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徐达的其他类型小说《大明:绑错系统,老朱成了我岳父朱元璋徐达 番外》,由网络作家“庆熙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双方见面,简单认识了一下,马皇后就起身,带着太子妃和安庆公主去了后堂。这倒不是说什么男女大防,主要还是女儿新婚回门,母女肯定要说点体己话,当着楚轩的面,马皇后有些话也不好问。朱元璋和朱标,则在客厅和楚轩说话。当听说自己这个大舅哥名叫朱标,楚轩心中是震了震的。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这只是重名。不过好在未来宫里那个朱标也当不了皇帝,不然自己这个大舅哥恐怕还得改名避讳。一边胡思乱想,楚轩一边陪着朱元璋父子说话。朱元璋对于楚轩倒是颇为在意,一直在仔细打量他。只是越看,朱元璋就越觉得欣赏。特别是交谈起来,朱元璋更是发现,楚轩显然是胸有锦绣,不管他说什么,楚轩都能接上话,并且有一番独到的见解。只能说经过后世的信息洪流冲洗,楚轩在这个时代还是太过耀...
《大明:绑错系统,老朱成了我岳父朱元璋徐达 番外》精彩片段
双方见面,简单认识了一下,马皇后就起身,带着太子妃和安庆公主去了后堂。
这倒不是说什么男女大防,主要还是女儿新婚回门,母女肯定要说点体己话,当着楚轩的面,马皇后有些话也不好问。
朱元璋和朱标,则在客厅和楚轩说话。
当听说自己这个大舅哥名叫朱标,楚轩心中是震了震的。
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这只是重名。
不过好在未来宫里那个朱标也当不了皇帝,不然自己这个大舅哥恐怕还得改名避讳。
一边胡思乱想,楚轩一边陪着朱元璋父子说话。
朱元璋对于楚轩倒是颇为在意,一直在仔细打量他。
只是越看,朱元璋就越觉得欣赏。
特别是交谈起来,朱元璋更是发现,楚轩显然是胸有锦绣,不管他说什么,楚轩都能接上话,并且有一番独到的见解。
只能说经过后世的信息洪流冲洗,楚轩在这个时代还是太过耀眼了。
至少光论吹牛,这个时代绝对没人能吹过楚轩。
双方眼界就差距太大,时代局限性大过天啊!
说着一阵话,到了午膳时分,朱元璋对于自己这个女婿可谓是越看越欣赏。
不仅能帮自己做任务拿系统奖励,还为官清廉公正,见识卓绝,这别说是县尉,当个县令也绰绰有余啊。
饭桌摆好,马皇后也带着太子妃和安庆走了出来。
一家人围在桌子边坐下,马皇后对楚轩嘘寒问暖,不停的给他张罗好菜。
刚才在后堂和儿女说话时,女儿的开心着实让马皇后欣慰。
在细问之后,马皇后得知楚轩不仅对自家女儿关心体贴。
身为一个男子汉大丈夫,甚至还甘愿为了女儿下厨做饭。
在马皇后看来,这简直就是天下第一等的女婿了。
朱元璋一看马皇后这态度,就知道女儿婚后肯定过得不错,不然也不会这么宝贝这个女婿。
由此,他对楚轩就更为看重了。
吃了几口菜,等到楚轩主动给他敬酒时,朱元璋端起酒杯说道:
“贤婿啊,你在上元县的官声不错,以后圣天子知道,恐怕还会加官进爵吧?我看以你的本事,日后当个县令也绰绰有余。”
朱元璋说这话,其实就是在给楚轩打预防针。
他都已经盘算好了,今天回宫,就立即就给楚轩升官,甚至连官职都给楚轩想好了。
为了女儿和方便做任务,楚轩也不能调往别处,就在上元县当县令好了。
至于原来那个县令?
全国差县令的地方多的是,随便找个地方扔过去就行了。
楚轩可不知道那么多,一听老丈人想让自己以后当县令,立即吓得一激灵,连连摇头:“岳父,此言差矣啊,可不能乱说啊……”
朱元璋见楚轩如此抗拒,连酒来不及喝了,放下酒杯便问:“贤婿这是何意?升官进爵难到不是好事?”
