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藕片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畅销巨著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

畅销巨著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

摇扇子的司马懿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李秋长孙无忌是军事历史《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中的主要人物,梗概:,长孙皇后就一脸担忧的对李世民说道:“二郎,秋儿他如此冒失的北上幽州,我不放心。”李世民此时也是微微蹙眉,“他这样去肯定是不行的。”“太危险了。”“等明天我把长孙无忌叫来,再好好合计一下,想一个万全之策。”……第二天中午,早已经关闭了小馆的李秋正处在自己家里收拾行囊。不料冯立,一脸兴奋的直接闯了进来。......

主角:李秋长孙无忌   更新:2024-07-29 19:1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秋长孙无忌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巨著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由网络作家“摇扇子的司马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秋长孙无忌是军事历史《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中的主要人物,梗概:,长孙皇后就一脸担忧的对李世民说道:“二郎,秋儿他如此冒失的北上幽州,我不放心。”李世民此时也是微微蹙眉,“他这样去肯定是不行的。”“太危险了。”“等明天我把长孙无忌叫来,再好好合计一下,想一个万全之策。”……第二天中午,早已经关闭了小馆的李秋正处在自己家里收拾行囊。不料冯立,一脸兴奋的直接闯了进来。......

《畅销巨著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精彩片段


面对着长孙皇后和李世民的关切和嘱咐,李秋嘴上答应的很好。

说自己一定会慎重考虑,注意安全的。

不过心里面却完全没有当回事。

眼看着天色将黑,纵使有千言万语,再多的不舍,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也只能先将李秋送回府上。

这边李秋刚刚离开,长孙皇后就一脸担忧的对李世民说道:“二郎,秋儿他如此冒失的北上幽州,我不放心。”

李世民此时也是微微蹙眉,“他这样去肯定是不行的。”

“太危险了。”

“等明天我把长孙无忌叫来,再好好合计一下,想一个万全之策。”

……

第二天中午,早已经关闭了小馆的李秋正处在自己家里收拾行囊。

不料冯立,一脸兴奋的直接闯了进来。

“李秋,李秋!”

“你在哪呢?”

这时候,李秋笑着迎了上去。

“冯将军,这是遇到了什么喜事啊,把你给激动成这样?”

冯立这时大笑,“还别说,真是一件大喜事。”

“而且啊,还与你有关!”

听到他的话,李秋更加诧异了,冯立这才告诉他,“今天上午,朝中下旨,命我从神武军中抽调五百兵士,前往幽州送一道密旨。”

“准备完毕即可启程。”

“你小子不是正要前往幽州去提亲吗?”

“如今倒好,我们恰好顺路,也算是有了伴儿!”

“这一下,王珪、魏征他们就再也不用替你的安危犯愁了。”

听到了他的话,李秋也是一愣,“幽州?”

“冯将军,怎么上面突然间想起来把你调去幽州了?”

这时候,冯立黯然一笑。

“这里面的情况,还是有些复杂的。”

“当年当今圣上还是秦王之时,我就替太子掌管着左右神武军。”

“后来经历了那次变故,我虽然也被陛下赦免,但就此就调去了闲职。”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武将和文官不同。”

“这神武军啊,身为长安城六卫之一,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面的无论兵士,还是将领,都与我一样,乃是当年隐太子的心腹旧部。”

“眼下呢,眼看着同突厥的一场大战无法避免,朝廷也终于到了整合神武军,收拢战力的时候了。”

“不然一旦到了战事攸关之时,这神武军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才有了我这一次北上幽州的任务。”

“那抽调的五百精锐,也是为了将神武军的原有骨干抽离,以增强朝廷对这支军队的掌控。”

“不过不管怎么样,对于你我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这长安城,我是真的待腻了。”

“此次北上去幽州放放风,最好再能杀几支突厥散骑,岂不是美哉?”

“反正你小子准备好,这两天内等我的消息,我们随时出发。”

“对了,别忘了多带点射天狼啊,咱们路上慢慢喝!”

冯立的此次北上之行,别看他自己分析的头头是道,有鼻子有眼,但是完全错误。

这也正是长孙无忌的高明之处。

明知道冯立和李秋关系好,若是派冯立执行此次任务,必定能维护李秋周全。

而且无论从哪方面去看,都是滴水不漏,不着痕迹。

对于李秋来说,此行有冯立相伴,自然也是好事。

就算他自己战力值天下无双,但他也不是自虐狂,能少很多麻烦,他也犯不着挨累不是?

