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藕片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八零:分家甩吸血亲戚走上巅峰李宜周承安完结文

重生八零:分家甩吸血亲戚走上巅峰李宜周承安完结文

不知名的咩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没想到一到家属院还能听到黄琳和前夫的后续。黄琳今天悄无声息带着儿子搬走了,房子也悄悄地卖出去了,据说还写了举报信到马天川厂里,举报他收受客户贿赂。马天川现在被停薪察看了,找了熟人问才知道是黄琳干的,还想过来找她算账,没想到发现人昨天已经搬走了,房子还卖了,气得在这砸门,被卖主叫人打了一顿,才灰溜溜走了。李宜听了之后不禁觉得黄琳总算清醒了,搬走了也好,事情闹得太大了,就算大人不在乎,也禁不住人家嘲笑小孩,现在卖了房,手里总算有点积蓄,去新的地方生活也好,从头来,她是个能干的人。回到家之后,周承安一直坐立不安,好像凳子有刺一样。还不停跟李宜念叨,“咱闺女才三岁,在幼儿园不会被别的小孩欺负吧。”“圆圆会不会吃不惯幼儿园的饭菜,要不中午给她...

主角:李宜周承安   更新:2025-04-22 23:4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宜周承安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八零:分家甩吸血亲戚走上巅峰李宜周承安完结文》,由网络作家“不知名的咩”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没想到一到家属院还能听到黄琳和前夫的后续。黄琳今天悄无声息带着儿子搬走了,房子也悄悄地卖出去了,据说还写了举报信到马天川厂里,举报他收受客户贿赂。马天川现在被停薪察看了,找了熟人问才知道是黄琳干的,还想过来找她算账,没想到发现人昨天已经搬走了,房子还卖了,气得在这砸门,被卖主叫人打了一顿,才灰溜溜走了。李宜听了之后不禁觉得黄琳总算清醒了,搬走了也好,事情闹得太大了,就算大人不在乎,也禁不住人家嘲笑小孩,现在卖了房,手里总算有点积蓄,去新的地方生活也好,从头来,她是个能干的人。回到家之后,周承安一直坐立不安,好像凳子有刺一样。还不停跟李宜念叨,“咱闺女才三岁,在幼儿园不会被别的小孩欺负吧。”“圆圆会不会吃不惯幼儿园的饭菜,要不中午给她...

《重生八零:分家甩吸血亲戚走上巅峰李宜周承安完结文》精彩片段


没想到一到家属院还能听到黄琳和前夫的后续。

黄琳今天悄无声息带着儿子搬走了,房子也悄悄地卖出去了,据说还写了举报信到马天川厂里,举报他收受客户贿赂。

马天川现在被停薪察看了,找了熟人问才知道是黄琳干的,还想过来找她算账,没想到发现人昨天已经搬走了,房子还卖了,气得在这砸门,被卖主叫人打了一顿,才灰溜溜走了。

李宜听了之后不禁觉得黄琳总算清醒了,搬走了也好,事情闹得太大了,就算大人不在乎,也禁不住人家嘲笑小孩,现在卖了房,手里总算有点积蓄,去新的地方生活也好,从头来,她是个能干的人。

回到家之后,周承安一直坐立不安,好像凳子有刺一样。

还不停跟李宜念叨,“咱闺女才三岁,在幼儿园不会被别的小孩欺负吧。”

“圆圆会不会吃不惯幼儿园的饭菜,要不中午给她送点吃的吧。”

李宜觉得好笑,扫了一眼他,开口说,“你闺女上次去幼儿园报名,在那吃了人家三碗饭。”

周承安顿时哑住了,自己闺女来这里待了几个月,原来性子还有些胆小,现在简直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他应该担心担心她在幼儿园起飞才对。

李宜见他语塞的样子,未免觉得好笑,怎么一副老父亲看女儿出嫁的模样,也起了逗弄他的心。

“现在闺女只是去上幼儿园,而且就在家门口,以后她要到外地去读大学、嫁人了,你是不是连觉都睡不着了。”

