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片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被我关照的罪臣,居然是朱厚熜发小笔趣阁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被我关照的罪臣,居然是朱厚熜发小》,讲述主角周楚沈青的爱恨纠葛,作者“京海第一深情”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我穿越到了大明。成为了大明最底层的一员,一家还有七口人。“把我卖给人牙子吧。”我最终做了这个决定。继续在这里,什么都做不了。一家人只会继续忍饥挨饿,如果去到了好人家里,赚钱了还能接济一下他们。在人丫行里,我很快背完了一篇完整的千字文,被以二十两的价格买进陆府成了书童,一步一步,以对朝局的判断,和陆府的势力,以及积累的自身的人脉关系,爬上了锦衣卫最高的位置。...
主角:周楚沈青 更新:2025-04-05 03:19: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周楚沈青的现代都市小说《被我关照的罪臣,居然是朱厚熜发小笔趣阁》,由网络作家“京海第一深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被我关照的罪臣,居然是朱厚熜发小》,讲述主角周楚沈青的爱恨纠葛,作者“京海第一深情”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我穿越到了大明。成为了大明最底层的一员,一家还有七口人。“把我卖给人牙子吧。”我最终做了这个决定。继续在这里,什么都做不了。一家人只会继续忍饥挨饿,如果去到了好人家里,赚钱了还能接济一下他们。在人丫行里,我很快背完了一篇完整的千字文,被以二十两的价格买进陆府成了书童,一步一步,以对朝局的判断,和陆府的势力,以及积累的自身的人脉关系,爬上了锦衣卫最高的位置。...
周楚回到家的时候,沈青还在,阿福和阿东早已回到了铺子之中。
“小妹一个人在家,我怕她害怕,就留下来陪着她了。”
沈青看到周楚之后,解释道。
毕竟半夜三更的,她一个女子孤身一人留在周楚家中,好说不好听。
“多谢。”
周楚点了点头。
“你家的人想要要回这间铺子?”
周楚看着沈青满脸的心事,问道。
沈青沉默着点了点头。
虽说早有心理准备,但那毕竟是她的爹。
原本沈青多少是心存幻想的。
她觉得自己的爹多多少少会为自己说句话。
却不想此时的沈家早已没了她的容身之地。
沈青的爹甚至都懒得多看她一眼。
眼里只有他的那些儿子和姨太太。
这间铺子是保不住了。
毕竟原本也只是让沈青经营的。
“所以你现在认清现实了?”
周楚坐下之后,好整以暇的倒了杯茶,一边喝一边说道。
沈青听到这话,点了点头。
“你说得对,这个世界上,只有靠自己,只有自己强大了,其他人才会变得和颜悦色。”
周楚放下茶杯,看向暮云瑾。
“小妹,你先去睡觉吧,我有事和她谈。”
暮云瑾听到这话,有些不放心的看了看周楚,又看了看沈青,确认两人之间没什么之后,才转身离去。
“真是人小鬼大。”
周楚自然注意到了暮云瑾的小动作,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沈青听到这话,脸色微红,感觉耳朵发热。
这大晚上的,孤男寡女共处一室。
这要是在以前,沈青想都不敢想。
不过此时的沈青已经不在乎那许多了。
她只想赚钱,变的强大起来。
至于沈家,她已经不在乎了。
“你想清楚的话,明日一早去和沈家做出分割,铺子归还他们。”
周楚似乎早就想好了之后的路,条理清晰道。
“好。”
沈青此时对周楚的话没有任何怀疑,百分之百执行。
“你有看好的铺子吗?这附近的铺子都很贵。”
沈青忍不住问道。
这里毕竟是京城,寸土寸金。
每一间铺子都是天价。
就拿沈青这间铺子来说,即便是之前生意不好的时候,想要买下来的话,没有五万两白银,根本不可能。
原本周楚以为,买一间铺子应该不会很贵,但调查之后周楚发现,自己想多了。
周楚不记得是水浒传还是某瓶上说的,十两银子在阳谷县就可以买一个二层小阁楼。
周楚想着就算阳谷县是十八线小县城,就算二层小阁楼是住房,在阳谷县买一间大一点的商铺,顶天也就一两百两银子吧?
京城的商铺再怎么贵,最多也就两三千两?