在又交代了几句话之后,冯立就迫不及待的跑去追右神武军,心想着非一口气把自己曾经最靠谱、最精锐的兄弟都调出来不可。

反正朝廷嫌他们碍眼,碍事,那就让自己带出去好了,一路上还能叙叙旧。

在当天下午,即将宵禁之前,一个意外的贵客,叫开了李秋的家门。

来人,正是大唐的军神,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

这可是太出乎李秋的意料了,急忙恭敬的相迎。

这时,李靖摆摆手,让他不必拘谨。

“李秋啊,此番前来,是我有些冒昧了。”

“这两日,本帅就要率军再次离开长安。”

“总听说你这里的射天狼酒好,也就想着来喝上一口,尝尝味道。”

“但不料你那小馆已经闭店,仓促之下,也就只好找到了你这里。”

听到此,李秋急忙将李靖请进屋去,命人拿来了上好的射天狼。

同时还想着给李靖准备一些炒菜,却被李靖给拒绝了。

在喝过了一碗射天狼后,李靖满意的点点头,悠然长叹一声。

“老夫今年近六十二,此次西北之行,能否再归来看这一眼长安,都是未知。”

“能够喝上这一碗射天狼,也是无憾矣!”

李靖,大唐军队的真正脊梁骨。

老骥伏枥,一生不知打下来多少硬仗。

绝对的一个磅礴时代,最伟大的军神。

此时听他语气中透着淡淡哀愁之意,想必是李靖自己最清楚,此时的大唐兵力在面对兵强马壮,强大的突厥时,胜算真的是微乎其微。

这时候,李秋躬身施礼,“小子回头会将上好的射天狼送至大人府上。”

“这也是小子身为大唐百姓,对大帅的一点心意。”

“只求大帅能无往不利,得胜归来!”

李靖此时笑着点点头,“好啊,你的心意,这些酒,我领了!”

“不过你生存也是不易,该给的酒钱,我还是要给的。”

“除此之外,我此番前来,还有一件事情想要找你。”

李秋躬身,“大帅请讲!”

李靖点点头,直接吟出李秋做的一句诗来。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你曾经做下的这句诗,我甚是喜爱。”

“不知今日,你可否将这首诗补全,不留遗憾?”

听见了李靖的这个小小的请求,李秋没有任何的犹豫。

当即命人拿来笔墨纸砚,然后在李靖的注目下,一边吟唱,一边将这首完整的诗写了出来。

《送大帅征西北》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边听着李秋的吟诗,另一边的李靖就跟着默念。

“老夫聊发少年狂……鬓微霜,又何妨……”

念着念着,李靖深吸一口气,眼中竟是有老泪纵横。

李秋的这首词,简直是太符合自己此时的意境,果真是专为了已经年迈的自己,此番征西而做的诗啊!

这个李秋,真的好诗才啊!

说着,大帅李靖竟然对着李秋一礼,以表达这赠诗和懂自己的知己之情。

这样的一礼,李秋哪里肯受,急忙的将自己写下的那首诗恭敬的举过头顶,赠给李靖。

不过,李靖在看见李秋写的这首诗后,竟然愣在了当场。

直过了好半天,李靖的口里才吐出了一句评价:“你小子果真如传言所说,真乃奇人尔!”




原本在来李秋这里之前,武士彟心里还在犯嘀咕。

担心自己的这个要求涉及到李秋的小店机密,李秋会推脱。

如今见李秋如此大方,他也是大笑了起来。

“哈哈,正好,我对你那圣女果具体是怎么结出来的也比较好奇。”

“一会儿也能一起跟去瞧瞧。”

李秋笑着说这是自然,一边将他们父女请了进去,询问今天都点些什么菜。

过了片刻后,武士彟这边的酒菜上齐,武士彟却是有些神情恹恹。

这好酒,好菜都齐全了,可是却缺了那么一个陪着一起喝酒、闲谈的人呐!

