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藕片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看我气晕他罗乐萱唐千琴小说

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看我气晕他罗乐萱唐千琴小说

南无火蛾万千悲勇 著

其他类型连载

那士兵沉吟了一下,略微组织了下语言,毕竟李承乾让他传的话,实在太过大不敬了。“额...太....李承乾他有话让在下告诉陛下。”听到这话,在场三人瞬间抬头,这士兵是去传旨让张掖守军缉拿李承乾的,怎么可能遇到?这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张掖守军提前把人抓到了,但没有朝廷旨意张掖守将断不敢调兵。除去这个,就是李承乾自己一脑袋扎进张掖城自投罗网去了,那可能吗?李世民面色冷峻:“说!”“启禀陛下,臣并未见到张掖守将李武,而且根据情况看,张掖好似已经被李承乾攻陷。”根据之前李世绩传来的信息,李承乾手里人马不过千,怎么可能攻陷拥有数万守军且城防坚实的张掖。“详细说下你在张掖看到的一切,还有那逆子让你传什么话给朕了?”士兵闻言,完整地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主角:罗乐萱唐千琴   更新:2025-04-15 15:2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罗乐萱唐千琴的其他类型小说《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看我气晕他罗乐萱唐千琴小说》,由网络作家“南无火蛾万千悲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那士兵沉吟了一下,略微组织了下语言,毕竟李承乾让他传的话,实在太过大不敬了。“额...太....李承乾他有话让在下告诉陛下。”听到这话,在场三人瞬间抬头,这士兵是去传旨让张掖守军缉拿李承乾的,怎么可能遇到?这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张掖守军提前把人抓到了,但没有朝廷旨意张掖守将断不敢调兵。除去这个,就是李承乾自己一脑袋扎进张掖城自投罗网去了,那可能吗?李世民面色冷峻:“说!”“启禀陛下,臣并未见到张掖守将李武,而且根据情况看,张掖好似已经被李承乾攻陷。”根据之前李世绩传来的信息,李承乾手里人马不过千,怎么可能攻陷拥有数万守军且城防坚实的张掖。“详细说下你在张掖看到的一切,还有那逆子让你传什么话给朕了?”士兵闻言,完整地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看我气晕他罗乐萱唐千琴小说》精彩片段


那士兵沉吟了一下,略微组织了下语言,毕竟李承乾让他传的话,实在太过大不敬了。

“额...太....李承乾他有话让在下告诉陛下。”

听到这话,在场三人瞬间抬头,这士兵是去传旨让张掖守军缉拿李承乾的,怎么可能遇到?

这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张掖守军提前把人抓到了,但没有朝廷旨意张掖守将断不敢调兵。

除去这个,就是李承乾自己一脑袋扎进张掖城自投罗网去了,那可能吗?

李世民面色冷峻:“说!”

“启禀陛下,臣并未见到张掖守将李武,而且根据情况看,张掖好似已经被李承乾攻陷。”

根据之前李世绩传来的信息,李承乾手里人马不过千,怎么可能攻陷拥有数万守军且城防坚实的张掖。

“详细说下你在张掖看到的一切,还有那逆子让你传什么话给朕了?”

士兵闻言,完整地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同时也将李承乾让他传的话说了。

李世民此时脸色铁青,明显是又被气的不行,一拍桌案站了起来

“来长安看朕?这逆子是要和他的父皇刀对刀兵对兵吗!凭他也配!”

虽然愤怒,但也猜出李承乾这是跟朝廷打了个时间差,用皇太子身份骗开的张掖城门。

不过他想不明白的是,凭李承乾手中战马,如何能昼夜不停疾驰二百多里地的?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也想明白了其中道理,但心里也和李世民疑惑同样的问题。

难道是朝中有统军大将暗中支援给李承乾的战马?或者说是李世绩隐瞒了什么?

