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藕片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一路繁花完整版

一路繁花完整版

濯水清浅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一路繁花》,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安晓老太君,也是实力派作者“濯水清浅”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儿才是公主的依靠呢,公主的日子本就不好过,这回---”杜姑姑立刻拉了脸,“姐儿又怎么了,便是个姐儿以后也是县主,比这国公府其他姑娘都要尊贵,公主既然能生,就不愁没有哥儿,先开花后结果才好呢,若是咱们都这样看姐儿,还指望其他人尊重她吗?”杜鹃忙低头受教。倚梅阁里头,主子奴才也是半宿没睡,梅姨娘听得公主生了个姑娘,喜得连声谢谢菩萨保佑,“我道她是个没福的......

主角:安晓老太君   更新:2024-08-18 23:3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安晓老太君的现代都市小说《一路繁花完整版》,由网络作家“濯水清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一路繁花》,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安晓老太君,也是实力派作者“濯水清浅”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儿才是公主的依靠呢,公主的日子本就不好过,这回---”杜姑姑立刻拉了脸,“姐儿又怎么了,便是个姐儿以后也是县主,比这国公府其他姑娘都要尊贵,公主既然能生,就不愁没有哥儿,先开花后结果才好呢,若是咱们都这样看姐儿,还指望其他人尊重她吗?”杜鹃忙低头受教。倚梅阁里头,主子奴才也是半宿没睡,梅姨娘听得公主生了个姑娘,喜得连声谢谢菩萨保佑,“我道她是个没福的......

《一路繁花完整版》精彩片段


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是火树银花、游龙戏灯的好日子,京城是天下最繁盛之府,上元灯会更是繁华绮丽至极。正所谓“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青年男女打扮一新携灯带花希望来一场美好的邂逅,老人儿童上街走百病祈愿新的一年身体健康无病无灾。贵族平民都喜气洋洋溢于言表,欢度美好节日。

此时的永宁公主府,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丫鬟婆子紧锣密鼓的忙活着。

“小桃,快把水倒了,再去厨房换盆热水来。”

“杜鹃,再拿些棉布和参片来。”

“公主,听我的话,现在先停,好,呼气,吸气,用点力,已经开了宫口了,看到孩子了!”

床上躺着个面色苍白满头大汗气息不稳的少妇,即使是这样狼狈的情况下依旧可以窥见其秀丽的容色,两个嬷嬷分别按着她的双手和头部,另一个婆子正挤压着她高高隆起的腹部。众人各司其职,迎接这个新生命的降临。

“哇”……一道洪亮的婴儿哭声在喧闹的夜里响起,“恭喜公主,生了个漂亮的小千金!”

接生婆子小心地剪断婴儿的脐带,言语欢快向公主道喜,公主抬起眼皮看了眼刚落地的女儿,便昏睡过去了。

婆子们稍微帮婴儿擦拭了下身子,便拿事先准备好的小襁褓包裹好,抱到外间给孩子的家人看。

面如冠玉剑眉星目的驸马瞅了一眼孩子,问道:“公主如何了?”

接生婆子瞧着驸马脸上没什么喜色,谨慎答道:“公主太过疲累,已是昏睡过去了,休息一阵便没什么大碍的。”

驸马交待奴仆们好生照看便撩了帘子出门了。孩子的伯母婶娘等人随口夸赞几句漂亮乖巧也各自回去安置,等了大半宿也都累了,为了公主生产大家伙连宫里的宴席都没去参加呢,总算是平安生完了。只留下满屋子的丫鬟婆子收拾残局。

杜鹃满面忧愁对杜姑姑道:“虽说姐儿也不错,可毕竟哥儿才是公主的依靠呢,公主的日子本就不好过,这回---”

杜姑姑立刻拉了脸,“姐儿又怎么了,便是个姐儿以后也是县主,比这国公府其他姑娘都要尊贵,公主既然能生,就不愁没有哥儿,先开花后结果才好呢,若是咱们都这样看姐儿,还指望其他人尊重她吗?”