武珝这丫头虽然机灵,讨人喜欢,可是女孩子家家的,也没甚好聊的。

于是乎,他也就把目光放在了李秋的身上。

“李秋啊,我看你店中不忙。”

“那就坐下来陪着我喝两杯,聊聊天。”

对于坐那陪吃、陪聊这种业务,李秋也并不是先例了。

于是李秋也不做作,大大方方的落座,为武士彟斟酒,就陪他闲聊起来。

这武士彟早年是木材商人出身,也是走南闯北了大半辈子,见识极广。

于是,他同李秋聊的,多数都是各地的风土人情,景色地貌。

而让他大大称奇的,对于自己所说的这些,李秋竟然完全能够跟得上节拍。

这就太让人难以置信了,武士彟那可是走南闯北了大半辈子,才有的这些见识和经历。

可李秋呢,他才多大?

并且,武士彟谈得多是景致和风土,而李秋呢,说的多是这些地方的水果、美食。

如此一来,他们两个人的闲谈倒是相得益彰,越聊越是投机。

直到最后,武士彟都不由得好奇和感慨,“李秋啊,要说你也跟我一样,走遍了这些地域,我是不能信的。”

“可是你又是从哪里得知的这些,又对各地的美食知晓的如此通彻的?”

李秋笑笑,“正如国公爷所说,这些地方我亲身去过的确实不多。”

“不过呢,这些年里,我所接触的这些地方来的人,却是不少的。”

“每当在同这些人闲聊时,我也就多留意了一下各地的美食特色,有的甚至是向他们请教,亲手把这些特色做出来。”

“早些年呢,小子旧病缠身,不上私塾,也没什么事情可做,也就把时间都花费到了这上面。”

武士彟听了恍然大悟,“然后日积月累之下,你博百家所长,就有了今天的这个小馆?”

“你的这种经历和见识,也真的是有趣,有趣!”

“说到这里,有一件事我倒是想跟你说上一说了。”

“大概在十几年前,那时候还没有武珝丫头呢。”

“有一次我带人行走于漠北之时,见到了仙境!”

“嘿,那可是仙境啊!”

“云阶月地、瑶草奇花、璇霄丹阙、仙山楼阁,真的了不得。”

“那种仙境之美,简直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也自从那次见过仙境之后,我也就时来运转,从此飞黄腾达了。”

“此乃大吉之兆!”

关于自己父亲跟朋友炫耀仙境一事,武珝也是见过多次了。

每一次,大都会引来一番惊叹和追问。

可是在她的细心观察下,李秋却完全没有这种反应。

“国公爷说的没错,见到这种美丽仙境,绝对是大吉之兆。”

“不过呢,小子对这仙境,倒是有另一番,非常有趣的看法。”

听见李秋的话,武士彟也来了兴致。

“嗯?什么看法,李秋你说说看。”

这时,李秋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的说了起来。

“国公爷,要说起这仙境啊,虽然非常难寻,但史书上还是有相关的记载的。”

“史记的天官书中说,海旁蜃气像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

“一般在海边,或是在大漠,很容易看见仙境一般的空中楼阁。”

“而对于这种现象呢,我也从曾经接触过的西域商人那里,得到过另一个角度的阐释。”

“这大概是一种光的变化,被称之折射。”

听着这个陌生的词语,武珝不由得皱眉,“折射?”

李秋点点头,然后拿过自己盛满酒的碗,随后就将一根筷子放在了里面。

“武珝姑娘请看,这根筷子的形状。”

武珝随后站起身仔细观瞧,诧异的说了一声,“筷子弯了?”

这时,李秋又将筷子取出,自然也恢复了原本的形状。

随后,武珝难以置信的摇摇头,又亲自试了几次,果真如李秋一样。

这时,李秋也就跟她解释,“西域的商人,多接触琉璃制品,很多思维和观点与我们大不相同。”

“有的时候,我们的眼睛确实是会骗人的。”

听见了李秋的言论,看了他的小实验,武士彟也是笑着感慨。

“李秋啊,你这个小子触类旁通,着实是有趣。”

“也怪不得你这个僻静位置的无名小店,生意能越来越好……”