李世民直接起身,声音冰冷:“速召众文武前来太极殿。”

小半个时辰中,太极殿中,文武群臣云集。

他们虽不知道李世民为何这个时间召他们前来。

但见其神色冷峻,一副要吃人的模样,也都没说话。

过了良久,李世民神色逐渐平静,他现在心中已经不把李承乾当做儿子了,而是对手。

他李世民面对对手时绝不会被情绪所左右,无论这人是对他长兄如父的兄长,还是自己的嫡长子。

“房玄龄,你将事情经过跟诸位说一遍吧。”

房玄龄闻言立刻开始说起事情经过。

众大臣听完后,神色各异,不过他们这些人都打了半辈子仗,也都意识到战马的问题。

但他们也绝不相信,是李世绩谎报情况,因为如果他已经投靠李承乾,直接在李世民昏迷时,率军回头清君侧就完了呗。

长孙无忌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臣以为,绝不会英国公所报有误,这其中可能有我们不知道的原因。”

众人也都是这个意思,纷纷出言。

“陛下,李将军为人谨慎,他奏报绝不会出错。”

“没错,英国公追随陛下多年,忠心耿耿,天地可鉴。”

“诸位大人所言甚是,臣愿以性命担保。”

李世民其实也明白,李世绩绝对不会背叛他。

但问题就来了,李承乾部队是怎么凭一人一骑,昼夜不停疾驰的。

这时在朝堂上极少发言的,大唐军神李靖罕见出列。

“陛下,臣觉得这事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李承乾手里有能增加战马奔驰距离的东西。”

这话一出,瞬间激起一阵讨论。

能让一匹战马昼夜不停疾驰的物品,可以说是改变当前战场环境了。

特别是对草原作战时, 若一名骑兵携带多匹战马,草料负担便会加重,若仅一人一骑,又无法深入敌境进行奇袭。


“快,给翼国公搬个垫子来。”说完,上前拉住秦琼的手,语气中带有责怪意味:“最近总是下雨,你身体不好,还进宫作甚?”

原本历史中的秦琼早在三年前就已经病逝,死的时候也才五十六岁。

按理来说,这种能在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的猛人,都是天赋异禀、气血充盈,一般不会这个年纪就病逝。

究其原因,是李世民征战天下时,麾下将领包括他自己全都舍命拼杀,而且还都不是一般的舍命,而是舍到自己死不死无所谓,敌人必须得死。

史书有载:“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

这话大致意思就是,李世民每次看到敌军在阵前装X,必然放出秦琼将装X的砍死在万军之中。

还有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的“岂可以一马丧勇士”,激得尉迟敬德直接单人单骑冲入万军丛中杀将夺马。

这种内卷式的舍命拼杀,致使这些将领大多晚年身体不好。

而且李世民还笃信丹药之术,没事就给这些身体不好的将领送丹药。那玩意多是剧毒的金石炼成,这些人不早死才怪。

因此,刚穿越到大唐时的李承乾,便想借帮他们调理身体打好关系。

他自然明白秦琼这些武将的病因所在,便弄了些驴皮和补血药材,做成了补血上佳的驴皮阿胶送给他们,同时告诉他们食用这个东西就不能再吃丹药了。

但没成想,这些人对李世民实在是太忠心了,根本不想跟他扯上关系。一堆阿胶送出去,换来的只是几声“多谢殿下”。

秦琼坐下后说道:“这不是知道陛下刚刚苏醒就忙于朝政,怕您亏了身子,给您送来些补品。”

他虽贵为帝王,富有四海,但听到这话还是非常高兴的。

“叔宝,你可真是的。说到送补品,你身体不好,也该是朕送你才对。况且朕这宫中什么珍贵药材没有,还缺你那点补品?”

秦琼摆了摆手,起身道:“陛下此言差矣。您宫中固然有珍贵药材不假,但臣这补品您可没用过。”

说着,秦琼单臂一挥,摆了个架势,而后连出三拳,每一拳都带着凌厉的破空之声,气势逼人,屋中灯火都随着拳风摇摆不定。

李世民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叔宝……你?你的病好了?”