杜鹃忙低头受教。

倚梅阁里头,主子奴才也是半宿没睡,梅姨娘听得公主生了个姑娘,喜得连声谢谢菩萨保佑,“我道她是个没福的,白担了个公主名头,爹不疼娘早死,又不得夫君婆母疼爱,求神拜佛寻医问药这么多年,却是个赔钱货,哪像我夫君宠爱儿女双全,以后这公主府迟早是我家琢哥儿的!”

大丫鬟春兰忙附和:“可不是,她哪比得上姨娘有福气,五少爷七姑娘龙凤双生子,谁不赞一声金童玉女,婢子可是听说,那边刚生的丫头丑兮兮的,驸马爷瞧了眼就走了,哪像当初您生哥儿姐儿那会儿抱着舍不得撒手呢!”

其实刚生下来的孩子都红彤彤皱巴巴的哪有好看的呢,只春华为了贬低主院抬高自家主子可劲儿的损人家刚出生的小娃娃。

林国公府里,众主子都要回去安置了,二房和三房的院子隔得近,二夫人苏氏和三夫人何氏便结伴而行,何氏向来嘴上没把门的,此时远离了公主府便开始放话:

“公主也是不容易,成亲五载好不容易有孕才得了个姑娘,刚才瞧四弟的样子,可不大欢喜,也是,四弟早就儿女双全,又是他心尖尖上人生的,哪还稀罕这个呢,只可惜了刚出生的九姑娘――”

“弟妹慎言!”

苏氏再听不下何氏妄言,打断她道:“公主是金枝玉叶,不管她生男生女都是好的,九姑娘有皇室血脉,又是公主府嫡女,如何会可怜?四弟就这一个嫡女怎会不疼?弟妹今儿这话,我权当没听过,可莫要再说了!”

苏氏说完便撇下弟妹带着丫鬟婆子先走了,只留下何氏在原地愤愤不平。

松鹤院里,老太君听说公主生了个姑娘,让人去备礼明儿送到公主府去,一边对心腹钱嬷嬷说道:“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冒个信儿,却是个姑娘,老四也老大不小了还没个嫡子,总是怨我偏疼琢哥儿,她要是给我生个有皇家血脉的嫡孙,我保准疼他把其他人都比下去!”

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人家的命根子,老太君最疼驸马这个幼子,所以对于当初梅姨娘抢在公主跟前怀胎,明知于理不合,瞧着公主没反对她也就顺水推舟了。长子林国公却极力反对,最后母子二人各退一步,和驸马约定若是个女儿就留着,若是庶长子一生下来就溺死。

老太君和驸马只得满心期待梅姨娘生个女儿,没成想梅姨娘肚子争气,生下对龙凤胎来。古代双胞胎极少,龙凤胎更是罕见,在哪里都是被视为吉兆的,老太君立刻就反水了,死活要留下孙子,林国公拗不过老娘和幼弟,又看公主也没反对,只能任他们去了。

老太君将两个孩子疼到心肝里,隔三岔五就接到国公府来小住,生怕被公主欺负了。

钱嬷嬷听着老太君的话,心想老太君年纪越大越糊涂了,便是龙凤胎也不过是庶出,公主就是生个姑娘也比那两个叠一块儿强。嘴上却是劝慰道:“先开花后结果也是好的,公主既然能生,老太君还愁抱不到嫡孙吗?”老太君想想也是,歇了这想法安置了。

宫里第二天就给了赏赐下来,内务府太监送来的,公主也知道皇帝忽视她,这赏赐都是皇后办的,也没奢望皇帝能给女儿什么封赏。

公主的女儿都封县主,不过这什么时候封却是有区别的,一般都是及笄时封,也有个别受宠的,譬如皇长女晋国公主的女儿一出生就封了丹阳县主,她的宝宝却是没这份体面的。公主对娘家没什么感情,对夫家更没抱什么期望,她的女儿自己来保护。


第二天公主母女再去向皇后请安时便发现殿里多了许多孩子。昨日公主母女满载而归刺激了许多人,一个个的都带着孩子向皇帝表孝心来了。除了皇长女晋国公主,其它几个公主都盛装打扮而来。

