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片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高口碑
现代都市连载
以穿越重生为叙事背景的小说《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冷香忆”大大创作,李如意江青云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高材生军医穿越成了农家女,用医术救死扶伤,用美食治愈众人。一时间名声大振,上门求亲的人都快踏破门槛啦!某腹黑毒舌男:我们多次相遇,一起经历过生死,这样的缘份,难道还不是命中注定?她莞尔一笑:我怎么角色,这是你的处心积虑……...
主角:李如意江青云 更新:2025-01-23 19:21: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如意江青云的现代都市小说《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高口碑》,由网络作家“冷香忆”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以穿越重生为叙事背景的小说《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冷香忆”大大创作,李如意江青云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高材生军医穿越成了农家女,用医术救死扶伤,用美食治愈众人。一时间名声大振,上门求亲的人都快踏破门槛啦!某腹黑毒舌男:我们多次相遇,一起经历过生死,这样的缘份,难道还不是命中注定?她莞尔一笑:我怎么角色,这是你的处心积虑……...
“李家发达了,做吃食买卖才几天,就有银钱修建房子!”
一群人在村口的榆树下谈天,人人都在说李家修建房子的事。
“金鸡镇的刘大人昨个今个两回到李家,听说贵人爱吃李家的饼,特意买了八百张。”
“谁说的八百张,明明是一千张。”
“什么一千张,明明是五千张,不然李家哪来的银钱一夜之间就能修建房子!”
“李家的饼是什么做的,就那么好吃,连贵人都要买五千张吃吃?”
这些村人越说越玄乎,明明是八百张饼,不到一会儿功夫就传成五千张,也不想一想,五千张饼得烙多长时间,李家就一个灶眼,一个晚上时间能烙得出来吗。
王海办事效率很高,到了晚上就把材料的单子、打工的人名单子都列出来了,让丰氏母子三人拿着去了李家。
丰氏把一张写满字的黄纸交给赵氏,笑眯眯道:“修建房子的材料八两三分银钱足够了,打工的十二人,就算半个月的活,再加上饭钱,二两银钱也够了。我家老头说,全部下来十一两银子。”
黄纸的字是王志高写的。
黄纸比宣纸便宜的多,当然一分银钱一分货,黄纸脆的很容易裂开也不吸墨,没有宣纸有韧性吸墨。
王志高一直用黄纸练字。
闻言,赵氏心喜,“比我们家预算的少,真是谢谢你们家。”看完纸上的内容就交给了长子。
丰氏又道:“我家老头说,你家是做饼的,要是有富余的银钱,最好再打口水井,用井水做饼。”
赵氏收到了宝贝女儿激动的小眼神,微笑道:“姐夫真是有远见。不瞒你说,我们家是想打口摇井。”
“我家老头子说,打摇井三两五分银,打水井三两银。”丰氏怕赵氏不明白,解释道:“摇井上面的摇柄是铁做的,得去镇里铁铺打,水井不需要摇柄,所以打水井比打摇井的便宜。”
李如意开口道:“摇井好。摇井安全。”
李健安兄弟被王志高拉过去讲纸上所写的修建的材料,后者在来之前已经把王海的话都记牢了。
李家给王家付了三两银钱的定金,王家后天就带着材料及人过来开工,五天之后,李家再付给王家三两银,又过五天,李家付三两银,最后等房修建完,打好摇井,付剩余的银子。
李家也是有文房四宝,就是好久没有用过了。
李健安兄弟与王志高写好了契约,念给丰氏、赵氏听之后,李健安替李山按了手印,王志高替王海按了手印,这份契约就成了。
李如意当场就给了丰氏三两银钱的定金。
丰氏没想到李家是李如意管着银钱,心里又高看李如意几分。
丰氏母子喜气洋洋的走后,李家人兴奋的在堂屋里面说话。
李健安把纸交给李如意,“妹妹,你瞧瞧这纸上的人名,都是王族本族的人。”
李如意在前世是医学硕士,到了今生竟是成了只认得几个繁体字的“文盲”。
好在原身认识的繁体字不少,王志高写在纸上密密麻麻的字都认得。
纸上前面都是建房的材料,最后面两行才是人名。
她细瞧了瞧人名,竟是没有丰氏的两个继子,问道:“王伯没给王冬至、王春分说咱们家建房的事?”"