楚轩坐回位置上,思索片刻,看了一眼朱元璋,又看了看朱标,这才语重心长的说道:“岳父,大哥,咱们现在已经是一家人了,所以我接下来说的话,你们可切记不要外传。”
楚轩说的郑重,朱元璋和朱斌也跟着郑重起来,朱标更是开口保证道:“妹夫你且说,我与父……父亲肯定不外传。”
楚轩点点头,将安庆公主夹给自己的菜吃下,这才缓缓说道:
“升官进爵,非我不愿,实不敢也啊。”
朱元璋听着皱了皱眉,问道:“贤婿何出此言?”
楚轩张望着看了看,见饭厅之中的确没有下人,这才压低声音说道:“这事啊,还得从当今圣上说起!”
听说还跟自己有关,朱元璋立即变了脸色,与朱标对视一眼,便等着楚轩的下文。
楚轩摇了摇头,感慨道:“当今圣上,若论勤政程度,即便是三皇五帝也赶不上……”
见楚轩把三皇五帝都拉出来跟自己比,还说比不上自己,朱元璋心底畅快极了。
他自从当了皇帝,国朝政事绝不假人手,不就是为了治理好这大明的天下吗?
现在得到了楚轩的认可,朱元璋是打心眼里高兴。
可还没高兴几秒,楚轩却是话锋一转:“但圣上对于官吏,特别牧守地方的地方官,实在太过严苛了!”
“这县令一职,可不是那么好做的。”
“一旦有什么纰漏被圣上抓住,那可全完了。”
一想到以前听说过的朱元璋收拾地方官的那些手段,楚轩就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那可不光是砍头那么简单。
剥皮填草、日晒而亡、当众凌迟,朱元璋狠起来,一般人是真扛不住啊。
起码也得来个体育生才行!
此时打开了话夹子,楚轩继续对着朱元璋和朱标说道:“我身为县尉,官职虽小,可责任也小啊。”
“岳父和大哥,又家资巨万,光是给静月的陪嫁,就足够我这辈子吃喝了,我何必去冒这么大的险?”
“老老实实当个县尉,为上元县的百姓做点实事不好吗?”
听完楚轩的话,饭桌上的其他人全都愣住了,朱元璋更是脸色发黑。
他自从登基以来,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开明的明君。
没想到到了楚轩口中,却仿佛一个苛待百官的昏君,吓得楚轩连个县令都不敢当。
不等其他人开口,朱元璋就板着脸,阴恻恻问道:“你说的这些可有依据吗?当今圣天子,怎么就苛待地方官了?”
看见众人脸色不好,楚轩还以为他们是被自己说皇帝不对给吓着了。
此时听见朱元璋的质问,楚轩摇摇头说道:“岳父你有所不知。”
“圣上的初心可能都是好的,但有些事,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别的且不论,光是这夏秋两税的火耗,岳父可知是如何来的?”
所谓火耗,就是在收税时官吏会额外找百姓勒索一笔钱,名为熔铸税银的损耗。
朱元璋听见这个词就气不打一处来,自从他登基以来,三令五申地方不得收取火耗,可各地地方官,却是都欺上瞒下一直在收。
他为此甚至一连诛杀过几十个地方官,却都没能制止住这股歪风邪气。
此时听见楚轩提起,朱元璋冷哼一声:“那还不是这些地方官贪腐成风,压榨百姓么?”
比起衙役,书吏这边的事务楚轩更陌生。
不过大概结构,他还是了解的。
明朝的衙门,主要由总堂、吏堂、户堂、兵堂、刑堂五个单位组成。
其中总堂相当于后世的县委办,主要负责协助县令办公,统筹整个衙门。
吏堂则主要负责文书、文案这些行政事务。
户堂负责户口、税赋和相关的民政事务。
兵堂比较特殊,一般负责兵役、城门检查和士卒巡逻,不过上元县地处京师,这些东西都由城门司负责,楚轩不用去操心。
剩下的刑堂,就是楚轩原来管着的那一套,主要负责判案和县衙的大牢。
这几个部门里,除了负责抄写的小吏,总堂还有一个主簿,平时负责管理这些人。
不过楚轩现在要的可不光是管住人,还得让这些人帮自己干好事。
因此楚轩直接从他们其中挑了七个人出来。
让他们帮自己各负责一样事务。
凡是重要的事情,他们七个人都需要进行表决。
表决出了结果,再拿到楚轩这里来进行审批。
有了这番改革,衙门里的事务果然顺畅起来。
大事小事,都有人帮着管,楚轩只用负责拍板就行。
一连过了半个月,楚轩的日子是越过越悠闲,上元县的一众事务,也都被管的井井有条,没有任何纰漏。
坐在班房里惬意的喝着茶,楚轩不由得美滋滋的想到。
“就算让我一个人管个县又咋样。”
“民主集中制的含金量懂不懂?”