就这样,在李秋的陪聊下,武士彟父女的这顿饭吃的非常舒心。

在饭局的尾声,也终于要到了武珝期待已久的前往后宅观瞧圣女果的环节。

可也就在这时,几位与武士彟相熟的官员士族走进店中。

也就与武士彟攀谈起来。

没有办法,武士彟笑着拍了拍女儿,让她先随李秋去观看圣女果去吧。

于是乎,就变成了李秋和武珝两个人,独自相处,前往后宅。

李秋谦彬有礼的在前走出半个身位,而武珝呢,也是不说话默默的在他的身后跟随。

原本之前在饭桌上,当有武士彟在场时,李秋和武珝两个也是时有对话、谈笑,都颇为自然的。

可是到了如今这个氛围下,不知为何,走在前面的李秋只觉得喉咙有些发干。

想要开口说话,打破一下沉默吧,但又总觉得发声有些困难。

而在他身后的武珝,不知不觉间,额头也轻轻见了汗珠。




听见李世民如此说,长孙皇后也来了兴趣,随后便将关于这首曲子的事情询问了一下。

也是掩嘴而笑,夸赞了李秋一番。

随后,李秋在将这些调料的特性和用法,恭敬、详尽的讲解给长孙皇后后,就想着快点拜谢而去。

可不料,此时的长孙皇后微微一笑,“李秋啊,你难得进宫一趟,就陪着陛下聊聊天。”

“等一会本宫将饭做好,你再走也不迟。”

“免得本宫又忘记了某个调料的用法。”

这时,李世民也是笑着对李秋招招手,“李秋啊,皇后说的没错。”

“好久不见了,朕还真挺喜欢跟你聊聊天的。”

“你也不必拘谨,过来坐吧。”

这时候的李秋,心中真的是有一种欲哭无泪,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感觉。

没有办法,他也只能乖乖的坐下,陪着李世民战战兢兢,无比小心谨慎的聊着天。

大概一炷香的功夫后,那边的长孙皇后终于将饭菜做好。

此时的李秋心中长叹一口气,心想着这次终于能告退离开了吧?

可不料长孙皇后却是慈爱的对他一笑,“李秋啊,想必你也是饿了吧。”

“那就留下来,用过饭再走吧。”

“你也正好尝尝本宫的手艺,还有这调料的用量有没有什么问题?”

李秋急忙躬身,“小子多谢娘娘的厚爱和好意。”

“只是小子万万不敢留于宫中同陛下,娘娘一起用餐。”

“还望娘娘和陛下恩准,让小子告退。”

长孙皇后笑着说道:“瞧你这个孩子拘谨的,留你在宫里吃一顿便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世民此时也是笑着拍了拍李秋的肩膀,“李秋啊,既然皇后都这么说了。”

“你也就留下来一起吃顿便饭,再陪朕喝上两杯。”

“朕这宫里的酒,还是上一次从你那里带回的射天狼呢!”

接下来,李秋也就坐上了桌,拿起碗筷陪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吃起饭来。

眼前的这一幕,看着李秋恭敬的给李世民斟酒,他们两人父慈子孝,看在长孙皇后的眼中,竟是如此的美好和令人向往。

若是没有当年的那场意外,他们一家三口幸福、和睦的这种时光,怕是会有很多吧?

而李世民,在有李秋陪着喝酒、聊天的缘故,今天心情真的是格外的好。

不知道为什么,在李秋身上,总是会有一种魔力,能让他忘记很多琐事和压力。

眼看着这顿饭终究快要吃完,就要到了李秋离开的时间,长孙皇后的心中浮现出浓浓的不舍之情。

“李秋啊,本宫还想学一学你店中的几道菜的烧制方法。”

“等以后有空,可能还要招你入宫来向你请教才行。”

听到此,李秋急忙躬身,“回娘娘,可能近几天内,小子就要去一趟幽州。”

“怕是短时间内,无法应娘娘您的召唤了。”

“去幽州?”

“你要去那里做什么?”

一听到他的话,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两人同时大惊,将目光投在了李秋的身上。

这时候,李秋也就只好解释,自己是要去幽州提亲。

听到此,长孙皇后不由得皱眉,说这长安城中这么多大户人家的条件优秀的姑娘,你怎么跑去那么远的幽州?

你去提亲的那户人家,又是什么一个身份?

这子女的婚事,向来都是父母眼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在长孙皇后的内心中,自己的儿子定亲事,一定是要找一个条件最好的大户人家的小姐才行。

可是在李秋眼里,却只能躬身苦笑,说自己区区一介商贾,哪有什么资格去妄想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呢?

至于自己此行前去提亲的人家,正是北平郡王的孙女,已故越国公的女儿。

然后就又将自己的婚约之事,简单的说了一下。

这一次,可是轮到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两人又惊又喜了。

“什么?”

