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顾玖谢湛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版逃荒路上,我每天都在吃皇粮》,由网络作家“小色”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无删减版本的穿越重生《逃荒路上,我每天都在吃皇粮》,成功收获了一大批的读者们关注,故事的原创作者叫做小色,非常的具有实力,主角顾玖谢湛。简要概述:“是啊,老弱妇孺走不快,总不能丢下不管。”谢湛建议道:“大家带的东西太多,舍弃一部分吧。”谢大郎点点头,“四郎说的对,像桌椅板凳、瓦罐泥炉这些都丢了吧,只留下必须的东西就行。”穷苦人家心疼东西,什么都不舍得丢,有的人家连破罐子烂箩筐都带着。村老们相互看看,也只能这样了。“有的人家可不好劝说啊,唉!”......
《完整版逃荒路上,我每天都在吃皇粮》精彩片段
顾玖望着手里的红薯,又想起早上谢五郎分给她半块饼,他一个大小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半张饼能顶什么,就趁着谢五郎不注意,把红薯尖的那头塞他嘴里,“你可别再还给我,沾了你的口水,我可不吃了。”
谢五郎笑得见牙不见眼,接过红薯三口两口就吃了,“妹妹真好,等五哥将来挣钱了,给妹妹买好多好多好吃的。”
顾玖这才拿着窝窝头,毫无形象的坐到地上,啃一口,喝一口水,在嘴里泡软了咽下,无比想念原来世界的美食。
高氏在旁边看得笑眯眯的,这小姑娘看着不着调,但是个知道感恩的,别人对她好,就想着怎么回报,这样的孩子招人疼。
马不停蹄的走路,就算劳累惯了的村民们也都累得不轻,大家默默啃干粮,连谢家的气氛也没那么轻松了。
只有十三岁的谢六郎,一边啃着干粮,一边拿着本书看。他像和身边的人有壁,自成一派,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顾玖是第一次见到读书读的这么投入的人,也是觉得很新鲜。
吃完干粮,谢大郎让他儿子谢大吉谢二庆去叫村老们过来商量事情。
谢大郎道:“咱们的脚程太慢,距离仙居山还有两天的路程,咱们才走一半路,得加快速度了。”
一名村老叹息:“这已经是最快的了,大家伙都累得不行,总不能不休息赶路吧?人会受不住的。”
“是啊,老弱妇孺走不快,总不能丢下不管。”
谢湛建议道:“大家带的东西太多,舍弃一部分吧。”
谢大郎点点头,“四郎说的对,像桌椅板凳、瓦罐泥炉这些都丢了吧,只留下必须的东西就行。”
穷苦人家心疼东西,什么都不舍得丢,有的人家连破罐子烂箩筐都带着。
村老们相互看看,也只能这样了。
“有的人家可不好劝说啊,唉!”
“让各家当家的劝劝吧,东西和命总得舍一头。”
村老们叹息着离开,然后各家都开始精简东西。
队伍里不时传来不和谐的争吵声。
“不许扔,你个败家子,这个也还有用,你敢扔老娘跟你拼命!”
“这砂锅好好的,做饭也用得上,我二十文钱买的,扔了可惜了。”
鸡飞狗跳好一会儿,该扔的还是扔了,少了累赘,却多了此起彼伏的哭声和骂声。
精简了些累赘,下午赶路时速度就快起来了。
谢家本来就没带太多东西,何况还有一辆驴车,一匹马,壮劳力多,速度比别家都要快。
他们在前面带着,村民为了追上谢家的脚步,速度也被迫加快。
这样一来,顾玖就实在吃不消了,前世科技发达,动动脚就有代步工具,实在是没走过这么多路。
腿像灌了铅似的,脚已经痛到麻木,一瘸一拐的,身上的汗水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机械的挪着脚步。
高氏看着心疼,就叫谢五郎,“五郎,你力气大,把车上的红薯取一袋背着,腾个地儿给九娘坐。”
顾玖见谢五郎身上还背着一个大包袱,正要说不用了,她能行,就见谢湛走过去,把马上驮着的两桶水放下来,然后拎着她就放到马上了。又招手叫谢四余过去,把谢四余也放到马上顾玖的身前。
小一辈的谢大吉、谢二庆、谢三有全都羡慕的看着他们,却全都没有开口争抢。
谢湛单肩上的包袱塞给高氏扶着,弯腰去挑地上的两桶水,高氏在驴车上道:“五郎,你去挑水,让你四哥背被褥。”
谢四郎道:“娘,我能行,等会儿挑累了,再跟五弟换。”
高氏便不再多说。
顾玖看一眼就算浑身粗布衣裳,也掩饰不住风采如画的谢湛,果然,长得好就是占便宜,连亲娘都偏心。
顾玖刚骑在马上舒坦一会儿,队伍里就响起孩子的哭声:“我不走了,不走了,我走不动了,我要歇会儿。”
孙氏回头瞧一眼,道:“是老张家的孬娃,这孩子被他奶奶给惯坏了,都九岁了还这副德性。”
徐氏胳膊肘撞她一下,示意冷着脸的张氏。
孙氏缩缩脖子,才想起来孬娃是大嫂张氏本家侄子,孬娃的爷爷和张氏的祖父是堂兄弟。
孬娃的奶奶张余氏哄道:“我的乖孙,听话,再走一会儿就到了,听奶奶的话,等到了地儿,奶奶给你蒸米糕子吃。”
“我不走,我不走,我现在就要吃米糕子,你给我做,现在就给我做!”