半个月过去,朱元璋再次找来了锦衣卫指挥使毛骧,问道:“上元县那边什么情况?”
这半个月,朱元璋多次询问过此事,毛骧知道朱元璋问的是楚轩的情况,于是回答道:
“上元县一切照旧,县尉楚轩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着开肥皂店的事。”
“昨天他还抽时间,在大通街看了几间店铺,应该会选择其中一家开业。”
应天府内,由于五府六部的衙门,都聚集在洪武门旁边。
所以紧邻洪武门的大通街,就成了高官显贵们经常购物的地方。
楚轩在这里物色门面,显然就是想要从这些高官口袋里掏银子了。
听到楚轩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居然还有空闲去看店面,朱元璋表示不能理解。
“他衙门里没事情做吗?还能一天闲着到处逛的?”
衙门里的具体情况,毛骧也不知道,因此一时没法回答。
朱元璋又问道:“那上元县的事务,最近有出什么纰漏吗?”
毛骧摇摇头:“没发现任何纰漏。”
“最近春耕开始了,上元县还派出了多批衙役,去城外检查春耕情况,大小事务都处理的很好。”
朱元璋皱眉,这是什么情况?
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不仅有空到处逛,还一点纰漏都没有。
楚轩难不成还会分身术?
朱元璋表示完全不能理解。
“你去好好查一查,看看上元县县衙现在到底怎么回事。”
“楚轩这小子过得这么逍遥,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毛骧领命退下,大批锦衣卫很快就收集了一堆上元县衙门内的情况。
楚轩在衙门里改制的事情没想瞒着谁。
锦衣卫找几个衙门里的人一问,就把情况给问了个一清二楚。
当看到手下汇报回来的消息。
毛骧都惊了。
好家伙,一个县衙还能这么玩?
这是给自己也弄了个六部出来?
大小事务都有人帮着办,楚轩就等着拍板是吧?
审问进行到这里,案子基本就已经水落石出了。
不过还有几个疑点,却是在楚轩心中徘徊。
“刘五,你杀人也就罢了,为何还要把朱秀秀的头给割了?你与她有仇吗?”
刘五此时跪在班房中,脸上的神色晦暗,回答道:“我当时就是心中有气,觉得她这么个淫妇居然敢看不起我,不想给她留个全尸……”
“……”楚轩无语,对于刘五的残忍有了新的认识,又问道:“那你杀完人,为何要把朱秀秀的头扔到周皮匠家?”
“我跟那皮匠有过节,杀了人又怕被抓,就想着嫁祸到他身上。”
刘五此时有问必答,丝毫没有抵抗。
楚轩想了想,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那你这些天的病呢?也是装的?”