“你此次提亲的对象,是罗成的女儿?”

“哎呀,那个丫头早些年前,本宫还曾见过一次呢。”

“长得是貌美如花,听说还有一身的好武艺。”

“孩子还十分的懂事,本宫喜欢的不得了。”

“你要是能娶到这个丫头为妻,那可真就是太合适不过了。”

“你的这门亲事,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连同一旁的李世民也是不住的点头,“当年的罗成,死得冤啊。”

“朕愧对于他,这也是朕心中一直以来的一个痛处。”

“这些年来,罗成就这么一个后人,还是个女儿,朕想厚待还待不了。”

“若是你娶了他的女儿,也算是朕对罗成兄弟,有一个交代了。”

长孙皇后和李世民所说的话,若是仔细听,还是能听出些许端倪的。

只不过此时的李秋太过紧张了,一心只想着快点告退,离开这里。

一向敏锐的他,也就没有留意到额外的什么。

这时候,长孙皇后突然间问道,“李秋啊,你这北上幽州,打算什么时候走,怎么去?”

“回娘娘,小子预计两天后启程。”

“到时有小子的两名家丁相随,三人三马,轻装上阵。”

一听到此,长孙皇后直接就本能的给否了。

“那怎么能行?!”

“你这北上幽州,路途何等艰险、偏远。”

“就你们区区三个人,实在是太危险了!”

李世民这时也是皱眉,很认真的同意长孙皇后的话。

“没错,你们这一主两仆就想着北上幽州,简直是太胡来了。”

“那通往幽州之地,出了名的不太平。”

“单单是路霸劫匪,就不是你们三个能对付的了的。”

“更何况,如今突厥边境越发的躁动不安。”

“边境沿线,突厥散骑的踪影也是越来越频繁。”

“你这样上路,是肯定行不通的。”

小说《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很快,王珪被太监带了上来。

在拜见了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之后,王珪恭敬的将奏本高举于头顶。

“陛下,臣有本要奏。”

李世民一招手,让太监将王珪的奏本传过来,佯装问道:

“哦?不知你要奏什么人呐?”

“回陛下,臣要奏蜀王李恪,身为皇子,却豢养恶奴,目无法纪,强买强卖,欺凌百姓,实在是有损天颜。”

这时,李世民快速的将王珪的奏折浏览了一遍,然后愤怒的冷哼一声。

“这个蜀王,可真是越活越有出息了!”

“来人呐,把蜀王给朕唤来!”

起初,王珪在听到了李秋那边的遭遇后,直接是气得不行。

李秋这么有才华和爱心的一个年轻人,你这蜀王不就是欺负人吗?

于是乎,第一时间他就写了奏折,入宫觐见。

在他认为,李秋毕竟是一个小小的商贾,对面的可是堂堂的皇子殿下。

相差太过悬殊,且蜀王也仅仅是砸了李秋的店,再没有了其他。

自己这次觐见,八成是要被呵斥,或者不了了之的。

而且,因为此事得罪了蜀王和蜀王身后的那些重臣,也是必不可免。

但就算是这样,王珪也没有任何犹豫的坚持前来。

他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而且一身正气的他,也不在乎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可是,李世民在看了自己奏折的反应,却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很明显,在一名小小商贾和自己儿子之间,李世民竟然选择了站在了李秋的一方。

凭借着多年的敏锐经验,王珪的心中就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可又一时间想不出来什么。

另一边,在蜀王府,当听到了太监传达的旨意后,蜀王李恪都诧异了。

这个时候父皇召见我,又能有什么事?

等到他以最快速度赶到承庆殿中,见到了李世民、长孙无忌和王珪三人的脸色时,一瞬间心里的侥幸就消散无形了。

“儿臣见过父皇,见过长孙大人,王大人。”

要是换做以往,李世民对自己的这些儿子,多数时都是怜爱和和蔼的。

可是今天,李世民直接用饱含怒气的眼神瞪了他一眼,“蜀王,今天你带着家奴打砸百姓的小店之时,端的威风啊。”

“已经有谏议大夫将奏本送到了朕这里。”

“朕问你,你可知罪?”

