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藕片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朱允熥朱元璋前文+后续

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朱允熥朱元璋前文+后续

生椰拿铁yyds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蓝玉甚至是其中之最。在他们看来,自己刀里来血里去的为大明朝立下汗马功劳,拿点儿好处怎么了?如果可以的话。朱允熥现在是绝对不想提出这种不得人心的要求的。毕竟他隐忍多年,也得亏他有蓝玉、常升这样一层亲缘关系在,才堪堪有追逐那个位置的基础资本。这也是他唯一的资本。但他很清楚。这件事情他不得不提前招呼好这群人。毕竟。以他现在的名声和处境。奉天殿上的那张龙椅不是那么好坐的。就算明天顺利坐上了奉天殿上的龙椅,顺利登基,他也不可能立刻就坐得那么安安稳稳。在内,有诸多朝廷文官,有那些认死理、不要命的读书人,有支持朱允炆的那些人会想尽办法找茬儿。在外,各地藩王要么第一时间就不认他这个“新帝”,要么按住不动伺机寻找、等待机会,一个名正言顺靖难的机会。大...

主角:朱允熥朱元璋   更新:2025-01-31 09:1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朱允熥朱元璋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生椰拿铁yyds”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蓝玉甚至是其中之最。在他们看来,自己刀里来血里去的为大明朝立下汗马功劳,拿点儿好处怎么了?如果可以的话。朱允熥现在是绝对不想提出这种不得人心的要求的。毕竟他隐忍多年,也得亏他有蓝玉、常升这样一层亲缘关系在,才堪堪有追逐那个位置的基础资本。这也是他唯一的资本。但他很清楚。这件事情他不得不提前招呼好这群人。毕竟。以他现在的名声和处境。奉天殿上的那张龙椅不是那么好坐的。就算明天顺利坐上了奉天殿上的龙椅,顺利登基,他也不可能立刻就坐得那么安安稳稳。在内,有诸多朝廷文官,有那些认死理、不要命的读书人,有支持朱允炆的那些人会想尽办法找茬儿。在外,各地藩王要么第一时间就不认他这个“新帝”,要么按住不动伺机寻找、等待机会,一个名正言顺靖难的机会。大...

《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朱允熥朱元璋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蓝玉甚至是其中之最。

在他们看来,自己刀里来血里去的为大明朝立下汗马功劳,拿点儿好处怎么了?

如果可以的话。

朱允熥现在是绝对不想提出这种不得人心的要求的。

毕竟他隐忍多年,也得亏他有蓝玉、常升这样一层亲缘关系在,才堪堪有追逐那个位置的基础资本。

这也是他唯一的资本。

但他很清楚。

这件事情他不得不提前招呼好这群人。

毕竟。

以他现在的名声和处境。

奉天殿上的那张龙椅不是那么好坐的。

就算明天顺利坐上了奉天殿上的龙椅,顺利登基,他也不可能立刻就坐得那么安安稳稳。

在内,有诸多朝廷文官,有那些认死理、不要命的读书人,有支持朱允炆的那些人会想尽办法找茬儿。

在外,各地藩王要么第一时间就不认他这个“新帝”,要么按住不动伺机寻找、等待机会,一个名正言顺靖难的机会。

大明的藩王手上。

可是有实打实的兵权的。

光这些藩王自己直属的卫所就拥有三个,一个卫所的兵力五千起步,多的能上万,同时还拥有节制周遭地区的卫所力量,这些力量都可以供其调遣。

而这些藩王之中,不少都常年镇守着边塞要地,大战小战操练下来,其作战能力更是不带一点儿虚的!

这时候。

如果这些唯一支持他的淮西勋贵还到处生事的话……

朱允熥是遏止还是默许?

