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三丫现在手里有银钱了,她爹娘的日子也算是有盼头了。
尤其是那老嫂子,可怜呦。
等待的一个时辰内,姜挽月在大汉的口中得知了老姜家的现状。
老头子姜大海,生了四子二女。
老大江大河,原主亲爹。
老二,江二河,江三河,江四河,大闺女姜大麦已出嫁,小闺女姜小麦和姜四河是双胞胎,在家里极受宠爱。
现在全家还没分家,全家吃了上顿没下顿,靠二十亩地过活。
原本这么多的田地,不至于过成这样,可家里还要供一个读书人,姜四河。
每年的束脩,笔墨纸砚,还有生活用品,长衫,都是一笔不菲的银钱。
原主的爹娘是个棒槌性格,木讷呆板,一脚踹不出个屁那种。
按理说,无论哪个村子,哪家哪户,只要家里娶了孙媳妇的,都会分家的。
可老姜家,他们还要靠着姜大河一家的壮劳力当牛做马,伺候这么一大家子,哪舍得放手?
现在就是,老姜家儿子孙子孙媳妇还有重孙子一大堆,姜老太太,执掌大权。
姜挽月的母亲生了两儿三女,姜大丫和姜二丫早早的就被卖到隔壁村做童养媳,姜三丫长得最好看,被偷偷卖进了窑子。
姜大朗和姜二郎,是原主的兄长,前些年,原主的大嫂是原主娘亲柳氏在河边捡的,因为失去了记忆,同样木讷不说话,只知道闷头干活。
江二郎的媳妇还算机灵,可惜一家子的命脉都在老婆子手里,也不敢吱声……
大汉看着是个热心肠的人,喋喋不休的把老姜家的所有事情都说了一遍。
看姜挽月听到认真,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那个,叔的话是不是有点多?”
姜挽月内心吐槽,你还知道自己聒噪。
出口却是甜甜软软的。
“谢谢叔告诉我这些。”
大汉笑的憨厚:“俺叫姜大柱,以后你叫俺大柱叔就成,俺爹是村长,俺叔是里正,以后要是那老姜家欺负你,只管找俺就是。”
嘴巴喋喋不休的,看起来见到她很兴奋。
姜挽月很快就在字里行间捕捉到整个姜家村的情况。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到小镇上采买东西的妇人都拎着大包小包回来了,行色匆匆。
“哎呀,大柱快走快走,俺看这天色,恐怕半路就会下雨。”
“嘶,今年天气真邪门,几天前还热的淌汗,今天就冻死个人嘞。”
姜家村距离小镇上挺远,他们必须在大雪封山之前采买好过冬的粮食。
妇人们穿的棉衣都是补丁摞补丁,还有发黑的棉花隐约露出来,袖口黑的发亮,不知道多少年的了。
她们相伴而来,忽然看到牛车上安安静静坐着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冲着她们腼腆一笑。
“呦,这是哪家的闺女,长得可真俊,大柱,你家亲戚?”
另外一个婶子一拍大腿
“哎哟妈哟,同样都是鼻子眼,人家咋就长成这样,啧啧啧,这皮肤,真嫩滑…”
“老天爷,这穿的衣裳真好看,是新的吧,大柱,这是你姐家的闺女?”
另外一个圆脸大婶打断:“什么呀,大柱外甥女俺见过,没她好看…”
姜挽月默默的看了一眼身上只有一个补丁的棉衣。
虽是粗布麻衣,却有九成新,补丁上的布料,也是崭新的。
她低估了姜家村的贫穷。
七八个妇人将她围在中间,叽叽喳喳的,热情中带着八卦。
“小姑娘,你家是哪个村的?上河村还是下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