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藕片文学网 > 女频言情 > 盛世王朝结局+番外小说

盛世王朝结局+番外小说

李世民 著

女频言情连载

武德九年,八月。姜云明本以为温室效应不严重的唐代,夏天会比二十一世纪要清爽一些。亲身经历的他才知道,这一千四百年前的夏天也是这么的热。他跪在一座墓碑前,这是张王氏的墓。姜云明认为自从他见过李世民,造出了曲辕犁之后会让他和奶奶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是事情永远不会按照你所想象的那般顺利的发展。姜云明三天前和往常一样起床,以往会做好早饭的奶奶并没有起,姜云明以为她病了,直到摸到了奶奶的额头。奶奶不知道什么时间走的,身体已经凉了。姜云明把身上所剩的钱都给了村长,托他帮奶奶置办一份寿材。奶奶的神情很安详,官府派人验过了,没有外伤,没有中毒。其实姜云明知道,官府就是来验他的,他来的时间不长,若是奶奶是意外而死,他基本就得和奶奶一起走了。仵作验过之后...

主角:李世民姜云明   更新:2024-11-02 18:3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世民姜云明的女频言情小说《盛世王朝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李世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武德九年,八月。姜云明本以为温室效应不严重的唐代,夏天会比二十一世纪要清爽一些。亲身经历的他才知道,这一千四百年前的夏天也是这么的热。他跪在一座墓碑前,这是张王氏的墓。姜云明认为自从他见过李世民,造出了曲辕犁之后会让他和奶奶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是事情永远不会按照你所想象的那般顺利的发展。姜云明三天前和往常一样起床,以往会做好早饭的奶奶并没有起,姜云明以为她病了,直到摸到了奶奶的额头。奶奶不知道什么时间走的,身体已经凉了。姜云明把身上所剩的钱都给了村长,托他帮奶奶置办一份寿材。奶奶的神情很安详,官府派人验过了,没有外伤,没有中毒。其实姜云明知道,官府就是来验他的,他来的时间不长,若是奶奶是意外而死,他基本就得和奶奶一起走了。仵作验过之后...

《盛世王朝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武德九年,八月。

姜云明本以为温室效应不严重的唐代,夏天会比二十一世纪要清爽一些。亲身经历的他才知道,这一千四百年前的夏天也是这么的热。

他跪在一座墓碑前,这是张王氏的墓。姜云明认为自从他见过李世民,造出了曲辕犁之后会让他和奶奶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是事情永远不会按照你所想象的那般顺利的发展。

姜云明三天前和往常一样起床,以往会做好早饭的奶奶并没有起,姜云明以为她病了,直到摸到了奶奶的额头。奶奶不知道什么时间走的,身体已经凉了。姜云明把身上所剩的钱都给了村长,托他帮奶奶置办一份寿材。奶奶的神情很安详,官府派人验过了,没有外伤,没有中毒。其实姜云明知道,官府就是来验他的,他来的时间不长,若是奶奶是意外而死,他基本就得和奶奶一起走了。

仵作验过之后就走了,村长也让村里人帮忙把买的寿材运了过来。姜云明把奶奶安葬好之后,执晚辈礼为奶奶守了三天孝。

今天是最后一天了,姜云明慢慢起身,膝盖已经麻木,若不是大牛扶着他会再跪下去。大牛搀着他来到了村长家,他准备向村长道别。李渊已经禅位给李世民,当初他答应李世民为他去解开鲁班锁,原本打算干完最后一趟活就带着奶奶进城,没想到奶奶没有等到这一天。

处理完奶奶的后事,姜云明放下了在大唐的最后一丝牵挂。向村长辞别之后,带着村长给他的几个饼子和一身衣服就动身前往长安城。

姜云明来到玄武门前。玄武门因为两个月前的事情,鲜少有人来到这里。守卫看着姜云明盘膝坐下却一言不发,便上前盘问道:“你是何人,来此做什么?”

姜云明抬头,他不认为守卫会因为他就会向如今的大唐皇帝报告。于是说道:“如若你向陛下报告,就说半年前的少年来完成当初的约定,若是不会,我就在这里坐上三天便会离去。若是日后陛下问起,就回答说少年来过,但未见到陛下,自行离去即可。”

守卫有些吃不准,姜云明表现的太镇定,仿佛说的一切都是真的,但是他又不能就如此报告,若是随便来一个人就报告,他的守卫早就做到头了。

就在这时,一位中年男人从旁边走出来,问道:“这是怎么了?为何此人在此坐着?”

“杜大人。”守卫躬身行礼,“这个少年说来求见陛下,完成半年前的约定。在下正准备将其驱离。”

“半年之约?什么半年之约?”

这时姜云明转过头来,打量了中年人几眼,“杜大人?想必就是杜如晦先生?”姜云明起身拱手行礼,“想必杜相在陛下还是秦王时期就追随玉陛下的幕僚,陛下当年应该和你说过一个小木匣子和一贯钱的事吧?”姜云明笑着说道。

“木匣子?一贯钱?莫非你是?”

“不错,在下就是半年前用一个木匣子换取了还是秦王的陛下一贯钱,并承诺半年后来到玄武门前见他,为他打开盒子。”

“哦?少年人,你的胆子很大,若是陛下对盒子内的东西不满意,你可知道有什么后果?”

“无非是安然无恙,亦或是身首异处。但是我相信,我必定会安然无恙。”

“走吧少年,我带你去面见陛下。”杜如晦带着姜云明坐上了他的马车,来到了南门承天门。北门的玄武门现在一般人是不敢随意过去的,那是大唐皇帝陛下的禁忌。

经过重重盘查,杜如晦带着姜云明来到了太极殿前。门口的太监见到是杜如晦,急忙过来见礼,“杜相为何去而复返?”