“哈哈,那是自然。”

其实李世民这几年身体也是每况愈下,没办法,昭陵六骏基本上都被射成了刺猬,马上的人可想而知。

“全靠你要给朕的补品?”

“没错。现在陛下还觉得臣的补品不如您宫中的珍贵药材吗?不过食用这补品,就不能再服用丹药了,还请陛下切记。”

“哈哈哈哈,好,好,好!有如此神药,你我君臣又能并肩作战了。”说着,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你也知道,朕有意在后年亲征高句丽,为大唐扫平最后一个威胁。”

秦琼听到这话,顿生豪气。

“好,那臣就跟陛下并肩作战,扫平高句丽!”

此时,李承乾若是在场,肯定要猛扇自己大嘴巴子。

按照历史,李世民在贞观二十三年驾崩,也就是说他只要在大漠坚持七年就行。

但如今李世民吃了阿胶补足气血,又不再服用有毒丹药,还指不定能活多久。这岂不是妥妥地给自己挖了个坑?


其实程咬金将李承乾的心思猜了个正着,他就是要当着两位重臣的面,将李泰的罪名坐实。

另外,他还有一层谋划,就是希望借这个事情给李世民造成一种程、李也卷入皇子争斗中的幻觉。

李承乾也不知道唐代有没有把毒药藏在牙齿中的黑科技,反正他前世在电视剧里是看过。为以防万一,指着被刺客冷声道:“把他的牙全给打碎!”

程咬金思虑片刻后,决定还是连夜审问为好。因为这件事李世民肯定会追究,如果真出意外,他难免有包庇之嫌。

“殿下,稍等,臣这就派人通知李帅。”

此时,李绩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马匹毛色乌黑发亮,四蹄稳健有力,身上盔甲在月光映照下泛着冷冽的光芒。

他一手紧握着缰绳,另一只手则展开一幅羊皮地图,目光凝重地在地图上扫视。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和线条,看了片刻后,他好似发现了什么问题,眉头突然紧紧皱起。

这时一阵北风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尘土,同时吹得他身后披风猎猎作响。

李绩的目光从地图上移开,抬头望向远处的山峦起伏,声音冷峻道:“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进,务必在天亮前再行十里。”

“遵帅令!”

李绩不愧为历史上数得着的名将,帅令下达后,不过片刻功夫,大军行军速度立刻加快,马蹄声如雷鸣般震撼大地。虽是如此,但部队步伐却丝毫不乱。

“报……”一名士兵从后面策马飞奔至李世绩马前。

“什么事如此匆忙?”李世绩皱眉道。

“禀大帅,太子殿下刚才遇刺,现在活捉了一名刺客,程将军让我叫您一起前去审问。”

李绩听到这话,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脸上,罕见地露出惊讶之色。刺客肯定不会冲进几万大军中刺杀李承乾。

谁这么大胆敢在禁军之中安插刺客?

转念间,他便想明白,心中想法和程咬金差不多。同时二人政治立场相同,片刻后便做和其一样决断。

“好,本帅这就前去。”说完,他转头看向副将:“大军按刚才命令继续行军,不得怠慢。”

“遵帅令!”

李承乾和程咬金已经搭好了一个简易帐篷,充当审讯之地。

帐篷四周,程咬金的亲兵个个手持长刀,神情冷峻,将帐篷里三层外三层围住。

帐篷内,李承乾和程咬金并肩坐在一张临时搭建的木案后,案上摆放着一盏油灯,昏黄的火光摇曳着,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中间则是被捆成粽子的刺客,旁边则有数十名士兵紧紧看守。

“报!李帅到了。”

二人闻言,全部起身:“请李帅进帐。”

随后,李绩面色冷峻地踏入帐中,先是和程咬金对视一眼,然后又看向李承乾。

“殿下,没受伤吧?”

