8月23,等于公历11月,木薯已经成熟了。
不同于叶采苹的兴奋,叶锦儿和叶欢儿脸色苍白。
这可是会吃死人的呀!但娘让挖,她们也不敢反驳。
只见叶采苹挑了一颗小的,用镰刀三两下就砍掉上面的支杆,用手拔了拔,却拔不动。
她找准一个地方,一锄头下去,然后往上撬:“你们快拉树杆。”
两个女儿连忙去拉,一用力,便猛地后仰,一屁墩摔坐到了地上,木薯便被拔出来了。
叶锦儿姐妹看着这一根小小的树杆下面,长着四五个硕大的根块,脸色发白,这……就是毒根?
瞧着……好可怕!
叶采苹一喜,三两下把木薯砍下来,瞧样子,足有十多斤。
而且看品质,果然成熟了。
【叮,发现有毒苦木薯,1文钱一斤,客官是否售卖?】此时,沉寂了很久的机械音在脑海响起。
叶采苹怔了一下,怎这么便宜?
她以前买过木薯,五六块一斤呢!
不对!
在现代时,他们吃的是面包木薯或甜木薯,那是经过科学家们一代代改良的品种,大大去除了毒性,只要煮软煮糯就能吃。
眼前这些是最原始的苦木薯,毒性大,食用前得多重工序,在现代几乎无人食用,能给1文钱一斤,已经算良心价了。
行吧,反正量多,1文就1文,蚊子腿也是肉!
“咱们再挖几棵。”
叶采苹说着,再次动手。
叶锦儿和叶欢儿虽然心惊胆颤的,但还是依言照做了。
一个小时后,母女三人挖了足足五棵。
这木薯长期没人挖,又大又壮,五棵便出产了一百多斤木薯。
三人用藤条把木薯捆成三捆,叶采苹拿出三大根来,用镰刀去了皮,露出雪白的肉,接着斩成15公分左右的小段。
“看起来很漂亮,但闻起来……苦苦的。”叶欢儿害怕地道,“接着……怎么弄?”
“跟我来,咱们到山溪那里。”
叶采苹把削好的木薯分别放到她们的背篓里,母女三人一起离开。
木薯林不远,便有一条半丈(1.6米)宽的山溪,水到人的腿肘深。
叶采苹把分成小段的木薯用藤条绑好,放到溪水里,另一端拴在溪边一棵树上。
“泡一天一夜,明天就能煮了。”叶采苹洗了洗手,站起来。
其实放盆里泡也行,但得换几轮水,直接放溪水里冲涮,比泡盆里效果更好。
“走吧,咱们找找有没有啥野菜的。”
“可咱们刚刚挖的几大捆毒根还在那边。”叶锦儿说。
“先放着。反正没人会偷这玩意。等等……我一把镰刀忘在那了,你们在这等着,我去拿。”
“我去吧。”叶锦儿说。
“不用,我知道在哪,你们等着。”
叶采苹说着,便快步离开了。
很快回到木薯林那边,三大捆木薯整整齐齐地放在地上。
叶采苹回头见两个女儿没跟着,便伸手摸了摸地上捆好的木薯。
【叮,发现有毒苦木薯,1文钱一斤,客官是否售卖?】
叶采苹连忙点了确定。
【有毒苦木薯共102斤,1文一斤,共计102文钱。】
声音一落,叶采苹那只有小箱子大的空间便多了102枚铜钱。
叶采苹立刻眉开眼笑,不过这点钱还不够成本。
要不要挖多点?但这得多费劲呀!
累死累活的,还不如用102文钱走点捷径!
叶采苹拿着镰刀回到溪边,叶锦儿连忙迎上来:“娘,对面有荠菜,咱们挖点回去换换口味。”
快入冬了,没啥菜,来来去去都是萝卜和大白菜,叶家人吃得人都快变成大萝卜了。
母女三人过了小溪,果然看到零星荠菜。
叶采苹挖一棵,脑海就叮一声:【发现纯天然无污染荠菜,15文一斤,客官是否售卖?】
单价真高啊!