原来杜如晦下了早朝,心血来潮的去了玄武门,想去回忆一下那天,却正好遇上了姜云明。

“请禀告陛下,杜如晦遇到了半年前的少年,特带他来此。”

太监看了一眼姜云明,对着杜如晦行了一礼,去禀告大唐皇帝陛下了。

没过多久,太监就回来带着二人去了两仪殿的偏殿,千秋殿。

就在姜云明打量着四下的时候,李世民来了。见他毫无惧意,四处打量,笑着说道:“你来了,朕对你很好奇,绝大部分人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多半会有一丝畏惧。而你却很好奇的四处张望。”

“不管怎样,来都已经来了,不是吗?”姜云明表现的很是淡定,在李世民眼中这完全不像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多说无用,咱们进入正题吧,陛下。”

李世民抬手示意,一个太监将那个鲁班锁带了上来,“这个盒子朕看了很久,也找了宫中的能工巧匠,都无法在不破坏盒子的前提下打开,这是你做的吗?”

“这是自然,如若不是,我又如何为陛下打开呢?”

姜云明接过鲁班锁,抽动了两根木条,鲁班锁变散了开了,掉落下脚下。李世民瞪大了眼睛,无法相信这个盒子就这么打开了。

姜云明拿起从鲁班锁中掉出来的蜡丸,给了身旁的李世民,示意李世民亲自打开。李世民看着他,接过蜡丸,手指一捻便将纸条取出。

李世民打开纸条,只看了一眼,双目圆睁,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和无法相信。他不怀疑这纸条的真假,鲁班锁是半年前姜云明交给他的,也是姜云明在他面前打开,蜡丸是自己亲手捻碎,由不得他怀疑。

杜如晦见到皇帝陛下如此失态,开口问道:“陛下,可否?”杜如晦并未说完,李世民也明白他的意思,伸手将纸条递给杜如晦,杜如晦双手接过,只看了一眼,反映就和李世民如出一辙。“这不可能!”杜如晦满脸震惊的看着姜云明。

姜云明微微一笑,“不论可不可能,但是已经真实发生了,不是吗?”

杜如晦双手垂下,之间纸条上写着:武德九年六月,玄武门染血,唐皇禅位其二子!

“你究竟是何人!怎会半年前就会知道这些?”李世民满是震惊,夹带着一丝愤怒,目光中甚至还透露着一丝丝的杀意!


记得以前看舌尖的时候看到的种植紫菜好像是长在绳子上的?不过紫菜一般都长在石头上,想来也不是靠着根来吸收营养的,根应该就是个固定作用。不过姜云明觉得就算是不能成功种植紫菜,从礁石上采摘的紫菜也能有不少,现在大唐的人口和后世差得远,不能敞开了吃,但是没事儿尝个鲜应该是能办到的。

回来的消息没有让人知道,码头上候着的士兵想要回去禀报李二,但是让姜云明制止了,他要自己静一静。

离了渭水的码头,回到了熟悉的伯府。李承乾和李泰看见姜云明回来的时候都快要疯了。大爷啊!等了你多久啊,你才回来啊!

一人一脚,直接踹进院子了,姜云明关上门,回到了他熟悉的躺椅上。

李承乾和李泰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办。两人思考了良久,同时动身进宫去了。

李承乾去找李二。李二这几天不知道多少次的派人去渭水,最后直接派了个人在渭水码头等着,说是姜云明不回来那人也不用回来了。

李泰去了长乐宫。他自己亲眼见着自己的妹妹自从姜云明南下之后消瘦了不少,天天对着那两首诗不是痴笑就是唉声叹气的,李泰一度觉得自己的妹妹是不是傻了?

两仪殿里,听李承乾说姜云明回来的时候李二很兴奋,刚想起驾去伯府,但是又坐了下来。挥了挥手示意自己知道了,李承乾被弄的一脑门儿的问号,您之前还不着急的跟个什么似的,现在回来了你咋冷静了?

而李丽质就跟李二完全不一样了。李泰到长乐宫的时候李丽质在提笔临摹姜云明的那两首诗。李泰凑上去看了一会儿,告诉了李丽质姜云明回来了,现在就在伯府。

李丽质呆了一下,随即就尖叫起来,满地打转,看得李泰有点脑壳儿疼。

李丽质兴奋了一会儿,但是突然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自己不能出宫。

大唐的公主是不能随意出宫的,也不能随意见外人,尤其是男人。大唐的封建程度远没有后世说的那么开放,贵族小姐们整日闭门不出,不是在练女红就是在练琴棋书画。那些整日在街上晃悠的不是迫于生计不得不出门的,就是人们认为的不正经的女子。

李丽质摇着李泰的胳膊,腻声撒娇。

“四哥,好四哥,我想出去,四哥你就带我出去吧!”

李泰从来没看见过李丽质这样撒娇,顿时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还没想好怎么说话之际,正好李承乾也进来了。

李承乾被李二搞得一头雾水,出了两仪殿本来想去伯府看看,但是又想到了李泰来了长乐宫,于是就过来了。

“太子哥,太子哥。”李丽质见李承乾走了进来,随即转换了目标,“太子哥,你带丽质出去嘛,好不好?”