李福康嘘了一声,“别让妹妹听见。”
赵氏又是欣慰又是有些担忧,“你们就惯着她吧。以后她嫁人了,婆家人可不会对她这么好。”
李健安便道:“我们能惯妹妹一天是一天。”
李如意端着一木盆卤猪蹄站在堂屋门外,把母子三人的对话都听见了,有些感动,进来之后放下木盆又转身去端别的。
赵氏忙道:“如意坐下吃,让你哥哥端就是。”
李如意被李福康按坐下来,笑道:“娘,你还说哥哥呢,你不也惯着我吗?”
“我以前在你姥姥家也是这样,你姥姥姥爷三个舅舅都惯着我。”赵氏说到去世多年的亲人也不见悲伤,眼泪早就在逃亡时流光了。她早就悟出来,人啊,只要能活着就行。
李如意嘻嘻笑道:“现在我爹也惯着你。”
李福康哈哈笑道:“是哦。爹可惯着娘了。”
赵氏环视儿女,嗔怪道:“这么多肉都堵不住你们的嘴?”
卤猪肝、心、腰、肚都是切成片,放了满满三大盘子,与一木盆切成块的卤猪蹄摆了一桌子,竟是比过年还要丰盛。
六人放开肚皮吃。
赵氏把卤猪肝心腰肚尝了个遍,每样都好吃到要把舌头吞进去,猪下水最贱了,家里就那些调料,真是没想到宝贝女儿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厨艺,有些感慨道:“你们爹、二叔都没有口福。”
李敏寒吃的满嘴是油,“要是张屠夫早几天送来就好了。”
李英华有选择症,觉得样样都好吃,不知道吃哪样好,“爹要是在家,肯定不同意大哥、二哥去县城卖炒肥肠。”
李如意连忙拍马屁,“娘真好真英明。”
赵氏想到古板倔强的丈夫,笑道:“要是你爹在,让不让你们卖炒肥肠我是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要是得知炒肥肠卖了那么多银钱,绝不会让你们把卤下水猪蹄全部吃掉!”
李家儿女便笑道:“娘最懂爹了。”
六人将所有的肉食一扫而光,这回可比下午吃的过瘾多了,幸福感倍增。
赵氏这就去洗漱睡了,压根没问银钱的事,让李如意又高看喜爱她几分。
李健安双手把沉甸甸的钱袋放在李如意的手里,正色道:“妹妹,这里面的银钱是你想法子赚回来的,现在都给你当本钱做葱花饼的小买卖。”
李如意被家人如此信任,莫名的感动,柔声道:“锅里有我烧的热水,你和二哥洗洗再睡。”
夜深人静。
李福康亢奋的难以入眠,跟同床的李健安喋喋不休,“我们四兄弟去集市累死累活卖一次柴才得了六个银钱。妹妹真厉害,想了一个法子就赚了这么多的银钱。”
李健安同样心情难以平静,微笑道:“娘说妹妹像姥姥,小时候就很有主意,比大人都聪慧。”
赵氏的爹娘原来都在农村种地,特别穷苦。
赵氏的娘为了改变全家人的命运,让赵氏的爹跟着商队去进货卖货,赚到银钱去学堂读书,后来赵氏的爹考上了秀才,光宗耀祖,改换门庭,全家人搬到了镇里。
赵氏的娘在镇里开了杂货铺,把村里的地都租出去,所有的银钱都用在培养儿子读书,还让赵氏识字。
当年瘟疫爆发时,赵氏的三个哥哥都已经是童生的身份,若是能活下来,有很大的可能考中秀才。"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