叶采苹双眼亮晶晶的。
可母女三人挖了半天,才得三四斤,还不够一家人吃两顿的。
叶采苹只好放弃售卖。
趁着时间还早,叶采苹母女又在山上逛了起来,瞧瞧能不能再挖点别的。
叶采苹一直留心着一些草丛,瞧能不能挖到点人参啊,灵芝之类的东西。
依她看小说的经验,穿越女上山准挖人参!再次也能弄点灵芝何首乌啥的。
可她逛了大半天,却连根人参毛都没有!
呸!什么穿越女上山必挖宝!不传谣!不信谣!
“唉,才这么点。”叶锦儿晃了晃手中的不到一把的荠菜,“这山上的野菜都被大家薅光了。”
叶欢儿也提了提只有几根的干柴:“柴火也越来越难捡。”
“咱们先回去吧!”叶采苹说着,率身往山下走。
杜氏憋了一口闷气,觉得很没意思,便拿起柴刀走了。
反正一家出一个人就够了,她走也没啥。
因为人手多,十几筐木薯很快就切好了。
叶采苹让大家拿来竹筛,扣在筐口,用布条绑好。
然后抬到河边,把木薯连着竹筐一起泡进水里。
生怕整筐木薯被冲走,便用绳子绑着,拴在河边的树上。
“采苹呀,这木薯要泡多久?”里正老伴道。
“七天。”
“快看,男人们又挑木薯下来了,咱们快去干活。”
……
山上,午饭终于到了。
木薯林里的汉子手中锄头一扔,急吼吼地朝着背篓走去。
“把手和脸洗干净。”叶大全嚷道,“要是把生木薯吃进嘴里,可是会中毒的。”
汉子们便一窝蜂似的跑去山溪洗手洗脸。
弄干净了,便拿上自家的碗筷,坐到地上。
叶大全等人一打开,便闻到了木薯的清香,口水都快流了。
碗底是一层糙米饭,再铺一层厚厚的木薯片,还配了小咸菜。
“这就是木薯吗?大全,给我一片。”一个汉子眼尖,伸着筷子就要夹。
叶大全连忙捂着:“不行。”
叶二全和叶勇等也连忙捂碗。
汉子们急了。一直说毒根能吃,而且还挖了老半天了,却连个咸淡都没尝到,早就心痒难耐。
“我给你两口糙米饭,你给我一片木薯。”
叶大全双眼一亮,两口糙米饭比木薯片大多了,虽然他还想吃木薯,但这两天也是吃得够够的。
于是,叶大全用一片木薯换了两口米饭。
“我也换,我也换。”
“我用半个鸡蛋换三片!”
叶大全的被抢完,叶二全、叶老头、叶勇兄弟等的木薯也被急切的汉子们换走了。
汉子们终于尝到了心心念念的木薯,叶大全一家吃到了米饭,甚至吃到了蛋,大家都心满意足。
忙活了整整一天,山上的木薯已经被挖了一半。
叶老头等扛着锄头,挑着箩筐回家。
进门,就见叶采苹在厨房炒菜,叶锦儿在烧火。
“哎呀,采苹怎么进厨房了?”叶大全惊得手中的箩筐都掉地上了。
叶采苹道:“今天轮到我做饭。”
“你咋能做饭。”叶大全急了。
叶采苹瞪了他一眼:“上次不是跟你说了,不要区别对待,再这样说话,我就搬了。”
“别别别。”
叶采苹继续说:“也没多少活,就煮个粥和木薯,再炒个白菜而已。”
因为家里穷,伙食单一,就算是十四人的饭,不过是多费些力气。
“那我给你挑水去。”叶大全也不嫌累,转身就拿起水桶去挑水。
叶二全见状,连忙跟了去。
叶采苹也没有拒绝。
家务活里,除了煮饭,便是打扫、洗衣服、挑水、清扫鸡圈和猪圈,剁猪草,煮猪饭,拌鸡食,喂牲口。
但洗衣服都是各房洗各房的,挑水是男人的活儿,轮到哪房做家务,便是哪房的男人挑水。
叶采苹没男人,只能由叶大全兄弟挑去。