李承乾也起了一身的疙瘩。

————

姜云明躺在摇椅上,林馨怡站在他身后,宛如当初的时候。林馨怡看着躺在摇椅上一晃一晃的姜云明,觉得时间最美好的模样不过如此。

安静的氛围没有持续多久,屋门被推开了。

李二迈步走了进来。没有多少人,少许的侍卫站在院子里,看样子李二没有惊动别人,自己一个人出来了。

“你去做什么了。”气氛沉寂了许久,李二才开口。

“嗯?高明没和您说吗?”姜云明没有正眼,依旧在躺椅上摇着。

“说了,他说你想回家看看。”李二回着姜云明。他不是不知道姜云明去做什么了,也许只是找个机会开口。

姜云明挥了挥手,身后的林馨怡立刻就明白了姜云明的意思,福了一礼就退下了。自从林馨怡和姜云明的关系发生改变之后,这还是姜云明第一次和人说话的时候让她退下。

“我就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姜云明还是那样躺着,摇着。“我一开始发现这是大唐的时候我以为自己在做梦,但是等我冷静下来的时候其实我的内心就已经知道了,我再也回不去了。”

李二没有说话,静静地听着。姜云明的声音带着一丝丝的不自然,他没有见过姜云明这个样子。

“回不去了。也许我现在是在做一场梦,跨越了那人们亘古无法跨越的壁障,来到这大唐的一场梦;也许是我之前在做梦,梦到了那没人见过的世界,等到清醒过来的时候就分不清自己是在做梦?还是之前是在做梦?”

姜云明的声音带着一丝丝的喑哑,眼角流出了一滴咸味的液体。

“我一直以为我很厉害,在来到这大唐之后。我会很多人不会的,我知道很多人不知道的。我觉得你们都是一群傻子,看到硝石制冰的时候回大呼小叫,看到火药的时候回欢蹦乱跳。自己心里想着,这些人,真没见识,我还知道很多事情,你们都觉得惊世骇俗的事情,你们这辈子都不敢想的事情。”

李二静静地听着,没有在意姜云明的话似乎把他也归类在了傻子里面。

“但是这次去登州,我才知道我以前太自我了。我无条件的相信这我脑子里的资料,但是现实和资料差得很多,很多。我以前知道大唐百姓穷苦,有的只能温饱,有的甚至都吃不饱,饿死的人比比皆是,但是直到我看见了才明白,知道和看见是两码事,看见了和能不能解决又是两码事。”

“我以前只是觉得这是场游戏,我能改变游戏的走向甚至是结局,就像是一盘棋。我一直觉得自己是看着别人下棋的人,但是不知不觉地我变成了下棋的人,到最后发现,自己连下棋的人也不算,自己就是一颗棋子。”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事实是没有办法反驳的。我,姜云明,是一颗棋子,自从我出现在田家村的那一刻就是一颗棋子。”

猛然坐起身,惊到了李二。姜云明直视着李二的眼睛,没有其他人对皇权的畏惧,李二甚至觉得姜云明的眼神很纯净。

“既然是一颗棋子,那就要做好棋子该做的事情。不知道是谁让我来到这里,也不知道他让我来到这里的原因是什么,想让我做什么。但是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做好一颗棋子,让自己在这棋盘上,屹立到最后!”

站起身的姜云明显得有些意气风发,让李二看的有些恍惚。

“在云明南下的时间里,不知道陛下都做了什么大事?”姜云明推开门,把林馨怡叫了进来。

林馨怡端来两盘糕点,一盘栗子,随后就转身去准备泡茶了。

踢开躺椅,拉了一把胡椅坐下,和李二面对面,摆出一番说正经事的姿态。

“没有什么,只是把你留下的东西继续做下去。玻璃的生产已经成熟,成品已经堆满了一个仓库,马蹄铁和马鞍已经装满了整个军队,灵州和长城的城墙上都已经摆上了火炮。”李二闷声闷气的,似乎是有些不满意。

“也行吧,起码先决条件有了。陛下找个能信得过的人,不如就李恪吧?一点一点的把玻璃流出去,相信很快就有反响。同时玻璃的生产暂时放下,不要生产那些工艺品了,改换成一片一片的那种。”姜云明比划了一下。

“嗯?你有什么安排?”李二看了姜云明一眼,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确定。

“这次登州之行我看见了很多,以前知道五姓的人手里掌握着太多的资源,但是没想到有这么多。我准备用玻璃还有另一样东西,在世家的身上喝两口血,挖两块肉下来。”姜云明的眼中透出一缕精光,但是口中说的话却让李二颤抖了一下。

“能行?”李二有些激动。

“必须能行,我说过了,对于我姜云明来说,天下人都是一群傻子,见识太少了。见到曲辕犁马蹄铁会惊讶,见到火药会惊讶,那么见到玻璃也会。”姜云明的言语中透露着浓浓的自信。

“另外,陛下别想着我会放过李氏。李氏也是五姓七望之一,虽然是您不要脸的强加进去的。”听着姜云明的话李二有些气堵,但是也有一丝的脸红,因为陇西李氏确实是在大唐见过之后强行插进去的。李氏的底蕴虽然有,但是之前没落了太久,所以严格上来说有些不够格。

“要想消除世家的影响力,巩固皇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就必须要把所有的世家全部一起压下去。虽然不用赶尽杀绝,但是最起码要在经济和文化上把世家的影响力消除。陛下早做准备,以后没有陇西李氏,只有皇族李氏。陛下还请告诉族人,权利是李家,求财也可以,但是不要太贪了。”

“呼~”李二长舒一口气。“朕知道了。”

“玻璃制品陛下找李恪吧,让他以瑕疵品和完美的玻璃一同放出去,比例就放在三比七吧。太多完美的琉璃流出来会引起人们的猜疑,一仓库的玻璃足够让陛下赚的盆满钵满的了,还是小心一点的好,这可是个大买卖。”

二人说着话,林馨怡敲了敲门:“陛下,伯爷。茶泡好了,奴婢能进来吗?”

