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陶眠顾远河的玄幻奇幻小说《桃花山上长生仙陶眠顾远河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少吃亿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陶眠教给二丫的第一个道理,是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你得享受劳动才行啊,二丫。”陶眠重新回到他的懒人躺椅,舒舒服服地扇着扇子。徒弟二丫在旁边劈柴,龇牙咧嘴。恨不得咬掉陶眠身上的一块肉。她错了,真的错了。如果一开始没有迷路,就不会来桃花山。如果没有来桃花山,就不会偷鸡。如果没有偷鸡,就不会被陶眠抓住。如果没有被陶眠抓住,她就不会被强制执行六时辰工作制。什么五星待遇尊贵享受都是骗人的!享受的只有陶眠一个人而已!“浮躁。师父那是在享受么?师父是在闭着眼睛天人感应,与万物齐一。你太年轻,无法参透其中的奥秘。”陆远笛猛翻一个白眼。“小孩,别不服气。当年你大师兄顾园也是这么一步一步稳扎稳打走出来的。不是我在忽悠你,顾园是什么天资,尚且虚心求教。...
《桃花山上长生仙陶眠顾远河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陶眠教给二丫的第一个道理,是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
“你得享受劳动才行啊,二丫。”
陶眠重新回到他的懒人躺椅,舒舒服服地扇着扇子。徒弟二丫在旁边劈柴,龇牙咧嘴。
恨不得咬掉陶眠身上的一块肉。
她错了,真的错了。如果一开始没有迷路,就不会来桃花山。
如果没有来桃花山,就不会偷鸡。
如果没有偷鸡,就不会被陶眠抓住。
如果没有被陶眠抓住,她就不会被强制执行六时辰工作制。
什么五星待遇尊贵享受都是骗人的!
享受的只有陶眠一个人而已!
“浮躁。师父那是在享受么?师父是在闭着眼睛天人感应,与万物齐一。你太年轻,无法参透其中的奥秘。”
陆远笛猛翻一个白眼。
“小孩,别不服气。当年你大师兄顾园也是这么一步一步稳扎稳打走出来的。不是我在忽悠你,顾园是什么天资,尚且虚心求教。你的天赋不及你师兄的十分之一,莫要张狂。”
陶眠摇着扇子,闭目叹息。
“你算是为师带过最差的一届了。”
陆远笛哪里会听他瞎掰,说不准顾园当初是被陶眠哄骗了,就会憨干。
这骗子仙人!
“你真的是青渺宗前前宗主顾园的师父?”
“如假包换,不信你可以问问他的邻居程驰。”
“……程宗主不久前仙逝了。”
“唉呀,”陶眠用蒲扇轻敲自己的下颌,“死无对证。要不我让他给你托个梦?”
陆远笛打了个冷颤。
“免了免了,我受不起。”
午后阳光暖融融的,烤得人身子发懒。陶眠半睡半醒之际,念起二丫上山已有三月多的光景,劈柴挑水烧饭喂鸡,基本功差不多了。
他从怀中掏出三本蓝皮的秘籍,扔给小徒弟。
“徒儿,为师赠你三件礼物。”
陆远笛手忙脚乱地接,一手抓一本,嘴巴还叼了一本。
“这三本功法,你闲暇之余好好修炼,大有裨益。”
陶眠懒洋洋的声音传过来,陆远笛听着,那纸张还有日光的干爽炙热。
少女死寂的心忽而激荡出一丝涟漪。
“给、给我的?”
“不错,绝世功法。”
陆远笛激动万分,终于,她终于能够保护自己不受欺侮。她爱惜地抚了抚三本书的封皮,翻开第一本《飞廉剑法》的第一页。
……
“小陶,”她跟陶眠向来没大没小,“这字儿怎么念?”
陶眠一个猛翻身,背对着她。
“师父睡了。”
“……你该不会也不识字吧?”