在诸多的皇子中,李恪向来是以胆色和善辩而著称的。

他也知道,李世民最欣赏他的就是这一点。

于是今天他如同以往一样,不料却是打错了算盘。

“回父皇,若是因为今日那酒馆一事,儿臣不知罪。”

听到他这句话,看着他此刻身上这股不认错的‘胆色’,李世民气得紧握的拳头都青筋毕露。

但最终还是艰难的压制了一下心中的火气,“呵,好一个不知罪!”

“那朕就给你一个机会,说说你不认罪的理由!”

这时,李恪还不忘偷偷的怒视了王珪一眼,潜台词是这个梁子本王记下了。

“启禀父皇,市面上卖的最上品的酒,无论是红曲还是女儿红,不过也三百文一斗。”

“可那区区无名小店,却是把酒卖到一斗万文。”

“这不是拿天下人当傻子不成……”

还不等他的话说完,李世民再也抑制不住心里的怒火,直接抄起身旁的那个原本打算珍藏的射天狼的酒坛。

朝着李恪身体就砸了过去。

嘭的一声,酒坛碎裂,在李恪的脚下摔得粉碎。

“混帐!”

“睁开你的眼睛瞧瞧,这酒坛是不是射天狼?”

“难道朕也是口中所说的拿一万文去买酒的傻子不成?!”

“你堂堂一个皇子,眼高于顶,心浮于事,竟然跑去欺压一个小小的可怜商贾。”

“打砸人家的店,还要害人家的命,你眼中还有王法吗?!”

自己父皇也喝过这酒?!

这一瞬间,李恪的魂儿差点给吓飞了,径直的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下一刻,一股钻心的疼痛充斥到了他整个人的身体里。

原来,他这一跪,恰好就跪到了那酒坛的残骸之上,一些锋利的碎片也透过衣服扎入到他的身体里。

可是眼下这种场景,他哪里还顾忌什么疼痛,急忙的磕头认罪。

“儿臣不知父皇也喝过这酒,儿臣错了,儿臣知罪。”

“只是父皇所说的打砸了那家小店,还要害那个商贾的性命,这儿臣是真的冤枉啊。”

“那些打砸小店的,也只是长久以来气不过他天价酒的兵士和百姓,与儿臣无关啊。”

“这一点京兆府尹张蕴古张大人也在场,他可以为儿臣作证。”

此时此刻,李世民真的是恨的牙根直痒,“好!”

“你还敢在那里狡辩,今天朕就让你心服口服。”

“来人,去把张蕴古给朕传来!”

大概一炷香之后,张蕴古火急火燎的被召进宫来被问话。

在此过程中,李恪也使尽了浑身解数,不断的偷偷给张蕴古递眼神。

大概意思就是,本王此刻已到了绝境,需要张大人抬抬轿子,给本王救救场。

这份天大人情,本王一定会加倍报答张大人你的。

原本正常的情况下,李恪的这种策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朝中,只要不是那种死敌,一般都是花花轿子人抬人,大家都要顾及一下情分和面子的。

况且,一方是皇子,一方只是一个小小商贾,这种选择实在是太过简单了。

只可惜,李恪一是算差了李秋的真实身份,不知道长孙无忌在背后的影响。

二呢,张蕴古这个人吧,虽说聪敏有才,但相对还是太过刚直。

怕是就算没有长孙无忌的支撑,他都未必会如李恪所愿。

如今就更别说国舅爷,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就在当场了。

小说《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在长孙无忌带人离去后,李秋当即把老管家王中和另外两个心腹伙计叫到了近前。

“王中,在明天之前,收拾好一切家里值钱的细软。”

“明天上午,我们就离开长安城。”

“什么?少爷,我们要离开长安?”

听到了李秋的话,他们几个尽皆一愣。

这时候,李秋无比坚定的点了点头。

“刚刚长孙大人来时说了,因为今日之事,蜀王殿下被圣上重责。”

“禁足一年,罚俸三年不说,更是将蜀王的亲王爵位贬成了郡王。”

“在蜀王殿下的心中,怕是早已经将我们恨之入骨了。”

“咱们一介布衣,小小的商贾,同人家蜀王比,怕是连一只蝼蚁都不如。”

“此时不跑,那还更待何时?”

