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藕片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畅销书籍

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畅销书籍

易阴阳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叫做《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的小说,是作者“易阴阳”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军事历史,主人公赵百汇赵锦衣,内容详情为:东西,现在钱不够,需要做计划一点点购置。”女孩子们对这些热情更加高涨。“第三项议题,以后我准备每天抽出一两个时辰,教你们认字和数学,将来你们都要做管理,不懂这些可不行。”赵百汇话音刚落,热闹的房子安静了下来,几个丫头仿佛石化了一般看着他。锦文结结巴巴的开口,“老爷,您说的是真的吗?您真的愿意教我们读书认字?”在大家的观......

主角:赵百汇赵锦衣   更新:2024-07-19 22:2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百汇赵锦衣的现代都市小说《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畅销书籍》,由网络作家“易阴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叫做《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的小说,是作者“易阴阳”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军事历史,主人公赵百汇赵锦衣,内容详情为:东西,现在钱不够,需要做计划一点点购置。”女孩子们对这些热情更加高涨。“第三项议题,以后我准备每天抽出一两个时辰,教你们认字和数学,将来你们都要做管理,不懂这些可不行。”赵百汇话音刚落,热闹的房子安静了下来,几个丫头仿佛石化了一般看着他。锦文结结巴巴的开口,“老爷,您说的是真的吗?您真的愿意教我们读书认字?”在大家的观......

《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畅销书籍》精彩片段


几个丫头忙活着打扫新居,热情无比的高涨。

舍不得将新衣服弄脏弄破,所以换上了以前的旧衣服,里里外外的忙活。

一直忙活到天都快黑了,锦衣才想起来还没吃饭呢,老爷还饿着呢。

这才叫上几个妹妹洗漱,换上好衣裳,然后做饭。

为了乔迁新居,向来有些小抠门的锦衣难得大方一次。

做了四菜一汤,配上雪白的焖大米饭,吃的赵百汇赞不绝口。

“先别走,咱们开个会,第一次家庭会议。”

“老爷,什么是家庭会议。”

赵百汇变魔法一样拿出来五个小笔记本和五只油笔。

在第一个本子右下角郑重的写上三个字--赵锦衣。

“锦衣,这是你的本子和笔,以后走哪里都带着。”

锦衣一脸懵逼,小心翼翼接过本子和笔,仿佛怕碰坏了一般。

“老爷,这上面的字是我的名字吗?”锦衣不认字,只认识简单的一二三四五。

和常用的尺,斗,石,这些字。

而且是认识但是不会写那种。

“老爷…”锦衣的眼睛又红了,老爷对她们实在是太好了,有时候她都会想,她不配老爷对她这么好。

然后就是又一次告诫自己,自己这辈子就是为了照顾老爷报答老爷而来的。

赵百汇依次认真的给其他三个丫头的本子上写上名字,交给她们。

“以后,我会做很多事,我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所以你们都要帮忙做事。”

“老爷您放心,锦衣一定好好做事,把您和这个家照顾好。”

“我说的不是这种,是事业上的事,大概就像镇上那些掌柜的们做的事。”

“掌柜的?老爷,我们也能做掌柜的吗?”锦文好奇的问,显然有些憧憬。

甚至她脑子里已经有画面了,她也穿着员外服戴着员外帽,和一群长胡子的大叔们坐在一起高谈阔论。

“当然可以啦。”

“可是掌柜的不都是男人嘛?”

“格局!要有格局!谁说女子不如男?”

锦绣小声嘀咕,“大家都这么说啊。”

赵百汇瞪了她一眼,一天天的净拆自己的台。

“好了,这些事以后再说,跑题了,现在开始第一项。锦衣,家里现在有多少钱?”

“老爷,这几天咱们买了好多东西,家里还有四两银子,三百二十文钱。”

“嗯,钱是不多,得尽快想办法搞钱。”

“我和你们透个底,我现在的渠道可以稳定每天赚五百文。”

几个丫头很平静,因为现在每天的进项和花销都是她们过手,稍稍算一算就知道多少了。

他们知道老爷是粮商,很有钱,至少对她们来说是很有钱那种。

“两天才赚一两银子,一年才一百多两,太少了。”

几个丫头有点懵,一年一百多两银子还少吗?就是整个青牛镇,一年能赚一百两以上的也没几个吧?

