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藕片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张建国何玉芳 全集

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张建国何玉芳 全集

石头会长大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赵家村村委会开会商量一番后,就在要村里派五个年轻人去乡里帮忙,而好巧不巧的是刚好赵元成的三个兄弟,都符合要求。他们和另外两个没结婚的小伙子,一起要被派出去。本来赵元军他们还不同意,可是架不住黄三派出村支书赵杰,给他们做思想工作。赵杰也是赵家人,现在赵信被押到乡里后,他就是赵家村目前最有威信的人。赵家经历了赵元成被判刑,赵信被关押后,整个村的赵家人都围在了赵杰身边,而赵杰来劝说赵家三兄弟,最合适不过。“元成被判刑,你们年纪也不小了,留在村里人家一说是劳改犯的兄弟,这对你们不公平,就算是有的不介意,愿意嫁给你们的姑娘那质量也不行,我看你们一个个年少有为的,出去,机会还是要多点……”赵杰这话倒是戳中了赵家兄弟的心,因为原本老大赵元军有一个...

主角:张建国何玉芳   更新:2025-04-09 13:5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建国何玉芳的其他类型小说《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张建国何玉芳 全集》,由网络作家“石头会长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赵家村村委会开会商量一番后,就在要村里派五个年轻人去乡里帮忙,而好巧不巧的是刚好赵元成的三个兄弟,都符合要求。他们和另外两个没结婚的小伙子,一起要被派出去。本来赵元军他们还不同意,可是架不住黄三派出村支书赵杰,给他们做思想工作。赵杰也是赵家人,现在赵信被押到乡里后,他就是赵家村目前最有威信的人。赵家经历了赵元成被判刑,赵信被关押后,整个村的赵家人都围在了赵杰身边,而赵杰来劝说赵家三兄弟,最合适不过。“元成被判刑,你们年纪也不小了,留在村里人家一说是劳改犯的兄弟,这对你们不公平,就算是有的不介意,愿意嫁给你们的姑娘那质量也不行,我看你们一个个年少有为的,出去,机会还是要多点……”赵杰这话倒是戳中了赵家兄弟的心,因为原本老大赵元军有一个...

《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张建国何玉芳 全集》精彩片段


赵家村村委会开会商量一番后,就在要村里派五个年轻人去乡里帮忙,而好巧不巧的是刚好赵元成的三个兄弟,都符合要求。

他们和另外两个没结婚的小伙子,一起要被派出去。

本来赵元军他们还不同意,可是架不住黄三派出村支书赵杰,给他们做思想工作。

赵杰也是赵家人,现在赵信被押到乡里后,他就是赵家村目前最有威信的人。

赵家经历了赵元成被判刑,赵信被关押后,整个村的赵家人都围在了赵杰身边,而赵杰来劝说赵家三兄弟,最合适不过。

“元成被判刑,你们年纪也不小了,留在村里人家一说是劳改犯的兄弟,这对你们不公平,就算是有的不介意,愿意嫁给你们的姑娘那质量也不行,我看你们一个个年少有为的,出去,机会还是要多点……”