“进来。”

听到姜云明的话林馨怡这才推门进来。刚一进来李二就精神一震,茶的香气飘进他的鼻子里,撩拨着他的心。

“这是什么?”李二惊奇的闻着茶,问向姜云明。


再次骑马进城的金吾卫又引起了长安百姓们的注意。进了城的金吾卫四散而开,各自进入了长安城的主要街道。

“泾阳伯年前献上高产粮种现已在田家村试种成功,亩产可达四十担!”在各个街道奔行的金吾卫口中喊着令人震惊的话。

“四十担!”

“真的假的?有这么高产量的粮食吗?”

“说不准啊,这泾阳伯之前改造了犁,使得一头牛甚至一个壮年就能耕作,后来又献上火药击退突厥大军,而且又是金吾卫说的,我觉得十有八九是真的。”

“是啊,泾阳伯是好人啊。以前的俘虏都是放回去了,只有今年不一样。听说是泾阳伯可怜百姓徭役繁重,在朝堂上力压群臣才使得今年的徭役以俘虏替代,所以我觉得要是泾阳伯搞出来的东西应该是真的。”

“是啊,我家大儿子今年就因此免了徭役呢!”

“就是啊。年前还听说有人在田家村看到泾阳伯在冬天种的青菜呢,有不少人都亲眼看见了。”

“你们啊都是瞎猜,你们都不知道上元节之时发生的事情吧?常安坊打铁的老刘知道吧?他儿子是当兵的,这新粮种就是士兵们得到了泾阳伯的指引,去了靺鞨还北面的地方跨过了大海到对面的陆地上取来的!去了二百人第一批回来了二十人,只有五个人活着到了长安!老刘儿子命大,缺了两根脚趾,听说回来的没有一个是完整的,别提多惨了!”

“真的假的啊?”

“那真是功德无量啊,这以后粮食要便宜多少啊!以后家里再也不会吃不饱了,感谢泾阳伯啊,感谢我大唐的将士啊!”

......

消息传得很快,毕竟是和粮食相关的事情,没有人不重视。一时间泾阳伯姜云明的名号传遍了长安城。

而此时的姜云明在田家村做饭。

在李二割肉一般的眼神中挑选出了一大盆个头较小的土豆,洗净去皮。金吾卫从村里拉来了一头大肥猪,按照姜云明的指示开膛破肚,分成了好几份。

李二看着姜云明想用猪肉和土豆做菜就更心疼了。大唐谁人不知猪肉是贱肉,味道腥臊难以入口,所以在李二看来这简直是糟蹋了土豆。

李二哪里知道田家村的猪都是在姜云明的指导下养的,而且姜云明还做出了保证,卖不出去的伯府全收!骟过的猪不发情,心无旁骛只知道干饭,那膘长得巨快无比。

将土豆切成滚刀块,挑出比例最好的五花肉,加入了大唐目前能找得到的花椒桂皮等香料,一大锅土豆红烧肉就炖了起来。

炖上了土豆红烧肉,姜云明也没闲着,今日这不只是给土豆扬名的日子,也是给猪肉正名的日子。溜肥肠,炖猪蹄,红烧排骨,猪下水卤起来,还有猪头肉和酱肘子,一时之间浓郁的肉香飘满了伯府大院。

李二心急的等了许久,姜云明终于带着下人出来了。每个下人都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一碗一碗的土豆红烧肉。

每个官员都分得一碗,本来品尝新粮的雀跃却在猪肉的名头下却步了。看着犹豫的众人,姜云明率先搞了一碗,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一边吃还示意一旁的李二也开动。

李二心里也有些犯嘀咕,但是出于对姜云明的信任,他还是吃了起来。

等真吃到嘴里李二才觉得自己以前的想法才是对的,出自姜云明手里的东西就没一样能用常理推断的。土豆吸收了猪肉的油脂,软糯切带着一股油香,猪肉没有以往的腥臊,入口就是肥肉的香气却没有想象中的油腻。

看着大口大口吃着的李二,一众官员也没有再犹豫,也开动了起来,一时间院子里安静的只有吃饭的声音。

吃完的李二回味了一会儿才开口:“这土豆真的是好东西,软糯香甜,极为顶饿。对了,你这猪肉是怎么做的,怎么一点儿腥臊之气都没有,反而满满的都是肥香软嫩?”

看着院子里狼吞虎咽的百官,姜云明摇摇头说道:“陛下,今日其实并不只是证明土豆能作为粮食而做的此菜,也是为了猪肉。煮熟的土豆软糯中带着一丝甜味,而且想必大家都能感觉得到,几块土豆下肚就有明显的感觉,但是其实真正的主角是猪肉。云明家乡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菜里没油,人都晃悠。’不是粮食吃不饱,而是有油水才能更耐饿。猪肉腥臊是因为没有骟过,骟过之后的猪脾气温顺,长肉更快,最重要的是好养活,山间野菜或者是麦麸谷壳都可以用来喂猪,北有土豆红薯,南有占城稻,大唐日后就不能只看百姓的温饱了,还要看百姓的生活质量。肉食几乎没人不喜欢,而这骟过的猪生长快,也没有了腥臊的味道,是最适合推广的。”

李二和百官没有说话,显得有些犹豫。猪肉在历史上的糟名不是一天两天的,一时间的扭转很难。

思索了一下,姜云明再次和李二说道:“陛下想必有过感觉,吃肉多尤其是肥肉多的时候往往到了晚上都食欲低下,就是因为肥肉中油脂的作用。再者说来,陛下碗中的肉不香吗?”