“为师不是不识字,为师只是看不懂。”
“……”
“……”
一阵沉默,乌常在咯咯咯地叫了三声。
陆远笛抱拳,后退一大步。
“师父,徒儿不会忘记你的恩情,就此别过。”
“且慢,为师忽然灵识一开,认字了。”
“别骗了,小陶。再骗就不礼貌了。”
“仙人的事,怎么叫骗呢?你来,师父给你讲解一番。”
陆远笛想逃,但是不能逃。因为陶眠堵着门。
小陶道长别的不会,就会打感情牌。
“你舍得走?你竟然舍得走?想想乌常在,想想为师,想想你朝夕相处的锅碗瓢盆和斧头。”
陆远笛的太阳穴乱跳,翻墙就要走。
“好吧好吧,不骗你了。为师真的识字,我来教你。”
陆远笛跨在墙头的右腿收回来。
“当真?”
陶眠气恼地点头。
“当真!”
事实证明,骗子仙人的确认字。他起初不教,纯纯是因为懒惰。
一套演示完毕,陶眠像被扒掉一层皮。
“剩下的你自己领悟,累死为师了。”
陆远笛点头,捡起陶眠随手扔在一边的树枝,修炼起来。
陶眠说二丫天赋不高,也是言不由衷的。他这个二弟子上品风灵根,是万里挑一的天才。
仅仅示范一遍,陆远笛就有模有样地学起来。
少女月下挥剑,动作行云流水,脚边落花阵阵飞扬。
桃花仙人恍惚着,仿佛看见了他的大弟子,也曾在这棵树下练剑,两道身影渐渐重叠,一年复一年。
师父——
“小陶?”
陶眠从回忆中清醒,大梦一场,十余年过去,少女已是亭亭玉立之姿,一身月色,回首遥望。
“小陶,你又出神,”陆远笛笑得狡黠,飞身上前,“看剑!”
师父永远是师父,陶眠轻而易举地以掌推力,化解了徒弟的迅猛招式。陆远笛虽然是个女孩子,用剑却十分刚猛,如果躲闪不及,吃下那一剑可不是开玩笑的。
一招不成,陆远笛旋身又是一剑,这次依然被陶眠闪身避开,两指钳住长剑的上端,看上去毫不费力,但陆远笛却怎么都挣脱不开。
“还是小陶厉害。”
陆远笛笑嘻嘻的,输了也不恼。
陶眠不吃她这一套。
“嘴上夸人,半夜又要来刺杀我。二丫,想忽悠师父,你还早着呢。”
自从他教陆远笛功法后,这小丫头每日精力充沛。她不肯老实地把剑谱钻研几遍,强行拉着陶眠陪她练习。
陶眠多懒一人,能躺着绝不坐着。陆远笛口头强迫他不得,只好想出一个歪招。
那就是每天半夜潜入陶眠房中,暗杀他。
简直孝死个人。
这下陶眠是睡不得了,毕竟陆二丫是个憨子,下手没分寸,一不小心这桃花观就要换主人了。
于是小陶道长被迫跟着徒弟卷起来。
好在白日陆远笛还要本本分分地做杂役,留给陶眠补觉的机会。
陆远笛是个性子野的姑娘,她不像顾园自幼跟随陶眠在桃花山长大。她从山的外面来,她永远在眺望,她的心有一半始终在流浪。
陶眠知道,二丫终有一天要离开。和顾园一样,她天生背负着使命。
小陶师父不知道他的二弟子对于自己的身世了解多少,但就算一无所知,以陆远笛的性格,她迟早会去追溯她的根。
也会走上复仇的路。
转眼间,陆远笛十七岁了。陶眠近些日子发觉,前来刺杀他的二丫不如小时候那般干脆果决,直接动手。
她已然能够纯熟地掩饰自己的气息,换了陶眠之外的任何一人,都察觉不到她的存在。
一开始陶眠以为徒弟终于成熟,懂得尊敬师父了。
慢慢地,他醒悟过来,这是陆远笛在向他无声地道别。
陆远笛什么都不言说,但陶眠知道,她临行的日子近了。
“小陶,我走了。”
