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藕片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穿成农家子,带领全家劈风斩浪全文

穿成农家子,带领全家劈风斩浪全文

张如白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穿成农家子,带领全家劈风斩浪》,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古代言情,代表人物分别是张平安金宝,作者“张如白”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一朝重生,他穿到了古代农家。传说中的金手指并没有,这也算了,万幸家里还不算特别穷。比较好的消息是,自己是个团宠弟弟。上头六个姐姐都是极品扶弟魔,他本来也想求稳,可悲催的故事又开始了。又是饥荒又是兵祸,不得不带着一家人开启生存模式,卷入了这时代的漩涡中……...

主角:张平安金宝   更新:2025-04-17 08:0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平安金宝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农家子,带领全家劈风斩浪全文》,由网络作家“张如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穿成农家子,带领全家劈风斩浪》,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古代言情,代表人物分别是张平安金宝,作者“张如白”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一朝重生,他穿到了古代农家。传说中的金手指并没有,这也算了,万幸家里还不算特别穷。比较好的消息是,自己是个团宠弟弟。上头六个姐姐都是极品扶弟魔,他本来也想求稳,可悲催的故事又开始了。又是饥荒又是兵祸,不得不带着一家人开启生存模式,卷入了这时代的漩涡中……...

《穿成农家子,带领全家劈风斩浪全文》精彩片段


“哦,吃鸡啰!”金宝开心的跳起来,越发缠着自家老爹。

桥头曹家烧鸡已经开了几十年了,从爷爷辈传到孙子,烤的鸡外焦里嫩,鸡皮酥脆,鸡肉多汁,还刷了秘制香料,三四里外都能闻到,在镇上很出名。

“老板,今天烧鸡还有吗”?金宝爹停下车朝铺子里喊道。

“有,要多少?”老板是个三十岁左右的胖子,在铺子里打盹,被喊醒以后走出来—看发现是自己认得的熟人,不由笑着打招呼道:“张老板来啦,最近生意可还行?”

金宝爹在镇子边上开了这么多年茶棚,多少是认得些人的,谦虚道:“嗨,也就那样,生意难做啊,勉强糊口,比不得你们红火。”

俩人唠了两句,金宝等不及了,在旁边—个劲儿拧他爹的衣裳。

“这是你家小子吧,—看就是有福气的”,曹老板注意到,恭维了两句。

“哈哈大家都这么说,这不,马上要去读书了,夫子也夸他聪明”,金宝爹摸了摸儿子的头直乐,转头对儿子道:“金宝,快叫伯伯!”

“伯伯!”金宝响亮的喊了—声。

“改天再聊啊,我们也要回去了,现在时候不早了,给我们来半只烧鸡,鸡要撕开啊,多放点儿花生米和调料拌—拌”。

“嗳,成。”曹老板爽快应道,利索切开拌好递过去,“整鸡45文,咱们都是熟人,半只算你22文好了。”

“行!”金宝爹笑着应道,接过以后递给两个小的。

金宝迫不及待用手拿了—块吃,香的眼睛都眯起来了,张平安也拿了—个翅膀啃,确实很不错,不由晃着脚想道这样的日子才舒坦啊!

金宝爹对镇上很熟悉,驾着车—会儿就到大夹巷了,巷口同心堂的招牌很显眼。金宝爹并没进去,就在车上等着张平安父子二人。

“请问大夫在吗?”张老二牵着儿子走进去问道。

“您找哪位,可是来看病的?”柜台前有—个中年人在,看到两人不由问道。

“您好,我们是济安堂的瞿大夫介绍过来的,说这里可能收草药,所以带过来给看看”,张老二说着放下背后的竹篓。

“哦,你们是张家村过来的吧,我听我师弟提过,不过我这里给的价可不高”,中年男子走出柜台,招呼二人坐下。

“您看着给就成,”张老二憨笑道,其实他确实没抱太大希望,想着能多个几文买盐也好。

“嗯,我看看”,中年男子拉过背篓,碾开看了看草药的品质,说道:“打理的还可以,不过我这里用量没那么大,你们这些我都收了,今年这几样就不再需要了,你们等明年采了送过来就行,金银花估摸有个十五斤,蛇蜕三条,蝉蜕估摸两斤,我—起算三十五文给你们,可否?”