“乖娃啊,这可不是闹脾气的时候,大水快来了,咱们再不快点走,可就被大水冲走了。”
孬娃娘紧闭着嘴,拉着小闺女闷头走路,孬娃虽是她生的,跟婆婆生的没啥两样。她一句话都不敢说,生怕多说一句,婆婆会把她骂个狗血喷头。
孬娃爹倒是不耐烦的骂一句:“小崽子事儿就是多,不走就让大水给你冲走!”
“冲走就冲走,我不活了,累成死狗,我还不如死了呢!”孬娃仗着奶奶疼,半点没怕他爹的。
“哎呦喂,我的小祖宗,说什么死呀活呀的,不吉利,快呸呸!”
“我走不动了,我要骑大马,我也要骑大马。”孬娃指着前边谢家的马嚷嚷道。
张余氏砸吧两下嘴不吭了,看看那马,再看看孙子,小眼珠子一转,拉着孙子就往前挤。
挤到谢家的队伍里,就腆着老脸问张氏:“他大姑,孩子实在走不动了,你看能不能让我家孬娃也骑一会儿马?”
张氏脸一耷拉,道:“这才第二天就闹着走不动了,咱们这抛家舍业的,今后还不知道要在路上走多远,以后怎么办?”
张余氏脸上仍旧堆着笑:“你看孩子这么小,也真是遭罪,你是他大姑,怎么也得心疼心疼自家孩子,就让孬娃骑一会儿,就一会儿。”
张氏按捺住性子,给她讲道理:“五婶儿,你看马上就那么大的地儿,已经坐了两个孩子,前面还搭着被褥,实在没地儿给孬娃坐。孬娃真的走不动,五婶儿您老身上不是没带东西,怎么不背着他?”
张余氏虽说是做祖母的年纪了,但也才四十多岁,背个孩子还是能背得动的。
张余氏的笑收起来了,“他大姑,我老天拔地的,这么大个孩子怎么能背的动?你是孩子他的大姑,咱们也算一家人,坐坐你家马怎么了?马坐不下,你让这丫头下来啊,不知道哪来的野丫头,咱们收留她,没当丫环使已经不错了,还当祖宗似的惯着。”
这边谢湛蠢蠢欲动,高氏不让他上去,“四郎别去,拳头不长眼,万一让他们伤了你可怎么办?五郎上就行了。”
顾玖:谢五郎是路边捡的吧?只有谢湛是亲生的。
谢湛听话的没往前,不过也没闲着,拉开弹弓例无虚发,只几下,对面冲过来的几个人就捂着流血的脑袋哭爹喊娘。
顾玖十分有眼色的去给他捡石子,并狗腿的一颗一颗递过去,加快他打人的速度。
谢三有跟她抢活干,“四叔用我的用我的,我捡的石子尖,打人疼。”
顾玖看他一眼,可以啊,小子,有前途。
这边槐树村的人摩拳擦掌,被谢大郎伸手拦住,“再等等,五郎他们料理不了,咱们再上。大同,你去。”
谢大同是谢家本家族人,在徐氏爹的镖局走过镖,有些功夫。他应了一声冲过去,一招一式很有章法,在大胡村汉子的围攻下,半点不落下风。
陆铁匠父子也站了出去,陆铁匠只是站在前面,并不上去跟大胡村的人对打,门神一样杵那里,看到有人过来,就一巴掌给呼回去,他手里的铁棍都没轻易出手。
陆铁匠的儿子陆阿牛把铁棍往谢大郎手里一塞,直接窜进人群,别看魁梧的身材像座小山一样,但速度一点不慢,这边一拳,那边一脚的。
顾玖看了几眼,忍不住“咦”了一声,这个陆阿牛不简单啊,举手投足间轻松流畅,看似随意的一拳一脚,往往是人身上最脆弱的位置,极有章法。
他从人群中穿过去,所过之处,如虎入羊群,倒下一片。
顾玖的时代充满战乱,为了自保,不论是不是战士都要学习格斗术。她学的虽然不算多好,但眼力还是有的。
顾玖看得出他有所保留,以陆阿牛的力气以及击打的速度角度,造成的伤害不仅仅是让人没办法再战。
顾玖能肯定,他如果稍微认真点,对方立刻就是个死人了。
难怪把铁棍给了别人,怕是担心一棍子下去把人打死了吧?