赵杰这话倒是戳中了赵家兄弟的心,因为原本老大赵元军有一个对象,但是在赵元成被判刑后。

他对象家里已经让人传话来,把以前收他家的一些东西都退回来,两人分手以后各自婚嫁都不能再干涉了。

赵元军气的不行,可在想一想父亲被派去修渠道那边,十天半月才能回来一次,回来也累得不行,他们这些烦心事就不要再告诉他了。

现在赵杰这样说,倒是让赵元军觉得他的话有几分道理。

兄弟一商量,同村一共有五个人,都是那种能干活的没结婚的小伙子,也许外调到乡里还真的有一丝丝出路,赵家兄弟终于点头高高兴兴的保证不给村里抹黑,在乡里好好干。

赵杰这事办的不错,黄三在心底记下来了。

而此时赵家壮年男人,全部都不在村里,张建国此时一根紧绷的弦才彻底松懈下来,这一晚上,他家把上次在黑市里买的猪大肠洗干净卤煮好,用青辣椒炒了一大盘。

又蒸了一份鸡蛋,炒了一个青菜,张建国和张元顺爷两人美美的喝了几杯酒后,就早早的睡下。

这一觉,一觉睡到大天亮,让张建国只觉得浑身轻松。

在家待着也没啥事,索性去村里上工看一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他一去村里,就看到不少人和他打招呼,有人就笑着说他家昨晚上吃啥好东西了,半个湾子里都闻到了肉香味。

“去医院检查了一下,猪肉没票买不起,看到有一副大肠,就洗洗回来煮,你们要是喜欢吃,下次可以起来早一点,去乡里买点,那东西可比肉便宜太多了……”

张建国也没以前那么小心了,毕竟以前是赵信当村长,那真是时时刻刻都想着找茬。

这会黄三当村长处处维护自己,张建国日子好过多了。

“哎呀,那个猪大肠不好洗,稍微弄不好有一股子味道,今年估计是干旱,原本卖五毛五的猪肉,我的乖乖,前些天一看,居然卖倒六毛五,这过年都吃不起一顿饺子呀!”

有村民也在感叹着。

这会大家也刚刚不饿肚子,想吃饱吃好还不行,像荤腥猪肉啥的也只有过年才能吃一点。

“对,对,猪肉涨价了,其实不涨价也买不起,我这不是受伤身体不好,才弄点荤腥尝尝!”

张建国这一解释,许多人也纷纷点头表示理解和羡慕,有的还在说他家看不出来,还是攒到了钱,他一家人齐心有本事,给张建国治病后,偶尔还能弄点肉打打牙祭,哪怕就是猪大肠,那也是美味之极的好东西呀!


“杨雄,我记得嫂子好像读过书,读的是初中吧……”

“啊,只读了个初一!”

那边杨雄笑了笑,看看媳妇,一边的刘桂花用胳膊肘碰了一下男人,也笑了笑,其实如果没有杨老太经常作妖,他们两夫妻的感情挺好的。

“读个初一就很强了,咱们村里的记分员,小学都还没毕业呢,就因为她姓赵,这也太不公平了,我要是有机会,我宁愿选桂花嫂子当记分员,至少她人踏实肯干也公平……”

张建国像是不经意的提了一句,却让刘桂花一愣,有些不好意思的表示,自己怕是没那本事呀。

“这要啥本事,你又不是不识字,只要不偏心,记分员多好呀,你还有空能带一下你家小的……”

张建国这一说,让刘桂花心底一喜,是呀,记分员多好呀,活轻松不说,关键是能照看一下自己的孩子,她去上工,家里孩子由婆婆照看,怨言颇多这不天天都在找茬。

要是自己能当记分员,还能抽空带带孩子,也许婆婆就没那么多怨言了。

所以她使劲扯了一下男人的胳膊,眼神里满是期待,而杨雄愣了一下,摸摸头,似乎有些为难。

可架不住张建国指点他,说他卷的烟叶好,抽空的时候多散散烟,他们家两口子做事村里人都知道,踏实肯干人又好。

没看到村里,都是姓赵的当村干部,姓赵的没意见,那村里姓杨的,姓黄的,姓刘的,肯定有意见!