面对这个问题,刘五被抓后,第一次表情有了波动,略有几分惊恐的说道:
“不、不是装的,我那天晚上回去后,躺在床上一闭眼,就感觉朱秀秀的鬼魂来找我了,还把我摁在床上不能动弹。”
“我当天晚上被吓出了几身冷汗,第二天就生病了……”
楚轩摇摇头,觉得这个答案既意外又在情理之中。
通过衙役们收集回来的信息,楚轩早就知道刘五此人十分迷信。
因为自己是屠夫,造了很多杀孽。
所以时常在家求神拜佛。
楚轩之所以要找赵瞎子做法,也就是希望利用他的迷信来打草惊蛇。
只是没想到,迷信的人远不止他一个,还意外诈出来一个周皮匠。
不过在明朝,这也属于正常。
后世的人从小读书,科学理论人人接触,迷信的人照样一大把。
在这个时代,鬼神之说更是深入人心。
下至市井小民,上至达官贵人,几乎找不出来不迷信的。
把一些案件之中的细节问清楚,楚轩扭头对一旁的衙役们说道:“行了,把他带下去收监吧。”
等到刘五被押去牢房,楚轩也站起身来。
案子虽然查清楚了,可后面的流程却还长着呢。
刘五杀人毁尸罪大恶极,依照明朝的法律,肯定是要拖出去砍头的。
但这头也不是那么好砍的,必须层层上报,一直报到皇帝朱元璋手上,等朱元璋勾了他的名字,这才能明正典刑。
不仅上元县的案子如此,大明所有州县的杀人案都如此。
所以可想而知,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每天要处理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
好在对于楚轩来说,他现在只需要去面见县尊,把情况汇报就完事了。
至于后面的事情,用不着他去费心。
手里拿着刚才审问时书吏记录的供词,楚轩往衙门后衙走去。
上元县县令名叫樊友,上次还去参加过楚轩的婚礼。
因此当听说楚轩已经把案件查实后,便兴致勃勃的接见了他。
看着眼前这个身材发福的中年人,楚轩不由得有几分羡慕。
同样都是当官,樊友出身大族,得了官之后,事事有身边的幕僚处理。
他自己则是每天吟诗作画,呼朋唤友,过得好不快活。
把大致情况汇报完,楚轩递上手中的供词,贴心的问道:
“县尊,目前真凶刘五已经被关入大牢。”
“您看是不是早日升堂问审,还死者一个公道,也让上元县百姓知道县尊您破案如神?”
樊友还没开口说话,一旁的杨师爷就笑着帮腔道:“此案影响恶劣,市井议论纷纷,县尊的确该早日开堂,还这天下一个朗朗乾坤,也好平息市井之中的流言。”
就如同刘五和周皮匠迷信,由于朱秀秀的死状惨烈。
现如今市井之中也多有流言。
就比如什么她死了找不到头,一直在找人索命之类的。
反正只要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就有人信誓旦旦的说是她的鬼魂作怪。
樊友听完两人的意见,点点头便做了决定。
“那既然如此,明天一早就开堂问审吧。”
“到时候让那些市井百姓围着听一听,这事也就过去了。”
楚轩对此极为高兴,因为他今天虽然抓到了刘五,可这系统奖励却还没发。
显然这是要给刘五正式定罪,系统奖励才能拿到手。
忙活了好几天,今天终于把这案子给搞定,楚轩也松了一口气。
陪着县令说了几句话,就起身告辞,准备翘班回家享受享受了。
可没想到,他这才刚前脚从后衙走出来,杨师爷就后脚跟了上来。
“楚县尉,今日可曾有闲?一起小酌两杯如何?”
楚轩前几天答应了他要请客的,此时也没法拒绝,想了想便说道:“好,那就我来做东,醉仙楼如何?”
醉仙楼距离县衙不远,走过去也就十来分钟的事,不过楚轩现在还穿着官服,得先回家换一趟。
楚轩换完衣服来到醉仙楼,杨师爷已经在这坐着了。
这家酒楼在应天府档次还行,但也不算太高。
由于是下午,还没到饭点,酒楼之中人不算多。
寥寥几桌客人,彼此都在交谈着。
他们说的,也就是近期最火的这个杀人案。
“哎哎哎,你们听说了没,那个割头案,已经被破了,杀人的是个屠夫,已经被县衙抓起来了。”
“啊?这么快?这上元县的衙门有点本事啊!”
“呵呵,你知道查案的那人是谁吗?是楚大人!人家本事可大着呢!”
“真的假的?那我咋没听说过呢?”
“你知道点啥?上次九桃村那边争祖坟,楚大人一去,就把案子给断清楚了,破个杀人案,那也不费事!”
楚轩真没想到,他如今居然都有这么大名声了。
但看起来,这也不是坏事。
陪着杨师爷喝了一顿酒,拉进了一下彼此的关系。
第二天一早,上元县县衙正式开衙,县尊升堂,亲自审问刘五。
等到一套过场走完,随着樊友给刘五定罪,楚轩的系统也弹出了提示。
“宿主破获杀人案,受上元县百姓称赞,奖励:现代肥皂制作工艺。”
看着眼前的系统提示,楚轩不由得面露喜色。
居然是现代肥皂的制作工艺!