若是默许,这些原本就有开国战功的勋贵,仗着自己又一次的从龙之功,这种行为只会十倍百倍地变本加厉。

因为人心的贪婪是无穷无尽的。

这完全就是在给朱樉、朱棡、朱棣……等等这些藩王送把柄去的——到时候他们来一句“新帝昏庸无道,纵容外戚欺压百姓,侵占民田、滥杀无辜”什么的,直接掀开靖难序幕。

更可怕的一点在于。

读书人死板迂腐归死板迂腐,可这些人之中并不乏正气浩然之辈,他们自幼学的,都是为国为民,以黎民苍生福祉为己任的道理。

到时候,他们只会支持靖难的藩王。

说不定还要搞个内外配合,外面藩王死命打,里面这些硬骨头文人提起笔杆子死命骂,煽动天下民心。

别说一个蓝玉。

十个蓝玉在跟前他也得被人从龙椅上拉下来。

朱允熥做事的原则。

向来是走一步,看三步。

尤其是在这种危险性极大的事情上,更是要如此。

这一切看似很远,实则是他当下就不得不考虑的。

所以朱允熥唯一的选择就是,在他们这艘船开船之前,就把这个矛盾摆在明面上来,晓之以理、诱之以利!

乾清宫之内。

静——死一般的安静——

在朱允熥直截了当地把矛盾摆到台面上来的时候,所有人不由得以一种不敢置信的表情。

一个个都抿着嘴。

想开口骂人但碍于情面又只能憋着。

「啥玩楞儿?」

「老子从前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老爷子看得紧不让咱捞点儿油水,咱也不敢跟老爷子那暴脾气硬刚。现在你靠着咱们的支持,龙椅还没坐上,就使唤起咱来了?」

许多人都已经开始在心里骂骂咧咧了起来。

在此之前。

朱元璋没少因为这些事情斥责他们,甚至曾经对他们这些人动过杀心,好在有马皇后和朱标时常劝谏,才让朱元璋没有轻易对他们这群人挥下屠刀。


可在这个时代。

这东西是个稀罕玩意儿。

随便—颗玻璃珠子都能值老鼻子钱了。

朱允熥—方面对淮西勋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另—方面给点这些基本没什么成本的补偿,完全可以给他争取足够的时间。

以那群淮西人的直肠子。

可意识不到这东西本身没有价值。

只要朱允熥控制好自己这个玻璃生产的源头,不让这东西变成烂大街的玩意儿,此计就是可行的。

“没成本的钱财???”

马三宝挠着头,完全没理解过来朱允熥这话的意思,这句话里每—个字他都懂,连在—起,他就听不明白了……

“殿下,奴才没懂。”马三宝很老实地承认道,实在是朱允熥刚刚说的那句话太自相矛盾了。

朱允熥呵呵—笑,言简意赅地比喻道:“你可以理解为,我有点石成金的本事。”

算起来,在这个时代还真是点石成金。

毕竟制作玻璃的主要原材料就是石英石,国境之内石英石矿产资源不少,而用这石头制作出来的玻璃,在这个时代则能价值万金。

怎么不算点石成金呢?

马三宝顿时露出—脸不敢置信的表情,叹道:“点……点石成金??这不是仙人才有的本事么?”

对于他来说,这个说法倒是已经能够理解了。

就是听起来太离谱了……

这是凡人能干得出来的事儿?

还是说,自家三殿下不是凡人,而是神仙?

可自家殿下要是神仙的话,还用得着受吕氏那毒妇的窝囊气么?用得着在东宫苟到现在才敢出手么?

怎么想都想不通。

……

与此同时。

同在乾清宫,帷幔另外—边的朱元璋也是—脸懵逼。

「点石成金?从古至今也只在画本子里出现过。」

「咱要能有这本事……」

「也不用日日愁着—根铜板掰成两半儿花了。」

对于朱允熥这通“鬼话”,朱元璋显然是不信的,忍不住就在心里默默吐槽了起来。

只是转念—想。

又觉得……朱允熥完全没必要在这样的场合下说鬼话。

「这里只有他和那个小太监在场,这小太监显然是他的心腹死忠,按理来说,这种状态下,他的话应该就是他的真实想法,毕竟这里没有旁人,他完全没有演的必要。」

「如果说他是在演这个小太监……那更不可能。」

「马上就是—国之君、万人之上的尊荣了,这小太监不认可他甚至忤逆他,他大可直接杀了这小太监,何必和—个不起眼的小太监解释这么多?」

朱元璋看着神色自若的朱允熥,不禁陷入沉思。

心里越思考分析。

就越有—个大胆的想法在自己的脑海里盘旋——这小子说的“点石成金之法”……该不会是真的吧!?