李承乾摇了摇头:“多亏程将军反应快,孤并未受伤。”

李绩点了点头,走到二人中间坐下。

以免夜长梦多,见他坐定后,李承乾直接冷声质问下面的刺客。

“说,你是受谁指使刺杀孤?又有多少同党?你身后之人之所以在禁军安插刺客,是不是私通薛延陀?”

他前两句话还算正常,但后面两句就歹毒了。这私通外敌的罪名,可是要诛九族的。

李、程二人对视一眼,心中想法差不多。看来李承乾是知道自己太子之位肯定没了,然后正好借这个机会,直接搞死魏王李泰啊。

那刺客闻言,默然不语,满脸决绝之色,一副要杀要剐随你,我肯定什么都不说的架势。

李承乾明白,他和魏王李泰不和世人皆知,要是他下令刑讯,难免有屈打成招之嫌。

当即转头看向李世绩:“李帅,刺客不说,你看怎么办?”

李世绩听到这话,心里顿时就想骂娘。

他是真不想卷进皇子之间的争斗之中。不过事已至此,他作为大军统帅,也不能一句话不说。

心中默默叹了口气。

“军情紧急,要不直接上刑吧。”

李承乾等的就是这句话,飞快起身,向帐外喊道:“来人,上刑!”

言罢,几名士兵手拿各色刑具,满是倒刺的铁鞭、烧红的炭火、一人高的夹棍。

李承乾看着这些刑具,有点不满意。这刺客明显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这些玩意儿估计很难撬开他的嘴。

程咬金咧开嘴,露出一抹狞笑:“怎么样?现在想说了吗?还是想尝尝这些玩意儿的滋味?这些东西用在身上,你还能不能是个全乎人可就不一定了。”

那刺客果然和李承乾预料的一样,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他抬头冷冷地扫视了一眼士兵手中的刑具。

“程将军,真的要对在下用刑吗?你就不怕得罪人?”

刺客这话,其中意味不言而喻,就是说,审我,不怕得罪魏王?

程咬金这人虽然老奸巨猾,但他作为朝中重臣,曾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此时被人威胁,当即来了脾气。

他面色阴沉:“就算你背后的主子也不敢这么跟我说话。”

言罢,他一挥手:“动刑!”

士兵听到命令,直接挥舞手中铁鞭。伴随刺耳的破空声,满是倒刺的铁鞭顿时让刺客身上一片血肉模糊。

不过这刺客倒也硬气,面对鞭打,竟死死咬着牙,硬是一声没吭。

程咬金见状,冷笑一声:“还是个硬汉,来,给我上夹棍!”

李承乾见状,微微皱眉。这个程咬金武将出身,完全不懂刑讯逼供啊。这刺客本就被贯穿肩膀,再这么打下去,怕是命不久矣了。

“慢,等会再打。”

程、李二人闻言,露出不解之色。

李承乾见状,解释道:“这么打下去,人还没招,就被打死了。”

这刺客倒真是怀着必死之心,整个人都奄奄一息了,竟咬牙说道:“姓程的,是男子你就来,哼一声我是你养的。”

二人此时也明白,简单的刑罚肯定不能让其招供了。

“不知道太子殿下可有高见?”

李绩虽出言问询,不过他对李承乾的固有印象让他觉得,这话问也白问。

一个性格软弱、就知道吃喝玩乐的人,能有什么见地?

李承乾缓缓起身:“孤,倒是有个办法。”

见他真有办法,李世绩露出惊讶之色:“哦?太子殿下还懂刑讯?”


这家伙怎么跟索命鬼似的,不赶紧去休息又跑来骚扰自己干嘛?

李承乾没好气地道:“没睡,怎么程将军也要跟孤一起睡吗?”

这时程咬金已经进入帐内,薛仁贵见状拱手道:“那草民先行告退。”

“嗯。”李承乾点头道。

薛仁贵走后,程咬金看着倒地的书桌和中间的灯台,有些不解。

“殿下,你这是唱的哪一出啊?”

