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徐妙云的现代都市小说《争名夺利完整文本》,由网络作家“朱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争名夺利》,是作者“朱棣”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朱棣徐妙云,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坏消息:我穿越了好消息:穿越成爽文男主,大明燕王judy劲爆消息:我公开喊出争储夺嫡我爹,老朱更劲爆:“贬为庶人!逐出族谱!给他十亩地,一间泥坯屋!子承父业,给咱做农民去!”……我,农民Judy!开局十亩地……......
《争名夺利完整文本》精彩片段
察觉朱元璋视线时,马秀英唇角微微上扬。
“你教训也教训了,没什么事,忙你的正事去吧,我有些累了,要休息。”
“咱陪你!”朱元璋快步走过去,放下茶杯,在旁边坐下时,笑着顺势把手放在马秀英手背上。
眼神余光,瞟了眼近在咫尺的三只坛子。
见者有份儿!
东西还没拿到,走是不可能走得!
马秀英把手抽回去,脸色说变就变,突然变冷,“可我想到老四和妙云,就不想看到你!”
啪!
朱元璋猛地拍案而起,气的低头瞪视看去……
马秀英抬头……
朱元璋气焰顿时熄灭,灵机一动,指着桌上的坛子,冲门口宫女喝问:“是谁把这些土了吧唧的坛坛罐罐,弄到皇后寝宫的!”
妻子不给他台阶,不给他机会,自己给自己台阶,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总行吧?
唇角抽抽,马秀英好悬没忍住,笑出声来。
冷着脸道:“你若嫌碍眼,我马上派人把东西给徐达送去。”
朱元璋骤然转头,急了,瞪眼道:“这和徐达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关系?”马秀英起身,把三个坛子摆放成一条直线,说道:“这是妙云丫头,让我捎给徐达的。”
“是他们小夫妻,孝敬岳父的。”
“来人,准备马车,出宫去魏国公府。”
朱元璋脸都黑了。
这是宁愿全都给徐达,都不愿给他尝一尝啊!
“都出去!”冲进来的宫女太监,生气喝斥一句。
等宫女太监都走了,而且确定走远后,转身,顿时笑道:“你别骗咱,咱听毛骧说了,这是妙云丫头带给咱们的。”
“就算有徐达一份,这里也有咱一份儿!”
“咱不贪心,你把属于咱的那一份,给咱就成!”
马秀英被气笑了,看着,冷笑道:“朱重八,现在你的脸是又大又厚了!”
“这是两孩子送给亲人的!”
“是你把老四贬为庶人,逐出族谱的,对吧?”
“贬为庶人,逐出族谱,就意味着,活着不认亲情,死后不准入祖坟,对吧!”
“也是你,不准家里任何人和他们相认?”
“你有什么资格,吃他们给的东西?”
朱元璋唇角直抽抽,被呛得,脸变成紫红色,好一会儿,强词夺理道:“本朝孝大于天!”
“咱惩罚他,是作为君王,必须做的!”
“咱可以不认他,可以惩罚他!”
“他作为儿子,不能不孝顺咱!”
“你可想好了,他送的东西,咱想尝一口,你都不让。传出去,咱大不了被人笑话一下,可天下百姓会说,咱为了国家可以连亲情都不顾,会夸赞咱大公无私!老四那个混账,可就是大不孝!”
马秀英咬了咬牙,“你那份儿,给你也不是不行。”
“但你必须答应一个条件!”
朱元璋立刻警惕,提醒:“让咱改善他的处境,或是恢复他的爵位,想都别想,咱宁愿不吃!”
“你放心,我从来没对你这个铁石心肠的人,抱有这么大期望!”马秀英气的咬牙。
改善处境,恢复爵位,这已经涉及到了原则性问题。
在这种事情上,她根本不奢望。
“明年春天,四郎和妙云要带着土桥村的孩子们参加童生考试,你不得设置障碍!”
“从今往后,凡是朝廷律法规定,庶民能做的事情,他们做,你不准阻拦!不准使绊子!”
“就这?”朱元璋难以置信睁大眼看着……
还以为,是个会让他为难的条件呢!
哈哈……
随即大笑起来,“童生考试?只要他们自己不怕被人笑话,咱不会阻拦,也不会使绊子!”
笑过后,丝毫没注意到,马秀英生气咬牙的动作,迫不及待道:“现在咱能尝一尝了吧?”
“口说无凭,把你的承诺写下来。”
马秀英转身取来笔墨纸砚。
“你写,我给你盛他们酿的杏花酒,腌制的山鸡、黄鳝等晚膳时,把徐达、标儿他们叫来一起尝尝。”
说着,打开酒坛的盖子。
杏花酒的香味第一时间飘出来。
朱元璋下意识嗅了嗅,瞥了眼笔墨纸砚,眼瞅着酒坛子,无奈道:“咱写!”
