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捡漏,还能……帮我避开危险。
潘家园之行,虽然没有立刻淘到什么惊天动地的宝贝,但……却让我大开眼界,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身能力的潜力和……局限。
以及……这个看似平静的世界之下,所隐藏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或好或坏的……秘密。
8在潘家园“见识”了一番后,我的心态沉稳了不少。
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将更多精力放在了提升自己对物品“心声”的辨识和分析能力上。
我发现,物品的“声音”并非一成不变。
它们的“情绪”、“记忆”甚至“可信度”,都会受到周围环境、接触的人、甚至……时间流逝的影响。
比如,一件刚出土的文物,声音可能还带着泥土的腥气和……对重见天日的迷茫。
一件流传有序的珍品,声音则可能沉稳而博学,如同饱经世故的老者。
而一件被精心伪造的赝品,则可能……在不同的“听众”面前,展现出不同的“说辞”?
试图蒙混过关。
对物品“心声”的理解深度提升:准确率提升至75%这种提升,让我在面对一些……更复杂的局面时,有了更多的底气。
这天,一位熟客(通过方老爷子介绍认识的,一个姓钱的商人)带来了一对据说是“传家宝”的粉彩盖碗,想让我帮忙看看年代,估个价。
这对盖碗,从外观上看,画工精美,色彩艳丽,底款也规整,确实……很像是清代雍正年间的官窑器。
从外观判断为雍正官窑:概率65%钱老板也是一脸期待,说这对碗是家里老人留下来的,一直很宝贝。
然而……当我凝神“倾听”时,却……听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声音”!
左边那只碗,声音清脆,带着几分矜持和……淡淡的忧伤:“唉……三百多年了……也不知道……当初用我喝茶的那位小主……转世了没有……”左碗为雍正官窑真品:确认而右边那只碗……声音却……有些飘忽,带着一丝……刻意的模仿和……心虚?
“对对对……我……我也是宫里的……那个……对!
就是那个谁……谁来着用我喝过……杏仁茶?
嗯!
肯定是!”
右碗为后世仿品(民国时期?
):概率92%一只真,一只仿?
这就有意思了。
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