皇二女永福公主带着两个儿子姜阁、姜阔,大的那个已经有七岁,端坐在位子上很是规矩,小的那个才四岁,有些皮实,见到县主就要过来逗娃娃。永宁公主把他抱到膝上,引着他握了握县主的小手。永福公主和其母如妃不一样,相较于倨傲的晋国公主,她更加识大体,对兄姐尊敬,待弟妹友善,是个圆滑之人。她清楚自己一母同胞的五皇兄志小才疏,无缘大宝,母妃尖酸刻薄处处树敌,她必须靠自己得到好人缘,待日后其它兄弟登基她才不会太难过。如今瞧着昔日姐妹中最落魄的永宁靠着女儿翻身,她自然也动了这个念头,儿子是她的依靠,虽公主之子无爵,可若得了父皇喜欢给个庇荫,她后半辈子也算有靠了。

皇四女永寿公主也带了两个女儿田锦、田铃来了,昨儿在家里听得永宁母女在父皇那儿得了不少好东西,她气得又砸了几个摆件。眼看着自己两个女儿至今无封号,在婆家受人轻贱,永宁母女却愈发得宠,她一向骄傲,自诩公主中除了晋国她最尊贵,怎么忍得出身卑微的永宁压在她头上。于是她不顾赵贵妃的劝阻带着女儿进宫请封来了,今儿非得捞两个县主回去不可。

皇八女永安公主今儿也来了,她中秋时染了寒气没有出席,昨日也没来向皇后请安,今日却被静妃从床上拉起来了。几个出嫁的公主都带着孩子回宫邀宠来了,她这个最受宠的皇帝幼女怎么能不露面呢?永安公主今年十一岁,继承了其母精致的容貌与聪慧的头脑,小小年纪便有才女之名。

县主瞧着这么多争宠对象,觉的可以凑一部袖珍版甄嬛传了,看来她想独占皇帝外公金大腿任重道远啊!

众人见面又是一番口蜜腹剑的寒暄,皇后瞧着底下明争暗斗的众人只当在看一群蚂蚱蹦哒。无论她们怎么争,她都是皇后,无论谁登基,她都是太后。虽然有母妃的皇子登基和无母妃的皇子登基对她有些影响,但大梁嫡庶分明,无论谁登基都必须孝敬嫡母,她只须保障自己和女儿一世尊荣就可以。所以她安心坐镇后宫做她贤良大方的皇后,从不和妃嫔争宠,对待皇帝子女也是一视同仁,谁都挑不出她的错处。

皇后依旧是官方的训话,然后大家告辞,公主回玲珑阁用早膳,用完早膳去向皇上请安。县主心想难怪后宫女人喜欢勾心斗角,日复一日循规蹈矩的生活,大家闲着没事干可不就想找事了嘛!

县主本以为到了御书房该碰到那群姨母表哥表姐们,毕竟她们从皇后宫里出来就直接来了御书房,永宁公主回玲珑阁用了早膳才来,该是落在她们后头。可御书房却是静悄悄的,去通报的太监回来说皇上正在处理公事,请公主和县主去偏殿侯着。公主问询永福公主她们的去处,小太监接了蔷薇的荷包眉开眼笑地答道:“回公主话,永福公主一干人老早就来了,圣上正处理公务无暇召见,便让她们回去了!县主年纪小,不宜到处颠簸,公主便带县主到偏殿歇着吧!”御前的人答话都滴水不漏,谁都不得罪。其实是皇帝嫌那一群人太聒噪,影响他办公,便让她们回去了!几个乳臭未干的娃娃和争风吃醋的女儿叽叽喳喳吵个不停,皇帝在内殿都听到了她们在门外的口角,吵得皇帝脑仁儿疼。皇帝还能不知道她们的心思吗?眼红昨日永宁母女得了他的东西今儿就眼巴巴来了,皇帝和天下男人一样,都希望自己妻妾和睦儿女友爱,最不耐烦这些争风吃醋!