少女背着小小的行囊,一手握住佩剑,一手和师父道别。
语气寻常,仿佛她只是出门帮陶眠买壶温酒。
陶眠站在一株茂盛的桃树下,重叠的花和影衬得他在陆远笛眼中朦胧一片。
陶眠说远笛,师父永远都在。
陆远笛第一次听陶眠叫她的大名,很新鲜,但有什么在悄然变化。她想陶眠的意思是,出了这道门,她就只能是陆远笛,那个被师父耍得团团转的二丫留在了桃花山。
陆远笛忽然两手握住剑柄,朝向陶眠的方向深深一鞠躬,把眼中的泪忍回去。
“师父,我走了。”
她终于肯叫这一声“师父”。
陆远笛下山时穿过了山脚的村子,两个小童坐在村口的大石墩上,拍着手,稚嫩的嗓音唱的是她烂熟于心的歌谣,陶眠曾教她唱过。
桃花红,柳色青。
鲤鱼上滩,春水拍岸。
念吾一身飘零远。
窅然去,窅然去。
飞蓬何所归。
陆远笛单手捂住嘴,秀眉和眼皮紧紧地皱着,强忍的泪终是肆意地流淌了满手。
今夜宾客奇多,不知是否七层之上有贵物在架。我们要低调行事。
另外,沈二是个变态,少理会他。
陶眠惊讶地抬眉。
“变态说变态是变态,多新鲜哪。”
薛瀚只是微笑。
“薛某是见好就收的那类,沈泊舟可不是。他仗着家中背景做得腌臜事儿可不少,千万别沾上他。”
陶眠说知道知道。
“你莫敷衍,那沈二……”
薛瀚的话只说了一半,戛然而止。陶眠正奇怪着,忽然,他也察觉到异样。
外面的杂音仿佛被一个巨大的口袋瞬间吸走,宾客的谈笑、乐器弹拨敲打之声,还有跑堂小厮穿行时的吆喝全不见了。
陶眠张眼望向中心悬浮的圆台。
咚。
抓鼓被手指弹击发出的清脆有力的响声,唤回了在场宾客的游神,使得他们纷纷把头转向最中间的空荡台子。
咚。
又是一声脆响,楼中的灯火愈明,映得圆台底座的纹样更加清晰。
咚——
最后的鼓响震起,在九层圆台之中,同时出现了九位身穿玄色长衫的唱楼官。唱楼官个头均等,偏瘦,九官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身形,仿佛是从一个模子中刻出来的。他们当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脸上挂着殷勤的笑,连嘴角的幅度几乎都是等高。那笑容虽然亲近,又让人觉得生硬,仿佛是被有意训练出来的,像一个个呆板的人偶。
九人同时开场,口中说着相同的开场词,连顿挫都一致。男女的声线叠在一起,咿咿呀呀如同戏班子的优伶。
五层的唱楼官是个约莫三十岁的青年。他在圆台之上起手、旋身,有条不紊,声音抑扬有度。
“上有瑶台镜,下有千灯楼。
楼中有三禁,请诸君细听。
一禁燃点私灯,违者罚万金。
二禁同室操戈,违者永不得入。
三禁仙人登楼,违者凌迟千刀,封魂锁魄!”
三禁仙人登楼!
听闻这一禁令的陶眠缓缓放下手中咬了一口的点心。虽然他有所准备,毕竟这里是妖魔的地盘,仙人总归是受排挤的。
但他没想到千灯楼竟然如此明白地写在了禁令之中,而且被发现的后果十分严重!
他沉沉的目光望向薛瀚。
“禁止仙人登楼,违者千刀万剐,薛掌柜该是知道的?”
薛瀚干咳一声。
“富贵险中求么。不然你以为我为何强迫你熏了三日的香。”
陶眠还想说些什么,这时圆台那端又传来两声连着的鼓响,再次唤走注意力。
原本只有唱楼官的高台,不知何时又坠下来两具尸骨!