这在大明朝,这可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好东西啊!
在明朝,其实已经是有肥皂了,并且还有两种。
一种被称之为肥珠子,由一种树木的果实煮熟后捣碎,加入麦面或豆面制成。
成品一般呈圆形,就像是一颗龙眼大小的珠子,因为内部看着和肥油差不多, 所以被叫做肥珠子。
只不过这东西虽然能去污,但效果一般,并且会残留一些怪味,所以只有平民百姓愿意用。
真正的达官贵人,用的另外一种东西,被称之为藻豆。
藻豆和肥珠子不同,是由猪的胰脏作为主要原料,再加入适量的豆粉、香料(如玫瑰、桂花等),以及一些碱性物质,混合均匀后制作出来的。
由于可以提前调制香味,再加上猪胰脏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去污能力,所以比较受贵族和文人雅士喜爱。
只不过因为制作起来工艺复杂,再加上成本也比较高,所以价格高昂。
楚轩打开系统面板,仔细研究了一下系统奖励的肥皂制作工艺。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却是吓了一跳。
他原本还以为,这奖励多半就是一份配方,外加一点制作说明。
结果打开后,却发现内容多的出奇。
在大概翻看一遍后,这才发觉,这份制作工艺里,包含了好几种不同的肥皂制作方法。
其中光是根据使用的原材料不同,就能大概被分为四类。
在这四类上,又还能发展出各种不同的产品类别。
比如普通的肥皂、香皂、洗衣皂、硫磺皂等等。
可以说,这就是一本跟肥皂相关的百科大全。
花了一上午时间,楚轩也找出了几种现在就能使用的制作工艺。
想了想,楚轩干脆起身翘班,打算回家和朱静月合计一下。
正好朱静月的嫁妆里有不少庄子,楚轩觉得好好安排一下,自己很快就能有个肥皂作坊了。
见楚轩去衙门转了一圈又回来,安庆公主赶紧迎上来嘘寒问暖。
这几天为了破案,楚轩可是一天班都没翘,弄得安庆公主都有些不乐意了。
她巴不得楚轩天天在家陪着自己。
把一旁的丫鬟都打发走,安庆公主亲手剥了一个柑橘,递到楚轩嘴边喂他吃。
结婚这些天来,楚轩已经习惯了安庆公主的侍奉。
有时候还会忍不住感慨,这大明的男权社会就是腐蚀人啊。
他这样一个根正苗红的好小伙,居然也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楚轩一边吃着柑橘,一边问起安庆公主城外的庄子来。
不过显然,安庆公主对这几个庄子也了解不多。
甚至要不是楚轩提起,她都想不起来自己的嫁妆中还有这些庄子。
哪怕他们现在已经在给家里供应粮油米面和各种产物了。
楚轩问了两句,见安庆公主也不清楚,于是便说道:“后面有空,咱们还是去这几个庄子转一圈吧。”
“好歹也去看看,这些庄子到底产些什么。”
明代的农庄,不仅仅只种地收粮食,一般来说,都会有些配套产业,比如养殖、榨油、磨米之类的。
“好呀,正好天气暖和了,到时候就当出城踏青好了。”安庆公主笑语盈盈的答应下来。
另一边,随着上元县将案件上报给刑部,刑部经过审核过后,觉得刘五的确罪大恶极,应该被斩首示众,便进一步上报给了朱元璋,让朱元璋勾名,到时候好秋后问斩。
朱元璋拿到奏章看了两眼,当发现案子是发生在上元县,脑子里立即就冒出了楚轩的身影。
把奏章放到一边,朱元璋将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给喊了过来。
等到毛骧行礼觐见,朱元璋问道:“最近几天,楚轩都在干些什么?”