一个乡下铁匠铺子的儿子,体格强健点正常,但功夫这么高明正常吗?
而且,陆家父子在槐树村,不是应该是客人吗?怎么有事冲在最前面?
相比之下,谢五郎的功夫就平常多了,就是平常武师的框架,沾了力气大的光,但也不是普通人能力敌的。
群架结束的很快,别看槐树村只出了三个人,那边十几条汉子,还是半点不经打,片刻就倒了一地,这个捂着肚子,那个揉着膀子抱着腿,哎呦哎呦的嚎叫。
谢五郎得胜的小公鸡一样,晃着膀子过来。
顾玖朝他伸出一根大拇指,“五哥好厉害!”
“那是,想当年你五哥我跟徐叔去走镖,路上遇到劫匪,五哥手起刀落……”
谢五郎说的徐叔,是谢二郎的岳父,徐氏的父亲,在县城开了家镖局,是谢湛和谢五郎武术启蒙师父。
“行了行了,”高氏嫌弃的打断他,掏出帕子给他擦汗,一边道:“毛都没长齐,想当年什么想当年,想当年你还尿炕呢。也就跟在你徐叔屁股后面,给个重伤的小毛贼补一刀,都吹嘘两年半了。”
谢五郎也没被人揭老底的害臊,回嘴道:“小时候尿炕算什么,我四哥小时候也尿过。”然后冲顾玖笑,“别听娘的,五哥可厉害了,有空了给你讲五哥走镖的事。”
高氏照他身上拍几巴掌,“少在这儿败坏你四哥的名声,你四哥小时候可懂事了!”
顾玖乐不可支,看一眼曾经也尿过炕的神仙谢湛,简直笑得头掉。
谢湛伸腿给谢五郎屁股上一脚,再瞪一眼顾玖,扶着高氏,道:“回去吧。”
顾玖忙扶着高氏另一边,忍笑忍得双肩颤抖。
谢湛横她一眼,扶着高氏放慢脚步。等前面看热闹的村民走了,开始教训顾玖。
“胡家兄弟手里不知道拐卖了多少女子,人到了他们手里就没个好。你一个小姑娘,名字跟他们连在一起,名声还要不要了?不管当时发生了什么,你在胡氏兄弟手里走一遭,别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你。你还抢着出头,什么都不懂!”
所以谢湛才一句接一句的,堵着不让胡家兄弟说当天的事情,故意激怒他们打一架。
顾玖斜睨谢湛,虽然承认他说的有道理,但她总觉得谢湛在报复她刚才笑话他。
高氏象征性的拍谢湛一巴掌,嗔怪的道:“九娘还小呢,好好说话。”
顾玖幸灾乐祸的笑,然后跟谢湛道谢:“我知道了谢湛,以后会注意,谢谢啊!”
谢湛乜她一眼,叫声四哥能死啊!
顾玖很疑惑胡氏兄弟做这么多坏事,为什么没人管,问谢湛:“官府不管吗?”
谢湛没好气的道:“关注点是这个吗?”