用最快速度写好后。
第一时间端起盛满酒的碗。
小心翼翼小抿一口尝了尝,眼睛顿时一亮,紧接着,一口闷,甘冽的米酒入肚时,口中还咀嚼着,软糯的稻米和花瓣。
“别说,还不赖!”直到把稻米咀嚼吞咽后,朱元璋笑着夸赞,同时,再次把碗伸过去。
马秀英没好气瞪了眼,“晚上人齐了后,再喝吧。”
说着,作势要盖上盖子。
朱元璋忙抢过勺子,又盛了一碗,瞧着马秀英盖上盖子,提议道:“东西也不多,标儿、徐达有吃有喝,又没有挨饿,要不,东西咱们自己留着吧?”
呵……呵呵……
马秀英被气笑了,“朱重八,这里面就你没资格吃,你能吃到已经很不错了,还想一个人吃独食?!”
“咱主要是想让你吃独食,别不识好人心,算了,你愿意,咱派人传话,让徐达和标儿入宫用膳……”
……
就在朱元璋强行辩解时。
马秀英土桥村之行的细节,也迅速从嫔妃宫中传开。
“什么!皇子们回来后,竟然嚷嚷着,还想去土桥村?”
“难不成,朱四郎这农民日子,过的比当王爷都好?本官都想亲自去瞧瞧了!”
“让人难以置信,他竟然这么快学会了耕地!”
“诸位诸位,皇后寝宫传出消息,朱四郎给皇后带了点自制的杏花酒,腌肉之类的穷酸土特产,据说此举让陛下龙颜大悦,已经派人通知魏国公和太子,今晚要用腌肉和杏花酒做御膳……”
“陛下高兴,会不会恢复朱四郎亲王身份?”
“不可能!陛下的原则性很强,不可能因为一点腌肉改弦更张。”
“或许,陛下高兴之余,不会在童生考试中,设置障碍了。”
当有人提及童生考试时,所有惊讶议论的朝臣,瞬间换了一副面孔……
“童生考试?”
“哈哈……”
“这对小夫妻还真是敢想敢干!一个女先生,一群野孩子,勇气可嘉,就是有点自不量力。”
“童生考试,虽然只是科举的第一关,但如果,一群祖上十八代都是泥腿子的野孩子,都能考取童生,本官愿意马上辞官,去当教书先生,教化万民!”
“有教无类,只是圣人的一种美好理想!”
“读书,考功名虽非我等官绅之家专有,但也不是人人都配!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就要学打洞,不该不切实际,读书,考功名!”
“他们给了这些人,不切实际的奢望,将来,这些人发现自己不配时,会痛苦,还会痛恨仇视他们!”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们这是作茧自缚,咱们就等着看戏吧!”
篱笆小院外。
马秀英的视线首先落在开着的屋门,然后,一边粗粗观察小院,一边转移落在开着的小窗窗口。
“母后……”四目相对,徐妙云忍不住惊讶轻喃。
下一秒,惊喜取代惊讶,满脸喜悦起身……
脚步轻快,急急往屋外走去。
来到院门,开门同时,喜悦道:“母后,您怎么来了?”
咳咳!
毛骧咳嗽提醒,咳嗽声刚响起……
就戛然而止。
头皮发麻,满肚子苦水,苦笑着,赶忙低下头。
马秀英这才收回视线,余光看到远处有人观望,就笑着说:“带着孩子们出来踏春,路过你们家,看你们家和其他农户不同。”
“小小一个院子,收拾的干净整洁,就想让家里孩子们学习学习如何持家。”
“不知,能不能让我们参观一下,你们这个温馨的小家?”
话中,马秀英用力掐着指甲。
普天之下,恐怕只有他们家,见了自家孩子却不能相认!
贬为庶民!
温饱要靠自己。
逐出族谱!
见面不准提亲情,死后不得入祖坟!
比圈禁都狠!
‘朱重八,天下就没有比你更铁石心肠的父亲!’
……
徐妙云微微愣怔。
这才注意到,乖乖站在旁边的皇子皇女,随即明白,这是一次针对皇子皇女的实践体验课。
反面典型,自然是四郎了。
“当然可以,夫人请进。”明白后,徐妙云依旧十分喜悦。
无论安排皇子皇女随行的目的是什么,但母后肯定就是来看望他们的。
他们也不怕被当做反面典型。
或许,有很多曾今的故人,嘲笑他们的不幸。
可幸不幸福,得他们自己来评判!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一声夫人,马秀英眼睛一酸,差点忍不住落泪,悄悄握紧手,‘朱重八,我跟你没完!’
忍着难受,勉强笑着点点头,转身严肃叮嘱道:“进去后,不准捣蛋。”
这群小调皮把院子弄乱了,还得四郎和妙云收拾。
“是!”