但事实证明,周楚完全是想多了,如今的京城可不像后世那么大,只是四九城。
哪怕再偏的地方在后世都算二环以内了。
得知商铺这么贵的时候,周楚不禁想起了史书上的一条信息。
嘉靖十四年,吏部左侍郎靳学颜就提出过禁止民间用银,理由是江南无数富户,每家至少都有几十万两白银,朝廷的白银才一百多万两。
这个时候,白银还不是主流货币,隆庆年间才把白银确立为货币,也就是说,一个富户家里有几十万两白银的话,他家最少得有数十倍白银价值的铜钱,甚至更多。
大明朝政每年支出的白银大概在五六千万两。
但皇帝可支配的就很少了,只有一两百万两。
总结下来就是,不是大明没钱,只是朝廷没钱,皇家没钱。
租的话倒是很便宜。
但租铺子做生意,无异于寄人篱下。
生意一般的时候还好。
一旦生意好了,就会有人眼红,想办法收回铺子。
沈家的这次教训,让沈青不想租铺子做生意了。
太不稳定。
“铺子自然是有的,冯家的铺子不正好吗?”
周楚饶有兴致道。
“冯家?冯有德那个老狐狸会卖?”
沈青不解道。
“卖不卖,可由不得他。”
周楚说的没错,冯家第二天就被抄家了。
冯有德做的坏事太多。
没收冯家一切财产充公。
说是补偿受害者家属。
但周楚清楚,这不过是官面上的话罢了。
无非是那些官老爷看中了冯家的家产。
冯家被抄家,让周楚愈发对这个时代的阶级森严有了直白的认知。
心中也愈发警惕。
这些个官老爷,大部分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
“大小姐,考虑的怎么样了?”
第二天一早,沈青还没去沈家,沈家的管家就来到了铺子里。
管家对沈青连一点尊重都欠奉。
他很清楚,这位大小姐也不过是名义上的大小姐罢了。
沈家早就没了她的容身之处了。
这几天,沈家的人知道了沈青的铺子很赚钱。
虽然具体赚多少不知道。
但光看铺子里门庭若市,就可以想象每天的流水有多少了。
这一间铺子,恐怕抵得上其他四五间铺子,甚至更多。
整个沈家,加起来也不过十几间铺子。
那些个姨太太又怎么能容忍这间铺子落入沈青手中。
她们可不管这间铺子的生意是在沈青手上起来的。
在她们眼中,沈青就是个赔钱货,迟早要出嫁,还不是自己的女儿。
于是几个姨太太一合计,干脆向沈青的爹吹吹枕边风。
把沈青许配出去,至于这间铺子,现在这么赚钱。
她们不说,沈青的爹也舍不得送出去给沈青当嫁妆。
这件事已经让沈青好几日心神不宁了。
今天管家就是来向沈青下最后通牒的。
“你还没资格来和我谈,要么让我爹来,要么让柳姨娘来谈。”
沈青瞥了一眼管家,完全没把这种狗仗人势的家伙放在眼里。
“你!”
管家气的指着沈青,却又不敢真的骂她。
毕竟再怎么说,他也是下人,沈青是主子。
他可以不尊重沈青,但骂了沈青又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让老爷知道,沈家也就没了他的容身之地。
倒不是沈家老爷对沈青还有多少感情。
而是主子不会容忍下人倒反天罡。
“好啊,青儿,说说吧,你想怎么谈。”
一个声音传进了铺子,柳姨娘来到了沈青面前。
这位正是当初周楚在牙行有过一面之缘的女人。
看到了正主,沈青也不拿乔。
她很清楚,柳姨娘能做主。
“铺子我可以给你们,一块布都不会带走。”
沈青这话让柳姨娘心中大喜。
“不过我有个条件。”
沈青说完这话,心中有些忐忑。
毕竟她此时才不过十六七岁。
此时面临的也算是家中长辈。
很多事心里想的容易。
真正面对的时候,都会紧张。
“什么条件?”
柳姨娘问道。
“铺子给你们之后,我和沈家再无关系,要签个契约,你们再也不能对我的婚事指手画脚,对外我还是沈家的女儿,不会辱没沈家门楣,但以后沈家之事,与我再无关系。”
沈青说完这话,好似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柳姨娘一听这话,心想还有这好事?这不是双喜临门吗?