“要你管?孤要休息了,程将军请便吧。”说完,李承乾直接走到床铺旁躺了下去。

程咬金其实是来问他需不需要吃点什么,此时讨了个没趣,只能悻悻离开。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繁华依旧。

但暗地里却波涛汹涌。究其原因,就是如今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已经注定要被废了。

相信李世民醒了以后,就会研究立储事宜了,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储君。

这让那些原本观望的朝臣也开始蠢蠢欲动,这其中不少人都属意魏王,这使得武德殿中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好似明天李泰就要登基了一般。

但很多政治嗅觉敏锐的重臣,则依旧处于观望状态,特别是位居三公的皇亲国戚,最受李世民信任的长孙无忌。

此时司徒府中,长孙无忌和其舅舅、当朝重臣之一高士廉相对而坐。

“辅机,你说陛下最终会立谁为太子?”高士廉轻轻抿了一口盖碗中的茶水,问道。

长孙无忌对李世民的性格之了解,天下间除了已逝的长孙皇后,应该就没人比得过他。

沉吟半晌,声音不疾不徐地道:“陛下英明神武,而且正值壮年,依侄儿看,应该不会那么快再次立储。”

说完,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而且就算立储,也不会是魏王。”

“哦?你为何如此确定?”

长孙无忌轻笑一声道:“你们以为承乾为何不受陛下喜爱?”

“难道不是他沉迷玩乐、骄奢淫逸,让陛下不喜吗?”

“这只是一方面原因。而且你别忘了,陛下年轻时也喜华服锦衣、美酒佳人。而且一朝皇太子,生活奢靡一些,那是问题吗?”

“哦?那愿闻侄儿高见。”

“阿舅,你和我也是为人父的人。世间哪个父亲不都是喜欢最像自己的儿子?我们的陛下英明神武,少年得志,他喜欢的儿子,应该是长相、能力都和他相似的人。”

“承乾患有腿疾,弓马皆废,且性格柔软,自然就不被陛下喜欢。那魏王李泰也是,身形肥胖,性格左右逢源,刚硬不足,肯定也不会被立为储君。”

此时李承乾要是听到这话,肯定直拍大腿:玛德,李世民喜欢刚的?早说啊,劳资能刚死他!

高士廉闻言,露出思量之色,而后才说道:“说到对陛下的了解,还得是你啊,分析透彻,一针见血。”

“那你认为哪位皇子会最终承继大位?”

“呵呵,依我看,晋王李治最有希望。”

“嗯?不对吧?你不是说陛下喜欢像他的?晋王可是出了名的性格温和。”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咱们这位晋王殿下,表面温和,但实则性格坚韧不拔,颇有陛下年轻时的风范。知子莫若父,相信陛下也看出来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是不是马上开始支持晋王?”

“呵呵,不急。历朝历代,皇帝在世时,公然支持一位皇子都难有好下场。特别是咱们的陛下,可是千年难遇的明君,而且正值壮年,还是慢慢来吧。”

李承乾要是再听到这番话,肯定不拍大腿了,而是怀疑他俩究竟谁是穿越者?同时也会感叹长孙无忌这人实在太厉害了,这洞悉朝堂局势的能力简直媲美未卜先知。

这时,府中下人急匆匆地跑到长孙无忌身前,可能因为跑得太快,上气不接下气。

“大人……大喜啊……大喜。”

长孙无忌微微皱眉,语气颇为不悦:“我和你们说了多少次了,要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如此像什么样子?”

“不……”下人缓了口气,继续道,“不是大人,是陛下,宫里传出消息,说陛下他要醒了。”

听到这话,长孙无忌和高士廉腾的一下站了起来。

“快……快准备朝服。”

当时午时,艳阳高照,李承乾骑在马上,一脸睡眼朦胧之色。

而且因为急行军造成的浑身酸痛也并未缓解,整个人龇牙咧嘴的。

不过一想到自己得到薛仁贵这等猛将,嘴角又不自觉露出笑意,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吧。

他身旁的程咬金见他这矛盾的表情,有些好奇:“殿下,你这是怎么了?”