虽然已经把女儿嫁给楚轩,朱元璋可没放松对楚轩的监管。
尤其是楚轩还和系统奖励相关,朱元璋将他看的极其重要,一早就命令毛骧,要让锦衣卫时刻跟着楚轩,绝对不能让楚轩出现任何意外。
毛骧对此虽然不理解,可也不敢多问,只能老老实实照办。
甚至还趁着楚轩购置下人,直接把锦衣卫安插到楚轩身边。
可以说,现在除了不敢去听楚轩和安庆公主的墙角。
别的时候,楚轩几乎都在锦衣卫的监控之下。
面对朱元璋的询问,毛骧赶紧把楚轩的近况汇报了一遍。
不过其实也没什么可汇报的,整个上元县都知道楚轩这几天在忙着查案。
但是毛骧能被朱元璋信任,自然是有自己的本领。
他知道朱元璋对于楚轩很看重,所以着重讲了讲楚轩查案的手段。
果不其然,当听说楚轩为了查案,还找了一个叫赵半仙的算命先生去做法。
朱元璋顿时就来了兴趣,问道:“那你觉得这凶手,是他找算命先生算出来的?”
毛骧想了想,摇着头说道:“臣觉得不是,楚轩多半早就猜到是那个刘五杀的人了,但是没有证据,这才找那个算命先生去演戏的。”
毛骧又把楚轩后续的手段说了一遍。
朱元璋听完,不由得赞叹道:“没想到,他手段还不少。”
毛骧继续捧哏:“楚轩的确颇有智谋,如今上元县百姓都说他还能断阴间的案子呢!”
朱元璋眨眨眼:“啊?还有这事?说说。”
“其实就是误传,上次那个九桃村的案子,百姓传着传着,就传出楚轩能找地府里的阴魂问话,这才有了这个说法。”
朱元璋听完,不由得啼笑皆非。
不过这也没办法,谁让上次那个案子涉及到别人祖坟呢。
楚轩断案又断的快准狠。
老百姓们迷信,肯定是越传越离谱了。
晚上,等到事情忙完,陪着马皇后吃饭时,朱元璋又把楚轩的传言说给马皇后听了听。
原本也只当是说个乐子。
可谁知道,马皇后听完后却是想了半天,然后这才问道:“皇帝,那要这么下去,以后咱们大明朝是不是也会有个自己的魏征啊?”
“啊?魏征?”朱元璋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
马皇后抬头,一本正经的说道:“是啊,魏征不就是在梦里斩了龙王吗?”
朱元璋一听,觉得真不是没这个可能。
魏征梦里斩龙王虽然离谱,可楚轩能断阴间案的传言难道不离谱吗?
市井流言本就是会被不断加工进化的,指不定等到百十年后,楚轩真会成为大明朝的魏征。
楚轩头疼完,派人把刘五带到一旁看管起来,又让人去把刘五的妻子和郎中找来。
经过询问,这几天刘五的确是生了一场病。
郎中上门诊断后,给他了开了药方,他妻子则一直在家照顾。
派去刘五家搜查的衙役,也找到了使用后的药渣和正在熬煮的中药。
看起来,这刘五真如他所说,之所以这几天没出摊卖肉,就是因为生病。
把刘五等人放了,楚轩坐在班房之中皱起眉头。
刘五此人,虽然看似洗脱了嫌疑,可楚轩却觉得,这个屠夫的嫌疑很大。
为了防止此人逃跑,楚轩找来两个衙役,让他们这些天先把这个刘五监视住,一定不能让他出城。
跟在楚轩身边的衙役郑小三和楚轩关系不错,上次还帮楚轩去城北打听过消息。
此时见楚轩把刘五给放了,又要派人去盯着他,有些不理解的问道:“大人,若你真觉得是这杀才干的,咱们直接给他逮起来不就行了吗?”
“给这杀才往牢房里一扔,让老谢好好料理一番,保管他招的明明白白!”
郑小三口中的老谢,是县衙中的一名班头,主要负责看管牢房里的囚犯。
这老谢别的本事没有,各种刑讯手段极其精通,一般的犯人落到他手上,用不着半个时辰,就得老老实实交代。
在楚轩穿越过来之前,这位就是上元县破案率指标的最大功臣。
别管多难的案子,只要抓个人往他面前一扔,马上就能得到想要的供词。
不过,作为一个后世人,楚轩对于这种手段极为排斥。
且不说能不能过得了良心那一关,光是弄一堆冤假错案,他从系统这里也领不到奖励啊。
换成别的衙役,楚轩多半懒得解释。
不过对于郑小三,楚轩对他倒是颇为看重。
这小子接了他爹的班,来衙门里当差役。
但跟那些老油条不一样,他刚来衙门不久,被侵染的还不厉害。
至少还有着一颗愿意分辨是非的良心。
若不是如此,楚轩也不会把他带在身边。
反正刘五一时半会也不会跑,楚轩也借着回答郑小三,梳理起自己的思路来。
“我且问你,你觉得杀了朱秀秀的人,身上得具备那些条件?”