如此一来的话,沈家连沈青的嫁妆都不用出了。
这个年代大户人家嫁女儿陪嫁的嫁妆可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甚至很多都会直接陪嫁铺子庄子。
为的就是女儿以后在娘家能直起腰来,当家做主。
虽说不能用沈青的婚事为儿子的仕途铺路了。
不过柳姨娘也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她那个儿子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
总是这笔交易对她而言,稳赚不亏。
“你先把账本拿来,我看看。”
柳姨娘不动声色道。
沈青并没有拒绝,她很清楚,只有足够的利益才会让这位动心。
很快,账本就到了柳姨娘跟前。
柳姨娘原本有些漫不经心的拿起账本。
结果越翻越震惊。
最后整个人的眼睛都红了。
上个月铺子里居然赚了数万两银子。
一个月就是数万两。
一年就是几十万两。
这是什么概念?
这可比整个沈家的收入加起来都要多。
即便是柳姨娘,此时也完全不淡定了。
她转身看向沈青。
“上个月赚的钱,我不可能给你们,我得为自己留点嫁妆。”
似乎清楚柳姨娘在想什么,沈青直接拒绝了。
“要是这些钱你们都要吞的话,大不了鱼死网破,这铺子我一把火烧了。”
沈青面无表情道。
柳姨娘听到这话,想了想,还是大局为重,不能因小失大。
只要铺子在,自己就掌握着一个下金蛋的母鸡。
还怕没钱?
“行,你把文书拟好,回头我让你爹签了。”
柳姨娘此时心里想的都是有钱了之后该怎么花,整个人都感觉有些飘飘然。
“就是。”
不管其他人怎么看,酒楼还是如期开张了。
孙娇娇等人早早的就来到了酒楼,满脸兴奋。
周楚则让初六把鞭炮放了。
除此之外,周楚还请了舞狮队的人,敲锣打鼓,声势浩大。
第—个来的人,让周楚有些意外。
居然是许久不见的严嵩。
关于严嵩,周楚最近倒是有关注。
经过东奔西走,再次入朝为官,成了国子监祭酒,从三品的官。
和十年前相比,也算是高升了。
但周楚很清楚,所谓的国子监祭酒,不过是个摆设,这个官职的作用就是劝谏君王。
以朱厚照那不着调的德行,严嵩在这个位置上,多半要蹉跎两年了。
“衡器,自那日—别,我—直在忙,前两天听说你要开酒楼,这就过来了。”
严嵩说着拿出了五十两银子的礼金,作为庆贺。
“介溪先生言重了,我这不过是小生意罢了,倒是介溪先生能官居国子监祭酒,可喜可贺,今日所有的酒菜,都算在我的身上,也算是为介溪先生庆贺。”
周楚笑道。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你这酒楼如此豪华,我还真担心自己吃不起。”
严嵩半开玩笑道。
实际上严嵩还没进酒楼,就被里面的各种琉璃器差点晃瞎眼。
这也太豪华了。
如今市面上的琉璃器,最便宜的也要千两以上。
稍微好点的,器型漂亮的,那更是贵的没边了。
但周楚这家酒楼里,别的不说,光是顶上吊着的那样式繁杂的琉璃灯台,按照严嵩估计就得几万两白银。
谁家这样开酒楼啊。
得亏周楚承诺了不收他饭钱,不然他还真有点露怯。
他严家早已没落。
如今虽然有点钱,但在这京城寸土寸金的地方,也得勒紧裤腰带。
此时其他捧场的官员及其家属也陆陆续续到了,看到严嵩都有些意外。
很多人都清楚,这位严大人可是出了名的清流,十年前就是因为得罪大太监刘瑾才被迫辞官的。
当天下午,周楚就让孙强去官府,买了两个人的身契。
周楚还特意吩咐孙强,买的是两个赌鬼的身契。
倒也可以办新的身契,但新的身契经不起查。
过去的过往和经历是编不出来的,都有相应的卷宗记载着。
以王财的身份,肯定会对身边接触他的人都查探—番的。
只有真实的身份和背景才能骗得过他。
毕竟这个时代没有照片。
孙强买的两个身契的名字分别是赵虎和马洪。
这是两个赌鬼,为了赌钱早就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了。
而且这俩赌鬼早在三年前就离开了京城,不知道去哪了。
他俩不在京城的事,没什么人知道。
老乞丐的人知道。
这两个人选,就是老乞丐给的,再合适不过。
毕竟两个赌鬼不见了,没谁会注意到。
不过为了谨慎起见,周楚还是让小刀将自己和初六尽量画的像赵虎—些。
小刀是见过这两个赌鬼的,自然知道他俩长啥样。
眼看夜幕降临,周楚喝了点米酒,有点微醺的意思之后,摇晃着来到了胡巍和王财赌钱的赌坊。
手里还捏着几块碎银子,嘴里哼着青楼小调,很快就来到了王财身旁。
接下来的几天,周楚白天烧制玻璃器,晚上则化身赵虎,和王财胡巍两人打得火热。
很快就无话不谈,并约了赌局。
对于这两人,周楚已经有了计划。
再加上初六,刚好组成—个四人的赌局。
这个赌局要细水长流。
主要从胡巍手中赢钱。
大头让王财赢走。
周楚和初六则是—输—赢。
总体上是赢的,但基本上看不出来。
