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徐大民徐二龙的现代都市小说《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完整作品阅读》,由网络作家“发飙的芭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徐大民徐二龙是穿越重生《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中的主要人物,梗概:徐大民从病房出来,徐二龙揪住他衣襟,狠狠一拳擂在他的脸上:“徐大民,你个畜生,我爸已经命不久矣,你还带着人来抢财产?你究竟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他要对你言听计从?”徐大民脸上的黑框眼镜被扇落一边,他摸索着,从地上捡起黑框眼镜,擦了擦,重新戴上。摸摸唇边,唇边都有血迹,看样子,徐二龙是生气到了极点,下手极重。徐大民用一种嘲弄与讽刺的口气问......
《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完整作品阅读》精彩片段
徐二龙提着保温桶,步伐匆匆赶向医院住院部。
他原本是个极富魅力的男人,可现在,略显沧桑的国字脸上,挂满汗水,高大挺拔的身体微微有些佝偻,仿佛被生活压得直不起腰。
这些天来,一直紧蹙的眉头,有所舒展。
他把房子以低于市价十万脱手,筹得一大笔钱,可以解决父亲看病住院的燃眉之急。
家有癌症病人,会医得倾家荡产,但徐二龙不在乎。
只要能给老父亲医病,花再多钱也值得,只要人在,就有希望。
其它亲人早就去世,他现在只有老父亲唯一一个亲人,哪怕付再大的代价,他也愿意。
他不想因为钱财的关系,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唯一的亲人去世。
病房里,徐冬生躺在病床上,氧气管插在鼻端,削瘦的脸上没有二两肉,各种监护仪在旁边闪烁着亮点。
一群人,站在床前。
是徐家的亲戚,徐二龙的幺婶周凤茹和堂哥徐大民,还有一个穿着西装的斯文男人。
徐二龙怔了一下,随即脸上堆着客气的笑容:“幺婶、堂哥,你们来探望我爸?”
没人搭理他。
徐二龙自嘲的笑笑。
也对,自己一个有前科的刑满释放人员,谁会待见自己?
没事,他们还愿意来看自己父亲,还念着这一点亲情,也足够了。
把盛着泥鳅汤的保温桶搁在床头柜,徐二龙自觉的站后一点。
穿西装的男子从手提包中,拿出一份协议,递给徐冬生看:
“徐先生,根据你的意愿,起草了这一份协议,你老家马上要面临拆迁,这拆迁后所得的拆迁款,留给徐大民先生,连同分得的一套房产,一并归于徐大民的名下,你看看,如果没有异议,请在这儿签字。”
徐二龙直起身,看向律师:“什么嘱托?什么拆迁款给徐大民?”
律师抿抿唇,目不转睛看向徐冬生,看向他的当事人?
“怎么一回事?”徐二龙将询问的目光移向徐大民:“这是什么情况?我爸的什么拆迁款,怎么给你?”
徐大民别过眼,神情异样,没接话。
“说啊,怎么一回事?突然让我爸立遗嘱,把什么拆迁款和房子归你们?”徐二龙愤怒起来。
“我爸病了这么久,你们谁来看过他?这突然间,就来病房,还要什么拆迁款?你们是欺负我爸是病人,糊涂好欺负吗?”
因为愤怒,人到中年的徐二龙,额角青筋迸起,声音洪亮,病房外都可以听见他的怒吼。
“这是我的主意。”病床上的徐冬生颤巍巍的开口,只有进的气,没有出的气:“我的东西,我想给谁,就给谁。”
徐二龙回头,不可置信的看着老人:“爸……”
他才是他爸的儿子啊。
这么多年好好尽孝,一直照顾老人的衣食住行。
哪怕他钱再少,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没有亏待老人。
老人病了,是他背着老人四处求医问药。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他端茶递水还是服侍了这么多年。
甚至为了筹集医药费,把自己的住房贱卖。
可现在,幺婶和堂哥居然带着律师来到病房,让自己的爸立遗嘱,把财产归给他们?
凭什么啊?
徐二龙感觉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若说自己的兄弟姐妹争遗产,他能理解。
可是,这幺婶跟堂哥来争遗产,还是当着他这个亲生儿子的面,这一切,简直是太可笑了。
关键是,自己父亲还同意了。
“爸,你是不是病得糊涂了?你病了这么久,他们来看过你一眼?当初筹借手术费的时候,他们借过一毛钱?”