这尸骨被长绳吊着脖子,不知采取了什么保鲜的办法,尚能看出这位触犯了禁令的仙人死前痛苦的神情。
以及他被刀刃割得千疮百孔的身体。
千刀万剐只是对肉体上的,而封魂锁魄,就意味着这仙人的魂识永远被困在死前最艰难的时刻,永世不得超生。
违令者的惨状大剌剌地展现在所有宾客面前。
陶眠都沉默了,这时他发现旁边的那具尸体。看起来和仙人一样惨。
“这是另外一位仙人?”
他疑惑地问。
薛瀚给出的回答在他意料之外。
“不,这是帮助仙人进楼的共犯。”
“……”
本来薛瀚被陶眠起初那质问弄得有些失措,但他看见两具尸体之后,不知又觉醒了什么奇葩念头,啧啧两声。
“不仔细瞧还好,越瞧越像你我二人被吊在了上面,真惨。”
“变态不愧是变态。您还能赞叹地说出来,真行。”
“安心,没那么容易被发现的。我敢把你带过来,自然也能把你安稳地送回去。”
陶眠说你别的不会,就会给咱俩插旗子。
薛瀚见陶眠尚且有闲情逸致拌嘴,看来他接受得很快,只是尸体乍然出现,给人的冲击的确大了些。
开场就是三道禁令,让宾客们精神一震,接下来才是好戏登台。
唱楼官唱的第一样物品是寒玉骨。
“一灯百金——灯多者得——”
唱楼官拖着长长的调子,细致地展示手中锦盒所盛的那根剔透玲珑的“玉”。
看着像玉,名字却叫“骨”。
陶眠问寒玉骨是什么。
喝茶的薛瀚顿了顿,目光瞥向他。
“仙人的胫骨。”
“……”
就多余问。
接下来的拍卖品就更奇怪了,什么仙人的小指、仙人的左耳、仙人的三片心。
陶眠有些忍无可忍。
“拍这些东西作甚?留在家里供着么?”
薛瀚看他的眼神都有些不忍了。
“一般是用于食补。”
“……”
“千灯楼的惯例,通常一层楼卖一类别的物品。你我所求的横公鱼脂是药,这层自然是卖药的多。而这其中……又属你们人仙的骨血筋肉为上品。”
陶眠这才明白自己的处境。
他哪里是登楼啊,这不是落到了砧板上?
“忍忍吧,马上到我们要的东西了。”
薛瀚试图安抚仙人情绪,别耽误了正事。
陶眠假装自己听不见唱楼官的调子,埋头吃点心。
直到身边的人用手指轻叩桌面。
“到了。”
唱楼官手中的锦盒没有变化,盒中的宝物却换成了一块油润的鱼脂。
“横公鱼脂——诸君掌眼——一灯两百金——灯多者得——”
“一灯两百金?”陶眠咕哝道,“未免太贵了。孟管事是不是因为提前知晓你这熟客要来交易,涨价了呀?”
薛瀚摇了摇纸扇,浑不在意。
“涨了约莫五十金而已,不必介怀。”
后面又跟一句。
“总归是划你账上的钱。”
“……”
唱楼官在圆台之上环绕踱步,给在场的宾客展示手中的珍稀鱼脂。
“横公鱼脂——食之可去邪病——请诸君细瞧——”
陶眠心想尽快回山,否则他楼下不去,直接进锅。
他瞄了身侧的薛瀚一眼。
“不点灯?”
薛掌柜老神在在。
“不急,先瞧瞧热闹。”
和他之前所言类似,比起仙人的胳膊腿心脏,横公鱼显然落了几个档次。
五层的贵客们对此兴趣寥寥,只有位于他们雅间东南角亮起一盏琉璃灯。
不多时,在那盏灯的右侧,另一抹幽绿色徐徐点燃。
总共两位客人出价。
唱楼官吆喝着,询问是否有其他客人跟灯。
薛瀚这才把那盏小巧提灯取来,玉制的灯柄伸长,轻撞最底端的琉璃灯。一声清响,灯芯缓缓升起一点亮光。
他提灯的手继续上抬,按照同样的做法,又点亮另外一盏。
“震字七号阁——出价两灯——”
五层交易的物品底价均为五百金,薛瀚出九百金买这么一截指骨大小的横公鱼脂,已经算出手大方的。
果然,他亮了第二盏灯之后,对面灭掉了一盏,以示不再参与此轮拍物。
另外一盏依旧固执地亮着。
唱楼官左手扬起,声调也随之高昂。
“震字七号阁——出价两灯——有无贵客跟灯——”
话音刚落,对面那唯一的一点绿之上,又多了两团新火。
“震字三十六号——出价三灯——”
三盏灯!