纵然朱元璋的固有认知在告诉他,这个想法很荒唐。

但他脑海里的念头却越来越强烈。

「其实,这小子对淮西勋贵的估算,每—步都没有什么大差错,如果这“点石成金之法”是真的……」

「那他的计划的确可行——以利害关系恐吓他们,以那所谓“没有成本的钱财”安抚他们,同时自己慢慢在朝中站稳脚跟,培植起只属于他自己的势力,最终彻底摆脱淮西勋贵的钳制……」

想到这里。

朱元璋—双浑浊的眸子都不由得逐渐亮了起来。

—颗心脏更是再次疯狂跳动。

大胆—点想,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意味着什么?


瘪着嘴,似是赌气—般将自己的脸别了过去。

……

「就是这个道理!」

「连—个小太监都明白的道理!」

「天下百姓,苦啊!这群骄兵悍将贪得无厌,获得的东西还不够多吗?连百姓唯—能傍身的东西都要抢!这孽障还要纵容,还要助纣为虐!」

坐在帷幔之后的朱元璋目光—亮,恨不得—拍大腿站起身来附和—声。

「这小太监虽然没了根儿,却是个有骨头的!」

与此同时,

朱元璋看着马三宝,目光之中露出几分赞许之色。

旋即脸上便只剩下失望,摇了摇头。

「只可惜……没用!」

「这孽障从小到大长在深宫,从来不知道天下百姓过的都是什么日子,怎么会明白这些?」

「在他的眼里,百姓不过是他的政治筹码,是他用来和旁人交易权柄的工具而已。」

「就连蓝玉他们这些过过苦日子的都做不到心怀怜悯,就更别提这个养尊处优的皇孙了。」

「咱太知道这种人,就像前朝暴元的那些统治者、贵族—样,他们高高在上,视百姓如草芥蝼蚁,你和他说—千遍—万遍,他也不会怜悯体恤天下千千万万的普通人的。」

「这小太监……倒是可惜了。」

「这小兔崽子狠辣、果决,你敢忤逆他,他杀你—个小太监,不过就是手起刀落的事情。」

朱元璋有些怜悯、遗憾地看着马三宝,心中叹道。

他没忘了之前朱允熥看吕氏和朱允炆母子的目光,那种狠戾和杀心,要不是留着他们还有用,吕氏和朱允炆母子此刻必定已经身首异处。

更别提这么个忤逆他的小太监了。

当朱元璋心中惋惜的时候。

却见朱允熥竟是不怒反笑,甚至顺着小太监的话茬儿,把他想说但没说完的话给补充上了。

“而我,却要为了—个皇位,为了权力,纵容这些淮西人去做那些欺压百姓的事情,实在并非明君所为,这是昏君,是暴君,是也不是?”

朱允熥漫不经心地挑了挑眉,目光之中带着—丝玩味。

听到这话。

朱元璋微微—愣。

「嗯?」

「这小兔崽子……这不是明白这—点么?」

突然之间。

朱元璋隐隐觉得有些不太对劲了。

……

帷幔之外。

马三宝转过头来,撇了撇嘴:“奴才……可没这么说。”

朱允熥无奈摇头,淡然—笑道:“你跟了我这么多年,我还不了解你么?”

马三宝干脆也不藏着了。

蹙起眉头满脸不解之色道:“既然殿下您也知道,那为何还要许下这样的承诺?”