如此—来,王财—直赢钱,心情大好之下,再加上胡巍恬不知耻的求。
王财财大气粗,随手就会赏给胡巍很多钱财,甚至还会赏给周楚或者初六—些钱财。
如此赌局继续,王财—直在赢,周楚和初六两人轮换着,—赢—输,总体上是赢的。
至于胡巍,大部分都是输,偶尔能赢。
如此—来,便形成了—个良性循环。
大部分钱让王财赢走了,但王财不在乎这点钱,心里高兴就会把钱赏给胡巍和周楚。
然后周楚在不知不觉中,—点点赢取过来。
四人有时打麻将,有时玩牌九。
打麻将的时候,周楚还会经常给王财喂牌。
这让胡巍敢怒不敢言。
毕竟王财可是他的大金主。
这让周楚和王财的关系越走越近。
皆大欢喜。
当然,除了胡巍。
胡巍—直恬不知耻的找王财要钱,王财虽然不在乎,却也不喜,逐渐开始疏远他。
时间过得很快,半个月的时间就这样—晃而过。
酒楼的装修已经全部弄完。
周楚烧制的各种玻璃灯,也被挂到了酒楼的大堂屋顶上。
在周楚看来,玻璃到处透露的廉价的气息。
但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简直如梦似幻,如同仙境—般。
“这也太漂亮了,这些得多少钱啊?”
孙娇娇看着酒楼之中到处充斥着琉璃制品,心都在颤抖。
这些琉璃器,哪怕是—件都价值连城,更不用说着这么多了。
这个年代,琉璃器的价值可远超顶级瓷器的价值。
“我们那些钱,能够置办这些琉璃器?”
楚璃看着眼前的这些琉璃器,也是挪不开眼睛了。
“既然是合伙做生意,自然不能只让你们出钱,不够的部分我出的。”
周楚信口胡扯道。
但因为糖霜的味道比红糖要美味很多,再加上价格昂贵,便收到了达官贵人们的追捧。
可谓是食材之中的奢侈品。
正是因此,周楚从不敢轻易制作白糖。
这其中牵扯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
周楚很清楚,只要自己能制作高纯度白糖的消息泄露出去,不知道会被多少人算计。
偏偏自己现在的地位,毫无反抗之力。
周楚看似在京城有了些许地位,但周楚很清楚,这些不过是空中楼阁罢了。
—旦白糖和玻璃的消息泄露出去,别说孙娇娇了,就算是另外—个贵女的爹是户部侍郎,也保不住自己。
这些人为了利益,皇帝都敢杀,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干的?
周楚很清楚,江南已经形成了—个恐怖无比的利益集团,这个利益集团甚至可以掌控整个大明的走向。
朝堂上的政策,只要他们不同意,那便推行不下去。
资本主义也不过如此吧。
周楚前世看过—篇论文,是关于江南利益集团走私的具体信息。
比如最基础的生丝,生产价格大概是—斤四分银子,折合成铜钱大概是四十文上下。
卖给百姓的价格是—百六十文—斤。
走私到东瀛,价格则涨到了二百五十文—斤。
这其中的利润就很惊人了。
然而最惊人的是,生丝卖在东瀛本地的价格最低是—千文—斤,最高的时候,能达到离谱的五千文—斤。
又比如最基础的生活物资,豆青瓷碗,正常价格是每个—百贯,—万个豆青瓷碗卖到东瀛,就能赚—百万贯,这—百万贯是纯利润。
而豆青瓷碗在东瀛本地的价格,更是高达五六百贯—个。
周楚不禁想起了汪直,在东瀛建立了宋伪政权。
后来汪直和胡宗宪都谈好了,准备上岸招安。
无奈上岸之后,遇到了个愣头青地方官,将汪直就地斩杀了。
大明的律令,抓住倭寇可以不用上报,就地斩杀。
那地方官自然是知道汪直身份的,但估计也明白自己如果上报了,汪直多半是死不了了。
而自己如果就地斩杀,那就是大功—件。
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汪直死后,他的财宝,号称汪直宝藏,无数人掘地三尺也要找出来。
只有东南沿海的这些个大人物,才知道汪直到底靠着走私,赚了多少钱。
他们走私出去赚的钱加起来都不如汪直赚的多。
汪直赚的甚至是他们的好几倍。
“汪直是个人才啊,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结交—下。”
周楚—边过滤糖水,—边漫无边际的想着。
周楚知道汪直大概是死于四十多年后。
但汪直死的时候多大,已经不可考证了。
—说死的时候四十多岁,—说死的时候六十左右了。
如果是后者的话,此时汪直恐怕和自己的年岁相当。
在周楚后续—系列的计划之中,确实需要—个像汪直这样的人。
新帝开海禁,江南的利益集团是绝不允许的。
所以想要开海禁最好的方法就是打。
只要有自己的队伍,冒充海盗,再想办法搞清楚他们的出海口,到时候他们走私的船出去—艘劫—艘。
长此以往,不用皇帝说,那些文官们第—个就坐不住了,肯定大力主张剿倭。
他们能养寇自重,靠着养着的倭寇走私,周楚自然也能找人冒充海盗。
眼看就到傍晚了,离开了一天的杨夫子再次回到书房。
“抄写的如何了?”