周承安一听闺女以后要读大学,还真惊住了,大学生呢,多金贵啊,他闺女要是能上大学真是祖坟冒烟了。

不过一想自己闺女这么机灵,也不是不可能。

还没想开心呢,就听到后半句结婚,心马上就凉了。

“那结婚也得挑在跟前的,我们就跟着闺女,帮她带孩子。”

李宜听到之后都无语了,十几年之后的事,她随口一说,他还真当真了。

周承安的思维是彻底散开了,自己就开始预想十几年之后闺女要结婚,要给准备什么嫁妆。

李宜打断他的胡思乱想,提了下自己这几天的想法。

“你说我中午煮点糖水拉出去卖怎么样?”李宜说,“最近天热,附近的工地又多,现在圆圆又去幼儿园了,我早上回来把糖水煮好,再补个觉,下午拉出去买刚刚好。”

“我也去工地看过情况了,里面的工人干了大半天活,附近又没什么可卖的,糖水的生意应该好做。”

周承安皱眉,“你做早餐已经很辛苦了,糖水还是算了吧,我们家现在的收入已经很不错了,我不想你那么辛苦。”

“这有什么辛苦的,之前在老家顶着大太阳不也是起早贪黑下地干活嘛。”李宜早就猜到他要这么说了。

不过现在做早餐也还好,也不算她一个人做的,周承安也承担了很大一部分重活。

现在白天也不用带小孩了,多赚点钱也是好的。

“煮糖水不麻烦,就洗好材料放锅里煮熟就可以了,我想多赚点钱,在这里买个属于我们的房子。”

周承安怔住,他从来没想过要在这里买房子,虽然现在是在这里做工,但是终归不是他们的家乡。

李宜见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了,“不然你还想回老家盖房子啊,以后圆圆要在这里上学,你又在这里上班,总不能一家人一直租房子住吧。”


他拿起周承安刚刚做的产品,指了指焊点旁边的地方,果然沾了点助焊剂。

“沾了多的助焊剂,容易腐蚀电路板,零件的使用寿命短,也容易失灵,这些都马虎不得。”

“好的,谢谢郑师傅。”周承安感激地开口道谢。

周承安很感谢有人指点他,这里跟老家很不同,在运输队里干活时,因为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临时工,所以很多脏活累活都是他们干的,但是这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和职责,除了级别和分工不同,其他都都一样。

大家都是一个整体,熟练工看你哪里做的不对,也会指点几句。

大家都是从天南海角来的,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但也莫名相处得和谐。

经过这几天,除了第一天认识的石松云、胡角,他们小组的同事也都认识的差不多的,但是周承安还是和石松云、胡角关系要好一点,三人也慢慢成了铁三角,经常一起吃饭。

他们两个都是住在宿舍,周承安有时也会给他们带点家里做的小菜解解馋。

周承安感受着新环境的不同,也在不停努力适应这个环境。

除了车间工人,他也看到了更多穿着体面的办公室的职工,他心里也产生了一点以前从未有过的向往,他想,他不会一直都做一个车间工人的。

不过现在更要紧的是,抓紧时间练习焊接,毕竟他也只是因为跟孙师傅学过点皮毛才被招进这个厂子的,还有三个月的试用期。

要想真的在这里站稳脚跟,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现在早餐摊子的生意收入比工资高多了,但是在他们这辈子人的思想里,还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好,生意还是存在很多未知性。

