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大热的其他类型小说《落榜:五年时间,四次靠岸大热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小说故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几个月前还在校园高谈阔论时代嬗变、媒介演化的我,现在天天盯着某镇某村的某个垃圾堆怎么还没有人清理。但上手之后,我的“眼高于顶”开始转变,从象牙塔内的宏大叙事,逐渐转向身边的烟火人间。这个工作让我的视野打开,看到了政府机关这个庞大的组织是如何协作运转的,也看到了普通人日常最关心的是什么——也许并非某个利好的政策,而是门前那条怎么修都修不好的路。或许有些问题长期停滞,但总有能解决的,那这些就确实算得上是实在的为民办实事了。但那些问题为什么会停滞?原因有很多,但都不是我这个层面能解决的。有涉及历史原因的,有部门之间推诿的,也有被人觉得是小问题、被无限押后的。但在单位里,很多事我不敢过多地去问,只能默默吸收,心里有话,只能去跟大龙聊聊。大龙...
《落榜:五年时间,四次靠岸大热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几个月前还在校园高谈阔论时代嬗变、媒介演化的我,现在天天盯着某镇某村的某个垃圾堆怎么还没有人清理。
但上手之后,我的“眼高于顶”开始转变,从象牙塔内的宏大叙事,逐渐转向身边的烟火人间。
这个工作让我的视野打开,看到了政府机关这个庞大的组织是如何协作运转的,也看到了普通人日常最关心的是什么——也许并非某个利好的政策,而是门前那条怎么修都修不好的路。
或许有些问题长期停滞,但总有能解决的,那这些就确实算得上是实在的为民办实事了。
但那些问题为什么会停滞?
原因有很多,但都不是我这个层面能解决的。
有涉及历史原因的,有部门之间推诿的,也有被人觉得是小问题、被无限押后的。
但在单位里,很多事我不敢过多地去问,只能默默吸收,心里有话,只能去跟大龙聊聊。
大龙也是应届生,他心态比我好一点,可能是因为父母就在体制内,他从读书时就知道自己要走这条路的。
但虽如此,他对工作也不是很满意。
他总是要加班,遇到一些大型活动,事情总是到最后一刻都定不了,他就要随时待命去对接和布置,还得时不时出差。
我们俩除了这两个日常的活,还有很多精力花在其他事情上。
一些工作业绩和成果,翻来覆去地写在各种材料和报告中。
一些事情明明可以事先谋划和布置,却老是边做边改,徒增内耗。
而且忙来忙去的,转正之后,我们每个月到手都不到三千块,更是让我们心里落差颇大。
在别人看来,我们年纪轻轻能出入市委大楼是件很有面子的事,到县乡里去,人家也是笑脸相迎、客客气气的。
但我知道,这些只是这个市委部门的光环,这面子从不是我自己挣来的,我只是沾光。
在部里,各类身份的人员很多,我和大龙才来一年,就已经感受到了天花板。
我们这个事业单位,还有两位副主任在其他科室,都在等着机会转为公务员编制。
其中一位副主任也提点过我几句,他说,“你和大龙才刚工作,就能到咱部里锻炼是很好的事情,但自己也要考虑下未来。
你看看我走的路,不算顺畅。”
事业编制和公务员编制,待遇还是有区别的。
我
是硕士,还是能找到好机会的。
第二次“靠岸”我终于鼓起勇气和洪主任提辞职了。
那时,我们在饭堂吃完午饭后到广场散步,四下无人,是个提辞职的好时机。
洪主任听完后,沉默着继续走了几步,才回过头问我,“小米,你找到下一个单位了吗?”