公主带着女儿在偏殿玩耍,万福贵送了一些小孩子玩的绣球拨浪鼓之类的小玩意儿过来,县主是个好动的,把那小绣球踢远了,再爬过去捡,玩得不亦乐乎。古代幼儿易夭折,她必须多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才行,她现在能做的运动就是爬了!公主拿了本书在一旁看,这一看就看到了中午。待到万福贵来传膳公主才意识到已经晌午,大人要用膳孩子也要进食,可父皇的难得传她共餐她也不能拒绝,公主挣扎一番,还是决定当面向皇帝告罪。

公主到了膳厅,皇帝还没来,她便端坐在餐桌旁等候。县主经历了上午的剧烈运动,早已是饥肠辘辘,眼看着皇帝要和公主用膳了,难道自己还得饿着等他们用完膳才能进食?县主扁着嘴在公主胸前蹭,公主自然明白女儿是饿了,只怨自己看书忘了时辰,忘记给宝宝喂奶,如今要宝宝陪着自己饿肚子。公主温柔诱哄:“宝宝乖,再等会儿啊,等会儿娘就给你喂了啊!”县主理解她娘的处境,知道圣命不可违,可她管不住婴儿的生理反应,然后就是一声尖厉的哭嚎!

皇帝在门外便听到了孩子的哭声,进门瞧见公主正抱着女儿哄,一边还要向自己行礼,着实艰难,皇帝忙道了平身,问道:“这丫头是怎么了,哭的这样难受?”公主道出实情:“都是儿臣的错,儿臣贪看书忘了时辰,忘了给宝宝喂奶?宝宝这是饿的!”皇帝听说公主亲自喂奶有些惊讶,此时听孩子哭声沙哑也顾不得了:“你是怎么当娘的?这样让孩子饿着?还不快去!”公主忙带了女儿去侧厅,刚解了衣服宝宝便蹭过来,用力吸吮着乳汁咬得公主都有些疼了,可见真是饿坏了!

公主喂完奶整理了服饰已是一刻钟之后,诚惶诚恐地带着女儿回了膳厅,却发现皇帝还没摆膳,公主立刻下跪请罪:“儿臣有罪,误了父皇用膳时辰。”皇帝也有些饿意,懒得和她计较这些叫她入座,趁着宫人摆膳的间隙把县主抱到怀里,问道:“你怎的亲自喂养她?奶娘是做什么的?”公主恭敬回答:“并非儿臣不用奶娘,只是宝宝刚出生时便不愿喝奶娘的奶,试了几个奶娘都是如此,只得我亲自喂养她才肯喝!”皇帝听了这番话倒觉的稀奇,小孩子都是有奶便是娘的,遂道:“这丫头倒是个孝顺的,不肯认别人。”县主听到皇帝夸她,立刻抬头对他露了个无齿的笑容。

县主虽然刚喝饱了奶,此时瞧着色香味俱全的御前也是垂涎欲滴,晶莹的口水淌到口水垫上,皇帝忙帮她擦了。瞧着胖娃娃目不转睛地盯着菜品,皇上问公主道:“她可能尝尝这些菜?”公主道:“可以尝些清淡的汤汁,只能用筷子蘸点儿。”皇帝听罢便蘸了点乌鸡汤送到宝宝嘴里,宝宝尝了还想尝,指着那红艳艳香喷喷的红烧蹄膀流口水,她前世是江西人,喜欢吃辣的。小娃娃肠胃弱,吃不得刺激性的食物,皇帝自然不会答应她,县主只能干望着流口水。

用完膳皇帝带着公主母女去御花园散步消食,之前两次进宫县主一心盯着皇帝,也没注意御花园的景致,今儿才算真正的游园。她前世也游过故宫,与如今的皇城似乎是同一座宫殿,但后世的故宫经过晚清时列强的侵略以及改革开放后人满为患的旅游开发,早变得面目全非,如今瞧着这御花园只觉后世的故宫和苏州园林等都是冰山一角。

御花园有奇花异草、亭台楼阁、嶙峋山石,地面都是用个头小巧玲珑的鹅卵石铺成的福、禄、寿等字。这御花园中,有弯弯曲曲盘成一圈奇特的树木,也有供人休息的小巧凉亭,有奇形怪状的各种塑像,也有形状奇异的山石假山。县主只恨自己不会走路,要不然定要在此处欢快的玩耍。如今是秋天,菊花和茶花开得很好,能进御花园的都是珍稀品种,县主也不想辣手摧花只是在一旁看着。皇帝和公主就着景色绕着孩子闲聊几句,祖孙三人倒也温馨。也没什么煞风景的人和事出现,宫斗剧里的妃嫔在御花园偶遇皇帝都是骗人的,皇帝出行都会提前派人肃清道路,闲杂人等回避,要是能随便偶遇皇帝,谁知道皇帝遇到的是妃嫔还是刺客呢!