面对楚轩的询问,郑小三顿时愣住了,这年头可没什么刑侦小说和电视剧,他爹虽然教了他不少东西,不过也只包含了察言观色和跟三教九流打交道。
真要说到破案,他可想不出什么思路来。
冥思苦想好一阵,郑小三摇了摇头道:“我、我想不出来。”
楚轩只当是在带徒弟,掰着手指说道:“首先,这个人得是朱秀秀的街坊对吧?”
郑小三脑子不笨,立马就反应过来,问道:“楚大人,你是说宵禁?”
“嗯,就是宵禁。”楚轩点了点头。
明朝的宵禁极其严格,但这种严格,却并不是后世人以为的到了晚上就不让出门。
事实上,不管在那个朝代,宵禁的禁,都不是指的禁止出门,而是禁止出坊。
在这里首先得有个概念,那就是古代城市,为了方便管理,基本都被划分为了不同的坊市。
其中坊和市在唐以前是分开的,坊指的是居民区,市指的是市场。
但从唐代后期开始,这两者就混在了一起,到了明朝,由于过于发达的商业,坊市制度基本废除。
虽然行政上应天府内已经没有了坊和市,可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自古以来的制度,依旧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包括应天府的宵禁制度也是如此,每晚到了夜间的宵禁时间,城门司都会派兵卒进行巡逻。
不过巡逻是按照坊市片区规划的,不同片区之间的人,很难来回流窜。
因此,朱秀秀在午夜遇害,那么凶手很大可能就居住在她附近,也就是她的街坊。
理清了第一点,楚轩再次说道:“第二,仵作说割掉朱秀秀头的人,下手利落,明显是个用刀的好手。”
“在朱秀秀的街坊中,屠夫是不是有重大嫌疑?”
郑小三此时进入了头脑风暴,他爹当了一辈子的衙役,可从未跟他讲过破案背后还有这么大的学问。
他隐隐之间能感觉到,楚轩今天对他说的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真本事!
“对,没错!”郑小三果断的点点头,然后举一反三的说道:“再加上刘五这杀才,从案发后就一直躲着不敢见人,这案子多半就是他干的!”
得出这个结论,郑小三激动的来回走两步,可马上又反应过来,再次问道:“那楚大人你为啥还给他放了啊?直接抓了不行么?”
楚轩叹了口气,这就是他和这个时代最大的隔阂了。
不过面对郑小三,楚轩还是耐心的教导道:“我们破案,为的是还死者一个公道。”
“所以我们绝不放过一个坏人,也绝不能冤枉一个好人。”
“刘五虽然的确有很大的嫌疑,可是我们没有证据!”
“要真把他抓起来用刑,就算最后他招了,我们又怎么确定是不是冤枉了他呢?”
绝不放过坏人,也绝不冤枉好人!
郑小三听着楚轩的话,眼中不由得流露出佩服的神色来。
他虽然也一直觉得有些事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可在这个衙门里,却又时常身不得已。
此时楚轩的话,让他不禁有了一种志同道合的感觉。
他不由挺直胸脯,朗声对楚轩道:“那大人你说吧!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见这小子认同了自己的理念,楚轩不由得欣慰的笑了起来。
穿越到大明朝后,虽然每天人来人往,可楚轩却总有一种脱离尘世的独孤感。
但今天,他找到了解决这种独孤的办法。
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人,可能都无法理解他的三观。
但是没关系,只要从身旁的人感染起,总有一天,他的朋友会变得越来越多。
让郑小三附耳过来,楚轩低声对他交代起来。
郑小三听了一阵,眼中就开始放光。
等到楚轩交代完,郑小三马上拍着胸脯说道:“楚大人您放心!我保证给您办的妥妥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