“目前没有。
因为我想到邻省省会Y市去找工作,不辞职就没有时间去面试的。”
她笑了笑说,“我知道你们年轻人都有这股冲劲,刚毕业就进体制内,一眼望到头,确实是不甘心的。”
我拿不准她的态度,低着头不敢搭话,也不敢看她。
洪主任继续说,“去外面闯几年也好,你还年轻,可以选择。
有面试机会就去吧,安排好工作就行。
到时我准你的假,新工作定下来了再走流程。”
我心里狂喜,没想到这么顺利,抬头看到的是洪主任眼里的理解和鼓励。
领导如长辈般的包容,让我很感恩,工作上越发努力,想回馈给她和科室里待我也很不错的前辈同事。
同时,我也在积极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
更新简历时,我才发觉自己和就业市场的脱节——机关单位经验和市场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好像并不相通,难以互相理解。
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我调整目标,开始转向Y市的各类传媒集团。
Y市媒体行业比较发达,传统的电视台、报社已经形成传媒集团运行多类项目,它们熟悉体制内工作方式,应该能理解我的价值。
果然,简历很快有所回应。
包括同学引荐在内,有三个媒体联系我去面试。
那时,洪主任已经调任到别的科室,但已经在交接工作时,把我的情况跟新主任交代了。
新的主任虽没有跟我正式谈过这件事,但在我请假时也爽快同意了。
再一次把自己放在人才市场上接受评估,我心里是忐忑的。
虽然我选择应聘的岗位,就是做服务当地宣传部门的乙方,但我只对自己的经验有信心,对怎么跟公司谈判,怎么争取更好的待遇毫无经验。
我到现在还记得,当HR问我薪资意向时,我是如此老实。
“我也是刚从小地方的体制内出来,对Y市薪资水平不是很了解。
但看你们招聘页面放出来的薪资区间我是能接受的,要不你们,就看着给吧。”
当时
活没有暂停键,我在应付学生、自我怀疑和相亲消耗中,蹒跚度日。
各方的压力持续压迫,我终于在一次处理失踪学生的过程中崩溃了。
在劝返学生的电话里,自己忍不住先哭了一场。
把学生都吓到了。
冷静后我反复在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我已经处在一个边缘,如果真的要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和精力奉献给工作的话,那离牺牲也不远了。
我想,给自己最后一个动身的机会吧。
趁还没有成家,爸妈还不需要我时刻照顾。
第四次“靠岸”我这次还是选择往家乡省会K市找机会。
老家经济发展太差,总听说连公务员绩效都发不出。
而K市毕竟是省会,虽然发展不快不慢,但房价也还算不上不下。
我在K市也有一些亲朋好友,离老家也才三百多公里,是个合适的选择。
我要找稳定且收入尚可的工作,因为我要安家,要有能力把爸妈接到身边住。
上班时间最好弹性,最佳目标是高校,其次是事业单位。
这样我就能兼顾我的work-life balance。
当时公考已经挺激烈了,我没把考公当第一选项,我想先定下来,再看看是否需要花精力备考。
再次选择离开家乡,考虑到了立足和安家,我的目标比4年前更清晰了。
说走就走的旅行,想去就去的演唱会和音乐节,还有各种网红打卡的潮店和餐馆,我都试过不少了,它们对我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正如总有人正年轻,这世界总有新的玩法,我不可能永远追逐潮流。
而我可能正在脱离这种喧嚣放肆,正走向一个更平静沉稳的前方。
我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再次奔波在找工作的路上。
因为我投的简历比较精准,没花太多冤枉时间,最终通过社招,考上了一个省级大型三甲医院的行政岗位。
身份是院聘,但跟实名编制同工同酬。
公示名单出来后,我才打电话告诉爸妈。
他们之前只是隐约知道我有离职的想法,没想到我动作这么快。
他们连我到K市考试都不知道。
爸妈虽然对我的婚姻大事多有埋怨,但对于辅导员这份工作对我的伤害,他们是很清楚的。
重要的是,跟当年去Y市相比,他们完全放心我自己做出的选择,并为我的成功由衷高兴。