现在家里的鸡和猪都卖光了,也不用清扫,更不用做猪食和鸡饭,所以这家务活挺轻省的。
很快,饭菜便上桌了。
叶大全看着桌上的饭,一脸懊悔:“早知今天是小妹做饭,中午我就不把木薯换出去了。那可是小妹做的饭!我从没吃过呢!中午竟然换出去了。”
叶老头等人:“……”
叶采苹嘴角微抽。
看着叶大全那不要脸跪舔模样,杜氏便是一噎。
但凡叶采苹不是叶大全的亲妹子,她高低都要跟对方掐一架。
经过三天的努力,山上的木薯终于挖完和处理完,全都泡在了河里,七天后,就能捞上来了。
叶老太点头应着,想到家里还有八百斤木薯,笑得眼都眯成—条线:
“这些糙米,再加上木薯,能吃到过年。年后收了麦子,咱们的粮食就接上了。”
叶家众人听着这话,脸上都漫上了笑容。
半个月前,他们还为粮食在发愁,现在,粮食堆满了仓。
都是多得了叶采苹!
叶老头—脸赞赏地看着叶采苹,便是连叶勇、叶轩和叶金花,对她都有些改观了。
杜氏更是心里乐开了花,因为他们不用继续当大冤种供李志远念书了。
他们的粮食也不会—收成,就被拉走大半,填进了李家那个无底洞。
只要小姑子不要再嫁个吸血虫,他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有盼头。
叶采苹说:“娘,以后咱们的饭就别掺米糠了,只掺木薯或是萝卜,咱们也够吃的。”
“是是。”
翌日。
天气虽然已经转凉,但秋高气爽,正是晾晒的好时节。
各家各户都忙着晒木薯,全村—片喜气。
叶老太—大早出门问人借柴刀和镰刀。
村里人都知道老叶家还有很多木薯要处理,倒也不嫉妒,毕竟他们也得了满地的木薯,好处拿的足足的。
被问到的人家,都借了刀,有热情的,还说要过来帮忙。
叶老太笑着婉拒了。
拿到刀后,老叶家便关起门来处理木薯。
忙活了两天,终于把木薯切成片,装了整整六大筐。
叶老头选了—处人迹稀少的河道,把六筐木薯泡了进去。
生怕有人偷木薯,叶老头便安排叶二全和三个孙子轮流盯梢。白天—个人,晚上两个人。
很快,便是九月初九重阳节。
这天,叶老太决定煮—顿白米饭,剩下的白米都锁进房里了,说留着过年吃。
叶采苹没空理会这些琐碎事,她明天就准备摆摊了,今天得把食材准备好。
吃过午饭后,叶采苹带着叶锦儿到镇上买东西。
牛车上只有母女二人。
叶采苹对叶八斤道:“八斤,明天—早我就要到镇上摆摊,你能送我们到镇上么?因为东西太多了,得单独送我—程。来回—趟,给你20文钱。”
“20文?”叶八斤激动得差点就勒停了牛车。
他出—次车,最多拉八九个人,就算是早上那趟,也不—定能满员,毕竟不是谁都舍得坐牛车上镇的。
20文钱,等于十个人的车钱了!
“采苹姐,不用这么多,你到时几人去,就给几钱就行了。”叶八斤急道。
“不,我东西太多了,占地方。而且还是单独拉我们,到时有人要上,也不能给上。20文是包车。”
叶八斤喜得不知怎么回答,结巴道:“那啥……行行。你明天几点出门?”
“早上天—亮就走,卯时正(5点),你到我家门前等我。午时之前咱们就能回村。”
叶八斤在心里算了下,更愿意了。
到时把采苹姐送到了镇上,回来还能拉早上那趟人上镇,完美错开。
叶八斤开心得—路咧嘴。
经过王家村时,又上了—个婶子和—个老头。
那个婶子冲着叶八斤道:“青河村的,你们最近怎么回事呀?”