“所以,我从我老家弄来了一个很厉害的东西,以后咱们就多一个主营方向了。”

“卖酒!卖好酒。”

几个丫头叽叽喳喳的问起来,赵百汇没多说,只说东西还要过几天才到。

“下一个议题,以后宅子要怎么布置,需要购置哪些东西,现在钱不够,需要做计划一点点购置。”

女孩子们对这些热情更加高涨。

“第三项议题,以后我准备每天抽出一两个时辰,教你们认字和数学,将来你们都要做管理,不懂这些可不行。”

赵百汇话音刚落,热闹的房子安静了下来,几个丫头仿佛石化了一般看着他。

锦文结结巴巴的开口,“老爷,您说的是真的吗?您真的愿意教我们读书认字?”

在大家的观念里,读书是一件很高大上的事情。

想培养出一个读书人,那代价沉重的可怕,至少不是农户人家可以奢望的事情。

就这么说吧,一个完全脱产的读书人,至少要几个人劳动才能供养的起。

一个上学的读书人,每年上学的钱也需要几个人供养。

读书人用的书,笔,纸,砚,哪一样都不是普通人能奢望的。

家里没有良田百亩,一年收入个三五十两银子,那是想都别想。

而普通农户人家,一家也就两三亩田地,只够自家吃用。

有田十亩,可以称为富农,一年能剩下三五两银子就了不得了。

青牛镇上有一个学堂,里面有老秀才教书。

一年学费就是五两银子!

一个读书人吃穿用度笔墨纸砚加起来,一年最少也要二三十两。

这对普通百姓来说,就是天文数字,一辈子恐怕也攒不下二三十两银子啊。

所以,可以这样理解,一个读书人等于每年二三十两的持续支持,支出年限不确定。

什么时候能收支平衡,鬼都不知道。

想靠这条路赚回投资,那祖坟得着火才行,冒青烟显得有点不够。

听完了几个女孩子的顾虑和疑问,赵百汇笑着说,“就是教你们一点算数和识字,够用就好,你们还打算去科举不成?”

“好了,还有最后一个议题。”

“我准备雇佣长工,只要负责在周边开垦荒地,或在家里做工。”

“招募人数和工钱咱们要好好商量一下,毕竟咱们现在不算富裕。”

“老爷,您打算开垦多少亩地啊?”

“嗯,还不确定,如果先招募二十人左右,一天需要支出多少工钱?男女老幼不限。”

反正他在乎的就是人口数量,男女老幼无所谓,反正都是一个人一天10元补助。

锦衣快速在脑子里盘算,然后说,“普通农户家,一户五六个人,拥有两三亩地,一年下来缴了税,留下一半吃的,剩下卖掉可能只有一两银子左右。”

“一年下来,基本没有结余。”

“如果老爷开了荒地,少收点税,应该能吸引一些人过来。”

“我不打算收税,也不给分地,这些地我准备种一些好东西。”

“我就给工钱,你们说如果给工钱,给多少合适?”

虽然对老爷的说法不理解,但是老爷说的话就得执行。

老爷说给工钱,那就算工钱。

锦文说,“如果要自己买粮食,那一户人家一年大概要花一两多银子吧?买粗粮做粗粮野菜饼子或粥,应该能生活下来。”

锦绣点点头,“差不多,我以前在家,吃饭都是野菜占大头,一家人一年也就花一两银子左右就够了。”

赵百汇以这个数据为参考,一户人家平均五六个人,夫妻俩加上一两个半大孩子做主力,一年需要花1500文左右的话,平均一个月就是125文左右。

这差不多够基本开销。

翻个倍就是250文,这样就可以不用配野菜吃了吧。

250不怎么好听,那就300吧。

“那这样,我们就以一户人家每个月300文工钱为标准,先招募几户人家试试。”

雇佣一家人一个月只需要花30元钱,还有更廉价的劳动力吗?

“啊?老爷?真给这么多吗?”

“多吗?还好吧。”

“老爷,真的男女老少都可以吗?那我可以让我爹娘来吗?”

“锦绣!”锦衣怒喝一声,锦绣吓得缩了缩脖子,泫然欲泣,“对不起,老爷?”

“别怕,别怕,锦衣,不要吼妹妹。反正我需要人手,用谁不是用呢?”

“锦绣,你家人要是愿意过来,那就叫过来吧,其他人也都可以。”

锦绣锦文锦园三个丫头又哭了,扑通一下跪在地上给他磕头。

赵百汇刚拉起来这个,那个就又跪下了。

“起来!都起来!要是不起来,就不让你们家里人过来了!”