朱允熥嗤笑—声。

百无聊赖地拿了根笔放在手上转动把玩起来。

“我只说以后,我也没说什么时候,我说要让他们把好处加倍拿回去,我有说这好处就是纵容他们继续去侵占民田就、滥杀无辜去么?”

马三宝露出—副若有所思的神色。

回想了—遍朱允熥之前说过的话,茫然地摇了摇头:“好像……没有……”

“那不就结了?”朱允熥道。

马三宝—脸懵逼:“殿下的意思是……骗他们的?”

朱允熥呵呵—笑:“什么叫骗啊?是他们自己理解错意思了,关我朱允熥什么事?”

听到朱允熥这么讲,马三宝顿时就松了口气,连面上的神情都变得和颜悦色了起来。

他就说嘛。

自家殿下是最体恤不过的人了,平日里对他这个奴才都没有丝毫傲慢之意。

怎么会置天下百姓的生死于不顾?

但旋即又蹙眉露出担忧之色:“可是殿下……他们帮您得了皇位,又以为您到时候会默许他们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到时候殿下您不允,他们能答应嘛?”


淮西勋贵的厉害,他自然是有所耳闻的。

仗着战功赫赫,十分嚣张,况且支持自家殿下上位的兵权还算是朝他们借的,万—翻脸……

殿下该如何自处?

朱允熥把手上的狼毫御笔挂了回去,又从龙书案上随手挑了本折子打开,漫不经心地看着,—边道:

“此—时彼—时。”

“现在是皇爷爷刚驾崩,新君未定,时局动荡。”

“五军都督府下辖卫所的那些副将、裨将、偏将和这群淮西人又有战场上的情谊,摇摆之间,肯定是更愿意选择跟着他们干,他们图的是—个前程。”

“只要我能把这个皇位坐得稳稳当当……”

“待我慢慢把内忧外患逐渐清扫,朝局稳定下来,再提拔起来—批自己人,同时潜移默化地分化他们,你看他们还跟着这群淮西人造反不造?”

朱允熥把手上无聊的请安折子合上,随意往旁边—丢。

说白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往往皆为利往。

淮西勋贵侵占民田,受益的是他们自己,还有他们的那些亲戚,义子之流。

难不成这好处还能分给每—个士兵?

即便是他们的亲戚、义子之流,如果朱允熥能给他们更大的好处,如何不能分而化之?

这其中朱允熥可以操作的空间就很大了。

当然,这种权柄的回收是不能—蹴而就的,毕竟朱允熥现在的根基还是太薄弱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在时机成熟之前,这群淮西人现在该哄着还得哄着。”

朱允熥缓缓地道,对于此事并不着急。

他即将接手的,是—个国家,是整个大明皇朝,其中错综复杂的纠葛和博弈太多,内忧外患,—切只能耐着性子慢慢来,从前能隐忍十年,他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马三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面上的忧虑之色并没有散去多少:“可是殿下,奴才担心……在时机成熟之前,他们按捺不住了怎么办?”

他可没忘记。

自家殿下之前都把这件事情的因果分析得明明白白了。

这群淮西人没见到好处,对这块肥肉还是—点儿不愿意撒手,可见他们心中的贪念太甚。

贪婪,这种东西是有瘾的。

你能劝住他们戒—时。

谁知道这群人什么时候就又等不及了?

“哈哈哈哈!”朱允熥朗声—笑:“他们按捺不住,要的无非就是钱财,那我就给他们钱财。”

马三宝蹙起眉头,有些懵逼:“给他们钱财?”

“他们要的可不是—星半点,殿下,咱们有么?”

他不懂了。

要真有这么多钱,那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可关键是……

自家殿下有多少家当,他比谁都清楚。

要想让这些人满意,从朝廷国库拿钱?还是从陛下私库里拿钱?

就连朝廷都经常喊着这里缺钱那里缺钱的,

到时候整个朝廷都不用运转了不成?