还是和顾玖解释了,“他们拐卖的多是流民乞丐,衙差书吏们也打点好了关系,倒让他们逍遥这么多年。”
谢湛说着,眼里飞快闪过冷意,迟早他会收拾了胡氏兄弟。
高氏交代顾玖:“这事就过去了,今后谁问你都说没见过他们,不认识。”
“嗯嗯。”顾玖乖巧点头。
回到驻扎地,张氏领着徐氏、孙氏,三人煮了些红薯,把野菜和杂面做了一锅糊糊。
虽然没滋没味的,好歹比前两日窝窝头的强些,杂粮窝窝头放凉后简直硬的能砸死人,吃到嘴里还拉嗓子。对比之下,野菜糊糊就是美食了。
槐树村这边,吃完饭就商量着启程。
路线是提前商量好的。
仙居山脉从清河县起,西南走向,然后自西折向东,横穿大半个泾州。
顺着山脉走几百里是不可能的,山上高低不平,有的地方甚至是断崖,根本没办法穿行,只能翻过山,穿老林子过去,到达上俞县后走官道。
槐树村的人走了半天后,发现大胡村的人不远不近跟在后面。
“这是拿咱们当探路的了。”谢大郎道。
谢湛回头看一眼,眼神幽幽,轻声道:“让他们跟。”
看在他们队伍中的女人孩子份上,让他们跟着走,等他们把村里的女人孩子送出老林子,他自有办法收拾他们。
山路高高低低的,并不好走,很多时候,根本没办法骑马和驴,谢湛和谢五郎就把行李放牲口上,两人一边一个,扶着高氏走。
徐氏、孙氏两个不光背着自己的包袱,还牵着各自的孩子。
张氏的儿子谢大吉大了,不用拉着,就回头嫌弃的看了看顾玖,“怎么那么笨呢,路都走不成,过来,大嫂牵着你。”
小说《逃荒路上,我每天都在吃皇粮》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高氏骂谢五郎和谢湛,“你们俩怎么照顾妹妹的?你们自己倒是干干净净的,不管妹妹,净顾着自己贪玩了。”
谢湛并不辩解,谢五郎高昂的脑袋登时耷拉下去了,十分懊恼自己的粗心,“是我没留心,下次一定看好妹妹。”
顾玖笑嘻嘻道:“娘,不关他们的事,是我没站稳摔了。”
徐氏拿了衣服过来,招手让顾玖过去,“走,咱们找个没人的地方换衣服。”
然后教训顾玖,“幸亏你年龄还小,要是再大一点,这么湿漉漉的一路走回来,名声还要不要了?你是小娘子,以后可不能这样了,听见了没有。”
这时代对女性有很多束缚,顾玖也就仗着自己还小,前胸贴着后背,身体板儿一样平,才敢大大咧咧的到处走。
顾玖乖乖的点头,表示知道了。
徐氏又叫张氏和孙氏,“大嫂,弟妹,咱们找个地方给九娘挡挡人。”
顾玖心一动,既然要帮她遮挡,不如去溪边,顺便洗洗澡。
“大嫂,二嫂,你们想不想洗澡?咱们互相挡着洗洗呗。”
三人相互看一眼,都心动了,赶了几天路,身上又是汗又是灰尘的,谁不想洗洗。
顾玖交代徐氏:“二嫂还是注意点,随便擦擦手脚就得了。”
徐氏有些遗憾。
四个人在溪边找了个有大石的地方,妯娌三个先在大石两边围起来,让顾玖先洗。
顾玖的脚泡了水,原本起泡磨烂的地方沾着鞋帮子,这会儿也泡开了。顾玖先龇牙咧嘴的脱掉鞋子,把伤口清洗一下,打算等会儿找点消炎的草药抹抹。
张氏三人看着都疼,都想这小姑娘看着娇滴滴的,脚都这样了,就没喊一声疼,怪招人心疼的。
顾玖洗好换上干净的衣服后,徐氏拿了谢二庆没怎么上脚的鞋给她穿。
顾玖在附近找了几颗蒲公英,把叶子砸碎,汁液涂抹在伤口处穿好鞋,还顺便给三个嫂子普及了简单的伤口处理办法。
然后妯娌三个才轮流清洗自己,都想到婆母高氏,可惜她身子弱,不能用冷水洗澡。
四人顺便在溪边洗衣服。顾玖看她们用把皂荚用石头砸碎了搓洗衣服,又在心里叹息,这时代实在太落后了。等出了林子,一定把洗衣粉、肥皂都弄出来才行。
四个人神清气爽的回到驻地,谢大郎已经作主把几条大鱼贡献给了大家。
高氏指挥着村里的媳妇们,杀鱼剁成块,用大锅炖汤。