周承安这次下班没有着急回家,而是继续留下来拿废旧的电路板,按照今天看到的其他工人的操作和郑师傅的指点进行练习。

他开始进入一个稳定工作生活的忙碌状态里,每天的时间都安排的很满,每天忙着做早餐、卖早餐、上班,下班还会留一点时间出来练习技术。

另一边的李宜也开始逐渐上手,每天做包子的时间会控制好,能提前准备好的材料会在前一天的傍晚准备好。

家属院的早餐预定也开始稳定了,每天预定的维持在20户左右,邻居会在前一天晚上将自己要的种类和自己饭盒拿到李宜家。

自从买了扁担之后,李宜每天做的包子刚好可以装满两个竹筐。

周承安也是一如既往每天早上和她一起卖早餐到上班的点才匆忙去上班。

李宜做生意一直都是笑脸迎客,有时碰到老顾客买的多了,还会主动送一两个包子,久而久之,在工业区也算是有点名气了,还会有客人主动帮他们说好话。

“小摊那边的包子不错,老板做的干净卫生,好吃不贵。”

摊子的每天的收入基本都维持在56块钱,家里的存款也进入了一千五百块的关卡,李宜和周承安那晚数了一遍又一遍,一整晚的嘴角都快咧到了耳后根。

还抽空去银行开了个存折将大头存起来。

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忙碌生活中,踏进了8月份。

邻居红梅嫂的儿子小武也放暑假在家了,圆圆找他玩了两次就彻底粘上了他,时常闹着要跟哥哥玩。


没一会儿,三人在街尾集合的时候已经半下午了,三人拿着自己血拼而来的胜利品回家去了。

回到家后,圆圆看着自己的新衣服爱不释手,非得马上换上衣服显摆。

李宜犟不过她,就给她换上了,圆圆这几个在幼儿园学会了不少生活技能,比如自己穿衣服、穿鞋子,但是冬天的厚衣服还是要有大人辅助才行。

周承安试过自己的衣服尺寸合适之后,就出门去市场买菜了,留母女俩在家臭美。

自从决定好要做热的糖水之后,李宜和赵玉竹也开始着手准备起来了。

李宜抽空去赵玉竹家一趟,虽然房子很破,还是石胚房,但是都被收拾的很干净,尤其是厨房,一看就是专门收拾出来的。

还看到了赵玉竹的妹妹,小丫头8岁了,瘦的跟6岁的一样。但是整个人精神状态还是很好的,见到人会主动打招呼,一看就知道赵玉竹平时教她教的很好。

厨房里还放了一堆提前从村民那收来的番薯和木薯,还很细心地用麻袋装起来放在桌子上,以免被老鼠咬坏了。

李宜大致量了下赵玉竹家的灶台大小,然后去买了两口铁锅,专门用来煮糖水,交代赵玉竹不要用这个锅煮其他东西,以免串味。

之前的锅还是留在她的出租屋用来煮红豆做豆沙。

一切都准备好之后,天气也彻底凉下来了,大家都换上了长袖,李宜也正式推出了热的糖水。

还是原来的时间,只是煮糖水的地方从李宜的出租屋换成了赵玉竹家里,每天李宜11点左右去三轮车去赵玉竹家里,去到的时候,两姐妹已经把番薯和木薯都清洗干净,切好了,就等她过来下锅煮。

由于中午不在她家了,之前承诺包一顿饭也不计数了,李宜想着多给小姑娘加10块钱工资,赵玉竹无论怎么说都不肯收,李宜只好早上多做些包子,中午拿过来给她们加个餐。

当李宜骑着三轮车到工地时,往日的顾客一见有新品,也都围过来买。

换了新品,材料用料更足,李宜也涨了一点价,6毛钱一碗。

“你个老板真能干,之前煮的绿豆沙好吃也就算了,天冷了还有热的,糖也放的足,老板迟早发大财哈。”