张建国这一说,还真把杨雄和刘桂花说的心痒痒的。

所以休息的时候,杨雄还真的把自己卷的烟散出来,一起休息的男人一人给了一根,这让不少喜欢抽烟的男人更是喜出望外。

烟也是好东西呀,也就杨雄媳妇心疼他,还给他种了两垄烟叶,别人家的婆娘,可舍不得这样霍霍好不容易开出来的一些荒地。

今天张建国干活很卖力,不时抢到众人前面,倒是让跟他一起干活的几个村民都笑眯眯的,还能抽空喝口水,那水是张建国特意带来的茶叶水。

说是茶叶水,其实就是山上野茶叶子揉一下,扔几片在里面变了色而已。

可即便这样,也是好东西,毕竟这会每家每户吃水都不是特别的充足,很多人都舍不得像以前一样带大茶壶来喝,就更不要说分给大家伙一起喝。

所以不少人都对张建国竖起大拇指,觉得他很仗义。

张建国也笑眯眯的,可是等到他去记分员那边看工分的时候,突然就炸毛了,指着赵丽丽鼻子就骂了起来。

“你还算是一个人吗?还记分员,连我们普通老百姓的觉悟都没有,我们还知道同工同酬,大家干一样的活,凭啥别人都是十分,我就是八分,今天这事你不给我一个交代,我就去乡里告赵家村,从村长到记分员到队长支书全部都姓赵,这是严重官僚主义欺压我们普通老百姓……”

张建国的嗓门大,这一嚷嚷,连骂带吼闹的动静非常大。

原本大家都是还了村里的工具后,在看一下自己当天的工分,这个点就都会回家。

看着张建国不依不饶的骂,不少人就停下了脚步,有些窃窃私语。

张建国骂的狠,从记分员开始骂,到大队长到支书到村长,统统骂了一个遍。

这里面唯一没骂的是民兵连长黄三,那是因为人家是退伍军人,叔叔又是伤残老兵,人家当这个民兵连长人家有资格。

“听听听,张建国,这都是选举以多数票为准选出来的,并没有你说的那样不堪,你别胡搅蛮缠!”

赵信看着张建国就头疼,他侄子被扭送到乡里去了,他们还在想办法救人,这张建国又整出幺蛾子了。

其实每个村像村长支书这些,都是老百姓选举选出来的。

赵家村姓赵的人多,选出来的村干部,自然都是姓赵,这有啥奇怪的?

但是这明明很正常的话,落到张建国嘴里,就不是那回事了。

“村长和支书以及队长都是选出来的,那记分员呢?记分员可不是选出来的,这赵丽丽直接是你指派的,我可没说错,这样品行不端的人当记分员,真是蛇鼠一窝……”

张建国又骂了起来,骂的赵信恨的他牙痒痒,头上青筋直冒,此时心底暗骂赵丽丽不会办事,给张建国穿小鞋都不会。

“你骂谁蛇鼠一窝,我撕烂你的嘴,你张建国就是一个二流子……”

赵丽丽也气的浑身发抖,平时总是受人捧着尊敬着,哪里受过这样的气,上来就要去打张建国的嘴,却被身边的人一把拉扯着不让去。

场面一下子混乱了,不少村民也趁机表示,赵丽丽这情况确实不适合当记分员,不行就换一个吧。

一说换记分员,当时嚷嚷的倒也不少,都同意换记分员,最后赵信黑着脸点头同意。

那边张建国却又不乐意了。

“换一个,那还是姓赵,赵家村的还是姓赵的一手遮天……”

张建国此时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模样,他这话让一些外姓的村民,此时也纷纷表示,再选记分员,应该考虑一下外姓的大姑娘小媳妇。

人家隔壁柳家湾村干部都不全是姓柳的。

“晚上村干部开会,再议……”

赵信此时看张建国更是不顺眼,想着得早点把他收拾了,这个刺头不收拾,对于他的工作不好展开,下面的队伍都不好带了。

只是这记分员,到底选谁呢?

