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的步子走到苏瑶面前,故意提高音量,尖声尖气地说道:“姐姐这首诗确实是好,才情令人佩服。
可光会吟诗,不知可有实际行动?
平日里总听府里下人们议论,姐姐时常微服出府,一去就是大半天。
这京城鱼龙混杂,姐姐这般频繁外出,莫不是去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了?”
此言一出,殿内瞬间一片哗然。
众人纷纷交头接耳,投来异样的目光,有的面露惊讶,有的则是幸灾乐祸。
苏婉心中暗自得意,以为这下能让苏瑶下不来台,看她还如何在这选妃场合中出风头。
苏瑶面色平静如水,眼眸中不见丝毫慌乱,面对苏婉这突如其来且饱含恶意的刁难,她仿若只是听到了一句无关紧要的玩笑话。
只见她轻轻拂动衣袖,仪态端庄,周身散发着一种不卑不亢的气度,从容开口:“妹妹此言差矣。”
声音清脆悦耳,不疾不徐,在这议论纷纷的宫殿内清晰地传开,瞬间让周遭的嘈杂声弱了几分。
她微微抬眼,目光坦然地直视苏婉,眼神中带着一丝淡淡的无奈,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续道:“自我得知太子心怀天下,对民间疾苦尤为关切,便想着尽己所能,为日后辅佐太子、治理国家积累经验。
所以才会微服出府,去京城的大街小巷、市井村落,亲眼看看百姓的衣食住行,亲耳听听他们的诉求与心声。”
说到此处,苏瑶微微侧身,面向皇上与太子,微微欠身行礼,态度恭敬而诚恳 :“皇上圣明,太子殿下心怀苍生,苏瑶深知民间实情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才出此下策。
若妹妹觉得我此举有任何不妥之处,大可以向皇上和太子殿下细细说明,还望皇上与太子殿下明鉴。”
一番话说完,苏瑶挺直脊背,神色坦然,静静地等待着众人的反应,那副不慌不乱的模样,与苏婉的急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皇上听了苏瑶的话,不禁眼前一亮,内心对她的欣赏又增添了几分。
他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许之色,抬眸看向太子,缓缓开口道:“此女聪慧过人,面对质疑,应答条理清晰,毫无慌乱之态;且心怀天下,深知民间疾苦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所思所为皆是为江山社稷考虑,与你一心为民的志向甚是般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