这年头也就过年时能有点荤腥,平时饭都吃不上,哪能吃上肉。因此村民驻扎地热热闹闹,像过年一样,小孩子们早早拿着碗,流着哈喇子蹲边上等着。
槐树村还有三十来户,一百多口人,就算分不到一块肉,分碗热汤泡饼子也算开荤了。
等鱼汤做好,张氏就和村里几个媳妇,分别在几口大锅边给大家盛鱼汤,顾玖拿着高氏的碗去帮她盛,“大嫂,娘的身体弱,鱼肉营养丰富,给咱 娘多盛点。”
张氏就给高氏的碗里舀了三四块肉。
张余氏在旁边看着,吊着眼,撇着嘴,“到底是自家人,就是偏心,别人都只能喝口汤,人家碗里的肉都冒尖了。”
八九条鱼,剁成小块也不够村里人一人一块的,所以也就给身体不好的老人,和正长身体的孩子们一人一块,其余的都喝汤。
顾玖本来打算走,闻言回过头道:“想吃鱼啊,小溪就在那边,您老派您家孩子也去捉几条呗,到时候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咱们绝不眼馋。”
张余氏斜着眼看她,“哪来的野丫头,有娘生没娘教的,谁教你这么跟长辈说话的?”
顾玖一怔,她实在没遇到过一言不合就骂人的泼妇,不过怼人嘛,她从来没有怯过,“您老倒是有娘生有娘教的,也没见您老多懂礼呀。”
张余氏在村里横了半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大点孩子敢跟她呛声的,眉毛一竖,眉头挤出个川字,就要来一轮脏话集锦。
张氏推一把顾玖,“快把鱼汤给娘端过去,一会凉了。”
然后瞪着张余氏,“九娘是我老谢家孩子,当着我的面说她没爹没娘,当我是死的?有意见冲我来,甭想欺负我家孩子!”
顾玖一张笑脸笑成一朵花,险些没喊一声大嫂威武。
张余氏眼一蹬,“我好歹是你婶子,你就这么跟我说话的?”
张氏才不惯她的臭毛病,“您老还是知道您是长辈?可有没有半点做长辈的样子?”
说着,故意当着张余氏的面,伸手往旁边给自家老娘碗里舀了两块肉,道:“我们家捉来的鱼,让你吃是念着乡亲的情分,不让你吃谁也说不出来什么,给你分肉还分出毛病来了。就只有鱼汤,想喝就喝,不想喝别挡着别人。”
张氏的娘性子软,不会跟人拌嘴吵架,只不咸不淡的说一句张氏,“好好跟你婶子说话。”就端着碗走了。
张余氏看到村里人都用爱喝就喝,不爱喝就滚的眼神看她,张张嘴,只能悻悻然闭上嘴,端着半碗鱼汤走了,边走边叨叨:“给了村里就是村里的了,想自家多吃多占,先前就不用充什么大方。”
张氏把手里的勺子往锅里一丢,瞪着眼怒喝:“我家的东西想给就给不想给就不给,不喝给我拿过来!”
张余氏忙护着碗一溜烟小跑。
有多事的婆娘就冲她哈哈笑,纷纷叫嚷着,让她把鱼汤还回来,还有人道:“嫌不公平,你自家去捉呗,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下次人老谢家再弄什么好吃的,你家别吃。”
“就是的,要饭的还嫌人家馍馍黑,有本事不吃,惯的你。”
张余氏才舍不得接这话呢,她有本事就吃。
顾玖端着一碗鱼肉回去,高氏伸出手指点点她的脑门,嗔道:“你呀,跟个泼皮老货计较什么,没得让人说你牙尖嘴利,对你名声不好。”
心里却无比熨帖,小闺女就是好,难怪人家都说姑娘是娘的贴身小棉袄,可真是个小棉袄,真贴心啊,可比几个臭小子懂事多了。
顾玖把鱼汤递给她,不解的问:“我要名声那玩意儿干什么?不能吃不能喝的。娘知道我是什么人,家里人知道我是什么人就行了。嘴长在别人身上,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反正不当着我的面。敢当着我的面骂我,我就骂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