而且要求麻将馆最大只允许玩一元的。


尽量避免烂赌成性的人血本无归,跳河自杀。

有些事情是无论怎么禁止都无法杜绝的,那就尽量将危害降低。

钱不多的人或随意消遣想体验一下的人,就上玩一分钱的桌,一天输赢撑死了一块上下。

来玩的人,先用钱换筹码,玩完了再用筹码换回钱。

老板不抽水,每个人想要玩,都要交位子钱,也不贵,一毛钱可以玩一上午或一下午。

还提供茶水和小食,都不贵,比市场价贵一丢丢。

后面还有雅间,收费略贵一点。

麻将馆用屏风分割成两个区域,一个女客区,一个混合区,没有男客区。

男人哪有那么矫情,要玩就去混合区,玩麻将还能瞧瞧女人,不好吗?

实在有点什么毛病,那就去雅间。

这麻将馆一开放,短短时间就风靡了起来,短短时间,就接连不断的到处开新店。

一个店只需要三两个伙计和一个管钱的管事,一天营收就有好几十块,等于好几十个人的工资水平。

租个铺子,当个老板,一个月千八百的赚着,还能免费玩麻将不香吗?

不香,这是桃园镇专营的开卖,借口是方便严格控制来玩的人的金额数量,避免有人玩太大的玩到破产。

但是镇政府说了,一年后可以把这门生意开放给普通人。



一间店铺门口挂着浴池的牌匾。

顾客也很多。

男池,一堆男人赤身相见,一个个木制喷嚏往外喷着温水,落在身上暖呼呼的。

转动一个木把手可以控制水温,也有个别人为了多沾点热水的便宜,把热水尽量开大。

然后跟烫猪毛一样在氤氲水汽之中发出惨叫。

但毕竟是极少数。

洗完了之后后面还有几个相连的大池子,很多人喜欢往里面一躺,静静的泡上一会。

一侧空地上摆了很多窄床,很多赤身裸体的男人或躺或趴,旁边有穿着短裤的男人拿着粗布毛巾在对方身上一下一下的擦。

“呼,舒坦,感觉身子轻了十斤!”一个男人爬起来,又去喷头下面冲洗了一下。

“以前一年不洗一次澡,现在十天不来搓一次,都感觉浑身不舒坦。”

“连洗带搓才5毛,很划算。”

“再去楼上点杯茶,休息一会儿。”

男人到门口擦干净身上的水煮,围上一条毛巾,上了二楼。

男浴就是这样,女浴不表。

唯一区别就是男人搓澡搓两面,女人搓澡搓四面,手法略微不同。

浴池的价格,就算是普通人也能偶尔享受一次,外地来的有钱老爷们,很多喜欢这调调,几乎每天都来。

搞的管事只能跟他们谈,能不能隔天再来,天天这么洗也不太好。

这当然也是赵老爷旗下的产业,也说了,过段时间开放给普通人,还教怎么运营。



浴池不远处,就是一家叫大众餐饮的店。

在门口就能看到摆放了很多色泽艳丽的菜。

一小碗粗粮饭2毛,细粮5毛,素菜2到3毛,荤菜5到8毛。

每个饭菜面前都有明码标价。

吃一顿带菜的饭四毛到一元左右。

这个价格普通人舍不得吃,但是这条街周围很多都是外面来的富人,倒是不算什么,只当是随便吃一口还算可以的饭。

但是味道是真不错,很多人已经习惯天天来吃了。

人家老爷吃都是打好几个菜,旁边还有随从伺候着吃。



锦衣露出明媚笑容,“张老板,我正好有事儿想和您说呢,前两天有人登门,说想在府上附近弄个酒厂,低价给府上供应原酒,我和对方谈了谈。”

张老板脸都吓白了,赶紧摆手说,“锦衣姑娘,你误会了。我不是想要抬价,我是说现在我现在原酒产量提升了,但是价格实在是没法更低了,毕竟要雇佣人手。”

“哦,原来是我误会张老板了,抱歉。”

“是我的错,我的错,我说话不清不楚让锦衣姑娘误会了。”

两人又交流了一些事情,锦衣收了银子这才出门,坐着马车在镇上采买了一些东西,才往回走。

回到家里,在外面行事稳重的锦衣才露出几分少女感,吐槽说,“老爷,那张老板靠着咱们的酒赚了不少,却人心不足,看来过些日子就要把他踢开了。”

“嗯嗯,这些事你自己做决定就好,我就负责拍手叫好。”

锦衣点点头,又开心的说,“老爷,现在我们每天出酒百斤,送到酒馆是十两银子。”

“酒馆卖出去又是十两银子,跟利润比,开销可以忽略不计。”

“酒馆还有张老板供应的其他酒水,收益虽然不多,也足以抵掉开销,所以分七成就是七两银子。”

“成本主要是原酒,以后估计要买柴火,但是用不了太多,总成本不会到三两。”

“也就是说,每天的收益十四两多,一年下来就是大约五千两?”