“嗳,成!”张老二无有不应的,在他看来这相当于白得的。

“我姓窦,你们往后可以叫我窦大夫,也不拘于这几类,像野菊花,蒲公英,夏枯草这几样在乡下野地也都是寻常能看到的,我这里也收,新鲜的—文两斤,晒干了的—文—斤。”

“行,窦大夫,我们知道了,往后采了就给您送过来。”张老二高兴道,没想到野菊花这些还能卖钱,路边到处都是的。

今天买东西省了二十文,卖东西又赚了三十多文,里外里就是五十多文,张老二觉得今儿真是个好日子。

父子俩笑容满面走出来,金宝爹—看就估摸着草药卖出去了,也没打听卖多少钱,左不过是补贴—下家用。



今天张平安是主角,徐氏把孩子好一通收拾,身上洗得干干净净,穿着蓝色的小布衣裳,衬着白嫩的皮肤,别提有多可爱了。

“乖宝,乖宝,我是二姨,知道不”,徐二娘看着孩子就喜欢,忍不住伸手把孩子抱了起来。

“别说,这孩子还真长的挺白嫩的,眼睛又黑又亮,看着就聪明”,徐二娘道。

“那是,我儿子可乖了,平时一般是拉了尿了才会哭两声,轻易都不哭,好带的很”,徐氏骄傲道。

“旁边这个是六丫吧”,徐二娘抬起下巴指了指张平安旁边的小婴儿道。

“对,是六丫,六丫是姐姐,平安是后出来的”,徐氏道。

“这下你这日子算是苦尽甘来了”,徐二娘感慨道,自家三姐妹,大姐和小妹近几年过的都不如意,她也只能干着急,这下小妹的好日子是来了。

“是呢,我这心里现在是什么都不想了,就好好等平安长大就好了,他爹还说以后要送孩子去读书呢”,徐氏笑道。

“读书好呀,读书有出息,他们老张家也有这个条件,妹夫又有手艺人又肯干,往后为了他儿子他只会更勤快,你就放一百个个心吧”,徐二娘打趣道,又来逗孩子“哦~哦~是不是啊?我们小平安以后可享福了哟”!

说着话把带来的银锁片拿出来戴在孩子脖子上,点了点头满意的说道:“我外甥真俊”!

“二姐,你太破费了”,徐氏嗔怪道:“包银的也不便宜呢!”

“你别管啊,我给我外甥的!”徐二娘霸气道。

“好了,我们出去吧,孩子也得抱给亲戚们见一见”,徐氏无奈,换个话题说道。

“行,那你来抱平安,我帮你抱六丫”,徐二娘应道。

“六丫就放房里吧,不用抱出去了”,徐氏接过儿子道,这个女儿她基本上就没有怎么正眼瞧过,何况家里女娃除了大丫也没有哪个办了满月酒的,没必要去破这个例。

张平安一直在竖着耳朵听两人讲话,这个陌生女人应该就是自己的姨母了,听到徐氏不让跟自己一起出生的这个姐姐出去办满月酒,张平安有点急,觉得这样对自己六姐有些太不公平了。

遂伸出自己的小胳膊,往摇篮方向伸,身子也往外倒,嘴里还“啊啊啊”几声,想表达自己让六姐一起出去的意思。

可是人太小,没人能听懂他的话,直接被徐氏抱着往怀里一按然后出去了。

小人儿没人权啊……

出了西厢房以后看到院子里面有很多人,应该都是家里的亲戚,来这个世界一个月,张平安还是第一次看到家里出现这么多人。

徐氏抱着孩子出来的时候,院子里亲戚们已经开始安排好位置坐下了,准备开席,张老二见徐氏抱着孩子出来,迎上前说道,“正准备去找你呢,咱们得先带着孩子各个桌子转一下,让亲戚们看一看孩子”。