周围的工人也是感叹,这几个月一直见这个女老板带着个小姑娘风雨无阻骑着三轮车出来卖糖水,周末还会见她男人拉糖水出来卖,夫妻俩一起在这个城市奋斗。

他们在工地干活,工资虽然高,但是辛苦也是真的辛苦,见到有糖水可以降暑多多少少也是经常帮衬生意的。

还以为天冷了之后,她就不来了呢。

结果人家还有新产品等着换,活该她能赚钱。

李宜见顾客调侃,也全然接受,见熟人还会让赵玉竹多装一点,客人见了都心满意足。

时间一晃就进入12月了,也接近过年了,周承安厂子的放假时间出出了,1月20号开始放春节假,一共放半个月。

夫妻俩商量了一下,今年过年就不回去了,一是老家的屋子已经租给村委当教师宿舍了,回去也没地方住;二是回去的票不好买,而且出来的时候跟家里人闹了一场,也看透了他们的本性,回去再假惺惺地一起过节,还不如他们一家三口在这里好好过。


“不过也就今天多,大家也是觉得新奇,这次订早餐还送一个馒头,所以才这么多人要,以后应该就没多少了,不过这个业务还是可以继续做,反正离得近,出门就顺手送一下了。”

吃过晚饭之后,还是像昨晚一样,早早忙完闺女的事儿了之后,就去厨房开始忙活了,明天除了有家属院这边的订单,李宜还计划增加去工业区摆摊的包子数量,粉丝包和茶叶蛋最好卖。

这次她把今天新买的30个鸡蛋和昨天剩下的30个鸡蛋一起下锅煮,砂锅还放不下那么多,只能分开两锅煮,没办法,家属院这都订了27个了,还要几个在家里吃,只能等明天和金阿婆见面之后看看每天能拿多少鸡蛋。

昨天做的豆沙还有剩的,暂时不用新做馅,李宜和周承安分工揉好三块大面团之后就早早歇下了。

第二天,李宜一大早起来包好包子后,今天还新加了一种馅——韭菜鸡蛋馅,用猪头将鸡蛋炒熟炒碎,韭菜切碎控水和炒好的鸡蛋一起搅拌,再加一点虾皮和调味料就做好了。

今天除了邻居们提前预定好的,以及新增的40个韭菜鸡蛋包子外,粉丝包、馒头都比昨天多做了30个,豆沙包多做了20个,原来买的三个大蒸笼还放不下,只能分开两批蒸。

所幸她买了一大卷白纱布,可以先放到篮子里用纱布盖着保温。

包子都蒸好之后,李宜将邻居们订的早餐放进他们留下的饭盒里,没有饭盒的用油纸袋子装好,六点出发前和周承安准备先把邻居的早餐送过去。

一打开门就看到梁阿婆站在门口,正准备敲门拿早餐。

李宜连忙将篮子里梁阿婆那份找出来,递过去。

梁阿婆在门口闻着这满屋的包子香味,满意地点点头,“闻到这个味道就知道包子差不了。”

——

等两人分头匆匆将早餐都送完之后已经六点了,两人才回家拿上包子往工业区赶去,今天做的包子几乎比昨天的多了一半,两个篮子已经放不下,最后还得放蒸笼里抱过去。

李宜刚刚一到昨天摆摊的地方,昨天第一个买包子的客人已经站在那等着了。

看到李宜两人拿着包子出现后,冲着她招手,说:“老板,你终于来了,给我来6个粉丝包,3个茶叶蛋,我老婆和儿子还在家里等着我买回去呢!”

“昨天我说你这的包子好吃,他们还不信,我今天非得买回去让他们试试。”

李宜连忙将特意带来的凳子放在地上,再让周承安将蒸笼放上去,掀开白纱布,不好意思地说,“真是不好意思啊,今天有点事耽搁了一会儿。”

随后,马上将客人要的包子都装好,还指着一旁的韭菜鸡蛋包,介绍到:“今天有新品,韭菜鸡蛋馅的,要来两个尝尝吗。”

“那就给我再来3个韭菜馅的,吃不完还可以留到中午吃。”

“好嘞,今天第二天开张,老顾客再送你1个馒头哈。”李宜今天特意多做了一些小一点的馒头,用来回馈老顾客。

客人一听还有馒头送,就笑的更欢了,拿着包子往家里走,平常都是他自己在外面解决完早餐就直接去上班了。

今天为了让家人吃到这包子,还特意早早过来买了拿回家去。

李宜趁着现在还没多少人,用油纸袋装了几份粉丝包挨个送给周围摆摊的摊主,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打算在这里摆摊,自然也要跟大家打好关系。


听到周承安夸张的声音后,抬起脑袋回:“妈妈今天开心!”