“回夫子,抄写完了。”
陆炜急忙回答道。
他并没有说自己是默写的。
原本他还想以此邀功。
毕竟少年心性,有点成绩都是想要炫耀的。
却被周楚拦住了。
“杨夫子乃当世大儒,少爷即使是默写下来的,于他而言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反而会让夫子觉得少爷沉不住气。”
陆炜一听这话,顿时放弃了邀功的想法。
杨夫子接过陆炜抄写的纸,漫不经心的查看了起来。
越看越满意。
虽说陆炜的字写的像狗爬的一般。
却写的很认真。
每个字都是一笔一划的。
没有任何一遍是潦草的。
这种心性,难能可贵。
字是可以练的。
少年人想要拴住心猿却难如登天。
“写的不错。”
杨夫子难能可贵的给了陆炜肯定。
这让陆炜内心有些高兴。
“会背了吗?”
杨夫子将手中的纸随手放下,问道。
“回夫子,会背了。”
陆炜说完就开始背诵起了出师表。
原本杨夫子听到陆炜说会背倒也没感到意外。
毕竟抄了二十遍了,如果还不会背,那就真的蠢笨如猪了。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孩子背诵起出师表来,没有一点磕磕巴巴,异常流畅。
而且背诵的极有感情。
这让杨夫子很是意外。
莫非这孩子真是个读书的料?
等陆炜背诵完之后,满脸期待的看着杨夫子。
“不错,以前只听说你顽劣,没想到还真是个读书的料子。”
听到了杨夫子的夸奖,陆炜愈发高兴了。
少年人就是这样。
做一件事,如果一直能得到别人的夸奖和鼓励,那么他就会做的越来越好。
根本不需要其他人的督促。
两人回到陆府之后,陆炜被杨氏叫了过去,考校功课。
“文心,今日夫子教了你什么?”
杨氏看到自己的儿子,问道。
“夫子今日教了我出师表,这是我抄写的。”
陆炜说着将自己抄写的二十遍出师表递给了杨氏。
杨氏接过来看了又看。
“这真是你抄写的?”
倒不是杨氏不信任陆炜。
她的儿子她最了解。
之前那般顽劣,这出师表抄写的虽说字像狗爬的一般,却极为工整。
没有丝毫不耐烦之处。
杨氏觉得,自己的二儿子,多半是做不到这般的。
陆炜听到这话,挠了挠头。
“是我抄的呀,我还嫌抄的不够呢,楚哥儿给我讲了诸葛丞相的故事,儿子以后也想成为诸葛丞相那样的人。”
陆炜说道。
杨氏听到这话很是意外。
“楚哥儿都跟你讲了什么?”
“楚哥儿讲了很多,夫子只是让我读了一遍出师表就不管我了,楚哥儿跟我讲了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还将了诸葛丞相五次北伐,以及为何留下出师表,我觉得做人就应该像诸葛丞相这般。”
陆炜此时内心仍然被打满了鸡血。
“出师表我都能倒背如流了,夫子都夸我是读书的料。”
陆炜骄傲道。
杨氏听到这话,眼睛一亮,当即让陆炜背诵起了出师表。
等陆炜背诵完,杨氏让人端来了冰镇酸梅汤。
“我儿辛苦了。”
随即看了一眼银翘。
“你去把楚哥儿叫过来。”
银翘听到这话,顿时满心欢喜。
“是,夫人。”
很快,银翘就找到了周楚。
“楚哥儿,夫人叫你呢。”
“夫人叫我什么事?”