赵信在心底盘算着。

回去的路上,杨雄和刘桂花两个看到张建国打招呼,张建国都没搭理,只是趁着没人注意到的时候,喊杨雄过来,对着他耳边一顿嘀咕,说得杨雄一愣一愣的。

不过很快点头,表示自己一切听张建国的。

傍晚,张建国家里还没吃饭,他家还在做院墙,就听到隔壁杨老太一通骂,说是自己家的鸡不见了,好像被张建国家偷走了。

杨老太那战斗力超强,骂的张建国家里闭门不出,何玉芳还嘴了几句,根本不顶用。

而最后还是杨雄在柴火堆找到了鸡,这场战斗才算结束了。

可杨老太依旧不依不饶,还是堵着张建国家里骂了好几声才罢休,而这一场骂战到晚上的时候,全村人几乎都知道了。

包括赵信。


从黄三家里出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黄三把张建国送出门,一直送到看不到为止,他这才回到家里,一颗心还砰砰直跳。

他看到叔叔还在家,一副略有所思的模样,忍不住的擦了一下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滴,有些紧张的看了一眼叔叔。

“看你那出息,人家张建国敢说,你咋就不敢做?我觉得,他那想法很好,你,你不妨试试,反正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再说,对你也没啥损失,你说是不是?”

黄大爷这话说的黄三不住的点头,原本有些慌的脸上倒是出现几分坚毅。

对呀, 人家张建国都敢想敢说,他为啥怕了?

男人就不该太怂了,有些时候,机会来了还是要想办法争取一下,要不,试试?

想通这些后,黄三把黄大爷送了回去,路上还把张建国说的事情,在心底好好的琢磨了一番,只觉得,他说的那些招还真的是可以。

这事情一旦成了,黄三想一想都很激动,这一晚上他都没睡好,一闭眼就是张建国说的那些话。

张建国回到家,父母在家正在生气,一问才知道,原来张元顺去找赵家人要医药费,被赵元成的哥哥赵元军怼了几句,两人差点打了起来。

要不是当时有不少村民看着不对,帮着拉扯一下,张元顺说不定要吃大亏了。

“赵家人欺人太甚,仗着兄弟多,简直无法无天了,还威胁要动手打我,有本事把我打死呀,打死我他们也要偿命的,我都四十多岁了,有儿子有闺女活够本了……”

张元顺这话听的张建国头皮发麻。

父亲总是这种心态可要不得,赵家兄弟人多,没有赵元成还有赵元军和其他赵家人。

至于他想要杀人偿命,那也要看值不值。

“爸,你又说啥混话,咱们家下面有那条暗河,发财过上好日子那是指日可待,你的命可金贵了,你是瓷器犯得着和那些瓦块碰吗?那赵家人算什么东西,他们兄弟几个人的命加起来,都没你一个人值钱,可不能再这样说,也不要一个人去找人家……”

张建国板着脸把父亲训斥一顿,告诉这事得听自己的,他自有安排,这钱要不要没所谓,有证据就好,明天去乡里闹。

而且他还会找一些助力。

光靠蛮力是不行的,老百姓想办成一点事情,必须得想点办法或者借力。

而且父亲这脾气,总觉得把他留在老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就像是一个炸药桶,张建国都担心他随时爆炸,就像是前世一样被人打死。

真到了那个时候,真是后悔都来不及了。

张元顺有些不高兴,但是被老婆何玉芳瞪了一眼后,也只有生闷气了。

儿子有主意,听他的准没错,毕竟这地下暗河就是他发现的。

晚上张元顺念叨着,说是家里钱这次花了不少,要不,再去卖点鱼?

“暂时不去了,明天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做,顺便,前后院墙都得赶紧修好,这也是大事……”

张建国有自己的主意,这个关键时候肯定有人注意到他们,特别是赵家人,晚上还是小心点。

他手里暂时也不缺钱,还是先把赵元成的事情搞定后,黄三的事情有眉目后,再去黑市靠谱一点,也不急于这一时。

第二天张建国要去乡里,赵信有些不高兴,村里要是多几个像张建国这样的混子刺头,他的工作就没法子展开了,所以赵信就让刘桂花直接给张建国记一个旷工。

这会还是靠工分吃饭分东西,没有工分过年连粮食都分不到。

刘桂花给张建国记零工分的时候,心底都替他担心,这没工分他们一家吃啥呀。

粮食都不够分的。

张建国出村没多久,就碰到赶着毛驴车的黄三,他是特意来这边等张建国的。

路上,黄三问张建国一句话。

“你有把握吗?几成……”

“有,足有七成以上,你要是配合,八成足够了!”