听见了李秋的话,经历过太多风浪的老管家王中也是面色大变。

他可是太知道皇权的恐怖和身为商贾的脆弱了。

随后,李秋继续详尽的安排起来。

“一会儿,二虎你去把咱们定制的桌椅橱柜都退掉。”

“无论人家扣咱们多少钱,咱们都认,只要今天能把钱要回来就行。”

“还有,吴青啊。”

“你的家和老婆孩子都在长安,你就不要跟着我们离开了。”

“回头呢,我多给你几个月的例钱,就当是你的工钱。”

“在我们离开长安城后,劳烦你将这老宅和店铺,都卖掉算了。”

“卖过之后,钱就存放在你那,等以后有机会了,我们再回来取。”

“对了还有,咱们店中剩下的射天狼,等明日我们走后,你就将这些酒全都送到魏大人、王大人、长孙大人、韦大人、冯将军他们的府上。”

“……行了,就这样,大家分头行动起来。”

在安排好了一切之后,二虎和吴青跑出去分头行动。

老管家王中收拾金银、值钱细软,以及诸如房契、地契。

而李秋,则是要把射天狼的酒窖拆掉,还要把那些调料、种子收拾好。

至于那些还未长成的调料秧苗,就只能可惜的拔掉算了。

可是,还不等他们两个忙活起来呢,长孙无忌就带着灰头土脸、一脸惊恐的二虎和吴青走了进来。

一见到此状,李秋心中就明白了,坏了,事情败露了。

此时此刻,长孙无忌的心中是又好气又好笑。

这个混小子,竟然要跑!

幸亏自己心思机敏,凭借着多年的敏锐感知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及时的折返回来。

不然的话,这混小子可就真的遁形而去,跑掉了。

到那时,天大地大,以这小子的机灵和精明,自己还到哪里去找他?

若是真的再一次把他给弄丢了,陛下,尤其是长孙皇后,不得急疯了才怪?!

后果简直是不堪设想!

看着此刻长孙无忌那面沉似水的面容,李秋硬着头皮挤出个笑脸上前施礼。

“长孙大人,您这是怎么又回来了?”

长孙无忌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幸亏我临时有事折回一趟。”

“不然的话,怕是明天过后就再也见不到你小子了吧?”

一看事情败露,隐瞒不下去,李秋也只好苦笑着很光棍的认了栽。

“长孙大人,今天那蜀王殿下因为小子的缘故受到了圣上的重罚。”

“小子也是深感自责,实在是无颜在这长安城中住下去了。”

“还请长孙大人高抬贵手,放过小子一马吧。”

这时候,长孙无忌也是不禁有些怜惜的轻叹了一口气。

“你之所以要走,连住宅都不顾,怕不是单纯的深感自责,而是怕蜀王的迁怒,再害掉你的性命吧?”

听见长孙无忌的话,李秋急忙躬身施礼,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这时候,长孙无忌快速在脑中想了一个托词,既能让李秋安心,又能防止他跑掉的。

“李秋啊,这件事你曾想过没有。”

“今天陛下之所以要重责蜀王,就是为了在天下百姓面前,树立一个榜样。”

“警告后世那些皇孙贵族,士族官员,不让他们仗着地位和权力去藐视王法,欺压百姓。”

“可你若是这么一走,天下间怕是就再无射天狼可饮了,这长安城中的百姓和那些军中的兵士又该怎样去想陛下,去看待皇家?”

“要知道,因为射天狼的缘故,你如今在长安城,在军中,也不算是一个无名之辈了。”

“你走掉了,事小,却是陷陛下和皇室于不仁,这事说大可就大了。”

“还有,李秋,你想一想。”

“你若是就这么一声不息的走掉了,你对得起为你向陛下上书奏本的王珪王大人吗?”

“你对得起秉公执法,不惜得罪蜀王,也要替你洗脱罪名,在陛下面前说尽你好话的张蕴古张大人吗?”

“你对得起我对你的看重和平时的关照吗?”

“你对得起喜欢你,敬重你的城中乡邻、兵士吗?”

长孙无忌的这番话,字字珠玑,把理、情、仁、义几个方面全都占到了。

李秋心中叹息,无奈,也有些感激,急忙的恭敬躬身施礼,“多谢长孙大人教诲,小子知错了。”

这时,长孙无忌叹了口气,怜惜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来吧,坐下说话。”

“其实呢,要是我换成是你,我或许也会跑。”

“一个小小商贾,在一位皇子面前,身份、地位相差何等的悬殊。”

“这种命悬一线,随时都可能被人捏死掉的感觉,确实不太好。”

“不过李秋啊,对于你自身的安危,这一点你完全可以放心。”

“你不要忘了,在这长安城中,可不只有他一个蜀王。”

“在你的身边,有魏征、有王珪、有韦挺、有冯立、有张蕴古,还有我。”

“只要你走得正,行得端,只要我长孙无忌当权一天,这长安城内,这整个大唐,就没人敢去陷害你、迫害你!”