一千一百金!
其他雅间的宾客见状,不免交头接耳。
横公鱼脂虽然难得,但也有个基本的价位,哪怕是被炒得最高的时候,也未超过千金。
他扯着嘴角,咧开一个苦涩的笑。
“没关系,反正时间总会治愈一切。”
“骗骗徒弟行,别骗自己。我现在说顾园两个字,你不难过?”
陶眠又开始呜哇,楚流雪叹气。
“看吧,没必要劝自己淡忘。难过的时候就哭,能哭出来说明你还是个人。”
“听起来好像在骂我。”
“别多心,就事论事。想想啊,你这么大年纪了。万一真的修炼成没有七情六欲的老神仙,那得是多无趣一老头,我可要跑路了。”
“……最起码我看起来还是二十多岁。”
“但你的心已经荒芜了。”
手中的狗尾巴草断了,楚流雪又挑选了一根好看的拔出。
她说你跟我讲讲皇帝的故事吧。
于是陶眠开始讲,从他第一眼见到陆远笛,那时她在偷他养的鸡。
她被迫留到山上,修习练剑,直到出山。
后来的故事便人人传颂,她勤政爱民,天下太平,河清海晏。
最后她回到桃花山,回到一切的起点。
陶眠回忆起他背着陆远笛在山上闲逛时,陆远笛问他的话。
小陶,我是个好孩子吗?
是。
是个好徒弟吗?
是
是个好皇帝吗?
是。
陆远笛就笑了,心满意足。
真好,那我现在终于可以谁都不是了。
陶眠讲了很长很长时间,直到天际升起一轮红日。夜色褪去,桃花山笼罩在一片暖金色中。
仙人遥望这那灼目的光华,眼瞳被映成浅淡的棕。
他站起身,衣袖拂过草叶的声音引得少女转头。
“要回去了?”
“嗯。”
“不难过了?”
“难过,”陶眠顿了顿,回首望向墓地所在的方向,那里也被朝霞染成赫赫之色,两座墓碑依傍着,“但她得以归家,于我已是莫大的宽慰。”
半生消磨,终是落叶归根。
……
下山之后的小陶仙人,完全看不出那日的悲痛欲绝。他又恢复了往日的作息,每天被楚随烟乱飞的剑吓醒,再被楚流雪胁迫着起床用早膳。
天尽谷的人依旧不肯放弃带少谷主回去的想法,他们的人换了一拨又来一拨,陶眠撞见几次。
每次他都当作看不见,这是徒弟的私事,轮不到他插手。
他信任自己徒弟能够妥善解决。
果然,每次楚流雪都把人打发走,不惊动陶眠,也不对他言说。
两人心知肚明,权当没有这事发生。
唯独有一次,楚流雪到山里采药,楚随烟又不知去何处戏耍,道观只剩陶眠一人。
天尽谷来人了,被他撞了个正着。
在桃花观的西侧有一片小的桃林,那片结的桃子比山里的都要甜。陶眠今日闲来无事,牵着观内仅存的黄答应出门溜达。
陆远笛离世不久,乌常在也撑不住了。
黄答应是一只三黄鸡,走路趾高气昂。用绳是拴不住它的,陶眠只能恭敬地把它请出门。
桃林中,他撒了一把饵食,便利落地上了树。
苏天和前来找少谷主,没见到人,烦闷不已。他是被亲爹勒令来的,说不找到少谷主就别回家。苏天和不止一次劝他爹放弃。那小姑娘志不在此,没必要强求,爹你就是古板,实在不行你把位置接来呗。
然后他爹就把他一扫帚从屋子里扫出来。
赌气来到人间,苏天和也不急着赶路。闲逛许多天才姗姗来到此地,碰巧楚流雪还不在道观。
他心想不在正好,就当来游览了。
误打误撞入了这片桃林,看见的就是一只肥美的公鸡在啄来啄去。
冬至阳生春又来,一年复一年。楚流雪十七岁,楚随烟十六岁。当初细瘦伶仃的两棵豆芽菜,如今也是大变模样。