李承乾自然不能告诉他,只是摇了摇头:“可能没休息好吧。”

“哦,李帅下令今日还是急行军,不行您就去后面马车里吧。”

李承乾这次倒没再坚持,欲速则不达,可别一下给自己练废了,毕竟自己这养尊处优的身体和瘸着的腿,属实经不起太大折腾。

“好,那孤就去马车中休息一会儿吧。”

程咬金一挥手,后面拉着辎重的马车停了下来。

李承乾也没客气,直接翻身下马,跳到车上。

这车上拉的都是马匹所需的干草料,躺在上面软乎乎的,而且还有一股草木清香。

可能是最近一直精神紧绷,加上连日行军的疲劳,借着午时暖阳,李承乾竟缓缓睡了过去。

午夜时分,皓月当空,星辰稀疏,清冷的月光洒在长安城的街巷间。

突然一阵蒙蒙细雨让月色变得朦胧起来。

雨声细碎,仿佛天地在私语,这使得如今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市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空气中仿佛充斥着一抹温柔的韵律。

但此时的大唐权力中心——太极宫中,却处于一种诡谲气氛之中。

太极殿,李世民寝宫门口,甲士林立。而且这些士兵岁数都不小,最大的差不多得四十左右,不过各个面露凶光,筋肉扎实,一看就都是百战余生的悍卒。

为首将领更是如此,全是如今大唐军界中扛鼎的人物。

其中以尉迟敬德为首,后面则是宇文士及、段志玄、白仕让、杨武威等人。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曾在李世民的精锐部队玄甲军中任职。

他们一起经历了隋末南征北伐的峥嵘岁月,可以说是一起在尸山血海中滚出来的,属于李世民铁杆中的铁杆。

就这么说吧,只要他们在场,谁想要害李世民,除非是他们都死了。

其实虽然李世民昏迷,但如今朝中也没人敢害他。究其原因,就是长安城内的禁军突然频繁调动。

这时,太医院首领甄权自寝宫内走出,众人见状立刻围了过去。

“陛下怎么样了?”

“陛下是不是醒了?召我等了吗?”


此时,李泰也反应过来了。

他仗着李世民的宠爱,向来不怕太子,况且如今李承乾还犯下大罪,当即就要还手。

他虽然胖,但吨位在那摆着,要打李承乾这个瘸子还是没啥问题的。

但李承乾敢打他,自然不怕他还手,直接朗声道:“孤现在还是太子,是君!你是魏王,是臣。而且我是哥,你是弟,长兄如父。你要敢对我动手,那就是不忠不孝之人。如果传出去,你觉得天下人会如何看你?”

李泰的拳头僵在半空,脸色变幻不定。他虽然已经斗倒了李承乾,但储位未决,他绝不能给人留下不忠不孝的话柄。

李承乾则毫不客气,左右开弓,巴掌如雨点般落在李泰的脸上,打得他的大脑袋像个左右摇摆的拨浪鼓,肥硕的身体也不住后退。

“你……你别太过分!”

李泰也不是傻子,不能站着挨打,色厉内荏地喊了句后,拔腿就往后跑。

“玛德,你别跑!”李承乾虽然腿脚不便,但追上个胖子还是凑合能追上。

他几步赶上,抬起瘸腿,一脚狠狠踹在李泰的屁股上。

“啊!”的惨叫一声,李泰身体失去平衡,重重摔倒在地,脸上全是尘土。

随从们见状,赶紧围上来,将李泰护在中间扶了起来。

李泰咬牙切齿,脸色铁青,却不敢再停留。他狠狠瞪了李承乾一眼,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走!快扶本王走!”

李承乾站在原地,看着李泰狼狈逃窜的背影,一脸揶揄之色。

“哈哈,好弟弟,什么时候想哥了,可以再来哈,哥随时欢迎你!”