一句不香吗说的众人哑口无言,最终还是杜如晦带头,长孙无忌等人跟上附和,才引得百官皆俯首。

看着事情的发展还算顺利,姜云明把人都赶了出去,但是却对着和自己相熟的一些人使眼色,还借着初见的由头留下了李靖和李孝恭。

一众官员互相寒酸着走出了伯府的大门,随即大门就关了起来。关了大门姜云明才对着林馨怡示意,又一排端着盘子的侍女走了出来,上面放着的正是之前没拿出来的卤猪头等菜。

院子里剩下的人都是大唐的高层了,除了李二之外没一个不是日后位列凌烟阁之前的大人物。姜云明拍了拍手,把众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好了好了,烦人的都走了,猪肉的好吃你们才尝到了冰山一角,真正好吃的我都没舍得拿出来,太少了不够分的。”

李二等人看着鱼贯而出的侍女,桌上摆上了一盘盘从未见过的菜肴,都有些发愣,不知道从何下口。

姜云明撸起袖子扯下一个猪耳朵直接塞到了程咬金嘴里,随后自己拿起猪头就啃了起来。太久没吃了,好吃的想哭。

看着大开大阖啃着猪头的姜云明,再看看程咬金一边嚼着嘴里的猪耳朵叫着好吃,一边又抢着姜云明手里猪头的程咬金,最终在李二的带头下众人拿起了筷子。

菜一入口就没人停得下来了,桌上的菜犹如风卷残云般飞快地消失着,就连一向斯文的长孙无忌和杜如晦等人也是吃得满嘴流油。

很快所有人都吃不动了,瘫在椅子上不停的打着饱嗝。姜云明也是动都不想动,伸手示意林馨怡上茶。

平时自己都不太舍得喝的明前龙井这次姜云明没有吝啬,毕竟在场的没有一个是一般人,还是值得龙井的身价的。

一上茶,飘散的茶香就令众人为之一振。李二也就在姜云明手里喝过一次明前的龙井,其他时候都是在长孙那里蹭的。和姜云明关系最好的杜如晦四人一人也不过分得半斤明前茶,而平日里深居浅出的李靖和李孝恭就更别说了,虽然听说长安最近兴起了一种新茶,但是因为太贵并没有喝上。

至于有多贵,一两龙井一两金了解一下,还是雨前的。即便是如此之贵,但还是风靡开来了,因为一众国公带头,宫里都似有似无的放出来皇帝都对新茶喜爱不已的声音,大唐金字塔顶端的人们都这么说了还能有差?

“臭小子,明前的?”李二双眼放光。不但是李二,就连听了李二说话的杜如晦几人也都两眼放光。

“嗯。”吃撑了有些不想动。“在座的都是国公起步的人,总不能拿此等的忽悠吧?”

李二和杜如晦几人当即一人一杯抢也似的拿起了茶杯,美滋滋的拼了起来。李靖和李孝恭虽然脸带狐疑蛋也是随着李二拿起了茶杯。

院子里顿时响起一片咂嘴声,李靖和李孝恭也是一脸的享受。不仅仅是因为茶好,吃过油腻的食物之后喝口茶解解腻是最舒服的了。

看着李靖和李孝恭对着干涸的茶杯一脸的不舍姜云明就想笑。“郡王和卫国公不要不舍了,走的时候每人带一点儿吧。不过先说好啊,明前的茶叶实在是不多了,一人只能给半斤,雨前的可以多送二位一点儿。”

“喂,臭小子,凭什么都有就朕没有!”李二有些不满。

“切。”姜云明对这李二翻了个白眼。“拉倒吧,我就不信您能不去娘娘那里蹭茶喝!”

“咳咳。”李二脸上有些挂不住,尴尬的咳了两声。

李靖和李孝恭虽然不懂明前和雨前的分别,但是听着就姜云明给的量还有李二着急的样子也是知道不是平凡东西,考虑了许久才答应了下来。二人有些相同,都是因为功劳甚高而选择深居浅出,一般都不与权贵见面了,今天却在这茶的诱惑下破了例。

林馨怡给茶续了水,看着品茶的几位国公,还有皇帝和郡王都是一副美滋滋的样子,姜云明就有些想笑。

“陛下现在觉得这猪肉怎么样?”姜云明笑着给李二来了一记灵魂重击。

李二丝毫没有之前磨磨唧唧的样子,张口就来:“当然是好东西,一定要大力推广。对了,回头让你家里的厨子去御膳房当一阵子老师。”

丝毫不在意姜云明的白眼,李二一副不要脸的样子。


宿州,刺史府。

刺史府面前繁华的街道今天却没有一个人敢走,披甲带刀的龙武卫将刺史府团团包围,气氛肃杀的让人害怕。

刺史府内,顾原信战战兢兢的站在大堂上,上面坐着姜云明和李承乾。

李承乾不知道姜云明想做什么,但是他还是遵循了当初李二的话,南下之行由姜云明做主。

来到这宿州算是姜云明考虑已久,但是又突然做下的决定。他本来就想带李承乾看看这盛名之下的唐朝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停在宿州只是临时起意。一路的行程早已被安排好,预定停靠码头的县、州大大小小的官员早已知道了太子即将南下,怕是早就把事情安排好,自己的屁股早就抹干净了。

“宿州刺史,顾原信,父亲顾兆是随太上皇起事的第一批士卒,祖上蒙荫所以武德二年远调宿州,任宿州刺史。”姜云明念着龙武校尉不知从何处得来的顾原信履历。

“是,是。”顾原信有些颤抖,他早就知道了太子南下之事,但是原定并不在这宿州逗留,怎么突然就过来了。

“任宿州刺史七年,无功也无过,赋税上缴也合乎平常。”姜云明念到这里,抬头看着顾原信。

顾原信被姜云明看得更害怕了,但是又不敢开口。

“离此地最近的是哪个县?”看着顾原信的熊样子,姜云明摇了摇头。

“回泾阳伯,是肆县。”

“无需如此,你是刺史,从三品,我是伯爵,不过是正四品。”姜云明站起身,李承乾也跟着站了起来。“校尉,留下一百人,封锁刺史府,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能出来。”

