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寿安接过后,迅速地浏览了一遍。
眉头紧皱,脸上露出了疑惑和愤怒之色。
“陛下,这封密信显然是伪造的!”
“微臣的父亲与刘伯温从未有过任何违背朝纲的往来。”
吴寿安斩钉截铁地说道。
此时。
堂下的围观百姓也开始议论纷纷。
“嗯?局势反转了?”
“那密信到底写了什么?”
“这个吴御史真是胆大啊,敢质疑圣上的判断。”
“他这么自信,说不定真有冤情呢?”
“唉,希望陛下能明察秋毫,别让忠良受了冤枉啊。”
……
站在一边的朱标见此情景,心中更是焦急不安。
他也是想要知道,陆仲亨给朱元璋的密信,到底写了啥。
按照吴寿安说的,违背朝纲?
难道是勾结造反?
他上前一步对朱元璋说道:
“父皇,孩儿之前曾亲自查验过关于精铁案的相关线索,发现其中确有蹊跷之处。”
“恳请父亲仔细甄别是非黑白,以免错伤良善。”
面对朱标的劝说。
朱元璋内心不得不改变了之前的想法。
“是咱太过着急了吗?”
朱元璋深思。
原本的他,一方面想要惩戒贪官,另外一方面,就是要收回之前发下去的丹书铁劵。
因为这些功臣有了丹书铁劵在。
朱元璋就很难拿他们怎么样。
就比如这个陆仲亨。
就算对方私自经营精铁,盗取朝廷精铁。
犯了死罪。
到时候,对方拿出丹书铁劵。
朱元璋到底是认还是不认。
这一点,朱元璋想的很清楚。
所以他想要收回丹书铁劵。
再治罪陆仲亨。
但是现在。
朱元璋见到朱标和吴寿安的表情。
他改变了想法。
或许……
办法在他们身上能够找到。
所以,朱元璋想赌一把。
至于吴寿安的安全。
朱元璋再想其他办法保护。
毕竟,朱元璋把希望寄托在吴寿安身上。
希望吴寿安能够解决困扰朱元璋多年的难题。
此刻。
宋礼与吴琳二人也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
毕竟,这个事情,涉及到了刘伯温。
吴寿安安危或许这两个尚书不在乎。
对他们来说,无足轻重。
但是刘伯温……
为了不牵连刘伯温,他们鼓足勇气向朱元璋谏言道。
“陛下英明,此事或许确实存疑,请您三思而行!”
吴寿安舒缓了一口气。
然后拿出了丹书铁劵。
“陛下,微臣愿意交出吴家的丹书铁劵,以此弹劾陆仲亨污蔑我吴家。”
“微臣恳求陛下,也收回陆仲亨的丹书铁劵。”
吴寿安似乎看出了一点端倪。
朱元璋今天这么做。
无非就是一个原因。
丹书铁劵。
想通了这一点。
那吴寿安只能交出丹书铁劵。
毕竟,这东西,在朱元璋内心,根本就不承认。
所以,吴寿安留着也无用。
然而,吴寿安交出丹书铁劵,也不能白白交出。
他的理由,很简单。
也要让陆仲亨交出。
一旦陆仲亨交出。
那么,到时候,吴寿安在拿出证据。
证明陆仲亨所犯下的罪证。
那么一切的问题。
便可迎刃而解。
听到此。
陆仲亨此刻却是心中惊惧交加。
虽然表面上依然保持着镇定自若的姿态。
因为他很清楚这份密信的由来绝非光彩之举。
如果事情败露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该死……怎么突然之间所有人都在帮这个吴寿安说话?”
陆仲亨暗骂一声。
额头上不由得渗出了一层冷汗。
朱元璋的表情更加深沉起来。
他眯起眼睛盯着下方的年轻人。
令朱元璋想不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