张建国一脸坚定的来一句,这让黄三的心都火热起来了,他看着张建国还是有些犹豫,毕竟他昨天说的事情有点让人不敢置信。

“我,要不,咱们先试试?”

“成,你到时候听我的就好,反正你没啥损失!”

张建国笑了一声,在路上很快和黄三达成了一致。

其实今天黄三很巧合的也去乡里,就说明一个问题,黄三还是信他的,所以这事能成。

只要这事成了,父亲的危机就能慢慢解决了。

也许,他就不用像前世一样被人活活打死,却无处伸冤。

路上,黄三和张建国聊了很多事情,有些事情是张建国没想到的,但是他都暗自记在了心底,就差拿个小本子记上。

黄三对于乡政府比较熟悉,而且他们民兵会经常送一些人来这边,赵元成的案子他打听一下,并且把相关人员和张建国介绍了一下。

张建国向相关工作人员叙述了赵元成被抓后,赵家人昨天还和自己父亲起争执,甚至动手的事情,也简单的说了一下,然后表达自己的希望,那就是对赵元成不和解严惩不贷。

“这个案子有点严重,最终要是判刑或者坐牢的话,是要送到县里去的……”

乡里的工作人员和黄三熟悉,很快告诉了他们答案,而黄三则表示,这事他熟悉,他来跑一跑就好,让张建国不要担心,直接等消息就好了。

果然等到张建国回村后一天,就有消息传出来,赵元成被送到县里去了,要判刑要坐牢。

而听到这个消息的赵家人,这下彻底慌了,被赵信推出来传信的杨雄,最后也撂挑子了,表示是自己最笨不会传话,让赵家人自己想办法,毕竟把人伤的那么重,让人家自己花费那么多钱,总得有所表示才行。

所以,当张建国正在看父亲带着几个村民修院墙的时候,赵信来了。

一起的还有赵诚,那赵诚手里还拿着一个竹子编成的篓子,里面放了一包糖还有一块肉以及两瓶水果罐头。

这礼物,算得上是特别的贵重。

可张建国都没看那些东西,直接表示他家很忙没空接待,连门都不让人进!


这天一直不下雨,赵家村仅有的一口水井,水位也越来越低了。

而这会有人发现在村子的上游十多里外的山上,原本有一处山涧居然还有一些水,只是这山涧被一些石头给拦住了,水根本就流不下来。

去那里取水那路又非常的不好走,现在只有两种方案,一种是炸掉山涧的巨石,一种是在山涧边修路,最起码得人能通过的道路,而这两种都需要炸石头。

因为那个山涧就是两个石头山的中间,周围都是那种石头根本就没有路。

埋火药炸石头的活,就被分派下来,好巧不巧就有张建国。

张建国自然是不同意,赵信就放出话,要是他不听从村里的安排,他家的今年的粮食就别想要了,毕竟,他前段时间一直借口生病,根本就没上工干活,当然要是他肯去干活,以前休息的时间全部给他算工分补粮食。

这要是换成其他村民,那是根本就没办法抗拒。

因为一旦抗拒不从就没有工分和粮食,不到过年就要饿肚子了,会落下饥荒,搞不好为填饱肚子得去借债弄得几年都还不上。

对于农村人,最怕的就是饿肚子落下饥荒,所以很多时候就算是明知道有危险, 他们也会硬着头皮上。

只是这次,张建国不同意,开大会的时候直接就提出来。

说去十几里外的山涧取水不行,一来太远了路不好走,去一趟得花费不少的时间。

既然大旱之年山涧有水,说明赵家村地下水源肯定还是很丰富的,至少证明有还有水,这样与其去十几里外炸石头开路取水,还不如想想办法,在村里重新挖水井,或者找一找原本那些水井。