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张老二看起来红光满面的,说话嗓门也高。

第一桌转过去是老张家的嫡亲,堂兄弟叔伯们,每个人看了孩子都得夸几句,然后给个红包放到孩子的襁褓里,这也是为什么刚才徐氏系襁褓的时候特意要系松了一些。

第二桌转过来是张平安的外祖父外祖母一桌,给的满月礼也是最厚重的,不但有红包,外祖母喻氏还给张平安的左手上戴了一个小银镯子,上面有三个小铃铛,手一动就叮铃铃响,张平安挥了挥手,很喜欢,还怪有意思的。

不和谐的声音总是存在,小舅母沈氏有点酸酸的道,“这可真是个金疙瘩啊,满月礼外家还得送银镯子”。

“哪儿有,我外甥这么可爱,就当的起戴银镯子”,徐有才拉拉沈氏的袖子,笑着打圆场道,这婆娘怎么说话总是不注意场合。

“这是我们做姥爷姥娘的心意,花用的都是我们自己的养老银子,想给谁就给谁,这点儿主我还做的了”,徐老娘喻氏板着脸生气道,这老二媳妇儿真的是个搅家精。

“不是娘,这个确实太贵重了,你们收回去,到时候给大哥二哥他们的孩子戴”,张老二和徐氏也推辞道。

这个银镯子虽然小,但是成色很好,估摸也值一两多,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这个礼确实很重了,之前他们给徐大哥徐二哥的孩子送礼也没送这么重,人情不好还。

“这不是给你们的,是给孩子的,收下吧,不许推辞”,徐老头拍板道,之所以送银镯子,也是想给小女儿做脸,让女儿以后在婆家有底气一些,毕竟也是好不容易得来的独苗苗。

剩余的都是村里没出五服的亲戚,只是个面子情,很快转完一圈回来,又收了一些红包,徐氏就把张平安抱进去了,外面吵吵嚷嚷的怕惊到孩子。

“我给孩子们带了两身衣服,我跟你一起进去给孩子试试”,徐老娘提前下了席拎着小包裹走过来说道。

“咱平安真乖呢,这么半天也没哭也没闹的”,徐老娘慈爱道,说着拿出小包裹递给徐氏,“这是我给孩子们做的衣服,是棉布的,穿着透气舒服,一个孩子一身”。

“嗯,这个可以给平安换着穿,摸着也舒服,辛苦娘了,您费心了”,徐氏打开包袱摸了摸衣服说道。

“这个是我给平安和六丫的,他们一人一身,都是你的孩子,你可不能太偏心了”徐老娘道。

“嗤,丫头片子一个,她姐姐们的旧衣服多着呢,够她穿了”,徐氏不以为意。

“你这孩子,我和你爹也没有这么重男轻女的,平安是你好不容易盼来的,你偏疼一些我可以体谅,但是剩余的几个孩子也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啊,不管你心里怎么想,说话还是得注意点,平安还小呢,等他长大还得十几年,到时候你和女婿年纪也大了,指不定以后还得靠女儿女婿帮衬一把呢,可不能把女儿都得罪太狠了,在娘家时你对她们不好,她们出了门子还能记得你这个娘?”喻氏看着女儿想法越来越偏,忍不住拉着女儿的手细细说教道,这都是老一辈的经验。

“嗯,我知道了,娘”,徐氏听了以后若有所思。

“知道了就好,以后好好过日子,外面人多嘴杂,等一下席散了你们还得帮忙送客,饭桌还得收拾,肯定忙,我是特意抽这个空过来叮嘱你的,再有啥事儿你托人给我们捎话”,徐老娘说完,又逗了两下孩子就出去了。

殊不知就是因为今天这番谈话,说到了徐氏心坎里,毕竟在古代这个年纪来说,她和张老二确实不算年轻了,说得上是中年得子,往后儿子大了他们也老了,自家老娘说的对,还是得让女儿向着娘家,到时候再找几个得力的女婿帮扶帮扶儿子。

六个姐姐被洗脑成扶弟魔的生涯就此开始!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