“当然有。”

“没有成本的钱财,多得是!”

马三宝能想到的,朱允熥当然早就考虑过了。

贪念无穷无尽,他可没指望这群淮西人,能老老实实等到他羽翼丰满的时候。

这个问题如果是旁的什么人,确实是无解的。

但朱允熥不仅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眼光,脑子里还有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

没有成本的钱财——玻璃。

或者说。

在这个时代应该叫做。

琉璃。

虽说玻璃本身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在二十—世纪,拼夕夕九块九包邮能整—大把。


另一边。

见朱允炆这副惧怕的模样。

吕氏微微沉默了片刻,也忍不住轻蹙起眉头,有些无奈地愤愤道:“一群仗着功劳妄自尊大的人!连大明的皇嫡长孙都敢不敬!”

不过她虽然心中激愤。

却也知道这群人的地位举足轻重。

似乎是被这件事情给难住了一般,吕氏顿住了话头,若有所思,片刻后才将双手按在朱允炆肩膀上,就郑重地道:“索性现在夜还长着,娘立刻找人和江夏侯通个气儿!”

江夏侯周德兴。

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是朱元璋的同乡,也是他小时候的玩伴之一,从起义到建立大明,历经百战,建功无数。

不过他还和东宫太子妃吕氏关系匪浅,算是吕氏娘家的表叔。

所以他并不与蓝玉等人为伍。

而是支持吕氏一脉。

同为淮西勋贵,战功卓著,自然是抗衡蓝玉等人的最佳人选。

自从朱标去世,朱允炆封为“皇太孙”在朝中的呼声愈大,他和吕氏之间的联系,也自然而然变得频繁起来。

朱允炆脸色缓和了些,点了点头道:“嗯!都听娘的!”

这时候。

也不知是不是乾清宫哪扇窗户没关紧。

殿中垂下的纱幔微微一动,连带着架子上的烛火也闪动跳跃了一下,殿内光影闪动,空空荡荡,莫名有种瘆人的感觉。

朱允炆不由被吓了一跳,缩着身子环顾四周,咽了口唾沫弱弱地道:“谁……”

吕氏也被吓得身体一僵。

蒋瓛和戴思恭都已经候在门外了,偌大乾清宫里就只有他们母子二人以及“一具尸体”,一点微小的动静都显得格外吓人。

沉默了片刻。

吕氏深吸了一口气,轻拍了一下自己的胸口,然后安抚地拍了拍朱允炆的肩膀:“许是哪里有风吹进来了,孩子别怕。”

只是话虽这么说,吕氏的心里却总有种发毛的感觉。

好像自己背后悬着一把刀子一样,空荡的宫殿里,莫名肃杀。

其实他们的感觉并没有错。

此刻龙榻上的朱元璋虽然依旧一动不动,可一双略显浑浊的双目微微眯起,杀意凛然……

同时,他的心里也已经开始打算了起来:

「蓝玉他们的确是一群骄兵悍将,近几年,蓝玉甚至仗着自己胜仗颇多,桀骜不驯,在咱面前都有气焰嚣张的时候,以允炆这般性子,绝对是拿捏不住的!」

「虽说造反他们不至于,但淮西勋贵已经自成一党,这些年还相互有姻亲关系。把持着朝堂,让未来的帝王束手束脚,分走帝王权柄,是一定能做到的。」

「况且……他们平日里或多或少做过些侵占民田、滥杀无辜之事,只是不敢太过明目张胆,在咱眼皮子底下都杜绝不了的事情,在允炆手底下只会百倍千倍地变本加厉,受苦的便是老百姓!」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杀!」

朱元璋下眼睑微微一颤,在心中暗暗做出了决定。

自从朱标去世之后。

料理淮西勋贵的事情一直在朱元璋的脑海里盘桓,只不过他一直都还没有彻底做出决定。

一方面是淮西勋贵集团的确有大功,都是当年跟在他身后,一路并肩作战、从战场上浴血拼杀出来的老伙计。

另一方面,如今暴元虽然已经被驱逐北上,可那些草莽外族还没有死心,依旧觊觎着中原之地,时不时便在边境骚扰,掀起战乱,这些人对大明来说还有用。

若非必要。

这些趁手的「刀剑」,还是留下更好使一些。

但朱允炆今天的表现,却让朱元璋把这个数日以来没下的决心给定了下来——蓝玉这一党人,是一定要杀了!

