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檀又一次确认过订单:
“一共52单,地址都是宁省的,每单重量不一,加起来一共156城——喏,这里我们都称好了,每把一斤二两。二两是损耗。”
然后再动动手,把地址记录全部发了过去:“老板,上次说过五十单上门取货还给我打折,现在不用你上门取货,折扣得多一点吧?”
张华已经陷入了狂喜。
他先是痛痛快快的点头:“肯定打折肯定打折!”
随后又苦恼起来:“要全部都是小件儿,我这边做主给你打七折没有问题,可是你这好多都超重了,具体运费还得一一核算……”
那可不,最大的订单一口气要十斤。
那他还得算算是不是要多分几个包裹……
宋檀也明白:“算账不着急,加上上次剩的,我再给你转一千。这批货今天一定要发走,打包也绝不允许出现损耗,等我中午从市区回来,咱们再仔细算这个账,你看行吗?”
不过她虽然爽快,却也不打算做冤大头,为了防止快递小哥膨胀,宋檀又接着加了一句:
“当然了,你这边折扣要是不吸引人的话,反正我每天去市区的,还不如在市区找人发货,效率还更高一点。”
张华心头一激灵:“别急,咱们这乡镇发货的农产品,我们公司有一定补贴的。你要是不着急,下午发了货之后,我直接去你家,一来详细核算,二来万一哪天需要我上门收货,我也认个路……你看怎么样?”
小伙子有前途啊!
生意可不就是需要这样的明白人?
宋檀点头:“行!就这么说定了!”
再瞧瞧外头的天色:“乔乔,用稻草帘把剩下的盖好,咱们该去汽车站了。”
跟货运的司机就约在汽车站附近,对方好像是客户的亲戚,因此特意嘱咐了不用打包,直接送过去就完事儿了。
宋檀感叹——果然还是搞批发省事儿啊。
尤其是,她这批发价格并没有便宜。
紧赶慢赶,到菜市场时仍旧晚了些。
如今三月末尾,天色渐暖,菜市场的菜也越发的琳琅满目了。
宋檀刚把筐子摆好,就见隔壁摊贩眼巴巴的瞅着她。
隔壁摊贩自从那次扭扭捏捏买过一把紫云英之后,每天守着自己面前大堆的菜,却仍要拿那种纠结的眼神看过来,她如今都习惯了。
说起来,菜贩子心里也苦。
隔壁姑娘那菜,他吃过一回就念念不忘。可自己也是卖菜的,去隔壁买,那不是资敌吗?叫顾客看到了啥想法呢?
于是每天都在内心打架,各种纠结。等到自己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要买时……
得,人家也收摊了。
今天的他仍旧陷入了这副纠结怪圈中,对自己面前摊位上水灵灵清嫩嫩的小白菜视而不见。
宋檀不经意间看到了,却有些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