散了会儿步皇帝就回去午憩了,公主也有午睡的习惯,便带着女儿回了玲珑阁。今日其它几位公主吃了闭门羹,她却被皇帝留下用膳,已是犯了众怒,明日早上去向皇后请安必有一番风波。几位公主身后都有势力,她不想惹不必要的麻烦,能避则避,她在宫里住了两天也该回去了,只父皇如今正在兴头上瞧着不想放人,她该如何向父皇辞行呢?永宁公主边走边思索,县主在奶娘怀里呼呼大睡,当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

小说《一路繁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九姑娘封了,最高兴的莫过于公主府众人了。因为公主生母卑微,又不得皇上宠爱,便是嫁人了也过得不如意,驸马偏宠梅姨娘,成亲没两年就闹出了庶长子,不就是欺负公主不得势吗?

永寿公主成亲七载连生两女,驸马后院里连个通房都没有。如今得了皇上青眼,公主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公主前脚回到府里,圣旨后脚就到了,国公府众主子也赶来公主府,公主命人摆上香案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永宁公主嫡长女林氏妙珂,聪颖敏慧,淳孝璞真,深得朕心,今敕封从二品悦阳,食邑八百户,钦此。’”众人接旨谢恩,领了一堆的赏赐。

新出炉的悦阳只顾咧嘴傻笑,有了爵位就是不一样,以前别人都是称呼她为林国公府九姑娘,或是永宁公主府的二姑娘,以后就该叫她悦阳了,瞬间就高了一个档次。

众人笑着向公主道喜,心里却是各有所思。

驸马一面为女儿得圣宠高兴,一面又有些失落,妻子是从一品公主,女儿是从二品,他才是个正五品的礼部员外郎,一家子他的品阶最低,只能到梅姨娘处找安慰了。

梅姨娘则是满心嫉恨,公主压在她头上,公主的女儿又要压在她女儿头上,同样是国公府的姑娘,她的璇姐儿还是爷的长女,凭什么就输给那丫头?

国公府众人则是想着往日里慢待了公主,再不受宠终究是皇上亲女,可由不得臣子欺负,皇上刚见了九姑娘一面就给他封号,纵然是九姑娘讨喜,也未尝没有给公主撑腰的意思,公主成亲五年方得一女,这些年过得可不容易。

国公夫人秦氏提出要为大摆筵席庆祝一番,公主委婉拒绝:“她不过一个小娃娃,父皇隆恩封了她做,哪值当摆什么宴席呢,大嫂不必为她破费。”两人推诚几番,便揭过不提,各自散去了。

晚上驸马本来是打算到公主房里歇息的,自公主产女后,两人还未同房,公主却借口孩子夜里哭闹把驸马叉到了梅姨娘处。

杜姑姑劝道:“驸马许久未来,公主怎地不留他?”

乖巧得很,夜里饿了拉了都只是哼哼,哪里会哭闹。

“姑姑,从前他总是变着法儿找借口去梅姨娘处,便是留在我这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如今我有女万事足,不耐烦应付他了,让他们凑成一堆倒好。”

公主如今得了势腰杆也硬了,也该叫他们瞧瞧脸色。

杜姑姑知道公主的苦:“奴婢都明白的,只是没有亲兄弟帮衬,公主要和驸马疏远,也该有个哥儿才行。”

公主想到这点就心里烦躁,“以后再说吧!”

在一旁听壁脚,心想这古代女子不易,即使贵为公主,也要有儿子傍身才能硬气,她只是一个,以后没有自己的府邸,要和夫家一块生活,万一碰到难缠的婆家可怎么好?

公主和郡主都有自己的府邸,可是只有太子的嫡女才能封郡主,如果自己以后立了什么功勋,说不定能升职!

人心总是贪婪的,刚封了又想着做郡主,不过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嘛,自己可是受上天眷顾的穿越女,应该会在这个世界过上好日子的。老天给她这么好的出身,这么高的起点,总不能是让她当炮灰的吧!