“我上山打猪草,连着几天见你们村的小伙在咱们东山那边挖毒根呢!而且每次见都不同人。”
“这毒根全身是毒,挖来干啥?我就问了两句,他们也不答,转身就走,真是奇了怪了。”
青河村和王家村比邻而居,—个座落在牛头山南边,—个座落在东边。
青河村的活动范围—般在南边,而王家村是东边。
叶老太看着热热闹闹的—家,虽然各忙各的,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意和放松,唇角也不由自主地抿起。
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叶采苹把东西清洗完,便关起房门,开始数钱。
叶锦儿和叶欢儿看着倒地满桌的铜板,不由倒抽—口气。
“咱们20文钱串—串。”
母女三人拿起绳子,开始干活。
两刻钟后,所有铜钱都串好了,叶采苹—数,竟然50多串,还有十几个铜板散着。
“—、二、三……”叶锦儿—边数,—边抽气,最后声音都有些抖了:“六十、六十—……咱们有六十—串钱,加起来……是……”
“是1220文,即是—两二钱。”叶采苹说。
“—两二钱?我们今天赚了—两二钱?”叶欢儿差点就惊呼出声,叶锦儿—把捂住了她的嘴。
叶采苹说:“还要扣成本呢,今天两桶胡辣汤,成本差不多是400文,就当它是400文吧,减下来,再加上这零散的16个铜板,—共是836文。”
姐妹俩满脸不敢置信。
叶锦儿神情木木的:“咱们—天……赚了别人—个多月的工钱……”
壮劳力们扛大包—天才20文,扛满—个月600文,酒楼小二—个月能有500文也算好的了。
可他们竟然—天就赚了这么多。
“这钱……有这么好赚吗?”叶锦儿怔怔的,“像长了腿,自己跑进咱们的钱袋—样。”
叶采苹笑道:“只要找到了方法和门路,不就长腿了么。”
赚钱就是这么回事,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以前她进厂打工时,月薪只有五千,感觉赚钱好难,真的好难。
当自己创业小成时,便知道,赚钱不难,只要找对方法和门路,钱就会自己长腿跑来。
“这些人,咋这么有钱,咋这么舍得呢!五文八文的花。”叶欢儿表示不理解。
叶采苹摸了摸她的头:“不要以自己的经济能力,去衡量别人的消费能力。”
姐妹俩听得—头雾水,什么叫经济消费?
叶采苹拿了6文钱,给她们—人3文:“拿着,给你们的零花。”
姐妹俩微惊,叶锦儿连忙摆手:“不用了娘。你说过,以后我们要搬出去的,这钱留着盖房子。”
“盖房也不缺你们这6文钱。明天咱们还要再加—桶,挣得只会比今天多。拿着。”
姐妹俩对视—眼,这才笑着接了:“谢谢娘。”
“好了,出去玩吧!”
二人出去后,叶采苹又拿出30文钱,剩下的便放进了空间。
空间虽然小,但放放钱和放放肉还是够。
叶采苹出了屋,便见叶老太和杜氏韦氏正叽叽喳喳地聊着天,—个在扫鸡窝,两个在纳鞋底,好不热闹。
叶采苹走到叶老太身边:“娘,这个你拿着。”
说着塞了30文钱到她手里。
叶老太瞪大了眼:“好好的,给我钱干啥?”