徐二龙追问,语气中夹带着浓烈的不甘。
这些亲戚不待见他,他认了。
可这些亲戚,对他父亲同样没有一点亲情,有什么脸来要什么财产?
“你走,这事,我们不同意。”徐二龙指向律师:
“我爸现在病得糊涂,我才是他的儿子,是他的亲生儿子,他生病期间所有的事,全是我负责。这立什么遗嘱的,不算数。”
律师看着眼前的一幕,没有作声,置身事外。
“我没有病得糊涂。”病床上的徐冬生强撑一口气,他拼命挣扎起来,一抬手,推掉床头柜上的徐二龙提来的保温桶:“我的东西,就留给徐大民,我说了算。”
徐二龙退后两步,他看看病床上的父亲,又看看幺婶,再看看徐大民。
父亲坚持己见,幺婶胸有成竹,而徐大民神情冷漠。
这场景,诡异又别扭。
“为什么?”徐二龙疑问出心里的疑惑。
“从小,你就偏袒徐大民,我跟他打架,你永远是拿扁担教训我,根本不分对错……”
“家里条件不好,读高中,你也是把读书名额让给他,要我谦让……”
“他去上大学,要我们全家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每月按时给他寄生活费去,怕他在学校钱少了委屈……”
“现在,我四处给你筹集医药费,连我自己的住房都卖了,结果你却想着把拆迁款留给他?”
压在心中数十年的委屈,悉数爆发,徐二龙质问出声,说到最后,语带哽咽。
见过偏心的父母,可见过这种偏心到胳肢窝的父亲吗?
偏心的,还是堂哥。
“滚,老子的事,不要你管。”病床上的徐冬生,被这一番质问给问得恼羞成怒,拼着力气吼了一句。
吼完之后,他垂着头,一阵剧烈咳嗽,唇边都咳出血,两眼一翻,晕死过去。
医生护士急冲冲的进行着抢救。
徐二龙靠在门口,愤恨的,一脚踢在墙上,仿佛这样,才能发泄心中的怨气。
徐大民从病房出来,徐二龙揪住他衣襟,狠狠一拳擂在他的脸上:
“徐大民,你个畜生,我爸已经命不久矣,你还带着人来抢财产?你究竟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他要对你言听计从?”
徐大民脸上的黑框眼镜被扇落一边,他摸索着,从地上捡起黑框眼镜,擦了擦,重新戴上。
摸摸唇边,唇边都有血迹,看样子,徐二龙是生气到了极点,下手极重。
徐大民用一种嘲弄与讽刺的口气问徐二龙:“想不明白?”
“妈,你今天看看,村里有谁有大的篓子,买两个大的,好装东西。”徐二龙寻思着。
“好。”张金芳应着。
徐二龙挑着黄鳝,如往常那样,送到厂区,按数量缴了货。
揣着钱,徐二龙出来,直奔桃花河而去。
他们县城,是个地势极为特别的城市,整个县城,被一道大裂谷一劈两半,桃花河在这大裂谷中,形成几层落差,最后,汇入长江。
在这没有空调,风扇都极为稀少的年代,大家消暑纳凉的最好方式,就是去河里游泳。
桃花河因为在第一层落差的地方拦了堤坝,修了水电站,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游泳池,整个县城的人,几乎全在这儿游泳。
徐二龙在桃花河边转悠了半晌。
河里,密密麻麻泡满了人,像下饺子一样。
大人小孩子都往河里跳,不时有大长腿的美女,穿着泳装,结伴而过。
(有人质疑那年头男女不能游泳,贴张图打脸。希望大家不要拿无知来质疑这书的真实性)
说好的八十年代保守呢?