这方面
们要提升待遇,走专技岗才比较靠谱,但实际业务不匹配,职称难上去。
转公务员编制以前有人做到过,但非常不容易。
所以我懂他的意思,身份变动很敏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不仅要靠自己积累,还要靠一些运气,一些别人的赏识。
部里人才济济,人员流动也不少。
各科室基本都是科长和副科长亲自干活,科员不多。
有些人员从各单位抽调来,干了不久又走了。
而有些是眼看着前途光明,不会长留。
在我就职期间,就有一位不到40岁的科长晋升副处,一位top2的定向选调生走马上任某镇副镇长,一位领导去当某县二把手。
这些都是他们公务员编内的变化,我们事业编内毫无波澜,岁月一片静好,只是增加了一两个同事。
而年轻的我没什么耐心,那颗对大城市向往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但当时的我,把第一份工作看得很重,领导对我也很不错,始终没胆子把话说出口,也没有做好裸辞准备,在日常工作的消磨中,躁动的心慢慢地又落回去了。
刚好这时,我的工作内容迎来了变动,让我对工作的热情又燃起来了。
当时市里要开设“双微”,运营方面交给了市里报社的新媒体部门,网络科作主要管理,科室洪主任让我协助对接。
分管的副部长很看重这事。
有一天,他把我和大龙叫到了办公室谈话,我们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事。
但是,这位江副部长却一脸和蔼,笑着跟我们说出了由来。
“小米、大龙,你们两位年轻人刚毕业,对新媒体很熟悉,想请你们谈谈对‘双微’运营的建议。”
我和大龙从拘谨变成了惊讶,习惯于服从安排的我们难得有这样的表达机会。
江部来部里之前,在媒体、其他部门工作了几十年,经验丰富。
我能感受到他对宣传工作的热爱和热忱,也感受到他尊重我和大龙的价值。
我俩有想法了就去跟江部汇报,听取指导。
可惜,不久之后,江部也高升了,“双微”的一些探索未能坚持下去。
不久之后,洪主任让我到报社新媒体部门跟班一段时间,给官微写写推文、做做策划,攒一点实践经验。
我终于可以有点自由发挥的空间了,只专注写稿、弹性坐班的工作
她毕业后一直留在K市,也顺利结婚生娃了,现在在一家高校当行政。
聊起目前的生活,我不免跟她说到我的担忧,辗转了这么多个城市和单位,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了。
我拿到了稳定的收入和工作,又开始不安分起来,想找机会满足事业心。
小芸盯着我看了一会儿,突然“噗嗤”一下笑了。
她拍拍我的手说,“你怎么还是毕业生的心态啊。
别看你缺什么,先看看你拥有什么啊。
支持你的父母,中上的稳定收入,眼看着可以实现的买房目标,对比其他人,已经不错了。
你现在的工作不是那么容易能拿到的。
有上进心是好事,但你经历过那么多个单位,看到有谁是光靠勤奋就能上去的?”
我想想,确实是没有。
他们都是到了某个位置就停下来了,然后等下一轮的天时地利人和,再挪一下坐得发热的板凳。
其实小芸也是慢慢走过来的。
她入职时没有编制,后来有机会就考进了编,现在当了副科长,也拿了中级职称,发了几篇论文。
她劝慰我,顺其自然。
经历那么多的奔波好不容易落了脚,别把自己催得太紧。
工作和生活都一样,无法规划得很完美才去走下一步的。
她的话也点醒了我。
当时我入职医院一年多,又到了那个让人紧张的“辞职临界点”,我很怕自己养成了坏习惯,又去想象另外的“完美岗位”,再把自己折腾一番。
所以这段时间都很警惕,时刻观察自己的情绪波动和心态变化。
之后的时间里,我的生活迎来不少变动。
我买房、装修、谈恋爱、发展爱好,得以逐渐把注意力从工作上移开。
每次遇到工作上的烦事,我就告诉自己,再等等,再等等,看看后面有什么转机。
日子就这样有惊无险地过下去了。
又过了一阵,大龙沉寂已久的朋友圈突然有了动静,他发了一张喜庆的结婚登记照——大龙结婚啦!
我和朋友们都很惊讶,他这消息瞒得也太好了。
八卦后才得知,大龙的新娘子是本地人,在国企工作,两人因工作相识,谈了一两年就结婚了。
由于是特殊时期,就没有在当地摆酒,俩人回大龙老家吃了顿饭就算走完仪式了。
大龙这下算是彻底留在了我老家了。
不久后他添了位小千
最新评论