也许比去山涧取水更方便更有可行性。

张建国这种说法,其实很多村民都觉得有道理,就算是山涧那边有水,可这往返差不多三十里地,加上又是山路崎岖难行,这弄点水实在是太难了。

要是真的在村里再挖一口井,只要有水,就能解决人们吃水困难的问题。

“我们可以试试让张建国去找水,也可以让一部分人去修路或者去炸石头,两边都准备,谁先给村里弄到水,就听谁的……”

这一次黄三站出来,非常的支持张建国的意见,毕竟村里缺水这是事实。

能给村里弄到水,这就是能耐,不一定非要这样的人去放炮炸火药。

这也是黄三第一次站出来,反对赵信,提出自己的看法,而这一次记分员刘桂花犹豫一下,也表示可以让张建国试试,说要是村里多一口水井的话,大家就轻松许多了,也不用腾出大量时间去找水。

赵信异常不满的瞪了一眼这刘桂花,这才让她当了几天的记分员,就敢跟自己唱反调了,敢向着张建国说话,这还想不想继续干?

“要是张建国同志能找到水源,或者,有一定的把握找到水源,我觉得,都可以让他试试,万一不行,在去炸山放炮也行,毕竟总得试试更好的路!”

说话的是村支书赵杰,他是赵家村最有文化的人,是以前的高中生,在村里也是很有威信的,他这样一说,许多人都觉得有道理。

最后赵信虽然有些不乐意,但还是少数服从多数,让张建国和黄三负责在村里找水,给他们一个星期的时间,要是这一个星期找不到水源,那么就让张建国去炸山放炮,保证村里人去山涧取水的路好走一些。

“一个星期太少了,最少也得一个月时间呀,这要是找水源容易的话,村长早就带人找出来了……”

张建国故意装作很焦急的模样,一个劲的说时间不够用。

其实,他发现地下暗河的时候就很仔细的想过,也回忆过前世村里几口水井,哪一个下面有可能和暗河连接在一起。

只有找到那通往底下暗河的水井,才能彻底的解决村里吃水问题。

“那不行,村里人哪能等那么长时间,最多半个月,你要是干不了没信心,干脆直接去放炸药炸石头修路算了……”

赵信脸一板,他本来就想让张建国去干危险的事情,现在黄三出面搞了这个提议,能给他半个月时间已经是心不甘情不愿。

“那行就这样说定了,回头和我和黄三哥一起找水源……”

眼见赵信已经有些恼羞成怒,张建国想了想就一口答应了,在看黄三一直目光看向他,他忍不住给黄三一个微笑,那意思是让他不要急,他心底有数。

既然要找水源,张建国和黄三倒也不敢偷懒,而是很快把村里几口水井的位置都跑了一遍。

赵家村比较大,位置也很宽,原本村边有条大河,不过大旱年大河也没水了,河底只剩下光秃秃的石头。

黄三表示,他们可以试试在河底打水井,也许,比别的地方出水的几率大一点。

剩余村里其实还有四口井,这四口井原本分布在村里四个角落,平时都有水,水质还很清澈,可大旱之年这四口水井都干枯了。

村里人也试过,把水井往下挖,也没有见出水,所以也就放弃了。

但是这一次张建国打算每口水井都下去看看,毕竟,他知道有地下暗河,说明赵家村这个地方地下水丰富,这种情况下不应该缺水,最多也就是没找对位置。

或者水井的深度不够,不然,怎么会缺水?

张建国甚至怀疑,十多里外的山涧之所以有水,很有可能就是因为通着地下河的缘故,要不然这大旱年的哪来的水?