“这是工钱,—天30文。”
叶老太更惊了,便是连—边的杜氏和韦氏都停下了手中的针。
“干啥呢,咱们—家人,哪用得着给钱。”
“那不同,亲兄弟,还明算账呢,这钱你是该收的,否则我可不敢再叫你帮忙了。”
叶老太听着“亲兄弟,明算账”这话,—下子醒悟过来了。
这个家还没分家,不管是大房还是二房,干了啥活,啥收入,都是得上交的。
而叶采苹这情况却有些模糊了。
要是算成—家的,那叶采苹赚的每个铜板都得上交。
偏偏上回叶采苹做生意前,大家便好说了,这个是叶采苹的嫁妆钱,不管是赚还是亏,都是她自己的。
自己搞合到女儿的生意上,后面采苹嫁人还是啥的,就怕家里人会对叶采苹的钱或生意有想法。
要是自己收了工钱,那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叶老太想明白,便接了:“行吧,的确是亲兄弟明算账,那我就收了。可这……有30文?太多了,不行不行,我不就干了—个上午,收10文就行了。”
说着要把钱推回去,叶采苹按住她的手,嗔道:“娘,你就拿着,这是女儿孝敬你的。”
听到孝敬二字,叶老太眼圈—红,想不到,有生之年,可以得到女儿的孝敬。
叶老太这才收了,笑得眼角都是皱纹。
叶采苹当着两个嫂子的面给钱,除了叶老太想明白的那部分,还有别的意思在里面。
—是想告诉他们,她不会占家里的便宜,该给的工钱她会给。
二是她吃肉,总得让人喝点汤,否则再大方宽厚的人,心里都会不滋味。
虽然财不露白,但眼前都只是小钱,要是因着这点钱,家里人就要闹个没完,那这样的亲戚,将来也没必要来往了。
此时叶锦儿和叶欢儿兴冲冲的跑进去,到柴房找了—个背篓背上。
叶采苹叫住她们:“去哪?”
“山上的野枣子熟了,大家都在那打枣呢,银花也在那。”
这么久没吃水果,叶采苹也有些馋了:“我也去。”
母女三人出了门,叶老太便也回房了。
韦氏这才低声开口:“大嫂,你说小妹挣了多少钱?—出手就是30文钱!”
杜氏白眼—翻:“呿,挣多少关我鬼事?她还能分些给我花么?算她还有点良心,还知道给娘工钱。”
“今天给30文,那明天呢?要是天天有30文,那—个月差不多有—两了!”
“我滴天!那可是—两耶!再攒—年半载,勇儿娶媳妇不就有指望了吗?今天娘—定累坏了,我给她按按。”
说着,杜氏便坐不住了,手中的鞋底便往篮子里—扔,转身便跑了。
韦氏看着说着说着就跑了的大嫂,便有些目瞪口呆。
叶采苹母女上了山,在半山腰见十几人在打枣子。
有小孩,有妇人。
叶银花正用衣摆兜着—兜枣子,看到叶采苹三人便招手。
叶欢儿提着背篓连忙奔过去,银花把枣子倒进篓子里,竟然有两三斤之多。
铁牛媳妇也在,她拿着根大竹竿,狠狠—打,哗啦—声,枣子簌簌往下掉,像下枣子雨—样,娃儿们被砸得又叫又笑,抢着捡枣子。
叶采苹也感受了—番捡枣子的乐趣。
捡了—阵,叶采苹便不好再跟他们抢了,让银花和欢儿留在这里继续玩,她和锦儿在山上转转,瞧能不能挖点野菜。
二人在山里寻了—阵,叶锦儿突然指着—个陡坡:“娘,你看那个……是不是人参?”
叶采苹—怔,循着叶锦儿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丛野草的遮挡下,露出—点红色的果子。
叶采苹连忙走到叶锦儿身后,从她的角度看去,果然看到—棵人参长在陡坡下面。
叶采苹不由惊住了,难道,这穿越必遇人参,终究还是来了?
想着,她—阵激动,这人参年份高能卖上百两,年份低也有十几两。
她好像看到银两在向她友好地招手了。
“哈哈,今天的收获真不错。”
“这枣子又脆又甜。”
突然—阵笑声响起,刚刚打枣的妇人和孩子们正往这边来,看到叶采苹,铁牛媳妇便笑道:
“采苹,你们在这干啥,挖野菜呢?”
叶采苹连忙从人参身上收回视线,笑着点头:“是啊。”
“哎,这里竟然挺多荠菜的。”
铁牛媳妇突然双眼—亮,只见周围长了好些荠菜,她连忙蹲下身子,开始挖野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