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个月,陆应州的私房钱就丰厚了不少。
我拿出一部分钱,让府里的管事收一收京郊的良田。
陆应州看到千亩良田的田契,笑得开怀,称赞我勤俭持家。
怎么能不算勤俭呢,我拿出去的银子不过几百两,远远不够在京边买下那么多地所需的银钱。
我被夸得很高兴,只是偶尔还露出点忧愁的情绪。
陆应州问起,我只搪塞过去。
忽有一日,侯府偏门来了一对老夫妇,自称是侯府亲戚。
可他们穿着破烂,一脸穷酸相,自然被门子呵斥。
几度纠缠,门子恼怒,老夫妇被堵在墙角好一顿打。
却正巧被回府的陆应州碰到,听到那老妇念叨着“如玉姨娘。”
顺手把人带进了府。
这对夫妇自然是我爹娘。
那日让巧儿给的五两银子,看着不少,但若是想让体弱多病的人康健起来,是远远不够的。
他们能找上门来,自然是我预料之中的事。
时隔多年未见,再是亲近的血缘也多了几分生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