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就得去距离远一些的镇上读书了。
那距离是真的远,过去之后只能住宿。
不然来回几十公里的距离……
不管是走路还是骑自行车,都足够让人崩溃的。
小学和育红班,都在家属楼房那边。
平房是早期的军属住房,房子看着陈旧一些,而且居住面积,也都不大,跟楼房差不多。
大一点的可能有四十多个平方,大部分都是三十几个平方。
但是如今房子,不管是平房还是楼房,它没有后世的公摊。
所以,该是多大,就是多大。
三十平的平房,甚至给人一种后现代时候,六七十平的视觉冲击。
再加上院子,这妥妥的一楼带院啊,而且还是个大院,前后院都有的奢华住宅。
很多人喜欢楼房,所以新楼一盖,不少随军的军属都搬过去了。
有一部分觉得住久了有感情,并不愿意从这边搬走。
所以,平房这边还有不少人。
当然,空下来的地方更多。
当初是批量盖的,所以房子整体没差太多。
除了最后一排,靠近山脚下的位置,房子大一些,院子更为宽敞,其他的就像是丈量过似的,除了位置不同,大小、院落分布之类的,没什么区别。
徐萌萌一处处看过去,偶尔的能碰到上谁家的孩子在玩。
这会儿时间早,有些人家还没来得及把孩子送去育红班或是小学呢。
当然,也有一些家里老人也跟着过来,可以帮着看孩子,所以孩子也不急着送过去。
军区这边的育红班并不收费,不过,三餐需要家长想办法,回家做,或是去军区的食堂吃都可以。
程景越也是临时恶补了这些知识。
如今陪着徐萌萌一边看,一边轻声说着。
徐萌萌对于这个年代的事情的了解也很有限,如今听程景越说起来,她也听的特别认真。
平房区域住的人不算多,甚至靠近山脚下的那一排七间平房,一家住户也没有。
见此,徐萌萌有些好奇:“那边咋没人住啊?”
顺着徐萌萌手指的方向,程景越看过去,很快就明白了:“靠近山脚下,有些不太安全,有的时候山上的野猪,熊瞎子啥的跑下来,最容易冲着这些房子去,所以前面的腾出来之后,有些人家就搬到前面去了。”
想着空房的事情,程景越很快说道:“咱们这边已经在拟定,考虑让副连家属也随军,不过,这个还需要开会看看大家的意见。”
随军虽然能让一家团圆,但是也意味着,对应的家里,也要少一个甚至是多个劳动力。
有些人家,是宁可两地分居,都不愿意失去这几个劳动力。
除非,军区这边能安排工作,让随军的家属吃上公家粮,他们可能还会考虑一番。
所以,不是家属可以随军,就所有家属都愿意过来。
还是有很多不愿意来的呢!
特别是他们这边,冬天冷到没边,很多人就更不愿意来了。
徐萌萌一听就明白了,最边上的那一排房子,危险系数高,所以就被大家嫌弃了。
但是,相比前面,它是真的大。
它足足有大四间房,东边两间,中间一间堂屋,西边还有一间呢。
除此之外,院里还搭着厢房,鸡窝这些。
而且空间很大,除了种地之外,想再垒个猪窝,空间都完全够用。
后院还有不少的地方,之前应该是已经开过荒,之后空下来,暂时没人种,不过天冷,杂草长得不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