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精品小说灭秦兴汉,治国之路步履维艰

第2章 志做鸿鹄,却无鸿鹄的气度

发表时间: 2024-07-24
近代史学界对陈胜其人评价颇高,作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统治下第一场农民起义的领导者,陈胜被刻画成正义的化身和反抗暴秦的急先锋,《史记·陈涉世家》也有也被有节选的选进语文课本中。

因此,许多人对陈胜曾经的豪言壮志知之甚详。

且说陈胜当年跟其他人一起给人种地,有一天大家正在干活,陈胜突然扔下锄头闷闷不乐。

好一会儿,他突然对大家说:“我以后要是得了富贵,一定忘不了你们!”

大伙一听,都乐了:“别开玩笑了,你一个给人种地的,哪来的富贵?”

陈胜说了一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你们这帮小家雀儿怎么知道我这天天鹅的志向啊!

一样的历史,分用什么眼光去看。

有人觉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句话,充分证明陈胜是有大志之人心,志存高远。

他觉得自己就不该是土里刨食的泥腿子,该是只翱翔天际的白天鹅,肯定要大富大贵,其他种地的同伴都是小麻雀。

因此,陈胜大发感慨的重点在苟富贵而不再勿相忘,是对自己的催眠。

相比于安于现状,没有过翻身的同乡们,陈胜确实跟他们不一样,不是厌倦,可也绝非性情温和的天鹅。

大泽乡起义的时候,陈胜还打着吊民罚罪的旗号要跟大家共享富贵,可是一旦势力大了,陈胜的头脑就被欲望冲昏,人也就变了。

陈胜带着大军刚打下陈县的时候,有善于奉承拍马的当地乡绅鼓动陈胜说:“将军身披坚执锐,率士卒以诛暴秦,复立楚社稷,功宜为王。

且夫监临天下诸将,不为王不可,愿将军立为楚王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吹捧陈胜功高盖世,让他自立为王。

陈胜听了很高兴,但是没首接答应,装模作样的问他在陈县新收的张耳和陈馀,张耳、陈馀是陈郡有名的人才,比陈胜看得远。

当时两人坚决反对陈胜称王。

因为陈胜称王时,打的旗号是为天下诛暴秦,秦朝现在还没灭亡呢,大军刚打下一个容身之地,陈胜就要称王,这就等于告诉天下人:我说解救饱受暴秦之苦的天下人,都是骗人的,我实际是为了我自己。

这出尔反尔,肯定会造成己方阵营分崩离析的后果,陈胜不称王,派人重新立齐,楚,赵,韩,魏六国后裔为王,就会赢得天下人的好感,增加自己的朋友,集合众人之力,推翻暴秦,就易如反掌,到那时候陈胜再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感恩戴德,自然也会拥护陈胜。

陈胜的帝业也就指日可成了。

二人说分析的很在理,可是陈胜没有听。

他想:我打得天下,我干嘛要立别人为王?

我先当两天过过瘾再说吧,于是陈胜便自立为楚王。

陈胜称王的消息传开之后,不少亲戚朋友都来投奔陈胜,陈胜进入角色速度非常快,这一称王就不拿正眼看别人了,陈胜的岳父和大舅哥当时来投奔陈胜,想跟着享两天福,没想到陈胜根本没把他们当亲戚对待,以对待普通宾客之礼待之。

陈胜的岳父脾气也挺倔,抬起脚就走,临走扔下一句话:“怙强而傲,长者不能久焉。”

老头儿说陈胜自觉了不起,对待长辈不恭敬,他这个楚王长不了。

对自己亲戚都怠慢,对外人更不用说了。

有个当初一起给人种地的老乡,听说陈胜称王了,想起陈胜当年说过“苟富贵,勿相忘”的话,兴冲冲赶来投奔,好不容易见到陈胜的面,说上了话,陈胜想起自己当时的誓言,总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就把老乡带回王宫,好吃好喝招待。

这位老乡进了宫一看,羡慕不己,忍不住说到,陈胜你当了大王之后好阔气,他也真没拿自己当外人,天天在王宫里进进出出,吃饱喝足了,就喜欢跟人拉家常,有时候就讲点陈胜的旧闻。

想当年陈胜给人种地,日子过得挺窘迫,发生过许多尴尬事,都被老乡说了出去再看着陈胜老乡眼红的,就像陈胜打了小报告,陈胜很生气,我现在是楚王,你不经我允许,就在背后谈论我,这不是不把我放在眼里吗?

许多开明的皇帝不跟百姓一般见识,但陈胜很显然缺这种心胸,这位老兄说话不知道注意,申饬一番,令人轰出去也就是了,但陈胜却首接让人把老乡拉出去砍了。

“苟富贵,勿相忘”的誓言,犹然在耳。

陈胜翻脸比翻书还快,其他亲戚朋友的心都凉了,怕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自己被杀,纷纷告辞。

这件事造成的后果就是,从此以后“无亲陈王者”。

陈胜手下有个忠心耿耿的大将叫葛婴。

陈胜攻占了蕲县的时候,单派葛婴带一支人马南征九江郡(郡治在今安徽寿县),可见葛婴是有能力的。

葛婴到了九江郡,遇到楚王后裔襄彊。

当时陈胜打着楚国的旗号起义,葛婴觉得如果另一个楚国的后裔为王,有利于楚军的发展,有利于团结力量,当时这是战时来不及汇报,葛英猜陈胜也应该是这么想的,就自己做主,立襄彊为楚王。

没几天,陈胜称楚王的消息传过来了,葛英知道事情不好办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不可能两王并立,他立即杀死襄彊,面见陈胜请罪,葛婴私立襄彊全是一片好心,事后为了陈胜积极补救,可陈胜倒没客气,把脸一沉,不容分说就让人把葛婴拖出去杀了。

张楚政权建立后,吴广奉命攻打秦国重镇荥阳。

久攻不下,陈胜又派周文率军绕过荥阳进攻咸阳。

周文军打到距咸阳仅有百里的戏(今陕西临潼东北,戏水西岸)。

秦朝连忙命少府(官名为九卿之一)章邯率领由郦山刑徒组成的军队迎击,结果周文军一触即溃,周文绝望之下自刎。

这一来,围攻荥阳的吴广军就暴露在章邯军的刀锋之下。

吴光手下的田臧打算分兵迎敌,他认为吴广骄傲,不懂兵法,不会采纳自己的迎敌计划,于是缴王令把吴广杀死,提着吴广的头向陈胜请罪,吴广对陈胜有拥立之大功,现在身首异处,凶手就在眼前,陈胜非但没降罪,还赐给田臧楚国令尹(官名,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军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之印,拜为上将。

眼高手低的田臧率领精兵在荥阳以西的敖仓(秦朝重要粮仓,在今河南荥阳东北敖山)迎战秦军,在战场上被秦军射杀,张楚军西散奔逃,秦军兵临陈县。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陈胜在章邯的进攻下,战败而逃,在逃亡的路上被车夫庄贾谋害。

陈胜的败亡,与其人得意忘形,以致众叛反亲离有首接关系。

陈胜、吴广两人的行为,对于中国历史而言异常重要,二人首倡反秦打了秦朝一个措手不及,虽然二人最终死于非命,但全国各地有野心的人们通过这次起义惊讶的发现:秦王朝原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

也因此,各路英雄逐鹿而起,加入到了轰轰烈烈的反秦事业中。

刘邦,项羽,为人所熟知的两大人物,就是在此时走向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