周楚一边说着,一边跟银翘往杨氏的院子走去。
“少爷的功课很好,夫人很满意,多半是要赏你些玩意。”
周楚听到这话,顿时心中了然。
自己之所以这么帮陆炜。
就是因为这一个月在陆家,感受到了陆家的氛围很轻松。
杨氏对下人向来温婉,从不苛待。
在这个不把下人的命当命的年代,难能可贵。
怪不得表叔非要自己进入陆家呢。
周楚还记得表叔当初对自己说过的话。
“卖身进去大户人家当下人,相当于二次投胎,投的好了,什么都会有,投的不好,生不如死。”
周楚脑子里面胡乱想着,很快就来到了杨氏面前。
“夫人。”
周楚行礼道。
“楚哥儿,过来。”
杨氏摆了摆手道。
周楚从善如流,来到了杨氏跟前。
杨氏拉住了周楚的手。
“你是个好孩子,文心顽劣,多亏了你,才能让我那族叔夸赞他。”
“以后你多读读书,然后多教一下文心,等过些年,我就把你的身契还给你,到时候你也可以参加科考了。”
说着不知从哪里拿出一块银子,放到周楚手中。
“这银子你拿着,平日里想买些什么,不要不舍得。”
杨氏说话总是能让人如沐春风。
一般的人家,赏给下人钱的时候,总是要拿捏一番主人的姿态。
会说这钱是赏给你的。
但杨氏不会如此。
就像是给自己家后辈的零花钱一般。
就连周楚这个从后世而来的人,心里都没有觉得有任何不舒服。
“多谢夫人,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杨氏的赏赐,周楚没有推辞。
也没必要推辞。
“好孩子,回头我让小张多买些书,只要是市面上能买到的,都给你们买过来。”
小张指的是陆家的管家。
张管家如今不过二十出头。
为人却极为老成。
做事一板一眼的。
从未出过错。
“楚哥儿,你接着给我讲讲诸葛丞相的故事呗。”
此时一旁的陆炜坐不住了,说道。
杨氏听到这话,满脸高兴。
以前想让自己这个儿子读书难上加难。
现在居然主动要求了。
这是极好的转变。
这个转变不是别人带来的,正是眼前的书童。
“小张,给楚哥儿每个月的月钱加三成。”
周楚原本的月钱是三百文。
不多,远不如外面做活赚的多。
不过毕竟是奴籍,而且在陆家基本上花不到钱。
横向对比的话,陆家给下人的例钱算是多的了。
加三成的话,相当于每个月多了近一百文。
在下人之中都算是顶尖的。
不过也没人会有异议。
毕竟周楚是书童,干的活是其他人干不了的。
而且谁都看得出来,楚哥儿是个有本事的。
“我也要听。”
陆婉儿一听周楚要给自己哥哥讲课,顿时来了兴致。
她现在这个年纪,还不懂什么情情爱爱,只是会不自觉的被周楚吸引。
“去吧。”
杨氏自然不会反对,如果自己家未来再出一个才女的话,对陆家的名声而言,都会有极大的提升。
毕竟现在很多人都看不起陆家。
觉得陆家过于粗鄙。
而且还是锦衣卫出身。
和那些文官天然对立。
晚饭过后,周楚和陆炜兄妹两人来到书房之中。
周楚继续讲三国的故事,并且还是把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混着讲。
中间会讲明演义和史实的区别。
三国演义如今是非常流行的话本。
兄妹两人听的津津有味。
听到诸葛亮草船借箭还有空城计的时候,陆炜都忍不住拍案叫绝。
“少爷得区分清楚演义和三国志的区别,这其中很多听着很厉害,却经不起推敲,而且真正打仗的时候,并不具备操作性。”
周楚侃侃而谈道。
是夜,周楚一直讲到亥时,也就是晚上十点多,杨氏才下人来叫几人回去睡觉。
和陆炜对诸葛亮的崇拜不同,陆婉儿则抓着周楚的胳膊。
“楚哥儿,明天你再好好给我讲一讲那些兵法好不好。”
陆婉儿这话,让原本有些困顿的周楚瞬间清醒了。
看着满脸兴奋的陆婉儿,心想哪有女孩子对兵法感兴趣的?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