徐二龙巡视好全地,果然,现在河边没有卖凉水的。
他决定,就在河边卖凉水,再开辟一个赚钱的门道。
别瞧不起卖水这个小行道。
小小生意赚大钱。
这八十年代,曾经有过几句顺口溜。
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
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甚至连卖瓜子就能在七十年代赚成百万富翁。
这也侧面证明,一些不起眼的小生意,哪怕只是赚的一分两分钱,但在强大的买方市场下,也能赚得一大桶的金。
来河边卖水,这也是昨天那几个河里游泳的小伙子,无形中给了他启发。
游泳,是一个极为消耗体力的体育活动,两小时运动下来,许多人都会又渴又饿。
这年头,没有矿泉水这样易携带的瓶装饮料,大多数人,出门都是自带军用水壶。
徐二龙看中的,就是在这儿游泳的人,大多数是年轻人,以小青年居多。
这是对钱最不敏感的一群人。
在又饿又渴的情况下,他们会乐意花上两三分钱,买一杯水喝。
说干就干。
徐二龙转身跑回化工厂,找到了王伯林,要求借一副铁皮水桶。
“你借这水桶做啥?”王伯林好奇,但也没有为难,指了指角落的那一副铁皮水桶:“那个桶暂时没用,你拿去吧,只是,自己要洗一洗。”
“嗯,我就借几天。”徐二龙又塞给王伯林半包烟:“你需要的时候,我就给你送过来。”
挑着桶,徐二龙站到厂里的一处水龙头前,把桶里里外外清洗一番。
然后,他再去厂外面的供销社,买了一斤老荫茶。
这老荫茶,是当地的一种特色茶,严格来说,算不上茶叶,只能算一种树叶。
煮熟后,就变成红褐色,能消暑解渴,提神透气,久泡不馊,是广大群众常喝的茶。
徐二龙将这一斤老荫茶,丢进桶中,又挑着桶,来到化工厂的锅炉房前。
国营大厂就是好,锅炉房的开水,随便打,大锅炉嘟嘟冒着热气。
徐二龙给锅炉房的师傅递了一支烟后,心安理得的站在一边,拧着水笼头,往水桶中灌开水。
一支烟的功夫,他跟锅炉房的师傅聊熟了,那两桶开水,也灌满了。
徐二龙挑着水桶,跟锅炉房的师傅打个招呼:“王哥,我先走了。”
“好嘞,明天再来。”王师傅热情的回应。
反正他烧锅炉,这开水,谁来打,不是打?
徐二龙挑着水桶,晃晃悠悠的往着桃花河走,在经过供销社的时候,他折进去,又买了几个玻璃杯子。
一路走走停停,把水挑到河边,那桶子水,也凉了下来。
找了一块硬木板,支楞在一个桶上,再摆上玻璃杯,一个简单的凉水摊,算是搭好。
再将桶里的老荫茶,往玻璃杯里一倒,琥珀色的茶水,清透澄亮。
徐二龙忙碌半天,自己也累了渴了,他端起杯子,咕嘟咕嘟,自己连着喝了两三杯,这才解了暑气。
“这是卖水?”有人路过,问了一句。
“对,老荫茶,又清热来又解渴,来一杯不?”徐二龙问。
“要钱?”
徐二龙笑了:“瞧你说的,这大热的天,我这是学雷锋,不要钱,可这打开水,总是花了钱,你开水钱得付我吧?这老荫茶也是花钱买的,这也得给钱吧。”
这一说,好像是个道理,在外面打一壶开水也得一分钱呢。
“那多少钱一杯?”
“三分钱一杯。”
对方道:“三分?这么贵?冰棍才四分钱一支。”
徐二龙笑道:“冰棍没这个解渴消暑。”
旁边另有两个穿着大裤衩的年轻人路过,听着是卖水,舔了舔干渴的嘴唇,二话不说,花了三分钱,买了一杯水喝。
这算是开了一个好头,陆陆续续的,又有不少人过来买水喝。
事实证明,徐二龙的这个想法,是正确的。
这个天然的游泳池,吸引了全县老老少少那么多人。
就算十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想喝水,这也是一笔好买卖。
徐二龙一分两分的收着钱。
现在,他也不嫌这一分两分的寒碜。
除了那种有得天独厚优势的人,别的人,谁不是这么一步一步的过来?
前一世,他经历太多,坐过牢,擦过皮鞋,当过棒棒、修过汽车、开过叉车、卖过烧烤、开过网店……零零总总的,有过得意的高光时刻,也有落魄的灰暗时刻。
可这又怎么样,看成败,人生豪迈,不过就是从头再来。
看着天边染起晚霞,桃花河里游泳的人,渐渐少了一大半,徐二龙这两桶水,也卖光了。
他站起身,收了摊子,将几只玻璃水杯放进水桶中,挑着水桶回家了。
家里,张金芳、徐小玲按着他的交待,在家里收黄鳝。
只是,张金芳腼腆,不好意思在村里大张旗鼓的张扬,说要收黄鳝,所以,今天家里的黄鳝,其实就是喻平、金牙齿和黄小刚他们弄来的这些。
倒是那些小孩子,听黄小霞说,可以拿黄鳝换糖吃,一个个极为兴奋,光着小胳膊,在稻田里、河沟里捉着黄鳝,拿着去换糖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