人物关系表:

林国公府:

老太太叶氏,出身魏国公府,老国公林鹏发妻,育有三子,长子林洪,现任林国公,次子林清,当代大儒,幼子林浩,另有一庶子林海。庶长女林淑,嫁忠勇伯府嫡次子袁益。庶次女林洁,嫁济南知府齐平。

林国公林洪,娶妻长宁候府嫡长女秦氏,育有嫡长孙林瑾,二少爷林瑜,嫡出二姑娘林妙珍,庶出大姑娘林妙珊,四五姑娘妙玲妙琪。

二爷林清,当代大儒,娶妻先师独女苏氏,育有嫡出三少爷林琰,四少爷林琛,七少爷林瑞。

三爷林海,赣州知州,娶妻翰林院侍读之女何氏,育有嫡出三姑娘林妙珠,六姑娘妙玥,庶出八姑娘妙珏,六少爷林瑕。

四爷林浩,娶妻永宁公主,育有嫡出九姑娘林妙珂,庶出五少爷林琢,七姑娘林妙璇。

皇室成员:

文景帝萧泰皇后承恩侯府刘氏育有一女晋国公主萧仪(大公主)

三皇子景王萧伟母惠嫔妻长宁侯府嫡次女秦氏育有嫡长子萧英,庶子萧慕,萧藏,庶女萧芙,萧莲。

四皇子吴王萧健,母陈贵妃,妻礼部侍郎嫡长女吴氏育有嫡长女安阳萧蓓,庶子萧萍,萧苍,萧苞,庶女萧蕾。

五皇子赵王萧俭,母如妃,妻户部尚书嫡长女陈氏,育有嫡长子萧蔼,嫡次子萧节,庶子萧芦,庶女萧薇。

八皇子云王萧修,母已故云嫔,妻镇国公府嫡女宋氏,育有嫡长子萧荣,嫡次子萧艺,庶子萧著,萧茗,萧蔚,萧莽,萧荐,庶女萧蕊,萧蓉,萧菁。

九皇子蜀王萧佑,母静妃,妻前任首辅刘伯山嫡长孙女,育有嫡长子萧藉,嫡长女清阳萧芊。

皇长女晋国公主萧仪,母刘皇后,嫁威远候肖家,育有嫡女丹阳肖丽荣,嫡子威远候世子肖永荣。

皇次女永福公主萧佩,母如妃,嫁光禄寺卿姜家,育有两个嫡子姜阔,姜阁。

皇四女永寿公主萧俏,母赵贵妃,嫁御史大夫田家,育有二女慧阳田锦,朝阳田铃。

皇七女永宁公主萧倩,母芳嫔,嫁林国公府第四子,育有一女悦阳林妙珂。

皇八女永安公主萧佳,母静妃,待字闺中。

寿王萧黎,文景帝幼弟,娶妻镇国公府嫡女宋氏,育有嫡长子萧代,嫡次子萧儒,庶子萧任,庶女萧倾。

萧代,寿王世子,娶妻户部尚书嫡次女陈氏,育有嫡长子萧蒙,嫡长女高阳萧蓁,庶女萧荨。

萧儒,任五城兵马司千户,娶妻户部侍郎嫡长女胡氏,育有嫡长女萧茹,嫡次女萧芮,嫡子萧荧。

庶子庶女未婚。

爵位:

皇帝嫡长子封太子(超品阶),其余嫡子为七珠亲王(正一品,食邑三千户),庶子为五珠亲王(从一品,食邑两千户)。嫡女封国公主(正一品,食邑三千户),庶女封郡公主(从一品,食邑两千户)。

太子嫡女封郡主(正二品,食邑一千户),嫡子为郡王(正二品,食邑一千户),庶出子女无封号。

亲王嫡女封(从二品,食邑八百户),嫡长子为世子,袭爵之后为郡王(正二品,食邑一千户),其余嫡子不受封。

公主嫡女封(从二品,食邑八百户),嫡子无爵位。

郡王嫡女封乡主(正三品,食邑五百户),嫡长子袭爵之后为郡公(从二品,食邑八百户),其余嫡子无封号。

郡公嫡长子袭爵为县公(正三品,食邑五百户),嫡女无封号。

县公为最低等级宗室子爵位,县公之后便是普通宗室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