“不知我说的话,你信还是不信?”

长孙无忌的一番话,慈祥、正直、真诚,李秋听了也是心中充满了暖意。

不知不觉间,原来在自己的身边已经有了这么多关爱自己的人。

于是,面对着长孙无忌的话,李秋无比恭敬的施礼,“长孙大人的话,小子信!”

“无论如何,小子也不会这样一声不吭,不辞而别的悄悄走掉了。”


—听到这句话,原本脸上带着轻松笑容的李世民瞬间就变了脸色。

—缕近乎狰狞的狠厉光芒直接从眼中暴涨。

整个承庆殿内的所有人,都同时感受到了李世民身上散发出来的毫不作伪的怒气。

“李秋他怎么样,没事吧?”

这句话,李世民说的—字—句,平静如水,不带丝毫的情绪。

可是熟识李世民的人都知道,李世民越是这样,就越是可怕。

长孙无忌摇摇头,“好在臣赶去的及时,现场并没有人受伤和损失。”

听见了李秋无事,李世民整个人的气息又瞬间隐匿了下去。

刚才的暴怒,是出于本能。

如今的情绪收敛,是因为他强大的自控力。

大概又过了几秒钟之后,李世民的情绪归于平常,看着眼下的程咬金,他也是有些犯难,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再说另—边的当事人程咬金,方才李世民的那种变化,可是真的让他心中感到了恐惧和害怕。

要说这个世界上最让他感到敬畏的人,李世民绝对要算首位。

而随后,当看见李世民情绪内敛,恢复如初之后,他才彻底的放下了心。

审时度势的开始了自己的申诉和不满。

“陛下!”

“还有你们这些人。”

“我老程—辈子跟着陛下出生入死,为这大唐的江山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如今,你们竟然为了区区—个商贾反过来对我反目,对我怨恨?”

“我程知节,寒心呐!”

说着,程咬金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更是悲呼喊冤。

“你们说,我做什么了我?”

“我不就是围了那家小馆吗?”

“可是那可恶的小子,就因为我掀翻了他—张桌子,他就把我从店里给丢了出来。”

“我可是堂堂国公啊,他区区—介小商贾,竟然敢—只手拎着我的脖领,就这样把我丢到了大街之上。”

“如今陛下,还有长孙无忌和那该死的京兆府,你们不去治那个商贾的罪,反过来怒视于我。”

“我程知节气不过啊!我心寒啊!”

程咬金的这番话,直接把李世民给气乐了。

随后无奈的叹了—口气,“程知节,你不要在这里胡搅蛮缠好不好?”

“那李秋朕也亲眼见过,从小体弱多病,弱不禁风的孩子—个。”

“你说的这些话,你觉得谁会信?”

听到李世民如此评价李秋,程咬金也是急了,当场就啐了—口。

“啥?”

“就那小子,体弱多病?还弱不禁风?”

“他那手力气大的,就跟铁钳—样,我拼尽了全身的力气都挣脱不开。”

“陛下你竟然说他体弱?”

“要是他都算是体弱多病,弱不禁风的话,怕是这整个大唐的兵士将领,都成了娘们了!”

李世民只当是这程咬金又开始犯浑了,也就无奈的—指站在—旁的秦琼。

“叔宝啊,你是出了名的力大,勇冠三军。”

“来,朕现在命你,你现在就用—只手拎着程知节的脖领,把他给朕丢出殿去。”

这时候,秦琼出列,苦笑着摇头施礼。

“启禀陛下,臣这身上旧伤太多,怕是完不成陛下的旨意。”

说着他又看了看身旁—脸怨气,五大三粗,顶盔掼甲的程咬金。

“还有陛下,不要说臣现在了。”

“怕就是臣正值壮年之际,也是无法单手拎着穿戴着盔甲的程知节走出这么远的距离啊!”

秦琼的这—席话,差点没把程咬金给噎死。

就连—旁的已经近六旬年纪的大帅李靖,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