走到顾原信面前,“走吧,顾刺史,带我们去肆县。”

————

肆县,以南北方的划分,宿州整体属于北方,此时的天气虽然已经转暖,但是还带着那么一丝凉意。

坐在马车上李承乾看着闭目养神的姜云明,最终还是压不住心头的好奇。

“你带我停在这宿州是为了什么?你不是这种明明有正式还乱晃悠的人。”

“正事?这次南下有两件正事,第一件就是推广占城稻,第二件就是让你看看,你们李家的唐朝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治理国家,不是说在朝堂上听听官员的汇报,做做决定就可以的。”姜云明没睁眼,他不喜欢骑马,感觉有点儿累,林馨怡又被他留在了船上。

“宿州不算是什么重镇,但是龙武校尉带回来的情报不是说了吗,从我大唐建国,这宿州缴税正常。”

“天真,情报就一定是对的么?缴税正常代表收税也正常吗?就你现在这样子,真要坐上了那个位置,估计没几年就给你家败完了。”

————

肆县,县衙。

姜云明坐在县衙大堂的公案后,李承乾和顾原信站在两边,堂下的县衙官兵已经换成了龙武卫。

肆县县令看着公堂上的姜云明和李承乾,满脸灰暗。

“龙武卫,通知肆县的百姓们,今日太子在肆县县衙升堂。”姜云明看了一下堂下脸色灰暗的县令。“接,民告官!只要是宿州境内的,所有官员的状子都接!”

龙武卫走街串巷,敲锣声络绎不绝,听到声音的肆县百姓纷纷出来看。

肆县的县衙从来没这么热闹过,门庭若市。

其实在接受了不到十个百姓的诉状之后就没必要审理了,因为这些诉状上的罪行已经够这个县令死好几次了。苛捐杂税,收受贿赂,横行乡里。县令儿子强抢民女,很多得罪他的人都莫名消失等等等等。

听完县衙门口所有百姓的诉状之后,姜云明让龙武卫抄了县令的家,他那坑爹的儿子还在不停叫嚣,被龙武卫直接打晕了过去。姜云明打开了县衙的粮仓,里面连只老鼠都没有,空空如也。

姜云明走到这个倒霉县令的面前,抓住他的头发,强迫他抬头。

“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今日算是栽了,知道太子南下,却不曾想过他会打乱原定的安排。是我天真了,但是我还是要说,当官,如果不是为了高人一等,不为了能让家里人过的富足美满,那为什么要当官!”

县令状若疯魔,大喊大叫。

姜云明掏出手帕,抹了抹县令溅在他脸上的唾沫。走到县衙的大门口,抬了抬手,龙武卫将县令的一家老小都带了出来,分离开人群,强行让县令一家跪在县衙门口。

“肆县县令,鱼肉乡里,贪赃枉法,现已证据确凿。我,泾阳伯姜云明,今日在县衙外,将其与其子斩首示众!可有人还有异议?”

百姓们大声叫好,没有人发出反对的声音。姜云明转身看向李承乾。

“太子,可有异议?”

“高明无异议,一切但凭老师做主。”李承乾躬身行弟子礼,给足了姜云明面子。

没有回头,姜云明只是抬了抬手,龙武卫手起刀落,两颗头颅飞了起来,血溅五步,缓缓地流动着。

姜云明慢慢的走到顾原信面前,似是自言自语。

“我姜云明不反对为自己和家人谋福祉,只要百姓安居乐业,赋税正常上缴,即便你贪墨万金,那也是你的成就;但若是鱼肉乡里,百姓怨声载道,那么你多拿一文钱,那就是贪污!”缓缓地转头,看着一旁的顾原信。“顾刺史,你说是吗?”

“是是是,泾阳伯说的对。”顾原信满头大汗,止不住的颤抖着。

“顾刺史觉得对就好。走,回船上。”

浩浩荡荡的来,浩浩荡荡的去,留下的只有夹道欢送的百姓,还有那县衙前染血的石砖。

————

马车上。姜云明看着仰头闭目的李承乾。

“有什么感想。”沉默了良久,姜云明率先开口。

“我从未想过会是这样。我知道一个偌大的王朝,贪官污吏不可避免。但是就在这我们随意停靠之地,去的第一个县就是这样。那个刺史看起来不是个贪官,也是个无能之辈。”

李承乾想了很久,才说了这么一句没营养的话。

“你可以认为这是偶然,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普天之下励精图治的君主不多,清明的官吏更是少之又少。就像那个县令说的,他为什么要当官?为的就是高人一等,为的就是钱财。基层的官员我见得不多,但是我觉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两袖清风,当官只为民的,这种不能说没有,但是千百人能有一两个就很好了。第二种是贪官污吏,大唐起码一半的官员或多或少的收受礼品,甚至贪墨巨大。第三种就是本分的人,他们听从朝廷的指示,认真履行,不贪赃枉法,但是也不会像郑国公这样的人去为民请命。”

“我李家的天下,就这么不堪吗?”李承乾似乎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靠在马车上,双目无神。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历朝历代反叛的人那么多了吗?对于为首之人可能只是为了功名利禄,但是跟随他们的百姓们就只是为了活下去。”

马车里再次安静了下来,马车外面依然马蹄疾行。

回到船上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姜云明喝了点粥就没在吃饭,虽然白天的他那么冷静,甚至是冷酷,在他挥手间就有两条人命逝去,但是他看都不敢看,他没杀过人,也看见过现场杀人的,甚至是现场杀鸡的都没见过。每当响起县令父子死的时候那飘进鼻子里的血腥气息,他就有些想吐。