李宜此时正淘好米,下锅煮饭,“今天糖水卖的不错!家里又多了一笔收入,当然要好好庆祝一下!争取早日买房!”

“真的吗,买的怎么样?”周承安也走进来,蹲在地上跟圆圆一起扒枇杷。

“嗯嗯,全卖光了,今天下午卖了两个小时,赚了42块钱,这顿饭就去了我8块钱。”

周承安开玩笑道:“这可吃了我一天的工资啊。”

“下次你吃我的肉吧,这样我还没这么疼。”

“少贫嘴了,别吃这么多了,待会还要不要吃饭了,带你闺女去洗手洗脸,你看看她都快吃到额头上了。”

“行行行,我带我闺女去洗洗。”周承安将手里剥好的枇杷塞进李宜的嘴里,一把抱起圆圆往厕所走去。

没多久,饭就煮好了,一顿饭吃的一家三口满嘴是油,好不满足。

圆圆拍了拍自己圆滚滚的肚子,“要是天天都有鸭鸭吃就好了。”

李宜拿过手帕给她擦嘴,没好气说:“吃这一顿你爸就肉痛了,你去咬你爸的肉吧。”

“吃吃吃,等爸爸发工资了,爸爸给你们买!”周承安嘿嘿笑,“这烧鸭的味道是真不错。”

李宜哼了一声,“你闺女好吃你就舍得给买了?”

周承安讨好地夹了块鸡腿肉给她,“怎么会,当然是想买给你吃,你请我吃一次,我再请你一次嘛。”

李宜见他那一脸不值钱的傻笑,简直没眼看,也给他夹了块肉,“赶紧吃吧,待会都凉了。”

饭后,李宜和周承安算了算糖水的利润,按照现在下去,她们家一天净利润能保持在70块钱左右,一年下来能赚个两万出头,两年就可以买一套房子了。

周承安和李宜商量过要不要辞职在家一起做生意,但是外地户口上学总是有点麻烦,很多学校不仅要暂住证,还要有父母的工作证明,要是两人都没工作,手续也会麻烦很多。

所以周承安还是暂时先干着,到时再看看什么情况,能不能找相关公司挂靠工作关系。

进入十月底时,广城的温度终于开始降下来了,李宜的糖水生意也没夏天的好做了,之前做两大桶糖水跑两个工地就卖光,现在得走三个地方才能卖的差不多。

她也打算放弃这个业务,想着要开始煮点热的糖水去卖,比如番薯糖水、木薯羹,又可以充饥,又可以取暖。

赵玉竹知道她的打算后,想了想,开口,“宜姐,你要番薯和木薯的话,我可以在我们村帮忙收,你可以地方小,到时可以在我那煮好再开车运过去卖,我不收钱的。”

李宜听到她的话,也思索了一下,现在在出租屋这里煮绿豆沙这些还好,还有做早餐的蒸笼也占了不少地方,要是再进番薯、木薯这些真的就没地方下脚了。

“这样吧,我每个月付你40块钱,就当是租你们家厨房和柴火了,厨房要保证卫生,至于番薯、木薯你可以在村里帮我留意一下,到时还不错的话可以收一点,现在还没开始卖,我也不知道生意怎么样。”

李宜知道她也是担心自己在出租屋不好做糖水,才提议去她家做的,但是她也不想占人家小姑娘便宜。

“宜姐,你都给我开工资了,我家厨房平时就空着,也用不上,我怎么能收你的钱呢。”赵玉竹语气中都带了点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