楚随烟天生的好相貌,齿编贝,唇丹朱,皎如玉树临风前。楚流雪不如弟弟生得脱俗,但气质淡雅出尘,如同吹面不寒的春风,清清素素地立在那里。
但在陶眠眼里,不过是小豆芽菜变成大豆芽菜,改不掉的孩子心性,没什么区别。
楚随烟的身子的确很麻烦,头疼的顽疾好不容易得到抑制,却又多出一个嗜睡的毛病。他本就喜欢黏着陶眠,整天师父师父地挂在嘴边,都成口头禅了。楚流雪说过他两回,别芝麻大点事儿也要跟陶眠讲。饱了饥了自己心里有数就行,漫山遍野都是花没必要非得看你摘的那朵。
楚随烟还委屈呢,他就是爱分享。姐姐不懂风花雪月,师父却能给他回应。整座山上上下下就他们仨,不找陶眠又能找谁。
陶眠说实在不行找你顾师兄聊聊。
楚随烟一哆嗦,连连摆手,不了不了。
这回好,他生病,可以理直气壮地跟在师父身边。
陶眠对于姐弟之间的大小争执素来不插手,一碗水端到死,搬个板凳坐旁边看戏。
长大是长大了,斗嘴却比小时候还要凶。一天到晚没个清闲的时候。
这日两个小的不知为了什么丁点大的事又吵起来,吵到一半楚随烟就熄火了,眼睛一阖身子后倒。
看戏的陶眠从背后托住他,熟练又自然,看来这种情况发生不是一两次了。
陶眠的眉头紧紧皱起,楚流雪也止了声。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向楚随烟沉睡的面容,一股不安的气息四散。
“银票……”
陶眠的手背贴在少年人的额头,没有发热,也不出汗,就是这么安安静静地睡着。如果不是探过鼻息,换谁来看都不像活人。
听到楚流雪唤他的声音,陶眠抬头安抚地笑笑。
“别担心,会有法子的。”
陶眠懒散归懒散,正事都不含糊。和许多年前一样,他让他留在凡间的人脉去搜寻办法。
这次回信却慢了几日,让陶眠有不好的预感。
他一封一封拆开信件,连拆了三封,每一封都是相似的内容。
——嗜睡之疾成因诸多,须得患疾之人亲自寻诊……掌柜何时来铺子转转?
——嗜睡之疾难解,小的无能,未尝见适宜之法……掌柜何时来铺子转转?
——嗜睡恐为先天之疾……掌柜何时来铺子转转?
陶眠拆信的刀脱手而出,正正好好扎穿三封信。
全是“来铺子转转”……都串通好了是吧!
他气恼地打开最后一封信,这封就简短多了,也没有废话。
——我有办法,来见我。
语气笃定,也很不客气,半点没有下属对上级的尊重感。
陶眠不用看落款就知道信是谁写的,他不屑地道一句——你什么层次,还让我去见。
……
然后他连夜收拾东西准备下山。
楚流雪去弟弟的房中探视过一次,彼时楚随烟仍在沉睡。她站在门口望了一会儿,听见隔壁另一间房传来东西坠地的声音。
她的眼珠微微一动,转身往声音的来源处走去。
正好撞见拣酒壶的陶眠。
“……你要离山?”
“吵醒你了。”
陶眠把酒壶放回桌面,只听楚流雪在他身后说“本来也没有睡意”。
“四堆的病容不得耽搁,他近来沉睡的时辰愈发长了,我担心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他会一睡不醒。”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