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看演出。”
“好的!”
我几乎是秒回,又感觉回复的太少,立马又补充了一句:“那我们就约好了,周六中午见。”
我兴奋得恨不得跳起来,连刚刚想出门抽烟都忘记了,头痛的感觉也消失不见了。
莫斯科国家大剧院——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的古典主义建筑,粗壮的立柱透出沉甸甸的历史感。
我提前半小时就到了国家大剧院门口,寒风裹挟着雪粒像刀一样刮着我的脸颊,我在剧院门口来回踱步,哈出的白气迅速消散,内心的紧张不比搭讪那晚少,但是本质上却有不同——不再是对于未知的恐惧,而是期待能与她并肩前行的好奇与忐忑。
12点整,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向我走来,露娜穿着一件浅蓝色的毛呢大衣,米白色的围巾,满头的金发随风飘荡,寒冷的天气让她的脸颊和鼻尖染上红晕,眼神却格外清明,当看到我时,露出了一个甜甜的微笑。
“走吧,我们进去?”
“当然可以。”
画展很大,布置在最大的主厅里。
灯光明亮,墙壁上悬挂着很多前苏联名家的著作,旁边则俄文和中文的双语简介牌并立在旁。
讲解员一直在讲解着画作的灵感与意义,而我的注意力几乎都在露娜身上。
她看画的时候特别专注,那份作为晚会主持人的从容此时变成了深沉的欣赏和研究态度,同样金色的眉毛时而蹙起时而舒展。
在一幅画作前她突然驻足,画面上色彩鲜明、红黄蓝三原色相互挤压碰撞。
“真不可思议...”她喃喃低语,像是说给自己的,也像是说给画听的。
我被她的专注吸引,走近一步,看着眼前的画作说道:“这幅画不是那种和谐的感觉,而是通过对抗诞生的充满斗争的感觉。”
我讲俄语时用词有些笨拙,但是露娜却是听的认真,一双漂亮的眼睛盯着我,仿佛在品味着我的点评话语,然后转头看了看画作,像是想到了什么,笑着说道:“点评的很有深度。”
我们就这样在画作间漫步、点评,有时又有默契的一同微笑。
展览结束时已经将近下午2点了。
“想喝茶吗?
我知道附近有个地方,有很好喝的中国龙井茶。”
露娜用很标准的发音说出了“龙井茶”这个词。
我十分惊讶的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