李泰听到这话,心中怒火更盛,却只能咬牙忍下,心中暗道,等父皇醒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看着李泰一伙人狼狈离开的背影,李承乾仰天大笑,自此他在长安城没有遗憾了。

翌日清晨,天色微亮,皇宫宫门缓缓打开。

李承乾一身华服,步履从容地走出东宫,身后跟着一众东宫下属。

这些人肩扛手抬,搬着大大小小的箱子,队伍浩浩荡荡,引得宫中下人和内廷官员纷纷侧目。

“太子殿下这是要做什么啊?”一名小太监低声问道,眼中满是好奇。

“谁知道呢?不过昨天朝上的事,你们听说了吗?”另一名内廷官员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

“这事怎么可能没听说?太子殿下可是……”旁边的人刚想接话,却被同伴急忙打断。

“嘘!别说了,你不想活了啊?”那人紧张地环顾四周,生怕被人听见。

李承乾走在队伍最前面,耳中听着这些窃窃私语,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长安城,虽地处关中平原,土地肥沃,但面积有限。随着人口增长,本地粮食产量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要维持大唐帝国首都的运转,就需要集全国之力。

但水路因黄河中下游三门峡段水流湍急,漕运根本无法顺利运达,这使得大唐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运输体系。这种“吸血式”供给自然加大了地方负担。

但即便如此,历来盛产枭雄的华夏土地上,也没人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究其原因,就是李世民实在太能打了,打得所有人都不敢有反抗之心。

随着丝绸之路的逐渐打通,长安城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华夏首都了,而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都会。

长安城的商业市场分为东西两市。

东市:位于皇城东南,靠近皇宫,主要服务于达官显贵,售卖商品以奢侈品为主,如丝绸、珠宝、瓷器等。

西市:位于皇城西南,靠近平民居住区和外来商旅聚集地,其中龙蛇混杂,商品种类繁多,下至日常用品,上至异域珍宝。如果是有熟识的牙人,在这还能买到不少市面上没有的东西。

李承乾出了宫门,心中有点纠结到底是去东市还是西市。

思考片刻后,回身吩咐道:“所有人兵分两路,一路随我去东市,另外一路去西市待命。”

他今天要大肆采买,一方面是为自己所带金银、铜钱做掩护。

另外他要让整个长安城的人都觉得,他这个太子已经放弃了挣扎,准备在最后的时光里尽情享乐。这会让所有大臣和李泰更放心让他随军出征。

东市距离皇宫并不远,不过十几刻钟便到了。因为他所带的人太多,一路上也引起了不少路人围观。

踏入东市,扑面而来的喧嚣声裹挟着香料与酒气,好似要将人卷入盛唐纸醉金迷的旋涡。晨光斜照在商铺房顶的琉璃瓦上,将整条街市镀成金色,连空气里飘着的尘埃都像撒了金粉。

这市场足足有五六千步长,其中绸缎行、瓷器行、金银行,林林总总,数不胜数。

李承乾今天是来疯狂消费的,没必要挨个逛,伸手一挥。

“把这条街最好的牙人叫来,孤要买东西!”

大唐皇室相对开明,就连李世民自己都没事出来逛街,但皇太子亲自跑出来买东西这事儿也够稀奇的。一时间引来无数人围观。

过了差不多几分钟,一个身着灰色长衫,肤色稍稍有些黝黑,相貌平平的男子走出人群。

李承乾见状微微挑眉:“你是这么条街最好的牙人?”

男子见状,单膝跪地,语气恭敬:“殿下,草民是牙人,但是不是最好,还需殿下品评。”

咦?这家伙有点意思,言语不卑不亢。

“行,现在有什么好货物,你尽管拿过来。吃的用的,玩的看的,本宫什么都要,但记住一定要最好,不然别怪本宫砸了你的招牌。”

男人起身,依旧语气恭敬:“殿下稍等片刻,草民马上就回来。”说完向人群中使了个眼色,立即有人给李承乾搬来把凳子。

时间过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货物在男子的指挥下,陆陆续续在街口摆开。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