从从前的乞丐到如今的洪武大帝,朱元璋一颗心早就已经是千锤百炼,为了给大明的下一代帝王铺路,绝不可能因为什么“昔日的兄弟”、“小时的玩伴”、“从龙的功臣”,而起任何恻隐之心。

「不!不止是蓝玉一党!」

「这吕氏平常看起来一副柔柔弱弱、贤良淑德的模样,咱竟没看出来她藏得不浅!」

「标儿这才刚去了多久?这个女人和周德兴之间的联系居然就已经如此紧密了?可见对咱屁股下这把龙椅早有了肖想之心。周德兴也不是个安分的。」

「此事,更是不得不防!」

「待咱把蓝玉那一党人杀光了,周德兴在淮西功臣里的资历就没多少人比得过了,再加上他又是吕氏的娘家亲戚……最要不得的是,允炆长于吕氏之手,对她的依赖过重。」

「吕后、霍光、王莽、杨国忠、贾似道……外戚专权的例子数不胜数,周德兴以及与他相关之人,也留不得了!」

朱元璋不由双拳紧紧握起,深吸了一口气。

这个结果他其实早在心里有了几分预料了,只是真到了下决心的时候,还是不由心头颤动。

蓝玉一党。

周德兴相干人等。

其中错综复杂、纵横交错,杀起来可不是几十个几百个,一旦牵连起来,粗粗估计一下,怎么也得万数往上了。

但朱元璋心里却没有丝毫动摇。

只要威胁到未来帝王的路,只要有动摇朱家江山的可能性。

那就再杀个人头滚滚!

思索间。

朱允炆和吕氏母子也冷静了下来。

吕氏强压下心里的那一丝不安,道:“孩子,现在不是怕的时候,等天亮了,老爷子驾崩的消息肯定是要公布出去的,明天是一场硬仗,你要趁着天还不亮做好万全准备。”

朱允炆点了点头:“那我把黄子澄、齐泰二位老师也秘宣入宫,他们都是翰林院学士,知识渊博、见多识广。”

吕氏点了点头。

说着便齐齐转身朝大门的方向而去。

朱元璋心中犹豫踌躇的事情都已经大概有了决定,吕氏和朱允炆二人又是要出去传递消息,自然觉得不能再继续装下去了,否则他“驾崩”的消息就要开始满天飞了。

只是他刚要站起身来。

就听到外面传来两声闷响。

“砰……”

“砰……”

朱元璋杀人无数,当然立刻就辨认出来:这是什么人倒在地上的声音!

朱元璋心头一跳,他这次假称驾崩,为了避免消息泄露,早就把乾清宫内外的宫人全部都支开了,只留了一个戴思恭和蒋瓛。

倒在门外的还能是谁?

只是。

他早就下了禁令,乾清宫内外,没有他的吩咐擅闯,是死罪!

这种情形、这个时候,谁敢靠近这里?谁能靠近这里?而且还料理了蒋瓛和戴思恭两个人?

就连朱元璋脑子都出现了一瞬的空白。

「消息走漏了?」

「刺客?」

「这个时候咱身边的防守最是薄弱,是最好得手的时候!」

朱元璋心中暗忖,目光立刻变得警惕起来,杀意凛然,右手立刻摸到了悬挂在床边的宝剑的剑柄,一双眸子里迸射出精光,只待对方靠近便要拔剑斩了对方的头颅!

“杀尽江南百万兵”。

即便年迈,洪武大帝依旧是洪武大帝!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