锦衣被自己算出来的数据吓了一跳,天哪,一年五千两,要是种地,恐怕得家有万亩良田的大户人家才能有这个收益吧?

其他几个丫头也跟着兴奋了起来。

锦文露出傻乎乎的笑容,“那我们是不是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啊?”

大鱼大肉,烧鸡大鹅,锦文的脑子里又出现画面了,她坐在一圈桌子中间,每个桌子上都是美食。

锦衣虽然也遐想了一下下,但很快就清醒过来,“大家伙想想就算了,财不露白,别被人打了主意。”

“老爷,原酒放在那张老板手里我不放心,我觉得还是咱们自己弄的好。”

“虽然利润低,但是我安心。”

“我算了一下,要是开一个酒厂,日产五百斤原酒那种,大概得需要十几个人。”

赵百汇一听需要人手,瞬间来了精神。

“十几个人够吗?要不要再多点。让大家不要那么累嘛,而且老爷也不差钱。”

“嗯,那就暂定二十人吧,十户人家,十男十女应该差不多。”

“锦衣,就这么干,尽快招人,让那个贪得无厌的张老板知道得罪小女人的下场!”

“老爷!”

锦衣几个丫头说干就干,马上开始做起规划,酒厂建在哪里,多大面积,需要多少材料,制酒设备都要什么,要多少个大酒桶等等。

最后锦衣决定,还是收购张老板的酒厂吧,把东西最好连工人都一起打包过来。

中间赵百汇给了点建议,是关于建厂地址的。

他之前花钱让系统做过统一规划,还是不要超出这个规划范围的好。

不要影响了未来的城市美观。

然后又花了十元钱,买了一份优秀小厂子的制作图,然后手画出来给几个丫头。

几个丫头干劲十足,商量完毕,立刻行动起来。

锦衣又叫人赶马车去找张老板,锦绣去找搞建筑的王老板来建造厂房。

锦文和锦园去联系粮商,谈粮食供应。

只有赵百汇这个老爷躺在家里扮咸鱼,还一个劲感慨几个丫头大了,反而让他这个老爷无用武之地了。

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

几个丫头都谈的很顺利,搞建筑的王老板带人过来拜访了一下赵百汇,就带着工人开工了。

盖厂房很简单,主要就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大院子,墙壁要建的高,防备以后有贼。

里面用土墙分隔出各个功能区。

放粮食和放酒桶的暂时有棚子就行,也就是给工人住的宿舍稍稍麻烦一点,但也只是麻烦一点罢了,标准就按照赵府的房屋标准来就行。

厂房七八天就盖好了,张老板那边为了酒馆这个大头生意,含泪把酿酒厂这个小头生意放弃了。

不放弃也不行啊,等赵家酿酒厂盖起来,他这酿酒厂就完了。

毕竟他这里的酒只能在青牛镇卖一卖,大多都供给赵家当原酒了,那时候这些普通酒怎么办?

他的酒可不是神仙醉,到处都有人抢着买。

青牛镇一天是消耗不了百斤神仙醉的,但是架不住赵百汇饥饿营销做得好啊。

镇子里总有人说神仙醉这么好,是因为加了特殊材料。

随意随时可能断货,导致不少爱酒之人一次买一斤喝,买十斤收藏。

这一次涨价,卖的更火爆了。

大家看出来这东西似乎不但好喝,还能投资啊。

于是抢的人更多了,其中包括一些不怎么喝酒的人。

市场啊,永远都是这么奇怪。

本来赵百汇家里有十九个人,一天稳定获得190元补贴。

这就等于每天1900文钱,接近二两银子。

因为神仙醉赚的更多,一天十几两,他的补助反而慢慢攒了下来。

现在酒厂那边从张老板那边过来几户人家,锦衣又招募了几家苦难户。

于是又多了十户人家,加上孩子,足足五十三口人。

回头等他们考察期过了,一天补助将高达720元,将超越他穿越前的工资水平!