李承乾没吃饭,直接回到了船舱里,想来是白天对他的刺激很大。

姜云明也颇受刺激,晚上抱着林馨怡发泄了很久。一直到子夜时分,码头上传来了喧闹的声音,似乎是因为距离有些远,声音有些小,但是还是听到了。

二人起身穿衣,但是没有出去。姜云明大约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白天被斩首的只有县令父子二人,想来是其他家人组织起来的报复吧,出去只能添乱,一切还是交给龙武卫解决吧。

过了一会儿,敲门声响起,林馨怡起身去开门,随后李承乾走了进来。

“码头上......”还没说完姜云明就打断了他。

“那些交给龙武卫,我们出去只会添乱。”

“你说咱们今天见到的,在整个大唐都是常见的吗?”李承乾还是对白天的事情有些过不去,他觉得李唐王朝能够建立,做的就一定会比前隋要好。

“或许其他地方不会这么的穷困,但是只要是平民百姓,那就好不到哪里去。大部分的百姓现在都是交完赋税佃租之后就所剩无几,所以根本就吃不饱,只能够保证活着,好一点的也有,但是也就是能够吃饱而已。”

“你说,如果我……或者青雀,即位以后,能做的更好吗?”

“我不知道。陛下曾经和我说,他能教你帝王心术,太子太师能交给你四书五经,文韬武略,而做人,陛下让我教给你。其实我不是个好老师,我不会教人,所以我只能带你看一看,看一看这世间到底是一幅什么模样,看一看这大唐江山的基石是什么模样,看一看养活你们这些皇家还有那文武百官的百姓是什么模样。”

姜云明停顿了一下,似乎是不知道该怎么说,犹豫了许久。

“承乾,你是个聪明的人,起码并不痴傻,否则陛下早就改立太子了。人字一撇一捺,立于天地间,所以你日后不能做断自己腿的事情,人字断了腿,那就不是人了。”

“你们不是一直说我作诗很好吗,我送你几句吧。”调整了一下心情,姜云明看着李承乾。李承乾闻言看着姜云明,有些期待。

“其实这不算什么诗,也不是我作的,只是对你或许会有用,你记下吧。”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姜云明说完这几句,叹了一口气,对着李承乾说道:“承乾,你一定要记得,百姓不是你富足生活的奴隶,他们不在乎谁当统治者,因为他们知道,历朝历代,不论谁哪个统治者,百姓们都没有富足过,所以对百姓们来说……”

姜云明面色很严肃对着李承乾。

“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追问了半天的姜云明有些失望,李承乾并不是看上谁家姑娘了,只是看着姜云明和李丽质的样子联想到了自己而已。

“切,一个大男人,至于么?”姜云明有些无语,但是也觉得李承乾有点儿可怜,毕竟长孙一样的皇后不是历朝皇帝都有的,又安慰起了李承乾。“你要是真看上了谁家姑娘你就和我说,我去找你爹聊聊。”

“真的?”李承乾有些激动。他知道李二对姜云明的重视,不然也不会把李丽质嫁给他,还一再的纵容他的不讲礼仪。

“假的!我忽悠你玩儿的!”姜云明没好气的回答。“先说好啊,你是太子,你可别看上什么青楼女子之类的。我不是歧视她们,但是身份悬殊实在太大,而且真要让她们日后成为皇后她们也不一定能管理好你的后宫。所以说要是身份差不多的我还可以帮你说说,但要是你真看上个青楼女子我也帮不了你,只能祈求你爹别打断你的腿!”

“不会的不会的。”丝毫不在意姜云明的嘲讽,李承乾笑呵呵的应着。

“云明,太子妃的人选不是闹着玩儿的,这不太好吧?”李恪和李丽质都有些担心,李丽质更是担心的问着姜云明。

“没事儿的,我也没贪恋权色,也没暴征敛财。陛下知道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不然的话我也不会走到今天了。”姜云明宽慰着李丽质,李丽质的神色这才有些放松。

李家兄妹墨迹到了晚上,在姜云明府上蹭了一顿晚饭。虽然之前御膳房派人来学习过,但是李承乾等人还是一致认为姜云明府上的菜最好吃,好几次都想把伯府的厨子挖走。厨子最开始有些为难,因为姜云明待人很好,但是李承乾是太子。不过自从他见过姜云明狠踹了李承乾几次后就没什么顾虑了,毕竟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自己主家和皇家的关系。

吃完晚饭的姜云明来到一旁新房的工地上,工人们已经收工吃饭了。看着灰头土脸的村民,姜云明吩咐做饭的厨子给每个人都多加了菜码。工人们吃饱了饭纷纷带上两个猪肉大包子回家,吃完晚饭带点儿回家成了在伯府做工的惯例,姜云明从来都不吝啬这点儿东西。

即便这次没有工钱,但是村民们一如既往的卖力,甚至比以前更加卖力一些。在他们心里姜云明是最好的主家。主家的婚房,还是和嫡长公主结婚的婚房,他们都尽心尽力的回报着姜云明。他们觉得他们没什么更好的方式去报答姜云明,不是官没有财,所以就只有更努力的干活了。

在村民的卖力之下不足半个月新房就完工了,这是大唐第一座用水泥建造的房子,修缮的城墙如果不算的话。

姜云明看着很满意,觉得有后世四合院内味儿了。窗户全都是用的玻璃,屋里暖气火炕一应俱全,甚至还在房子后面挖了个蓄水池用来夏天降温。池子里装了个水车,连接房顶的水渠建立了一个循环。

村民们到最后都没有要工钱,说是姜云明不要他们佃租,他们也不能要工钱。年前要不是家里太穷的话去窑上干活也不要钱,如今粮食丰收,家家户户吃得饱了,给主家干活就不能要钱了。最后姜云明没有办法,让下人去挨家挨户的每家送了一斤盐,按照马上涨到一贯一斤的盐价来说也是笔不小的收入了。

新府邸落成,李二还特意来转了一圈儿,看的是羡慕不已。他之前想修缮皇宫,刚一开口就被魏征怼了回去。不得不说这魏征是真的牛批,一提起修缮皇宫姜云明就想到第一次在皇宫过夜的时候那略显破败的宫殿。啧啧,皇帝也很苦啊。

旧伯府姜云明本想要拆掉,主要是新府邸全都是用水泥建的,而旧府还是年初之时采用大唐常见的木式结构,显得有点儿格格不入,但是仓库的土豆不得不让他停下了。

原因无他,土豆发芽了!