一群皇子皇女老老实实回答后,马秀英这才走入让人耳目一新,清爽整洁的小院。
转头慈祥感激看着徐妙云,含笑由衷道:“你很了不起,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篱笆小院,让你收拾的清爽利索,看着都让人心情愉悦。”
“夫人猜错了,这不是我的功劳,这都是我夫君收拾的。”徐妙云笑着,指着院子说道:“每天清晨,我夫君都会第一时间,打扫院子,劈柴、喂我们家大黄和小黑。”
“我负责煮饭、收拾屋子……”
马秀英认真听着,观察着徐妙云,堵得难受的心,渐渐轻松。
脸上也重新恢复笑容。
看一个女子嫁做人妇,日子过的幸不幸福,其实很容易。
就看她眼中、笑容中有没有光就行。
这丫头,眼中、笑容中全都是光!
这也变相证明,至少他们自己并不觉日子苦,过的很幸福。
马秀英心情变好,认真倾听徐妙云介绍夫妻分工,仔细欣赏小院景致时,皇子皇女们,凑在一起,嘀嘀咕咕。
“院子也太小了。”
“院子里,怎么能养牲畜呢,这样不臭嘛?哎哟!姐你干嘛打我!”
“用你的狗鼻子好好闻闻,有臭味吗?”
“咦!真一点儿都没有,只有淡淡的杏花香!”
“这就是蓝玉的坐骑!”
“对,现在改名了,叫小黑!”
……
徐妙云听着身后窃窃议论,莞尔一笑。
马秀英笑了笑,转身,语重心长道:“把牛马养在院子里,是农村的普遍现象。”
“在你们眼中,牛马就是牲畜。”
“可在百姓眼中,牛马是家庭的一份子,是和他们一起劳动,把日子过好的重要帮手!”
“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百姓家,根本买不起耕牛。”
“耕地,只能靠䦆头刨地,或者人拉着沉重的犁,耕地。”
“所以,百姓心里,从不会嫌弃。”
“至于为什么,院子里养牲畜,没有难闻的味道,取决于勤快自律。”
“农民勤快,可以把家收拾的干干净净,把日子过的井井有条。”
“你们虽然不愁温饱,不需要管起居琐碎小事,但也需要拥有勤快自律的优良习惯。”
“等你们能做到勤快自律,就会发现,用很少的时间,就能把功课学好。”
“就有更多时间,做你们想做的事情。”
“母后,农民都这么勤快自律,把牛棚打扫的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味道吗?”老十二朱柏,刚刚六岁,好奇询问。
马秀英笑笑。
她接触过很多很多农民,自然知道,绝大多数农民,是没耐心把日子过成这样。
换做那个铁石心肠的男人,让他不当皇帝,重新回来做农民。
别说把日子过成老四这样。
他一个月能洗一次脚,太阳都得打西边升!
“这个问题,等我们经过其他农户时,你们自己观察。”
单纯的说教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适当保留,引起孩子们好奇,让他们自己观察。
通过对比后,思考总结,会产生更大触动。
马秀英转身,顺势握住徐妙云的手,笑问:“可以参观你们的小屋吗?”
吃一堑长一智,毛骧侧头看向一边,选择性失明。
瞥了眼毛骧,徐妙云凑近,低笑道:“母后,当然可以了。”
一声母后,让马秀英如同吃了蜜,高兴笑着,挽着徐妙云的手,走了进去。
和徐达上次踏入小屋如出一辙。
踏入小屋瞬间,马秀英就呆住了。
席子、墙壁、床榻、被子……
小屋虽简陋,可真的很温馨,身处期间,很舒服。
马秀英认真仔细看了一遍后,转头,诧异道:“和我了解的,有些不一样!”
“是添了点东西,有了新气象。”徐妙云抿唇笑着,介绍道:“靠近灶台的架子是水培箱。”
说着同时,带马秀英走过去,“这是四郎做的水培箱,催发麦子,长成嫩绿麦苗后,喂大黄和小黑。”
“很管用的!”
……
一个月饲喂,大黄、小黑的生长情况,已经证明了水培饲料比传统精饲料都强!
马秀英认真听着,看着三个水培箱架子。
嫩绿的麦苗,郁郁葱葱,不但散发着一股麦苗独有的芬芳,还让小屋显得生机勃勃。
毛骧敏锐察觉,水培饲料和军事的关联,竖耳认真听同时,口中还反复默念‘水培箱、水培饲料、七天水培’,把这些陌生术语牢牢记在心中,准备回去后,一字不落的汇报给朱元璋。
……
瞧着徐妙云连屋顶的席子都介绍了。
就是不说窗前的桌子,以及桌面摆放的书籍。
而马秀英也不问。
毛骧急的抓耳挠腮,这可是他此行任务之一!
“夫人,当农民种地已经很累了,你们还读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