“锦衣啊,我觉得吧,咱们老百姓还是要以土地为主,这样,你多费心,多找点人来开垦荒地,咱们要多种粮食!”

锦衣虽然不理解自家老爷每天赚这么多钱,为什么还在种地那几个钱。

但是作为老爷最贴心的小棉袄,还是应承了下来。

答应赵百汇,不断的找人来种地。

“锦衣啊,咱们有钱了,同样还有责任感,老百姓过的苦啊!”

“这样,不要只找男人,就是老人,小孩,寡妇,甚至是和尚尼姑,或是残疾人,只要肯来咱们这,怎么也得让他们有一口饭吃,这叫社会责任感,你晓得不?”

“好…好吧,老爷。”

哼,我管你是什么人,只要是活人,你就每天给老爷我贡献出你的十元钱吧!


“看来该办学了。”

更晚点,林家的马车把林梦璇送了过来,林学瑾没来,怕被赵百汇拒绝。

自家女儿那么可爱,他总不好拒接吧。

老林算盘打得啪啪响,但还是失算了。

女儿被送回来了,同行的还有锦园。

“林先生,抱歉,老爷说梦璇姐姐差了太多课,跟不上。”

“但是你不要失望,老爷说了,这几天就开始建学校,然后招生。”

“到时候梦璇姐姐就可以去学校上课了。”

“你是不是很开心?”

林学瑾强扯出一个笑容,“嗯,我开心,我很开心。”

腊月二十八,所有赵府旗下产业的人都放假了,二十九,三十,初一,这三天所有人带薪休假。

所有赵府产业旗下的人都有年终奖,等于一个月工资。

工作不到一年的,按照工作时间比例发放奖金。

也不是所有人都休息了,商业街上的商户反而更忙碌了,但是忙碌的很开心。

大家都放假了,今年也都赚了不少钱,自然想过一个肥年一个好年。

所以平时依然显得很冷清的商业街瞬间热闹了起来。

甚至附近几个村子置办年货的,也舍弃了更远的青牛镇,选择距离更近,货物价格差不多甚至更便宜一点的桃园村。

治安所的工作反而忙碌了起来,执政部门可不能跟着大家一起放假,甚至因为大家不工作可能发生各种事情,而变得更加忙碌。

桃园村每家每户手里都基本有几两银子的存款,虽然不可能都花掉,但是花个百八十元购置年货还是没问题的。

这一波,就是几万块钱流入了市场。

简直是商铺老板们的狂欢节。

“给我五斤大米!”

“老板,还做不做生意了,你再不过来,这几个地瓜我就直接拿走了!

“我要买点红枣,什么,没有了?老板你怎么做生意的,过年还不多备一点货。”

“大伙快过来,村里养鸡场第一批肉鸡出货了,好肥的鸡啊,而且一斤只要三块五,三块五!”

“什么,三块五一斤?我要二斤!”

“别挤,别挤,这一只我都要了!”喊出这话的是林夫人,林学瑾的妻子。

林夫人本来就是活泼性子,也很擅长夫人外交。

这段时间和锦绣几人的娘,方掌柜老婆,王管事老婆,还有其他一些管理层的家人都混熟了。

以前作为大户人家的小姐,后来又是官员夫人,从来没体验过抢办年货的快乐。

现在这里没人认识她,总算释放了天性,非要来感受一下抢购年货的气氛。

结果就苦了父子俩个文弱书生。

被硬拉来当搬运苦力的林学瑾父子俩算是彻底傻了,从没看到过她这样的一面。

而且,林夫人是差钱的人吗?

结果显而易见,这父子俩惨了。

本来就是没干过什么重活的读书人,虽然不至于达到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地步,但是几十斤的年货也是差点要了老命。

“娘,我拿不动了。”

林夫人这才回过神来,看到儿子身上挂了一堆东西了,赶紧心疼起来。

“不买了,不买了,把我儿累惨了,回去,先回去,咱们下午再来。”

吓得爷俩差点趴在地上。

下午坚决不出来了,让两个随从跟着夫人去采购吧,他们力气大。

疯狂的市场行为持续到了年三十天黑。

家家户户挂起了灯笼,而商业街两排灯笼更是从村口挂到了小湖边,沿着湖挂一圈,然后赵府附近灯笼又多起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