姜云明没想到这土豆如此给力,收获了不过月余就再次发芽。现在还不到八月,完全可以在入冬之前再收获一季,不过可惜的是就算是再收一季也还是不能在明年蝗灾的时候用上。

让村民们闲置下来的土地终于能用的上了。土豆种一年就要停一年,不然这地早晚要废。明年要来蝗灾,就当是休地了,不过蝗虫直接搞死当肥料行不行?

田家村再次忙碌了起来。翻地,起垄,浇水。下种,新发芽的土豆被快速的播种下去。入夏以来天气干旱,滴雨未下,这是蝗灾的前兆。水车架上却没有什么效果,田家村头的小河流量太小了,李二陛下大手一挥,长安附近成千上万的战俘和囚犯开始了徭役,开山引流,打井取水,在大唐最高力量的保证下三千多斤土豆顺利的下种,占了田家村二十多亩地。

为土豆忙昏了头的姜云明终于停了下来,躺在了新府邸院子里的凉亭里。

摇晃着躺椅,看着院子里的水车带动着水流形成的水循环,想着好好休息一阵子的姜云明再起被叫了起来。金吾卫的校尉来了。

姜云明本以为是土豆出了事情,但是校尉却告诉他不是土豆,是红薯。一辆将作监的马车在运送水车的时候不慎翻到,车上的水车倒在了红薯田里压到了一片红薯,被推开的土壤下显露出了红薯的模样,校尉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来找姜云明。

匆匆的来到地头,红薯田被水车压到了一半的面积。本来郑添福回来的时候就只有五个人,带回来的还是土豆居多,所以红薯的种子就够种植一片小菜园那么大的地方。看着脱落的叶子,姜云明心疼的不行。

小心翼翼的扒开土壤,一个个红薯探出了头。能收获了,这是姜云明的第一个念头。挖出来的第一个红薯快有橄榄球那么大了,表面已经有几处开裂的地方,实打实的成熟了。

将作监负责拉车的车夫双眼无神,跌坐在田埂上。他觉得自己要完蛋了,将作监来过田家村的人都知道,这片新粮是李二的命根子,也是大唐的命根子。自己怎么就好死不死的在这翻了车?

校尉再次骑马进了长安城,李二这次没有上次那么急切,起了龙撵。李二的龙撵出了城之后,有龙武卫骑马奔行而过,口中则是大声喊着李二的旨意。

“田家村泾阳伯种下的第二种新粮成熟!陛下有令,百姓们皆可以前去一看!”

龙武卫的喊话让长安城躁动了起来,很多人放下了手中的活,很多店家关了店门,就想去一看究竟。

这一天大概是田家村最热闹的一天,李二带着官员们站在地头上,文武百官环绕。百米之外站着一圈又一圈的百姓,都想看看这新粮的产量。

一块小菜园大小的地很快就收完了,金吾卫一遍又一遍的翻着地,生怕有红薯遗漏在地里。看着红薯堆成了小山,再和旁边小小的一片地相比形成的视觉冲击,让所有人感到震撼。

收上来的红薯很快就称重了,五百二十斤出头一点,亩产无限接近五十担!

李二很激动的走了出来,对着后面的百姓大声的说道:“大唐的百姓们,你们亲眼见证了红薯的收获过程,现在朕告诉你们。这红薯一共收成五百二十多斤,亩产达到了五十担!有了这红薯,再加上月前收获的土豆,不出五年,我大唐再无饥馑之忧!”

听了李二振奋人心的话语,无数百姓俯身跪拜:“陛下圣明!”

“恭喜陛下!”文武百官也跟着开口拍马屁。

“哈哈哈,好!有此神物我大唐未来可期!”李二哈哈大笑着。“泾阳伯姜云明,先后进献土豆和红薯,献粮有功,朕决定升其为泾阳县候,食邑千户,封永业田一千四百亩!”

“陛下圣明!”文武百官和百姓们同时发出的声音有些震耳欲聋。

过场走过了,龙武卫们开始连劝带赶的催促着百姓们离开,百姓们今天本来不需要出现在这里,这只是李二收获声望的一种途径。这未来的天可汗用着这种方式收割着百姓们的爱戴,姜云明能干觉得到玄武门浸染的鲜血对李二来说是一块多么大的石头,重重的压在他的心口。

百官和百姓们走完之后,姜云明陪着李二同行,而李二则是走到了新建成的伯府门前。

“你这门匾也该换换了,改天朕给你题个字。”李二的心情很舒畅。是啊红薯高产,百姓爱戴,议论当年玄武门的人虽然不会断绝,但是会越来越少,更多的人说其他都会提到高产粮,这是他的成就,怎么能心情不舒畅?

姜云明有些敷衍的应和了两句。李二这么做没什么毛病,新粮本来就是要让百姓们知道的,姜云明只是感觉李二这么做他不喜欢,但是也不能说什么。这件事的起点,过程,结果都应该如此发展,只是味道变了。

看着姜云明一脸敷衍的样子,李二轻轻的笑了一声。

“怎么,觉得朕今天让人把百姓找来太做作了是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