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逃了。
可如今,我是她口中那个——把俄语用公式方法来说的笨蛋男友,是她的外婆常跟邻居奶奶提起的那个做饭和变魔术一样的男孩儿,也是她妈妈眼里最喜欢的女婿。
我们一起在摩尔曼斯克追过极光,一起看过贝加尔湖的蓝冰奇观。
也吵过架—在我们曾经的家里说着伤害彼此的话。
我也曾亲耳听到她妈妈在电话那边哭着说:“西伯利亚离中国太远了…亲爱的,你真的想明白了吗?”
有很多同学、朋友说我们俩是“生活中的现实主义,爱情里的理想主义”。
或许是吧,但是我只知道,我和露娜,两个来自不同国家的普通家庭的孩子,像生物中的共生关系,根系缠绕,在每个寒冷的冬季可以温暖彼此。
二、相识相知我们的故事开始于一次地铁上的再次邂逅。
自从那次晚会上她礼貌的“婉拒”了我的搭讪之后,我对我们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抱有任何希望了。
直到这次邂逅。
莫斯科的地铁站真的充满着艺术气息,每次来到这里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于是我又拿出了我的相机开始拍照纪念,生怕仅用我的大脑装不下这么美的艺术,几分钟之后,我一脸兴奋的坐在了候车区的椅子上,开始慢慢欣赏自己拍的“美照”。
突然,我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在相机里我看到了一个十分熟悉的身影,我连忙起身寻找。
在候车区的灯光下,一个女孩倚靠在墙边,一条紧身牛仔裤勾勒出她完美的腿型,套着一件看上去已经洗到有些脱色的黑色卫衣,她低着头看着地上,不知在想些什么,疲惫和憔悴像层薄薄的灰,覆盖在她白皙的脸上——是露娜。
我的心脏像被飞驰而来的地铁撞了一下,突然停跳,又在下一个瞬间疯狂跳动。
搭讪那晚的记忆在脑中飘过——她虽然脸上带着笑容,嘴里却说着:“不好意思,我们还不太熟悉,我不想给你我的联系方式。”
这一幕就像刚刚发生过,尴尬的我能用脚趾抠出三室一厅来,我下意识地想把自己藏起来不让她看到。
但是我的眼神却很诚实,一直无法从那张让我看着就脸红的脸上挪开。
而她现在这种疲惫和脆弱,让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情绪,可能是怜惜吧。
在这一刻,我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