“黄三哥,你让我父亲在水井上面放绳子,我在下面看一看,最好带上工具……”

张建国打算下水井去看看,可是他又要求,就是让自己父亲张元顺在水井上面守着。

不是不相信别人,是张建国觉得自己安全很重要,他得罪赵信,人在水井下面,上面要是掉下去一块石头或者啥的,对于下面的他就是灭顶之灾、

他不愿意,把生命掌控在别人的手里,要是必须要下井,那水井上面的人必须得是自己的父亲。


正在这卖猪肉心底盘算得失的时候,那龙爷直接把那猪肉往手里一提,两百多斤猪肉就这样徒手提起来了。

吓的那卖猪肉一下子傻眼了。

周围一阵叫好声,一边的张建国也暗暗吃惊,这个龙爷当真人不可貌相有两把刷子。

两百多斤猪肉,他一个壮小伙子都不一定挑的动,但是龙爷两只手直接提起来,这怕是有点功夫在身上,难怪这黑市上讨生活的都尊称一声龙爷。

“对不住呀,兄弟,我们冒失了,第一次来真的不懂规矩,这位大爷和兄弟你们可别见怪……”

那卖野猪肉的人被镇住了,此时一下子点头哈腰的变得十分乖巧。

他们直接跟着龙爷去了对面一块空地摆摊,还不住的向龙爷道歉,甚至忍痛割下来三四斤猪肉,要送给这龙爷,却被那人拒绝了,表示前三次在黑市上做生意不收任何费用。

后面,要是他们还来黑市卖东西,收五分或者一毛钱即可。

一毛钱?

这卖猪肉的松了一口气,一斤野猪肉都好几毛钱,只拿出一毛钱出来,他们自然是很乐意的。

只有张建国对那已经离开的龙爷十分的感兴趣,正竖起耳朵在听黑市上关于龙爷的一些传闻。

有人说龙爷以前被道士收养长大的,也会一点功夫,还会给人治病。

这个黑市是他带头搞出来的,原本城里吃啥买啥确实不方便,那会他弄来不少粮食很便宜,比粮站还便宜两分一斤,然后很多人打听到消息,都是半夜偷偷的来买。

再后来有便宜点的猪肉,还有一些贵一点的东西,都有卖的,不要票。

黑市也被关了一两次,是有人打架闹事被人举报了,龙爷被人抓走了,但是后来又被放了。

黑市就搬到这边的空旷地,比原本的胡同那块都大了许多。

至于附近知道的人,偷偷拿一些家里的东西来卖,一般也不收钱,就是进场售卖的那些二道贩子会收点钱,很少,五分一毛不等。

卖的人多了,来买东西的人就多了,黑市这边就慢慢活跃起来了。

而市场的人都很尊重龙爷,而他一般在市场上转悠的不多,还带了几个徒弟,偶尔帮着维持一下秩序等等,更多的时间,龙爷好像就在一间屋子里喝茶。

张建国刚把鱼摆好,很快就有不少人围了上来,他和父亲两人马上忙碌起来了,偶尔会瞥一下对面卖野猪肉的,那边生意似乎不太好。

好像卖六毛钱一斤有点贵,加上刚才这两人闹事,落到不少人的眼里,人家都不太敢上去买东西,怕他们不讲理,所以买的人就少。

那两人看着张建国这边,不停地卖鱼收钱,让他们都觉得有些眼红。

后来那两人有点着急,把野猪肉卖到五毛钱一斤,买的人这才多点,而张建国他这边的鱼都快卖完了。

“我要条最大的鱼!”

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虽然周芷兰也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但是张建国还是一眼就认出她了。

“好了,最大的鱼!”

张建国从后面拿出一条提前放好的,十几斤的大鱼,递给周芷兰,却被她要求称一下,而且周芷兰一分没少把钱递给了他。

“爸,剩下一点你来买,我去逛逛!”

张建国看到周芷兰提着鱼冲着他使眼色,马上就明白了,上次他和周芷兰说过,说是三天后在黑市上,他有很重要的事情和她讲。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